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片段阅读题的“制胜之道”
如何看出“转折文段”
在行测言语理解这一题型当中,自然少不了考查对片段阅读的理解,而在片段阅读题当中,也细分出了很多不同的文段类型。在近三年各省市公务员考试当中均有出现对于转折文段的考查,题量虽不多,但是具备了解题思路,我们就能够更快速的解题。在分析和整合多年考题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思路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转折文段!
一、转折文段的行文脉络为何
在一个文段当中,出现了话题或者观点的转换,转换后的话题、观点与先前的形成相反或者对立,则为转折文段。常见的转折文段会出现以下词句:
1.但、却、然而、其实、可是......
2.事实上,恰恰相反的是
二、理解分析为主
片段阅读题最根本的做题方法还是基于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读懂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才是做对题目的第一要义。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了解转折文段具体的行文方式。
【例1】中国正掀起3D打印投资热,面对3D打印的广阔前景,各地纷纷兴建3D打印产业园,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等。但发展3D打印这项新兴技术,仅凭热情是不够的。3D打印产业链中,关键技术、材料、软件的制约有待突破,3D打印技术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如果企业和资本大量涌入,短时间内不能产生效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3D打印的应用范围有待充分挖掘
B.3D打印技术的发展遭遇瓶颈
C.应出台政策鼓励3D打印技术的发展
D.资金不宜盲目涌入3D打印领域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正掀起3D打印投资热;接着以“但”进行转折,指出3D打印的发展仅凭热情是不够的,其在技术、材料、软件方面都还有待突破,投资短期内不会产生效益。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当前3D打印产业发展不成熟,投资要谨慎。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在文中没有提及,B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C项“应出台”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已“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故本题答案为D。
【例2】电子产品变得简单,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使用,如果总是高屋建瓴地去谈市场战略,却忽略了产品上用户体验的细节,那这些战略最终会变成空中楼阁。但是,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的改进上符合了用户本能的需要,那么这种改善如果持续下去,如果能放大,它就能变成一种巨大的颠覆力量。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电子产品需制定脚踏实地的营销策略
B.电子产品的设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
C.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决定了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
D.用户对电子产品个性化需求推动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电子产品不能忽略用户体验的细节,接着以“但是”转折,进一步指出,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改进产品使之符合用户需要,并持续改善下去,最后有可能变成一种巨大的颠覆力量。这也就是说电子产品的设计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A项“脚踏实地的营销策略”、D项“个性化需求”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决定了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偷换了概念,文段是说“电子产品变得简单,……符合用户本能的需求”,排除。因此本题选B。
三、敏感转折词为辅
例题1先是肯定了3D打印发展的好局势,通过转折词“但”带出了不同的观点,3D打印还有技术瓶颈需要突破,前后话题具有明显的相对性,而其实作者就想强调我们要去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例题2也是以“但是”,打开了文段另一个话题,实际上也是想要表达出消费者需求对于电子产品发展的重要性。这两个文段共同之处在于,转折之后的内容是作者所要强调的,转折之前是作为主要内容的铺垫。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理解为:转折文段,“转折词”后大多为重点。当然,如果文段当中转折词前后作者只是在列举不同的事物、观点或者话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将所有内容概括起来理解。
提示广大考生,类似标志词仅仅能起到提示的作用,但是对于考试而言,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进一步提升能力。希望广大考生多看书,多学习,多练习,强化所学知识,就会有所收获。
行测片段阅读如何巧解推断下文题
片段阅读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必考的题型,而其中推断下文题虽然是一个小题型,但是很多考生由于分析思路不正确,经常会选错答案,在此就片段阅读中的这一类题目进行分析。
推断下文题目的问法常常是: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叙述的是?由于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多数是紧接着文段尾句来进行的,所以关注尾句就十分重要,尾句常常蕴含了作者接下来的写作意图,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往往是围绕着尾句来展开的。根据“关注尾句”这一点,大家要锁定答案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是大家在筛选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一些干扰项并进行排除。下面结合一道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题:你肯定听过这种理论:左撇子的右脑运作比较活跃,因此更为感性,具有艺术天赋;右撇子则充分锻炼了左脑,因而擅长逻辑思维,性格更为理性。这个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
A.左右脑为何存在分工
B.左右脑如何协调工作
C.左右脑分工不同的例子
D.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
【答案】D【解析】首先通过问法可以确定这是推断下文题,所以可以直接先看材料最后一句话:这个观念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通过分析尾句可以知道作者对平衡左右手活动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不赞同的,所以这里给出了作者的感情倾向,接下来就应该具体说明作者为什么不认可这个观点,即作者要说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即答案D。故正确答案为D。
希望考生在做此类题目过程中多注意文段的尾句,分析选项的时候注意区分干扰项。
行测片段阅读题的论证方式——举例论证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主旨观点题是考查较多的一类题型,也是难度较高的题型。尤其是当材料文段较长时,考生们就很难判断材料的结构,找不到重点,也就无法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今天就和大家来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一类文段结构——总分文段。
总分文段就是开头提出观点,后文论证观点的文段。作者写作后文就是为了去加强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因此文段的重点就在前文的观点部分。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总分文段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论证方式——举例论证。举例论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有十分明显的标志词。对于这一类来说比较简单,根据标志词就能够知道后文是举例,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定位前文为重点,根据对前文的概括判断正确答案。另一种没有明显的标志词,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后文和前文的句子间关系来找到文段重点。如果后文部分的内容都在围绕前文进行举例说明,那么同样也属于总分,看前文找重点即可。
