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测判断推理重点题型指导——削弱加强题
行测判断推理常见削弱选项之另有他因
在行测可能性推理备考过程中,因果关系是常见的论证思维方式,在涉及因果关系的题目中,我们可以通过快速锁定“另有他因”的选项,帮助我们选择出正确答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另有他因”?
“另有他因”是指题干会提出来类似“A是B的原因”这样的结论,那么选项中出现C是B的原因就可以被称为“另有他因”。另有他因可以削弱题干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例题来体验这种方法:
例题: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徒步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徒步者们大多喜欢走在美丽清新的城市近郊、乡村荒野、风景名胜或国家公园中。为什么有些现代人喜欢徒步?有人认为,这是他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表现,徒步者希望通过回归自然获得内心的宁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观点?( )
A.很多人希望通过徒步来锻炼身体,增强活力,促进身体健康
B.徒步者反对现代社会所推崇的“速度”价值,希望自己的生活“慢下来”
C.徒步容易激发创造力,很早就被人作为潜心思考或科学发现的重要方式
D.国家公园、带薪休假、行走文学等要素的出现,让现代人徒步成为可能
【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中的观点:现代人喜欢徒步是他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表现,徒步者希望通过回归自然获得内心的宁静,也就是认为回归自然是徒步的原因。A项:徒步者希望通过徒步来促进身体健康,而非为了回归自然,另有他因,可以削弱,排除;B项,徒步者喜欢徒步的原因是希望生活慢下来,而非回归自然,另有他因,可以削弱,排除;C项,徒步是潜心思考、科学发现的方式,徒步是为了更有创造力,属于另有他因,可以削弱,排除;D项,徒步成为可能的原因,而非探讨喜欢徒步的原因,与结论话题无关,不能质疑。故本题选D项。
通过以上题目的分析,会发现此题A、B、C三个选项都在说除了回归自然以外,还有保持健康、慢生活、更有创造力等其他的原因,所以是常见的另有他因选项。
另有他因是行测可能性推理中的高频考点,一定要牢牢掌握。同时还要掌握其他的典型削弱、加强方式。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对“另有他因”这种高频的削弱选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在因果论证关系的题目中能够准确识别“另有他因”这种选项,提高做题正确率。
行测削弱加强题的“柳暗花明”
提起行测判断推理,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种题型,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与加强。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可能性推理的地位在不断地攀升,所占的比例在逐年的增大,那占据可能性推理半壁江山的削弱与加强的题目自然需要大家重视起来。
说起削弱和加强型题目,很多时候大家做题都是凭感觉去选择,正确率显然不高。想要做对削弱加强题,首先要学会捋清题干的论证然后找到核心的因果关系,最后要围绕因果关系去看选项能否对题干起到作用,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根据例题,来看一看如何找准题干中的因果关系:
例题:人体的大脑与血液之间有一道“血脑屏障”,任何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这个屏障才能起效。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因此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皮肤温度上升,入睡速度就快,故而喝一杯热牛奶就如同洗热水浴一样,能够加快入睡速度
B.小份的牛奶所含的色氨酸总量不足以让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波动,只有喝大量的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
C.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助眠效果更好,它们会刺激胰岛素的合成,让色氨酸以外的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从而使色氨酸更易进入大脑
D.牛奶中蕴含许多种类的氨基酸,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争抢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从而降低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答案】D【解析】梳理题干的论证,根据“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就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而最后我们要削弱的核心因果就是最终结论,睡前喝牛奶能促进睡眠。
A项指出喝温度升高的牛奶能促进睡眠,可知温度升高起到了促眠作用,而牛奶是否起到了促眠作用并不清楚,所以不能削弱,排除。B项指出只有喝大量的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在睡前能否喝到“大量”呢并不清楚,所以不能削弱,排除。C项指出米饭等碳水化合物有助眠效果,但不能说明喝牛奶是否有助眠效果,不能削弱,排除。D项指出牛奶中有许多氨基酸会使色氨酸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会降低,也就不能有效促进睡眠了,削弱了题干结论。
因此本题答案选D。
通过这道例题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核心因果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去总结下常见的迷糊选项,比如B选项。当题目在讨论实施A是否会达到效果B,而选项B限定了条件,得满足这种条件下实施A才能达到效果B,类似这样的选项是无法对题干起到作用的,之后我们遇见就不用纠结这个选项了。
在做削弱加强题目时,把握做题思路,总结常见的迷惑选项,对提升正确率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各位同学之后通过类型题目的练习可以有很大进步,加油!
