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阅读
做好民生小事 夯实治理基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办好大事,还需要办好小事。的确,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等这些“大事”需办好;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营造生态宜居的环境,构建和谐美好的基层社区等这些“小事”更需要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办好了民生小事,才能真正夯实国家治理的根基。
“于细微处见真章”,做好民生事情要在精细管理上聚力。“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社会治理重在细节、难在细节,但也贵在细节。鲜花映衬的街头,环卫工仔细清除砖缝杂草,呵护美丽角落,这是海阳市打造品质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扫描二维码这张“电子身份证”,信息随时更新,效率大幅提高,这是S市细微处治理创新的鲜明体现。在人民诉求日益多元、政府治理进入“体验政治”的时代,唯有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纾解民生痛点,让百姓展笑颜。因此地方政府要创新治理理念、采用先进科技、破除制度壁垒,让社会治理的民生小事在细微处化解,让人民幸福指数在细微处提升。
“知屋漏者在宇下”,做好民生事情要在民主协商上用力。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对社会治理也提出来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政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借助社区通APP,居民就菜园问题共同商讨意见,拿出规范性制度,不仅化解了居民矛盾,也提升小区环境;“文化墙”让原本的违章建筑成为文化宣传真谛、“小脚丫”让孩子们的上学路方便又安全,这些“金点子”都源自居民的智慧......正是在基层治理中群策群力,发挥民众的参与作用,才化解了矛盾纠纷,提升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因此各地要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充分尊重民众意愿,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让社会治理更有活力。
“为官避事平生耻”,做好民生事情要在实干担当上着力。百年党史,初心不改,正是靠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担当,才孕育出伟大的中国精神,形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跨越。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面对千头万绪的民生小事,若视而不见流于空谈,那势必会影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成效。从“第一书记”沈浩到“人民的樵夫”廖俊波,从“扶贫之花”黄文秀到“新时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或疲于奔波为民请命,或脚踏实地为民解忧,无不是用自己的“埋头苦干”换来百姓的“点头称赞”。基层干部也要牢记担当二字,忠诚履职、敬业奉献、担当有为,做到敢干愿干、巧干善干、善作善成。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民主协商、科技支撑、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好民生小事就是社会治理的大事,离不开精细管理、民主协商、实干担当,如此才能建成文明、和谐、有序的现代化社会!
做温暖的人 成就美好人生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家国天下的情怀穿越古今。依然印刻在我们每个国人的心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像鲁迅先生期待的那样“摆脱冷气,往上走,能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将生命的温度注入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做有温度的人,成就美好人生。
做有温度的人,应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爱民”是中国古往今来为政者都十分重视的品德,古有范仲淹冒着丢官之险要求宋仁宗下旨赈灾,回城特意带着充饥野草告诫朝廷上下勿忘百姓疾苦,其体恤民生多艰,心系百姓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流传古今;今有周总理坚持为民服务,始终满怀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心贴心的情感,人民好总理赢得人民由衷爱戴和拥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向他们学习,关心百姓疾苦,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
做有温度的人,应坚持原则,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守共产党理想信念不动摇,正是这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支撑着我们党走过一道道艰难的险阻,成立了新中国。在这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红色情怀。正义与坚守。而在新时代,也有无数人以己身书写他们身上的正能量。疫情期间,党员模范们始终奋斗在抗战一线,践行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感人誓言;工作中,不少人即使被亲朋埋怨也不肯放弃原则,利用公职之便谋取私利,只因牢记入党时庄严的誓言。因此,做有温度的人,应坚定信仰,坚守底线,尽心尽责,传递正能量,温暖他人。
做有温度的人,应热爱生活,奋力向上。习总书记曾言“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然而,当今却有些人热衷“佛系”,喊着“躺平”,对生活和工作提不起干劲,丧失热情。事实上,当今时代确实存在节奏过快,压力过大等问题,但是新时代也蕴含着新机遇,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可以累了休息,但却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佛系”“躺平”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热爱生活,奋力拼搏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因此,做有温度的人,应该积极向上,奋力拼搏。
习总书记常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坚定信仰,心系人民,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工作与生活,就一定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增进民生福祉 创造美好生活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站稳人民立场,是党治国理政的鲜明价值取向。不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是兜牢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其背后彰显的无不都是人民主体的重要性。抗疫三年面临复苏的迫切需要,国内国际形势依旧严峻,做好民生工作,是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更是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关键。
俯下身子接地气,把准民生之脉。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基层矛盾多发,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忧所想,才能找准工作方向,让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中。从12345便民服务热线的使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意反馈渠道的畅通,再到各地政府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民声……“民声”一直都是党带领人民干事创业重要的“切入点”。因此,必须要多走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在认真听取民声的同时树立问题意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应用好科技化手段支撑,不断创新,让民声更加高效方便地传递,搭建好民情民意的“传声筒”。
脚踏实地干实事,破解关键难题。人民的幸福是“干出来的”“闯出来的”,扎实推进为人民办实事,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的重要一步。春晚小品《坑》引发公众热议,其所展现的“躺平式干部”“佛系干部”令人深思,懒政怠政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此以往,更会损害政府形象,不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唯有苦干实干,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化解,才能赢得认可,巩固执政根基。因此,必须要强化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四风,优化为民服务,摆正思想,让脚踏实地成为干部的“形象”。
