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核心解题技巧
行测选词填空的核心应对思路
在行测中有一种题型——选词填空,一直都是广大考生心中的“痛点”。很多考生几乎是直接凭借语感去选择,结果发现在凭自己的语感解题时,经常踩坑,出现“时灵时不灵”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为什么会踩坑?
我们凭所谓语感解题会出现选错的情况,是因为大家忽略了宏观的语境分析,只是微观的去摘取了片段去解题,用“我以为”这种主观去判断了原文的文义,而没注意到客观上对原文的还原,去尊重原文的意思,举个例子:
例题:流言常常令人不悦,却很可能有助于丑事的暴露,阻止恶行的继续。对很多公众人物来说,单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可以阻止不良行为。总有人抱怨八卦和流言毁了自己心目中的明星,但事实上,少有哪个做得正、行得端的明星最终被流言蜚语摧毁;被破坏的仅仅是对偶像的完美想象,被_______的是明星的为所欲为和不良行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曝光 B.质疑 C.揭露 D.约束
这道题,很多同学拿到手上一看到最后一句话是“被_______的是明星的为所欲为和不良行径。”马上就选择了A选项,因为在生活中经常说“曝光某某明星”,微观地抓了片段解题,用主观上的想法去听从了自己所谓的“语感”,而忽略了宏观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导致出现了“不灵”现象,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道题的正确解答:
【答案】D【解析】设空处想体现的是流言对明星的某种作用,什么作用呢?前文第一句话就提出了观点进行了解释说明,即“流言能阻止恶行的继续”,后文的明星是为了举例来论证前文的观点,所以设空处应该也要表达出有“阻止”的作用,观察选项,只有D选项能表达这层含义。
我们做题时如果只片段微观的解题,就会出现语感出错的情况,但是如果宏观理解了文段,就会发现有些信息在限制你这道题的空应该表达什么意思,从而锁定正确答案。
二、怎么避开这些坑?
那么具体如何避开这个坑呢?我们主要还是要学会分析文段,去分析文段的语境,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说明到底如何去分析文段,从而避开这个坑,而不是凭所谓的“语感”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题:近代以来,怎样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这些________的观点当然受到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但也暴露出一些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即用________的思维来看待复杂的文化现象。这种思维模式在今天的研究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荒谬 泾渭分明 B.偏颇 非此即彼
C.片面 针锋相对 D.极端 水火不容
【答案】B【解析】第一空语境分析:
1.宏观感知设空处方向:想表达这些观点的一种共性特点
2.微观细分上下文的逻辑:“这些”对设空处进行了解释说明
3.找前后文的提示信息:,这些观点指代的是上文提到的观点“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
4.预判设空处空表达的空义:“全盘西化”和“全面恢复传统”就是只倒向其中一种文化,这些观点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处理两种文化的时候,只倒向一种
选项分析:
A选项,荒谬:荒谬的观点,强调的是极端错误的观点,而文段中第一空作者并没有评价这种观点是对是错,只是在分析受到了当时的影响而已,排除。
B选项,偏颇:偏颇的观点,指的是偏向于一方,不公平,不公正。代入到文段当中,确实这些观点在处理两种文化的时候,完全倒向一方,保留。
C选项,片面:片面的观点,强调的是不全面,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完整。是处理两种文化关系时倒向一种,不是认识的不全面,排除。
D选项,极端:极端的观点,指观点过激,不合适。代入文段,作者并不是在强调观点是不是合适,与A选项类似,文段并没有强调观点是对是错,是不是合适,排除。
第二空语境分析:
1.宏观感知设空处方向:表达修饰思维的特点
2.微观细分上下文的逻辑:“即”表示解释说明,说明与上文构成了解释关系
