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申论综合分析题核心思路
谈谈理解型作答示范
在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类的申论试卷中,有一道关于“眼中的柜台”“心中的柜台”的谈谈理解的综合分析题目,这类题目未来还会出现在考场上,大家在备考中要引起重视,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处理,以及今后遇到类似的题该如何把握。
一、审题
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1.作答对象:一句话
眼中的柜台、心中的柜台、下功夫
现在撤掉的是、但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下功夫
——》找点方向:
眼中的柜台、心中的柜台?
为什么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
怎么下功夫?
2.要求:分析全面——多角度分析,要点全面;条理清晰:
二、找点
意义:群众办事方便;亲近
撤掉眼中的柜台:改成电脑桌并排做办理业务
意义:亲近;办事方便高效;公开透明
撤掉眼中柜台:从面对面到肩并肩坐着服务的形式;意义:拉近与群众距离
撤掉眼中柜台:从“面对面”窗口受理到“肩并肩”帮办服务
意义:办事方便高效;公开透明;拉近与群众距离
深层次意义:背后蕴含政府理念的转变
心中的柜台:不适应、心理落差、抱怨
撤掉心中的柜台:转变工作观念
心中的柜台:能力跟不上、茫然失措、疲于应付
撤掉心中的柜台:1.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培训高频事项流程,便捷群众办事;2.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部门职能分工不同的情况下做好沟通协调。
撤掉心中柜台:推进智能便捷办理,对接政务服务系统,线上取号,线下查号,实现“无感智办”,“码上办事”。
撤掉眼中柜台的意义:消除距离,提升获得感,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三、加工
【初步加工】
意义:群众办事方便;亲近
撤掉眼中的柜台:改成电脑桌并排做办理业务
意义:亲近;办事方便高效;公开透明
撤掉眼中柜台:从面对面到肩并肩坐着服务的形式;意义:拉近与群众距离
撤掉眼中柜台:从“面对面”窗口受理到“肩并肩”帮办服务
意义:办事方便高效;公开透明;拉近与群众距离
深层次意义:背后蕴含政府理念的转变
心中的柜台:不适应、心理落差、抱怨
撤掉心中的柜台:转变工作观念
心中的柜台:能力跟不上、茫然失措、疲于应付
撤掉心中的柜台:1.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培训高频事项流程,便捷群众办事;2.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部门职能分工不同的情况下做好沟通协调。
撤掉心中柜台:推进智能便捷办理,对接政务服务系统,线上取号,线下查号,实现“无感智办”,“码上办事”。
撤掉眼中柜台的意义:消除距离,提升获得感,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再次加工】
一、撤掉“眼中的柜台”——指从“面对面”窗口受理转变为“肩并肩”帮办服务,这拉近了群众和工作人员的距离,沟通方便,办事高效、透明,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让群众享受改革红利,这是服务方式的创新,反映出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
二、撤掉“心中的柜台”——是指要转变工作观念,解决工作人员可能不适应,有心理落差、抱怨,面对群众的多元需求,茫然失措,疲于应付,对其业务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等问题。具体做法为:1.要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培训高频事项流程,便捷群众办事。2.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部门职能分工不同的情况下做好沟通协调。3.要推进智能便捷办理。对接政务服务系统,线上取号,线下查号,实现“无感智办、码上办事”。
四、书写
一、撤掉眼中的柜台指从“面对面”窗口受理转变为“肩并肩”帮办服务,这拉近了群众和工作人员的距离,沟通方便,办事高效、透明,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让群众享受改革红利,这是服务方式的创新,反映出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二、更要撤掉心中的柜台是指更要转变工作观念,解决工作人员可能不适应,有心理落差、抱怨,面对群众的多元需求,茫然失措,疲于应付,对其业务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等问题。具体做法为:1.要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培训高频事项流程,便捷群众办事。2.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部门职能分工不同的情况下做好沟通协调。3.要推进智能便捷办理。对接政务服务系统,线上取号,线下查号,实现“无感智办、码上办事”。(计空格300字)
