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观点题解题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转折要注意什么
从历年国省考行测情况来看,主旨观点题一直是考察重点,其中转折文段更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文段,各位考生务必掌握此考点。那么如何读懂转折文段并选出正确答案呢?首先可以养成对转折文段关键词的敏感,比如:却、则、但是、然而、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等。然后根据关键词,结合文段内容快速判定文段重点。但是很多同学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转折文段的重点一定在转折后。可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政华公考就通过三道题来讲解转折文段如何找重点。
转折前后话题转换
例1:互联网时代,地球是平的,这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联系的互联世界中,已经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用户的管理方式和本地诉求也不尽相同,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从而赢得一片广阔的市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在互联网时代:( )
A.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是竞争的关键
B.世界因技术而紧密联系
C.信息技术的飞跃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D.互联网产品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答案】A【解析】分析可知,文段首先指出互联网时代已经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接着以“然而”转折前文指出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转折前后话题转换,重点应在转折后。文段意在说明在互联网时代占据主动权的方法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A项表述与此一致,故选A。B项为转折前的内容。C、D两项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故本题选A。
转折后反驳前文观点
例2:经常有人说,“顶花带刺”黄瓜要少吃,儿童吃了会引起性早熟。事实上,黄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结出“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节的“顶花带刺”黄瓜,除黄瓜自身特性外,有的是使用氯吡脲造成的。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冬春季黄瓜植株生长缓慢,雌花数量多,坐果率低,因此,常常在开花当天用浓度约为50毫克/升的氯吡脲液涂抹花柄,以增加产量。氯吡脲与动物激素在性质、作用机理等方面完全不同,它对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是不产生作用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
B.黄瓜“顶花带刺”存在两类不同的情况
C.“顶花带刺”黄瓜从生物机理上看是安全的
D.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
【答案】A【解析】前文观点为:吃“顶花带刺”的黄瓜会引起性早熟。接着以转折词“事实上”转折前文,后文分别从黄瓜自身特性以及氯吡脲两个方面反驳前文说明吃顶花带刺的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重点是反驳前文观点,即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A选项与此相符。B选项属于转折后的内容,脱离前文,C选项生理机制安全和性早熟对比扩大范围,且非主旨,D选项仅仅是反驳理由的其中一个。故本题选A。
转折前后话题对比
例3:去年年底以来,专车服务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专车”,选择更加多样化、体验明显改善:预约时间、上门接送、乘坐舒适、多种车型和价位……方便、舒适的专车服务,成为缓解城市居民出行难的“及时雨”。但是,也有消费者提出担忧,最多集中在安全方面。专车上并未安装GPS定位系统,也没有强制的保险和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出现纠纷后会出现“求助无门”的现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专车服务模式的创新
B.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
C.专车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D.专车市场的发展瓶颈
【答案】C【解析】文段前半部分介绍了专车的优势所在,也就是其发展机遇,而后半部分指出了消费者对安全方面的担忧,也就是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因此文段的意在强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机遇,一个是挑战。A项只涉及了文段前半部分,仅转折前内容,没有提到“挑战”。B项主体与文段不一致,没有提到“专车市场”。C项是包含文段转折前后且表述正确的一个全面的选项,当选。D项只涉及了文段后半部分,且“瓶颈”意为阻碍发展的因素,此处用“挑战”更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
通过这三道题目,希望同学能够理解转折文段的三种不同情况,接下来可以多刷题,进一步提高正确率,取得好的成绩!
行测主旨题关键句之“假设句”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主旨题目占比重较大,文段类型多、篇幅长。所以,很多考生认为部分题难度较大。其实,要想提高正确率,需要与作者“心有灵犀”,了解作者意图,今天政华公考给大家介绍一种使用假设句读懂作者意图的小方法。
假设句:是指分句之间存在假设关系的复合句子。前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若……则……”等等。
假设句常考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做了这件事,那么会有好处。作者的意图就是应该这么做。
例:你如果认真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这句话意在强调要认真学习。
2.如果不做这件事,那么会有危害。作者的意图还是应该做这件事。
例:我们如果不保护环境,就不能生存。这句话意在强调应该保护环境。
接下来看一道题目:
例题:当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将会出现更能“云”的公司。那个时候的公司,将在坚守其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社会属性,呈现出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因为互联网、数字化、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技术,一方面为企业赋能,让企业强大;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赋能,让消费者大联合。如果公司不突出社会属性,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它就无法持续“经济”下去。比如,一位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汽车有“天然”缺陷,制造企业就会把同类车召回,否则,消费者就可能不再买它的任何一款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将改变公司的基本属性
B.社会属性是公司在未来必须凸显的一种特质
C.“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是公司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
D.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消费者团结的可能性
【答案】B【解析】文段前两句话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公司将在坚守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社会属性,第三句话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第四句话通过假设句提出了对策,说明公司需要突出社会属性,最后一句话通过举例进一步做了说明。所以综合来看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公司在未来要突出社会属性。
A项“改变公司的基本属性”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在坚守其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排除。B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转述。C项介绍公司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文段着重强调的是数字化智能化对公司的影响,而非对消费者的影响,排除。