3.找前后文的提示信息:“但也暴露出一些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
4.预判设空处空表达的空义:这种思维上的局限就是上文中的处理两种文化关系的时候全面倒向一种的思维。
选项分析:
验证B选项,非此即彼: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代入到文段中确实能够体现处理文化关系时全面倒向一种的思维,B选项正确。
A选项,泾渭分明: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强调的是界限清楚,而文段是在强调倒向问题,并不是在强调界限是否清楚,排除。
C选项,针锋相对:比喻观点极端对立。强调的是对立,而文段强调的是处理两文化时倒向其中一个,并不是观点的对立,排除。
D选项,水火不容:二者对立,绝不相容。也是强调对立。文段强调的是处理两种文化倒向其中一个。排除。
综上所述,这道题选B。
三、总结
选词填空,核心还是要取之于“文”,用之于“文”。我们可以根据上面四步走的方式,根据方向、逻辑、提示信息,得出空缺处的空义,避开这个语境上的坑。
以上就是给各位考生分享的选词填空避开一些坑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行测选词填空“一招制敌”之适用范围辨析
行测备考中,很多考生都会感慨:语文学习十余载,一做选词深似海。基础知识全无用,语感陌生是常态。但其实,选词填空高错误率,根本原因在于大家没有将选词填空的本质真正吃透。选词填空,测查的是各位考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即通过理解材料,准确地遣词用字。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明确空缺的需求。而语文教育中所教授的句子成分分析,就是我们做好选词填空的基础。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一种,以句子成分为基础的“制敌之法”——适用范围辨析。
适用范围指的是词语在使用中常有范围之别,包括人或物、具体和抽象、主动和被动、年龄、阶层等区别。
比如:“磋商”与“洽谈”是一组含义相近的实词,但是它们真的一样吗?我们来看两个例句。
在总理府邸召开的马拉松式磋商后,环境部长诺贝特·吕特根称“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最迟将于2022年关闭最后的三个核电站”。
安顺市政府开展网上招商活动,分别与珠海升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及重庆侑鑫峰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视频连线,洽谈投资合作项目。
通过两个例句的呈现,相信大家已经发现,“磋商”适用对象多为国内外重大事情,“洽谈”则适用于经贸方面。
那么,在做题的过程中,该如何用好适用范围这一辨析角度呢?通过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成分,把握好主体、对象尤为重要。
【例】当年的美丽楼兰,这个绿洲上的王国,丝绸之路的要塞,总是驼铃叮当,人迹熙攘,令人眼热而起兵戎。周边的游牧民族厮杀终年不歇,北方的匈奴汹汹如潮肆意南侵, 连大汉王朝也皇皇挺兵饮马于此。说话间,________的谋略,________的交响,绿野上驰骋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尔虞我诈 万马奔腾 B.经天纬地 秣马厉兵
C.汪洋恣肆 戎马倥偬 D.纵横捭阖 金戈铁马
【答案】D【解析】通过对第一空的句子成分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空缺修饰的对象“谋略”。A选项“尔虞我诈”、B选项“经天纬地”的主体都是人,C选项“汪洋恣肆”的主体是文章、言论、书法,三个成语均无法适用于“谋略”,排除。D选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和拉拢,与“谋略”所表达的计谋策略范围一致,所以,适用于该空缺。所以,该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适用范围的应用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地记忆积累,方能够成为“制敌之法”。当然,除了背记之法,我们也可以通过造句,将选项中的词语置于熟悉的语境中,辨析词语的适用范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做题过程中可以熟练运用今天所学,屡战屡捷!