总结得知综合分析题的作答重点步骤为:
1.阅读题干,确定分析对象(词、句、现象、做法举措等)
2.围绕分析对象,初步展开分析(根据自身理解,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重点关注①:审题中内容——基本理解、基本判断;轻形式——不说题型;
重点关注②:审题要把握度——要有自己的理解,但要避免过度拔高
重点关注③:得出找点方向——明确回到材料中找点的基本重点和目标;
3.带着分析方向,到材料中找点
4.将所有的要点按照逻辑,书写呈现答案(依据题干逻辑或材料逻辑)
申论指导:善用题干信息预判综合分析作答逻辑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抑或是各省联考、招聘考试,对于综合分析这一类题型均有涉及。面对综合分析题型,即使是很多长期备考、身经百战的同学,仍然面临着材料要点过多过杂、答案罗列逻辑混乱等系列问题。其实,巧用题干,预判作答逻辑,对于答好综合分析这一题型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分析中,我们要想找点全、得高分,务必时刻牢牢把握两点:第一,把握找点作答原则——围绕题干关键词,寻找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要点;第二,理顺题干句子(关键词)间的逻辑,在解读材料前做到心中有预判,从而帮助加强对材料的理解。为方便直观认知,列举如下:
题干:“给定资料”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请你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1.关键词:这些努力和奋斗、有形的、无形的、改变
2.预判题干信息:这些努力和奋斗——做了很多努力(对策要素);有形的——可摸可感的具体内容(如修路、搭桥等);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如心理感受、思想等);能改变小谷村——给小谷村带来影响(影响要素)
3.预判题干大意:做了很多事,其中既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并给小谷村带来了系列影响。
4.阅读材料原文:
很快,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小谷村的各项改造开始逐步推进。从县城到小谷村的苏民路正式动工,村内七条道路的拓宽硬化同步进行,五个易地住房安置集中点建设同时启动,安全饮水配套工程加快实施,电信宽带也进入村民家中。
材料解析:扩宽道路,建设易地住房安置集中点,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接入宽带等表述均属于硬件方面,对应题干“有形”。
改变小谷村的硬件容易,但是人们的思想呢?连村干部们都得过且过。汪杰来的第四天才见到他们。汪杰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做事。他“化缘”来几台电脑,让村干部们学会打字,带领他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组织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他还有意识地锻炼年轻村干部,鼓励他们独立去解决问题。村纪检小组长刘波年轻,有些怕事,邻村一只狗咬死小谷村的一只羊,两村村民争吵起来,刘波觉得这事超出了村纪检小组长能管的范围,他解决不了。汪杰鼓励刘波,村干部样样事都得会干,越复杂的事越不能往后退,并指导他具体怎么做。刘波大着胆子处理好了这件事,觉得自己以后干工作更有底气了。现在,村里到处都能看到村干部的身影,或在走访解决问题,或在填路上的积洼,或在调解邻里纠纷。汪杰戏说,他们是村里的“施工队”。
材料解析:组织学习,交流心得;锻炼干部,鼓励独立解决问题等表述属于思想方面,对应题干“无形”;增强了干部底气,工作更为积极等表述属于影响要素,对应题干“改变”。故可知,题干句子的理解大意可为“在小谷村脱贫致富过程中,既有硬件方面的完善,更有思想方面的熏染,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
综合分析题型中,相信部分同学常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形:题干句子理解不到位、材料内容复杂繁琐不知所云等一系列情况。这时,巧用题干,预判作答逻辑,则为我们提供了解题的航向灯。用好这一技巧,为答题添点睛之笔。
申论综合分析题从题干找准入手点
综合分析是历年国省考申论都会涉及的重点考试题型,所占分的比例也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在做题时总会有人觉得综合分析很难,无从下手,尤其是在进行语言组织的时候,那么今天就从综合分析题的题干找准入手点,助力大家拿到高分。
【例1】请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的理解。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超过350字。
【解析】
本题的作答对象为“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的理解”。
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1.忙、累、压力大是什么?
