行测言语理解:掌握技巧 巧解主旨题
行测主旨观点题找重点,注意关键词
在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类题型十分重要,那就是主旨观点题。在言语理解这一部分里,每年必出且题量还不少,可见主旨观点题的重要性。要学好这类题型,政华公考建议大家务必先来认识一下主旨观点题。
一、主旨观点题是什么
主旨观点题其实就是让考生去总结文段的中心、主旨,或者是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简单来说即找文段的重点。但问题在于文段的重点该如何去找,有时考生凭直觉做题也能做对,但并不是所有文段都那么简单,所以我们还要积累一些做题的小技巧,不仅能够提高正确率,还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在这里,政华公考给各位考生提供了一个方向——学会看关键词。
二、什么是关键词
关键词其实就是帮助考生定位文段重点的词,常见的关键词转折词、因果词、假设词、总结词等等,我们就先来学习其中两个。
(1)转折词
转折词包含不过、但是、然而、却、尽管如此等等,一般来说转折之后特别需要注意,若转折前后话题或观点转换,转折后往往是文段的重点。
示例1: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从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无疑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惑;曾经轰动全国的抢盐事件,更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冲击。很明显,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最为严重的影响,莫过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不断扩散,并由此引发的公众的困惑和不安。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
B.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C.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
D.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意图倾向,实质仍是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后的内容应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正确选项应是对转折后内容的准确表述。文段先指出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接着以“但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热点事件不断扩散引发的社会不安。故作者的意图是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A项表述正确。B项是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影响的阐述,非重点,排除。C项,文段并未提及负面效应扩散的实质,排除。D项,文段意在强调要对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而非提醒人们要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排除。故本题选A。
(2)因果词
因果词表前后文为因果关系,有因此、因而、于是、所以等,一般来说表示总结的因果词之后所谈及的内容为文段的重点。
示例2: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
最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
A.歧路纷纷,直道而行
B.处世之道的选择
C.过于锋芒毕露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D.参差多态方为世界之美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每个年轻人在经历社会化过程中正道直行和灵动如蛇的处世方法均不能满足社会化的需要,接着以“因而”得出结论,说明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由此可知,文段说的是处世之道的选择问题,B项正确。A项与“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不符,排除;C项为文段部分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排除;D项论述世界之美,脱离了处世之道的话题,排除。故本题选B。
以上都是常见的关键词,学会注意关键词,能够快速让我们对文段有基本的认知,提高做题效率。当然,也要结合文段整体结构去把握重点。除以上内容之外,其实关键词还有假设词、总结词、对策词等,还需考生们继续学习。各位考生可以在做练习的时候多积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行测言语理解:用好指代词巧解主旨题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主旨题常常令考生苦恼,因为其题干较长,很多同学读完一遍还是一团雾水,根本找不到主旨。今天政华公考为大家提供一个找主旨的方法:关注指代词引导的尾句。因为指代词所引导的尾句一般情况下是对前文的总结或总结性评价,而这些往往是文段强调的重点,即主旨。下面政华公考带大家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外来文化,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就是一个例子。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就因为它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拒斥,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然而,近现代以来,一些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两个显著的不平衡:一是中西文化比重的不平衡,二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对中华文化关注不够,而西方文化却占极大比重。这是有失偏颇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近现代对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B.当代教育应关注中华文化因素
C.中华文化应在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
D.文化交流中应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原因是保持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接着用“然而”进行转折,指明近现代以来一些人对文化认识存在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对中华文化不够关注、西方文化比重过大。最后用“这是有失偏颇的”直接对前文进行评价,表明作者观点,即在教育中要更多关注中华文化,发挥其主体作用,与此观点相符的为C项。A、D两项未提“教育”这一关键词,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排除;B项说当代教育应关注中华文化因素,未突出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排除。故本题选C。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到,尾句中出现了指代词“这”,它所引导的句子是对前文的评价,通过对“这”引导的句子进行理解,帮助我们准确找到了文段主旨。
以上就是政华公考为广大考生提供的关于主旨题中“指代词”的用法,同时也提醒各位考生,并非所有指代词都重要,如果指代词只是指代了某个具体概念或者后文并未给出作者的评价、态度或看法,那这个指代词就起不到引领主旨的作用了,这个时候就要回到文段,分析行文,理解作者的意图。希望各位考生用好指代词,巧解主旨题。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遇到转折该怎么选
行测片段阅读中会考查主旨题,而一些主旨题的行文脉络会出现转折结构。转折结构典型特征就是文段中出现“但是、然而、则、可、尽管如此、事实上、实际上”等转折词。那么遇到转折的时候文段重点到底是什么呢?政华公考带大家看一道题目来具体感受一下。
经典例题1:钱穆先生曾说:“做学问可训练做人。”初听不免令人困惑:“做学问”是少数人从事的职业,并非人人可为,更非人人必为,除了享受其研究成果,可谓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干系。不过,若我们把思路放开,钱先生此言也不难理解。这里的关键在“训练”二字:治学的道理、方法,许多根本就来自日常生活,两者虽有深浅之别,却是一脉贯通。比如,我们几乎需要时刻面对各种情势,判断是非准确,甚或涉及身家;而专业性的学术训练,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学习精确而审慎地做判断。