行测选词填空:科学分析语境,拒绝“我觉得”
对于备考行测的同学们来说,言语理解中的选词填空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是让大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补全残缺的文段。很多同学都知道,我们除了应该选择一个让文段语句通顺的词语之外,还应该选择文段原作者选用的那个词语。我们如果单纯通过自己的天然语感就很容易选错,因此,“揣摩”原作者的心思——分析语境就显得非常重要。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对于选词填空来说,语境就是题干的上下文所表达的含义或作者倾向。通过分析文段,语境主要可以分为相反相对、递进、并举、解释说明四种类型。
语境之一是并举。所谓并举,就是指上下文语境中意思相近的并列结构。例如:新动能不会一蹴而就,新气象不是一日之功。今天,通过例题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例题1:康藏高寒地区海拔通常在三四千米以上,当地藏民有喝酥油茶的习惯,但该地茶叶极度稀缺;而在内地,民间生活和战争所需的大量骡马,同样_______。因此,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缺一不可
B.供不应求
C.千金难买
D.难能可贵
【答案】B【解析】由“同样”可知文段前后呈现并举的语境,上下文倾向一致。设空处与前文“极度稀缺”相对应,表达骡马不能满足需求的意思。B项“供不应求”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形容某种事物的需求量很大,但供应不足,符合语境,当选。故答案为B。
例题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品格,同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痼疾。健康而优秀的民族心理必然善于扬长避短,精于________,长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去芜存菁
B.弃旧图新
C.激浊扬清
D.拨乱反正
【答案】C【解析】通过善于、精于、长于三个相同的排比句式可知设空处与前后文呈现并举的语境,提示设空处搭配优秀民族心理,并且和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思相近。A“去芜存菁”指除去杂质,保留精华。与后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义重复,故排除。B项“弃旧图新”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题干中针对的是“民族品格”“民族心理”,没有新旧之说,故排除。C项“激浊扬清” 指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能够体现“健康而优秀的民族心理”,保留。D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题干中针对的是“民族品格”“民族心理”,没有正反之说,故排除。答案选C。
通过分析这两个例题,我们发现并列词与句式相同的句子可以提示我们文段的前后文是并举的意思。希望大家能提高对这些提示信息的敏感度,准确分析语境,拒绝单纯依靠天然语感来做题。
怎么理解行测选词填空中的解释关系之合理推断
在行测考试中,选词填空这个题型是非常重要又有些难度的题型。理清楚句间关系,明确所填空的含义,非常重要。在此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解释关系中的另外一种情况——合理推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例题:总的来说,朋友虽然是我们同甘共苦的伙伴,但他们也并不会特别擅长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找到线索,破解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过分相信他人解读自己情绪的能力,在交流中就会更容易感到________,清晰地表达自己会是更好的选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疑惑 B.失望 C.困惑 D.无望
【答案】B【解析】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文段,题干第一句话告诉我们,朋友并不擅长从只言片语中破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接着通过“如果”引出假设,结合后文“清晰地表达自己会是更好的选择”,说明他人并不能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具备解读我们情绪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心里就会有落差。也就是说,所填空要表达出“心里有落差”的意思。看选项,A项侧重于有疑问,排除。B项能够表达有落差的意思,保留。C项指的是不明白,排除。D项侧重于没有希望,排除。本题选B。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上述关联词在题目当中,有可能会以省略的形式出现,比如“……就……”、“……才……”等。多多练习,勤于总结,定有收获。
在这道题目中,我们根据题干中的“如果……就”可以判断所填空和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为解释关系,但是,在这个解释关系中,所填空意思的得出,并不是对提示信息进行简单概括,而是要适当理解推断。在本题中,是根据假设条件“过分相信他人”,推断结果“会感到心里有落差”。也就是说,当题干出现“如果……就”的时候,根据题干的假设,推断结果;或者根据最后的结果,推断前面的假设即可。
适用于类似情况的词语还有如下这些:
1.因果词:因为、所以、因而、结果、由于、导致、致使、使得、得益于;
2.假设词:如果…就;即使…也;如果…那么;若…则;
3.条件词:只有…才;只要…就;除非…否则;
4.顺承词:然后、于是、后来、继而、接着(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得出的结果)。
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词语,判断所填空与前后文构成解释关系,然后进行合理推断即可。在推断的时候,可以是由原因、条件推断结果,也可反之,根据题目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