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
行测片段阅读主旨观点题之“怎样”选对策
在行测考试中,片段阅读可以说是重点题型,而其中主旨题是考生最为头疼的题目类型之一。对于一些文段,尤其是“自己认为”应该选对策时,总是出错。那到底怎么选对策?下面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选对策共分为两类,第一类:“文段行文直接给——单刀直入”;第二类:“文段隐含倾向——旁敲侧击”。接下来我们通过题目体会下,怎样选对策。
例题1:随着技术的进步,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跨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因此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
B.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
C.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信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A【解析】文段首句先进行背景铺垫,强调当前的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迅速传播,决策透明度也在增加,公民民主参与意识也在增强。最后给出对策,说明在这一形势下,政府需要针对新出现的情况,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对策是重点,并且尾句的对策通过对策词(需要)引导,同义替换后,答案选择A项。其他选项均不是对策选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各界对一流教育的高期待,教育颇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向上爬”。而负重之下的教育,常常处于紧张、逼仄、压抑的状态,无暇顾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本质上是很难谈及优质的,处于教育场内的每个人,也都难成受益者。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社会各界应降低对教育的期待
B.教育发展应轻装前行,让更多人受益
C.优质教育应该顾及每一个人的状态
D.市场经济背景下,优质教育难以为继
【答案】B【解析】文段先介绍了教育因经济的发展、家长的渴求、社会的高期待等原因而负重前行的现象;接着提出观点,即负重之下的教育难以谈及优质,处于教育场内的人,都难成受益者。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教育应轻装前行,使身处其中的人受益。A选项对策不具针对性,只解决了高期待,还有经济、家长的渴望,所以A对策解决不了问题,排除。B选项针对原因提出对策,具有针对性,保留。C选项对策不具针对性,排除。D选项是问题的片面描述,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来总结下选对策的题型。当遇到例题1题型,文段“单刀直入”,行文脉络是“问题+对策”、“现象+对策”,直接给出对策的,并且部分尾句的对策通常会用对策词(需要、应该、要);假设句(如果…就…;条件句(只有…才…、只要…就…),同意转述尾句所强调的对策。遇到例题2题型,文段并未直接表明观点,而是隐含的,行文脉络是“问题+危害”、“问题+原因”、“重要性+缺陷”时,合理推断作者意图,针对文段给出的问题或缺陷提出对策。(对策一定要能解决文段所出现的问题),业精于勤,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两类题型,选“正确”的对策。
推断下文有妙招
推断下文题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一类小题型,每年在1—2道题左右,题量不大但属于常考题型。推断下文题常见问法:“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等。该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已有的文段信息,在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使上下文之间形成一定的连贯性。如何能与前文“再续前缘”,接下来一起来学习推断下文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一、分析全文,若话题落脚点在尾句
(1)若尾句是新的话题,围绕新话题展开论述;
(2)若尾句是观点,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3)若尾句是一个问题,按照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论述。
例1:中国是一个古代典籍十分丰富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书、读书的民族。尽管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历代典籍遗留至今的十不存一,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仍有约19万种,其中保存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就有2750万册,可列入善本的约有250万册。在长期的藏书、聚书活动中,古代读书人养成了鉴书、校书的传统,如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购藏书,必留献书人的正本,且只收先秦古文字写成的旧籍;宋人欧阳修读书,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书籍的选择形成了近乎相同的标准,即都把目光投向了善本。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A.鉴书和校书传统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B.古代文人书籍选择标准的形成过程
C.善本在当代文化研究与传播中的作用
D.善本的具体概念及其文化、学术价值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古代典籍,古代读书人养成了鉴书和校书的传统,然后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选择书籍有了相同的标准,即把目光都投向了善本,文段在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因此后文应围绕“善本”这一概念论述。A项鉴书和校书在前文中已有提及,排除。B项没有具体指明“善本”这一概念,排除。C、D虽然都提到了善本,但根据逻辑顺序,应先解释善本的概念,再介绍其价值及作用等,排除C。故本题选D。