题干告知的信息是要理解这一句话,既然要理解的这句话,我们就应该明确该句话需要理解的难点,也就是要精准定位核心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清楚这句话的意思。
2.为什么说又是无悔的选择?
材料可能有不少要点,但是可能不清晰,迷惑性较强,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材料当中会涉及的案例、数据、观点等到底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也就是说围绕着这两个层面的意思去给定资料中找到相关的要点,再结合着进行要点的整理就可以了。
【例2】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理解。
这道题的题干中,我们得到的核心关键词有“眼中的柜台”“心中的柜台”“下功夫”,也就是说把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去材料中找到就可以将该题理解清楚,去给定资料中找到要点
【技巧总结】
1.遵循“问什么答什么”的作答原则,整体理解这一句话,就是要“听话”。
2.结合着这两个层面的意思去给定资料中找到相关的要点,进行答案的组织。
申论评论型综合分析题的常见作答方式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常见题型中除了解释型综合分析题和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外,就是评论型综合分析题。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常见的提问方式:谈对……观点/现象/行为的看法/见解/认识/评价等。如:给出一个观点“学习比思考更重要”谈谈看法。或者给某个现象“针对市委书记怒吼这一行为”谈谈你的认识。评论型综合分析题虽然考查频率不高,但也要做到复习的全面性。那么,接下来带大家一起来学学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吧!
一、作答要求
评论型综合分析题中要求一般是: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有理有据等。
1.“观点明确”是观点现象分析题中常见的要求,此处的“观点”指的是态度,是对某个观点或现象的评价、看法。“明确”即表达简明,不能模棱两可,通常表达的观点可分为三类,即“赞成/肯定”、“反对/否定”、“辩证看待”。具体的态度,要依据题干和材料确定。
2.“分析透彻”要求对题目、材料的理解充分、透彻,由表及里。如何分析透彻,在表明了态度之后,要给出一系列理由论证观点。比如认为观点正确的,就要充分地说明为什么正确。通过材料中的其他要素信息来论证,才能称得上透彻。
3.“有理有据”即“理”和“据”,有道理和有证据,道理是各要素的叠加。除此以外,在答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事例型材料,当要求有理有据时,就要对材料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概括,作为理由之一。
二、答题步骤
题干目的是谈对……观点/现象/行为的看法/见解/认识/评价等,所以第一步是表明观点,第二步要有足够的理由去支撑观点,最后做总结性的结尾。因此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思路分为三部分,即:表态+理由分析+总结。
1.表态
如何表态?分析或者评价一个观点/现象,要开篇明义,给出态度。表态”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脱离题干,天马行空抒发自己的感想和观点。申论作答始终贯彻“材料为王”四个字,具体什么态度,依据题干和材料确定,不是个人主观判断。一般表明态度有三种,即赞同的、反对的、辩证看待或未知的。
赞同的:当材料通篇谈有意义、很好、有价值时,材料的方向朝着正向发展,则要赞同。
反对的:如果材料通篇阐述有问题、有危害、情感色彩偏负面,表态时进行反对。
辩证看待:并不是“不站队”“和稀泥”,当事物出现好、坏两方面时,就需要辩证看,既承认好的一面,又否定坏的一面。
表态在用词上,遵循材料优先的原则,材料中可能会直接给出表态的原词,如辩证看待、有待观察,直接摘抄即可。若觉得原词不够,可以在摘抄之后自己进行补充1-2个词。
2.理由分析
要寻找能够支撑表态的理由,理由是证明态度的缘由,挖掘资料中和题目主题有关、能够支撑观点的要素,可能包括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具体要素依据材料决定。
3.总结
作答时需要在最后做出总结评价,一般答题内容多是对策。但是,观点现象分析题侧重于表态和对表态的证明,对策并不是必须有。当材料中有对策时可直接摘抄,如果没有对策,为保证答案完整,视剩余格子的数量进行反推,自行补充。当材料中没有对策且格子不允许时,可以省略对策。
三、例题示范
“给定资料1”中谈到,“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参考给定资料,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1.表态