团结奋斗创新篇,凝聚伟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深刻阐明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只要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就能凝聚强大合力,开创光辉灿烂的未来。不管是疫情期间全国一盘棋调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社会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抑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调动全社会力量,强调人民主体的参与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强大武器。汇聚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用团结奋斗抵御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就一定能行稳致远。
《满江红》电影的热播让人热泪盈眶,精忠报国的壮志言犹在耳,为国为民始终是中华民族接续前行的核心支撑。在经济复苏面临挑战的当下,保障好民生,就是“国之大者”,听民情,察民意,推动各项政策工作落实是开辟团结奋斗之路的必要手段,久久为功,定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读懂“守正创新”密码 让优秀传统文化“出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依旧神采飞扬,历经波澜依旧魅力四射,究其根源在于兼顾“守正创新”的哲学。正所谓“笃守正道,以新制胜”,守正创新是坚守根本,保证方向的关键一招,是破除束缚,跳出藩篱的重要一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历史文脉,赓续文化创新,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守正铸魂,为传统文化强内核。所谓“守正”是指文化血脉的赓续传承,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亭台楼阁延展着历史的脉络,诗词歌赋流淌着岁月的智慧,文物典籍镌刻着悠远的时光……历史伟力与时代张力交握,盛放着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千年智慧,传承着代代信仰,是民族的根脉所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保护好、传承好传统文化,夯实根基,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才能把稳新时代文化发展之舵,才能为文化高质量发展增底气。
创新聚力,为传统文化注活力。哲学家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历经跌宕而弥新,这充分证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忆江南》如泼墨山水画般古韵淡然,结合现代科技诗意再现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一笔一墨糅进我们的文化血脉,一字一句诵千年风雅,令人神往;《只此青绿》与《千里江山图》跨越古今对话,在刚柔并济,袅袅余音中演绎“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令人惊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以中国式浪漫见证冰雪奇缘,令人称赞……“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世人的审美,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解码传统文化基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动起来”,让文化自信“强起来”。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新时代,文化已经不再是后台的配角,已成长为前台的主力,唯有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守正精神和“不日新者必日退”的创新精神,才能传递文化之光,发挥文化主力军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惊艳四方。
以法治力量守护生态文明建设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无论是长江流域为保护恢复生态出台十年禁捕令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苏东坡顺应民意,疏浚河道恢复航运,保障居民淡水需求得民爱戴……都体现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因此,亟须运用法治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让长江重现宁静。
守护生态文明需要严格执法。“天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立法虽然重要,但执法同样不可忽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眼光局限,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政府规章制度的内容,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乱砍滥伐、无底线排污……侵害周边百姓宜居权益,同时也让产业发展“蒙羞”,阻碍绿色转型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严格执法予以解决。但与此同时,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不乏由于部分执法机关被犯罪分子“利诱”,事前通风报信,事后窜端匿迹,干扰执法工作的开展的现象。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多省市主管部门的联合行动将大大提升执法力量,相信届时污染环境、违法排污等行为将被一扫而空。
守护生态文明需要公正司法。从培根的“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再到巡回法庭制度的确立落实……可见,公正司法意义重大。它也许无法禁绝罪恶,但对于其他“蠢蠢欲动”的人来说,则无疑是一声响亮的警钟。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使得司法机关无法开展公正审判,这一问题直接加剧了污染环境、侵害生物多样性、大肆滥捕珍稀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想必在不久的将来,司法机关就将有法可依,可以公正审判,给予造成重大影响的犯罪分子严惩。
生态文明支撑着经济建设,关系着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我们需要运用法治力量打击犯罪,让生态重归清净,让环境健康发展。
匠气易得 匠心难求
“积斫削”即可有匠气,“铸大成”则需有匠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专注执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即要有匠心。得益于匠心,我们不仅扶贫,更要精准扶贫,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得益于匠心,我们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才能助中国稳立强国之林。正是这种匠心精神带领中国走出沧桑的历史,走到辉煌灿烂的今天。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要不断打磨匠心,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
因地制宜促发展,打磨乡村振兴之匠心。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没有毫无二致的两个乡村。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容易,但高质量发展不易。它要求我们依托当地优势,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成功的案例,否则只会陷入产业“水土不服”的泥淖。而在这些方面,一些地区率先破题:安徽大陇镇充分利用水面资源,通过稻虾连作,壮大龙虾产业;四川甘孜走网红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转化顶级流量。唯有匠心独运,方能善始、善终、善成。故此,因地制宜地发展才能以无厚入有间,更加彰显匠心精神。
与时俱进促发展,打磨社会治理之匠心。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的巨笔一挥,就是一篇沧桑巨变的传奇文章。中国这艘巨轮已抵达全面小康的港湾,向着2035年远景目标进发,我们的治理同样也要与时代同步伐,共前进。大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小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要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无不体现出我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匠心精神。抱残守缺,沿袭旧例固然不失为稳妥之法,然而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以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千钧巨轮之舵方能让我们破风浪、渡汪洋。
开拓创新促发展,打磨文化传承之匠心。文可传声,文可载道,文可化人。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要发展,绝不可止步于对过去的“全盘接收”,更要与时代融合,用创新使文化迸发活力。如无创新,浙江欧塑技艺或许只能于象牙塔中蒙尘;如无创新,青茂的构树皮造纸手工技艺只能黄卷古籍上一段干枯的文字。打磨一颗文化传承的匠心,需要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因为我们不仅要重活一颗文化的树苗,更期待他长得遮天蔽日,枝繁叶茂。
匠气易得,匠心难求。匠心无形,却搭建了我国不断登攀的天梯;匠心无言,却吹响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匠心给了我们“长缨在手”的魄力,给了我们“苍龙可缚”的底气,它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百年变局中,我们怀揣匠心,就能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新长征路上,我们打磨匠心,就能于群峰之上感浩风长存!