这段文字意在:( )
A.阐述做学问何以能够成为做人的训练
B.探究应拓宽思路以指导生活实践
C.论证现实生活的问题远比学术研究复杂
D.说明生活和学习都需要精确而审慎的判断力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做学问可训练做人”的观点初听让人困惑,然后以“不过”转折,说明若把思路打开,此言也不难理解。然后下文具体分析了这句话不难理解的原因。因为治学的道理、方法与日常生活一脉贯通,最后通过比如说明治学和生活是一脉贯通的。故文段重点为转折后的内容,即钱先生的话为什么不难理解。B项讨论的探究如何知道生活,以及C项生活和学术谁更复杂,文段都未涉及,排除。D项只是例子,并非文段重点,排除。A项表述与重点表述一致,故当选A。
【知识小结】在这一道题中很明显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回顾这道题我们不难发现:当转折前为转折后做铺垫,转折后内容转换,此时转折后是重点。当然转折结构除了这种行文脉络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当转折前后对比,此类文段重点不在转折后,需通过归纳概括得出文段的观点。比如文段先指出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然后转折指出科技也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此时文段转折前后在做对比,重点在于归纳概括,也就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第二种转折结构同学们自己也来试一试下面这道题吧。
经典例题2: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传统农业社会,社会财富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供给,国际关系更多是围绕自然资源展开的。接着通过“然而”对比前文,指出随着现代工商业、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增长,世界各国认识到建立公正合理世界秩序是实现利益的最佳途径。文段前后对比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财富供给方式以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想通过这两方面的变化说明社会财富如何影响国际关系的,故而文段重点需要归纳概括文段前后,即B项。A、C项为转折之前内容,不全面,排除。D项“摆脱自然资源供给束缚”文段未提及,排除。
政华公考相信通过这两道题的训练,大家已经知道主旨题遇到转折该怎么选了。同时政华公考也提醒同学们多加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看到对策项别冲动
大家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类题目是绕不开的,那就是言语理解中的主旨观点题。这类题目主要就是考查大家归纳概括主旨或者判断作者意图的能力。在考试当中有的主旨题选项很有迷惑性,很多同学经常不慎“入坑”,尤其是对策型选项让大家很纠结,一看到就感觉如此“入眼”。那到底对策项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答案呢?咱们看到对策项时,是需要冷静思考的,一般只有材料中通过对策句总结全文,或者材料中有问题、缺陷时才会选择合理的对策,其他时候,那就不能过度推对策了。比如下面这道题:
例题;英国人类学家特纳认为,正常的“社会结构”是一种有阶层、地位、贫富差别的体制,“反结构”是没有等级之分、贫富之别、男女之别的时空,具有消除不满和发泄情绪的功能,很多重要节庆仪式就是属于“反结构”。中国古代元宵节是全民的狂欢节。在节日期间,人人尽兴而乐,可以缓解平时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压力,节日期间的一些反常行为,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紧张,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节日期间,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富贵贫贱,不分年龄大小,君民同乐,有利于促进不同阶层的和谐,保障社会稳定。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中国古代的元宵节是“反结构”的社会产物
B.中国古代的元宵节具有消除社会不满的功能
C.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中“反结构”的节庆仪式
D.“反结构”的节庆仪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答案】D【解析】文文段首先指出正常的“社会结构”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与之相反的“反结构”的特点,接着以中国元宵节为例,重点介绍了“反结构”节庆仪式的优点与意义,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和B选项说的是元宵节,属于例子部分,非重点排除。C选项提出了对策,强调应该发展“反结构”节庆仪式,但题干无对策表述,属于过度推断,排除。
在这道题中,大家会发现C项就是很容易误选的一个对策项,有同学就会猜测:“反结构”节庆那么好,是不是该大力发展呢?这其实就是过度推断了,材料是有明确主旨句的,并不需要推对策。
政华公考希望大家在做主旨观点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这类对策项,能够冷静分析,客观、合理地归纳概括材料主旨,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切忌脱离文段主观猜测,误选了迷惑项。
行测技巧:巧抓“凤尾”定主旨——不可忽视的条件句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会测查很多种能力,其中判断意图能力占比较大。而测查这种能力的题目需要考生通过阅读文段来把握作者的意图。那么,我们该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呢?可以借助文段中的关键句。今天,政华公考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种关键句——条件句。
所谓的条件句,就是前一分句提出一个或多个条件,后一分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只有努力,才能成功”就是一个条件句。既然条件句表示条件满足后才可以得到结果,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要满足所提到的条件。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题目来感受下如何通过条件句抓住作者的意图。
例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给市场;更不是认为政府对市场可以撒手不管。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是要解决政府越位,即对市场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解决政府缺位,政府要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管的事管好。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政府要把该管的事管牢管好
B.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天然优势
D.政府的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
【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不能把一切都交给市场而政府撒手不管,第二句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指出既要解决政府越位问题,也要解决政府缺位问题。最后一句作者通过条件句告诉我们,政府跟市场配合好了,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即作者的意图是要让政府与市场做好配合,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A项只涉及“政府”、C项只涉及“市场”、D项只涉及“政府”,都与作者的意图不符。故本题选B。
通过这道题目,大家可以发现,正确答案B项刚好能够对应题干中的尾句——条件句。所以,大家以后在做判断意图能力的题目时,就可以重点关注条件句,尤其尾句是条件句的情况,如果发现条件句恰好是主旨时,那就可以借助条件句来选择答案。当然,做题时可以帮我们快速准确把握作者意图的关键词句还有很多,请大家继续关注政华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