题干和材料没有直接的表态,通过审题以及整理要点,得出博士生逃离科研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对“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要承认好的一面,同时否定坏的一面。即理性、辩证看待。
因此可表态为:对于“博士生逃离科研”这一现象,应当理性、辩证看待。
2.理由分析
【材料片段】
“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Y:放弃科研也许跟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有关,学生被逼得太紧或者压力太大。学生去当中学老师,是想换个环境放松自己,或许有一天,他还会发觉学术界的好,回到学术界。”
段落分析:博士生逃离科研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方式不当,压力过大。因此博士生逃离科研有其合理之处,即: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压力大,产生畏难情绪。
【答案示范】
对于“博士生逃离科研”这一现象,应当理性、辩证看待。首先,作为个人选择,逃离科研是经济理性的,可以理解。时代进步,年轻人强调个人价值兴趣,而科研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1.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压力大,产生畏难情绪。2.科研工作辛苦,收入少、待遇低,生存状态改善缓慢。3.社会及教育环境过分务实名利化,形成恶性循环。但是,这种现象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危害:1.培养人才投入不菲,浪费高等教育公共资源。2.好苗子逃离,阻碍科研发展创新。3.传播浮躁风气,不利传承奉献精神。对此我们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也应调整教育方式,改善科研待遇,营造宽松氛围,引导社会认同。让高等人才学得好、留得下。
关于对评论型综合分析题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在此总结一下,当题干中出现观点或现象,要谈见解、看法、评价、评析等,就是观点现象分析题。其答题思路:先表态,后给出理由,最后做总结评价。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还需要各位同学不断地练习。
申论指导:巧学综合分析重在分析材料
从历年国省考的申论考试中不难发现综合分析的重要性,值得考生引起重视。从考试大纲看,与之最为切合的是综合分析能力,即: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简而言之,需要依据题干对所给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加以总结整合,最终形成书面答案。只有正确理解题目意图,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合理作答,以此提升分数。考生在备考时,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学习:
一、学会审题。
纵观近年来国省考及考试,不难发现,大多为三类问法,即:1.谈对划线句子、词组、词汇的理解,其中句子居多;2.谈对事物、观点的看法;3.谈别人的做法有何启示。既然题干明确表明了需要谈理解、看法、启示,考生答题率先需要言简意赅,明确表明,无需做答与之无关内容。但回顾字数要求,不难发现,仅回答此类问题,无法满足字数条件,遂还需思考其他内容究竟需要写什么,考生迷惑点多为这一部分。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相较于理解、看法这两类问法而言,启示明显不同,需要考生重点寻找做法即可。
二、学会找点。
考生梳理通篇材料可知,材料内容丰富,所以需要寻找与主题有关的所有要素。例如: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由旅游厕所革命所引发的系列深刻革命,的确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的理解。材料分别从其做法、影响、总结等要素进行阐述,考生只需分清每一段在讲什么,与上段内容是否一致,较为常见的要素主要包括:问题、成绩、影响、原因、意义、做法、总结等。
2020国考申论中,M农场的案例为新时代青年创业提供了哪些启示。材料以M农场的初衷未出发点,分别阐述了农场的发展方式及其结果。但仔细看题不难发现,参考对象与做答对象并不匹配,所以需要考生先行寻找材料中M农场的做法,随后进行提炼加工即可。
三、合理加工。
找出诸多要素后,需要考生用关联词将要素进行串联,使之阅读通顺合理,例如:过去存在……等问题,造成……等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为此采取……等做法。
若要素较为单一,考生可直接用数字排序。
四、卷面书写。
就目前考试看来,此类题目大多无需分段书写,考生可将书写内容整合为一个段落,切记字迹清晰可辨,减少不必要的涂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