传承与创造并举 让城市文化永葆青春
从“故宫文创”带人们梦回紫禁城,到哈尔滨大剧院成为全国焦点;从甘氏宅邸秉承地方特色,到西安古都吸引八方游客……种种现象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文化赫然已成为城市的名片。文化,赋予了城市与众不同的气质,给予了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是一座城市是否具备发展生命力的根本体现。因此,城市发展必须注入文化活力,传承历史,更加强创造。
古语有言: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同样,城市发展想要焕发活力则离不开中华文化之源的滋养。然而,当下部分城市贪大求洋致千城一面;盲目扩建使古迹蒙尘……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历史文脉这一源泉,使得城市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牢笼,丧失了其本有的活力与特色。在我们扼腕叹息之际,另一些城市却也呈现出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的图景:南京将老城南列入优化开发区域,彰显人文绿都魅力;梁祝文化多地共同协作,带动产业发展,留住中国文化基因。可见,唯有传承历史文脉,才可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于繁荣道路上行稳致远。
传承历史文脉,守护城市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四个自信”时,将“文化自信”作为最根本的自信,这足以说明文化对于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城市的历史文化就如同掌纹和年轮,是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然而,当前城市“裤腰带”“马桶盖”“秋裤楼”等严重脱离民族特色的洋建筑大行其道,不仅影响了城市整体格局,还引起群众的冷嘲热讽,城市形象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正是这些城市建筑在规划和建设时不顾文化传承,严重脱离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总而言之,历史文化就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只有传承历史文脉,才能让城市这棵大树的发展“根深蒂固”。
激发文化创造,彰显城市品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城市的品质依靠文化来奠基。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它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品位,还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撬动经济加快发展。正如古都开封,将“互联网+”和“文化+”相融合,既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又促进了产业转型,增强了城市活力。在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下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实力的“朝阳产业”的时代潮流下,只有萃取文化精华,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才能让人文城市勇立时代潮头。
城市因文化而美丽,文化在城市中更加历久弥新。城市文化带来的是高远而深邃的境界和格局,让人们聪明而富有创造力,让生活阳光而更有自信心,让城市包容而具有开放性。而对于城市发展,既需要守住历史文化之根,又需要把住文化创造之脉,还需要打通文化空间之络,以此绘好城市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同心圆,让城市这棵大树的发展更加“根深蒂固”。
制度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
制度化并没有错,错的是对制度的迷信,认为只要有了制度,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制度是死的,是有限的,人是活的,是无限的。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就无所谓好。百姓中经常流传这样的说法:经是好的,被和尚念歪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有很多好的制度没有得到落实。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将转变行政作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是引领良好的行政风气的重要途径。领导对下属的影响是最近的,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古语有言:言教不如身教,说十遍不如做一遍。领导干部端正了自身的态度,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可以端正整个单位的态度。我们党的历史上不乏以身作则的例子,以自身的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实际行动,影响了也培养了一大批有着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党员干部。古今中外类似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
加强学习是提高党员干部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要向书本学习。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否则就难以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准确判断面临的新形势,就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难以适应工作的发展要求。读书能明理,能提高修养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要广泛推荐一些可以提高人的修养的好书,如儒家经典《论语》等等。只要是对提高我们修养有用的,无论古今中外,我们都可以“像萝卜一样”吃掉。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人品的试金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好不好,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发现自己的道德素养上的问题,通过实践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监督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必要环节。监督首先是自我的监督,自我反省。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善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其次还要利用好党内民主生活进行监督。坚持“八小时”内外监督相结合,全面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情况。有位领导人曾经说过:“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继续弘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所有的同志都应该本着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态度,多为他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批评。
引导、学习、监督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理顺行政伦理关系的三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些环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教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有长远的眼光,坚定的信心,十足的耐心,在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对个人的塑造,完成对一个党和政府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