下面通过两道题目来具体分析:
例1: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酷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相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B.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答案】C【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层,前三句话指出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但是二人的剧本写法不一样。后文通过标志词“比如”进行了举例论证,引用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两部作品,具体比较了二者艺术风格的不同。故文段重点在前三句,对应C项。
例2:英国人类学家特纳认为,正常的“社会结构”是一种有阶层、地位、贫富差别的体制,“反结构”是没有等级之分、贫富之别、男女之别的时空,具有消除不满和发泄情绪的功能,很多重要节庆仪式就是属于“反结构”。中国古代元宵节是全民的狂欢节。在节日期间,人人尽兴而乐,可以缓解平时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压力,节日期间的一些反常行为,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紧张,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节日期间,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富贵贫贱,不分年龄大小,君民同乐,有利于促进不同阶层的和谐,保障社会稳定。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中国古代的元宵节是“反结构”的社会产物
B.中国古代的元宵节具有消除社会不满的功能
C.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中“反结构”的节庆仪式
D.“反结构”的节庆仪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答案】D【解析】文段首句通过正常的社会结构引出反结构这个话题,指出“反结构”有消除不满和发泄情绪的功能。后文虽然没有明显的标志词,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强调了“古代元宵节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节日可以消除隔阂和紧张,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不同阶层的和谐,保障社会稳定”。这些内容都是在向我们证明:反社会的节庆仪式能达到消除不满和发泄情绪的功能,也就是举例证明了文段开头的观点。故文段重点在第一句,对应D项。
通过这道题大家可以看出,在分析文段时,看到文段中有比较明显的“例如”“比如”“譬如”等标志词时,说明后文是在进行举例论证;另外有些文段虽然没有明显的标志词,如果后文内容围绕前文观点进行举例说明解释,同样后文也只是举例论证。这两种情况下,只要概括前文的观点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答案。
行测片段阅读推断下文题之“你说我猜”
考生们都知道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分量有多重自是不必多说,言语理解与表达是由多种题型构成的,其中有一种小题型叫做推断下文题,这类题目一般是给了文段以后问你接下来作者最可能讲什么,因为出现频率高,题目难度不大,甚至近年来题量有所增加成为了我们的得分关键。不过看起来整体难度不大的推断下文题,依然有许多考生栽了跟头,选错答案,错失得分。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正确掌握这类题目的做题技巧,那么如何才能更加准确且快速的选出正确答案呢?下面一起来探索学习吧!
一、行文整体要注意,从头到尾得一致
推断下文题顾名思义就是从已知题干推出下文要说的内容,解题关键就在于把握整个文段论述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推测,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对作者思想的正确领悟,这就要求我们还得从题干的整体入手,掌握行文大意,了解核心话题,从而保证行文的前后统一,话题一致,这样才能为我们后续解题奠定基础,在了解大意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转折词,因果词,总结词,假设词等从而找到文段的侧重点。
二、尾句提示是核心,找准关键得仔细
想要做对推断下文题,除了整体把控之外我们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文段落脚点尾句的内容,它对于整段题干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这个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大多数的推断类题目。
针对于尾句提示,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常见情况:
(一)尾句提出一个新的话题/对象:后文一般是承接尾句话题,对象做具体的阐述介绍;
(二)尾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后文便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或者解决;
(三)尾句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后文便是围绕这个观点论证,如举例子;
(四)尾句提出作者的倾向:后文便是保持倾向的一致。
三、善用排除很必需,选准答案来解题
做推断下文题,不止要了解行文掌握尾句,还得善于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找出准确答案:
(1)与上文无关的内容不选:我们前文说过了推断下文题关键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所以要保证前后文一致,不能上文在讨论“亲情”后文选项设置成“创新”,那就是错误的;
(2)跳跃性概念不能选:尾句提到了问题,选项A是针对问题的原因分析,B是解决措施,那么我们就要先分析再解决,保证层层递进;
(3)前文已述不能选:文段已经明确出现过的内容,选项不能再重复选。
以上就是给大家梳理的解题技巧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道题感受一下吧!
例题:近来,多家情商教育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相应套餐,“情商班”火爆家长圈。情商是控制和驾驭情绪的能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情商的内涵已经被异化,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大相径庭。许多人对情商的理解,是圆滑世故、阿谀奉承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情商的核心既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也包括与人交往、融入集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
A.家长要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
B.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身体力行
C.情商补习应当引起家长高度关注
D.需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的现象引出情商的重要作用;接着指出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存在很大差别;最后以“实际上”引出情商的核心,并指出情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实践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而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起着决定作用。根据行文逻辑,下文所论述的内容应承接尾句内容,具体说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对应B项。A项,“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文段已经提及,不应出现在下文,排除。C项,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可知,家长对于情商补习已经高度关注,下文不应继续论述这一话题,排除。D项,文段强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很重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与文段内容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以上就是关于推断下文题的解题小技巧了,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其他题目的解题技巧也可以随时关注,后续会有更多解题小技巧提供给大家,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满意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