行测判断推理:削弱有抓手,得分不用愁
判断推理一直是行测考试的重头戏,而当属半壁江山的削弱、加强型题目更是各位考生的“心头之患”,或许大家总有这样一种困惑,为什么自己对选项的定性总有偏差?削弱项的类型是否有迹可循?今天就削弱型题目的梳理和特征选项类型这两点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1.如何梳理题干:重点把握结论中的因果关系。
2.常见削弱项类型:另有他因,因果倒置。
下面通过例题来进行详细讲解:
例1:在澳洲有一种名为丛冢雉的鸟类,其蛋发生感染的几率仅为9%,研究者发现其蛋壳中含有溶酶酵素,研究者据此认为这种物质很可能就是抵御细菌侵扰的关键因素。
另有他因削弱项:
A.丛冢雉的蛋壳被一层纳米级的碳酸钙层包裹,拥有了更强的防水性和抗细菌入侵能力
B.丛冢雉蛋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会使附着在其蛋壳上的细菌数减少
【答案】梳理题干的因果关系:题干通过丛冢雉的蛋感染率低,并且蛋壳中有溶酶酵素,据此得出结论(因果关系)——溶酶酵素是抵抗细菌侵扰的原因。
另有他因选项分析:
A项说明蛋壳外面包裹的纳米级材料是可以抵抗细菌入侵的,那也就意味着,丛冢雉的蛋感染率低可能是因为包裹的纳米级材料,可能不是因为溶酶酵素,给蛋感染率低找到了另外的原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说明丛冢雉的蛋散发出的特殊气味能减少细菌数量,那也就意味着,丛冢雉的蛋感染率低,可能是因为特殊气味,可能不是因为溶酶酵素,同样给蛋感染率低找到了另外的原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总结:当题干说A的原因是B时,选项说A的原因是C,这就是另有他因的削弱项。
例2: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得到表扬等精神鼓励的员工比很少得到表扬的员工的生产效率高25%,而评价生产效率的客观标准包括承办工件数和工件的复杂程度。这表明:多进行精神鼓励可以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
因果倒置削弱项:
A.表扬实际上是生产效率高的员工获得的精神回报
【答案】梳理题干的因果关系:题干由得到表扬的员工同时生产效率高,得出结论(因果关系)——精神鼓励是提高生产效率高的原因。
因果倒置选项分析:
A项在说表扬是提高生产效率之后才发生的,意味着表扬其实是生产效率高的结果,但是题干说表扬是生产效率高的原因,选项说明题干的因果关系颠倒,属于因果倒置,削弱。
总结:当题干说A是B的原因,选项在说A是B的结果,此时为因果倒置的削弱项。
行测削弱加强题如何辨别“有关or无关”
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强类题目是行测判断推理这一部分中的必考题型,相对来说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类题型,突破这类题对提高行测分数节约做题时间有很大帮助。而削弱加强中对于选项的分析也是突破这类题型中的重点,特别是在考生们刚接触这一类题目时,更是对一些无关项无法快速排除,为了帮助考生突破这类题目,今天带大家就来看一类常见的无关项。
这类选项的特点就是题干讨论:A导致B,无关选项:A导致C。(B与C的关系不清楚)
例题:研究者对278名42岁至60岁的男性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其中献过血的人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人少10%。同期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定期适量的献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研究者认为,适量献血有助于预防冠心病、预防衰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
A.人体内的铁元素不超过正常比例,人们患冠心病的风险就不会明显提高。
B.氧化是身体老化生病的基础,血液过浓会直接导致人体的氧化作用加快。
C.口服抗衰老药物和食物,能够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而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D.献血越多,越可以减少血液内的铁元素,从而刺激造血器官,保持旺盛造血功能
【答案】B【解析】题干研究人员据此认为适量献血有助于预防冠心病、预防衰老。