二、分析全文,若话题落脚点不在尾句
如果文段围绕多个话题论述,落脚点不在尾句,需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推断。
例2: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解析】文段先总述两岸风光旖旎,接着引出西岸风光的特点,并进行具体介绍。按照叙述逻辑,文段在介绍其中一个话题之后,接下来应围绕另一话题,即另一岸风光展开论述。A项“传说”与文段描述两岸风光的话题衔接不紧密,排除。B,C两项均未提及另一岸话题,无法与前文合理衔接,排除,故答案为D。
下文推断题难度不大,大家掌握方法,合理应用,一定能在做题中事半功倍。
行测推断下文题要学会“回头看”
片段阅读是行测考试中考查的重点题型之一,属于必考题型。片段阅读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标题添加题、推断下文题、词句理解题。其中主旨题是考查题量较大的一种题型,其余题型虽然考查题量不大,但也常考,我们也应该重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类题型——推断下文题。对于此类题型,大多数考生会从尾句确定后文论述主题或者内容,这无可厚非,但是只看尾句,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题目。除了关注尾句,还需要关注什么呢?首先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造成“假学问”的原因很多,这其中既有研究动机的问题,也有研究方法的问题。就动机而言,我们一些人文学者长期以来不是把人文研究看成一种面对历史和文化、并从中总结人类经验和教训的学术活动,而是将其看成是一种面对上级领导并为其宣传和图解政策的政治活动。从这种动机出发,原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人文学术,却仅仅变成了政府决策的宣传品和附属品。
这段文字接下来可能要叙述的是:( )
A.人文研究的历史性
B.人文学术的不足之处
C.研究方法的问题
D.假学问的危害
【答案】C【解析】根据前文信息,文段首先提出假学问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指明了研究动机和研究方法这两种原因。紧接着后面从研究动机的层面展开具体描述,按照行文的逻辑,后文应该对“研究方法”这一原因展开论述。可以确定到C项。A和B的人文研究依然是属于“动机研究”的层面,D项与后文话题无关,都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上述例题若只关注尾句“原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人文学术,却仅仅变成了政府决策的宣传品和附属品”,考生就容易理解尾句在谈论“人文学术有不足”,故错选为B项。实际这个题目属于总分的行文脉络,前文信息对于确定下文论述的话题至关重要。建议考生阅读题干时,还是需要基于对全文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做题,不要只关注尾句,匆忙决定选项,要学会“回头看”。通过上述题目的讲解,希望各位考生多做题多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应对此类题目。
利用主题词,巧解行测主旨观点题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主旨观点题是必考题型,且题量大,难度高,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才能做对。今天就带大家学习一些技巧,通过寻找主题词来快速解答主旨题。
一、认识主题词
主题词即文段的核心论述对象。通常情况下,文段会围绕一个对象展开论述,但也有围绕多个对象展开论述的文段。不管主题词是一个或多个,我们只要找到文段的主题词,就可以结合着主题词筛选答案,优先选择包含主题词的选项。
二、如何去找主题词
两个方法:一是寻找文段出现频率高的词,即高频词;二是寻找关键句中的主要论述对象。接下来我们结合例题,来感受一下如何利用主题词法来做题。
例题:在现代军事中,战略威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这正是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因为没有媒体的宣传,别人就不可能全面感受到你的“强大”,其威慑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借助媒体挥舞“威慑大棒”,战前就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使对方先失一局。可见,通过与舆论论战抢占话语权,先发制敌,形成对己有利的战争环境,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舆论战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B.大规模舆论攻势成为现代战争的前哨
C.媒体宣传是联结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的纽带
D.新闻舆论战对战略威慑至关重要
【答案】D【解析】【材料分析】文段首先指出“战略威慑”在现代军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后引出“新闻舆论战”这一话题。后文着重强调了“新闻舆论战”对实现“战略威慑”目标的重要作用,且两个论述对象频繁出现。故而“新闻舆论战”和“战略威慑”为文段的两个主题词。
【选项分析】A、B两项只涉及“舆论”,未提到“战略威慑”这一主题词,排除;
C项,“舆论”与“威慑”均未提及。排除;
D项,“新闻舆论战”与“战略威慑”均出现,且表述准确,保留。
故本题选D。
【思路点拨】借助高频词可快速确定主题词“新闻舆论战”和“战略威慑”,从而快速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主题词,需要选择两个词均出现的选项。
通过以上题目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学会利用主题词解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后续练习中能融会贯通。预祝大家考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