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之财政政策的构成和运用
一、知识介绍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
1.财政构成
(1)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的资金,主要包括税、利、债、其他四个部分。其中,税收在财政收入占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特点,是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政府的利润收入主要包括国企上交的部分、政府参股获得的分红、出让土地获得的资金等;债务收入是政府通过借贷的方式获得的收入,根据发行的主体具体可分为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将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可刺激需求,因此带动经济是其主要作用之一;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上交的部分,如高速公路费、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费。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自身的职能,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支配和使用。根据经济性质不同,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即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劳务的支出,如对政府办公用品的购买、公务员的薪酬、公共项目的投资。政府购买可形成社会需求,体现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因此属于实质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指将部分财政收入在一些人和组织间进行转移,可以理解为政府给社会的补助,如卫生保健支出、失业救济金、低保资金等,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因此属于货币性支出。
2.财政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经济过热即通货膨胀时,物价持续快速上涨、居民消费全面上升、投资过度,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此时财政政策应增加税收、减少公债的发行、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性支出,抑制消费和投资,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使其与社会总供给平衡,因此被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消极的财政政策);当经济萧条即通货紧缩时,物价持续下降、居民消费欲望低迷、投资减少,企业产能过剩、大量商品积压,此时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政府财政应减少税收、增加公债的发行、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性支出,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使其与社会总供给平衡,因此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较为缓慢,为刺激经济发展因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如通过增加专项附加扣除、营业税改增值税等措施减少税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比如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强调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
二、例题展示
(单选)A国近期大量商品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为遏制这一情形,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行政经费开支
B.提高个税起征点
C.增加国债的发行
D.减少新基建投资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A国此时为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表现,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公债的发行、减少财政支出,A、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提高个税起征点将减少税收,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B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三、考察形式
财政政策在考试中属于高频考点,理解性题目考察较多,难度适中,常在公共基础知识经济模块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