A选项说明的是人体内铁元素与患冠心病风险的关系,但题干探讨的是适量献血是否有助于预防冠心病,预防衰老。并不探讨铁元素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A选项无关,排除。
B选项说明血液过浓会导致人体老化,而题干告诉我们适量献血可以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也就是说适量献血可以预防衰老,能够支持研究人员观点,保留。
C选项说明药物和食物可以抗衰老,但题干探讨的是适量献血是否有助于预防冠心病,预防衰老,并不讨论其他预防衰老的方式,B选项无关,排除。
D选项说明献血越多造血功能越旺盛,但是造血功能旺盛与冠心病和衰老之间有什么联系,D选项并没有说明,无关项,排除。
正确答案B选项。
此题题干认为(A)适量献血有助于(B)预防冠心病、预防衰老。
此题中的D选项:(A)献血越多导致(C)造血功能越旺盛。
造血功能(C)和冠心病、衰老(B)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所以是无关项。希望广大考生能认真投入,避免类似问题发生,并进行大量题目训练,做到快速排除无关选项。
行测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强的“干扰项”
行测判断推理部分常会考到削弱加强型的题目。当问到“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加强上述结论”,这种题目需要我们准确排除“干扰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关项,这样就可以顺利得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样的选项是无关选项。简单来说就是和题干的论证没有关系的选项就是无关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选项的话题和题干的话题没有关系;第二类是看似提到了题干的部分话题,但实际上并不能起到加强或削弱的作用。我们重点来看第二类,首先举个例子:题干说喝奶茶会致胖,选项说人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想喝奶茶,就是无关选项,因为选项只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喝奶茶,但是喝了奶茶是否会致胖没说,所以不能削弱和加强,就是无关选项。总结来说就是:题干讨论A是否导致B,选项讨论C导致A(什么情况下A会发生),由于没有说清楚最终A是否导致B,不能削弱或加强,所以为无关选项。
接下来通过一道例题看看自己是否掌握。
例题:260万年前灭绝的巨齿鲨体长超过15米,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其3米宽的下颌可压碎一辆小汽车。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巨齿鲨喜欢捕食的是体长小于5米的小须鲸,而不是体型更为庞大的大须鲸。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小须鲸的数量锐减。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巨齿鲨是因缺少食物而灭绝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小须鲸在260万年前数量锐减的原因是缺少食物
B.大须鲸是所有鲸类中游速最快的,很难被巨齿鲨捕食到
C.巨齿鲨也喜好捕食体型较小的海豹和现已灭绝的侏儒抹香鲸
D.与巨齿鲨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座头鲸和蓝鲸等大型鲸鱼都发生了进化
【答案】C【解析】题干通过巨齿鲨喜欢捕食小须鲸,小须鲸的数量又出现锐减的情况,得出结论:因为小须鲸减少,所以巨齿鲨缺少食物而灭绝。A选项讨论小须鲸数量锐减的原因,但题干讨论的是巨齿鲨灭绝的原因,无关选项排除。B项指出巨齿鲨很难捕食到大须鲸,但题干讨论的是否因为小须鲸的减少而导致巨齿鲨缺乏食物灭绝,不探讨能否捕食到大须鲸,无关选项排除。C项说的是巨齿鲨还有其他食物来源,也就说明仅是小须鲸的数量锐减,不足以导致巨齿鲨缺少食物进而灭绝,可以削弱,保留。D项中其他大型鲸鱼发生进化与巨齿鲨如何灭绝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在这道题目中可以重点关注一下A选项,题干说因为小须鲸减少,所以巨齿鲨缺少食物而灭绝(A导致B),A选项说缺少食物导致小须鲸数量减少(C导致A),这就是我们在刚开始给大家讲过的常见的无关选项类型,希望大家可以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