故本题选B。
在主旨观点题目中,有些文段会使用假设句,我们就可以通过重点关注和分析材料中出现的“假设句”来快速地理解和把握文段重点,考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结合做题技巧,提高做题正确率,赶紧行动起来吧。
行测言语理解推断下文题中的特殊情况
在行测考试中,推断下文题大家并不陌生,常见的是很多题干的落脚点在尾句,所以通读文段分析出大致的行文脉络重点关注尾句即可解题。但是部分题干落脚点并不在尾句,大家做题的时候也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文段,也就是尾句只是对前文内容的具体分析,并没有谈论新的话题,那就不能只从尾句进行分析。这个时候就要重点进行行文分析,来梳理清楚文段的脉络。需要行文分析的材料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第一类可以看作总分文段,文段通常是在开头给一个观点句,然后下面几句是分析阐述了观点的一个方面,此时下文内容就应该是观点句的另一方面。
例1: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解析】由“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介绍完西岸的风光后,接下来应该介绍东岸的风光,对应D选项。“野牛”“野生动物”并不是作者想要论述的重点,A、B项排除。文段提出了“西岸”但并没有提及“家乡”排除C项,接下来讲述的应关于河的东岸。
故本题选D。
这道题就是我们刚刚强调的第一类,是总分结构,开头提到两岸,并且文段中只介绍了西岸,那下文应该介绍另外一类。
第二类是开头提出问题,下文只是论述问题解决的一个方面,或者事物的一个阶段,那就需要我们合理地去推测出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或者事物的另一个阶段。
来看一道例题:
例2:迄今为止,在地面实验中,量子密钥分发的点对点距离可达500千米量级,而量子隐形传态可达100千米,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量子通信的距离呢?一个阶段性的解决方案是可信中继传输,我国建设的光纤总长超过2000千米的“京沪干线”便采用了这一方案,在可信中继方案中,需要人为保障中继站点的安全,而中继之间线路则是安全的。这与传统通信手段中整条线路处处都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相比,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 )
A.目前国外量子通信研究前沿情况
B.中继通信的缺点
C.更为长远的方案,如使用量子中继器
D.解决的方案还要留给后人去研究解决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如何继续增加量子通信的距离;然后给出回答——一个阶段性的解决方案是可信中继传输,并对此进行具体阐释。根据一般的行文逻辑,在介绍了阶段性的解决方案后,下文应进一步介绍更为长远的解决方案,对应C。A项介绍国外的研究情况,偏离了解决方案的话题,排除。B项,“中继通信的缺点”文段已提及,为本文信息,排除。D项,由“阶段性的解决方案是可信中继传输”可知,解决方案有阶段性的和长远的之分,“解决的方案”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本题选C。
这道题开头提出问题,然后后文讲了对于问题的短期解决方案。那根据逻辑,下文讲与短期相对应的长期方案就是合理的。
今天通过这两道题给大家讲了推断下文题中需要进行行文分析的文段,希望大家今后在做此类题目时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行测主旨观点题:对策句你选对了吗?
主旨观点题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重点题型,对策句则算是一位在题干材料中“出镜率”较高的“流量小生”。做题过程中不难发现,在主旨观点题目中,解决问题的对策往往就是作者想要强调的。但是,题刷多之后又会发现,有一些题,选择了对策型选项却做错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对策型选项都是正确答案,那到底怎样才能选对呢?
一般选择对策项的题目有两类:一是材料本身针对问题或现象给出对策;二是材料指出问题、危害、不足等,可以推断对策。
其中第一类材料,对策符合原文即可直接选择。来看例题:
例1:传承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深刻精神内涵,民间艺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手工技艺,离开村庄谋生。对于大多数普通艺人,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只是一个概念,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和追求家庭收入最大化仍然是最先考虑的因素。传承文化和提高收入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之中。对于民间艺人,作为“理性人”去追求收入最大化无可厚非,而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证民间艺人基本生活和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提升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真正让民间艺人扎得住根、沉得下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激发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
B.经济效益影响民间艺术的传承
C.提高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
D.民间艺术传承的断代危机
【答案】A【解析】材料分析:文段首先指出民间艺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成为传承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接着分别从年轻人和普通艺人谋生的角度指出传承文化和提高收入之间的矛盾,并对民间艺人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行为表示理解;最后从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阐述应该思考如何在保证民间艺人基本生活和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提升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由此可知,文段为“问题+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部分为文段重点,即如何提升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
选项分析:A项表述与主旨一致。B项指出弘扬传统民间艺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体现针对文段尾句问题提出对策,排除。C项也是对策,但仅对应“在保证民间艺人基本生活和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与文段强调的“如何提升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真正让民间艺人扎得住根、沉得下心”的论述重点不一致,排除。D项,“断代危机”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A。
第二类材料选择对策则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文段呈现“问题+对策、问题+危害+原因分析、重要性+缺陷、问题+成功经验”等结构的行文脉络。二是选项所给对策能够针对性解决文段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例题:
例2: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话意在说明:( )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答案】A【解析】材料分析:文段首先强调了科学素质对公民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指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比例低、不均衡的问题。由此可知,文段为“重要性+缺陷”的行文结构,针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策为重点,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
选项分析:A项是主旨的同义转述,保留;B项强调“全社会要关注公民科学素质提高”,但文段并非强调“全社会没有关注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问题,B项不是针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问题的对策,排除;C项强调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排除;D项仅指出存在的问题,未体现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排除。故选A。
通过这两道题,政华公考想提醒大家钟情对策句的同时,还需关注选项能否针对性解决问题。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内容,同学们能增强对此类题目的总体把控能力,提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