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的解题思路
2023-08-15 08:00
来源:政华公考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的解题思路

行测主旨观点题之顺承文段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占比较大的一类题目是主旨观点题,在这类题目中主要是去找作者的意图、态度、观点。在做题的过程中如何快速找到主旨呢我们可以从分析文段类型入手,不同的文段类型需要把握的重点不同。今天跟大家一起说说顺承文段。

顺承文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事理顺序进行阐述的文段。具体如下:

一、以时间顺序展开的顺承文段

1:金鱼实际上是一类人工驯养的鲫鱼。大约2000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开始养殖银鲫,作为食物和观赏鱼。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突变和人工选择使银鲫身上出现了橙、红、黄等颜色,改变了其沉闷乏味的形象,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多姿多彩的金鱼。17世纪的时候,金鱼传到欧洲,并于19世纪50年代传到美国。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A.金鱼的演进                        B.金鱼的特点

C.金鱼的用途                        D.金鱼的养殖

答案A【解析】本题以时间线为轴,“大约2000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开始养殖银鲫→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突变和人工选择使银鲫身上出现橙、红、黄等颜色→17世纪,金鱼传到欧洲→19世纪50年代传到美国”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金鱼由最初的银鲫演变为观赏性鱼类并流传的过程。故本题选A。

二、以事理顺序展开的顺承文段

2:中央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未来天气。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等资料,再根据经验的积累,做出未来3-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每天上午8点,中央气象台联网各地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把大家的预报意见汇总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报结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我国“未来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的

B.中央气象台用高科技的手段观测天气

C.人工分析预报在天气预报中无可替代

D.天气预报是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A【解析】本文以事理顺序为轴,梳理了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结论的制作过程:首先,计算机“算”然后,天气预报员分析资料,根据经验做出预报意见最后,通过联网会商,由首席预报员做出预报结论。所以对此概括最准确的为A,当选。B、C、D三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A。

这两道题都是顺承文段,由例题分析可知无论是时间顺序还是事理顺序每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个环节的内容都不可以单独拿出来当作全文主旨,找主旨需要归纳概括全文的内容。

 

行测隐形主旨观点题的隐藏“关卡”

大家在做行测主旨观点题的时候,有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直接找到题干当中某句话是重点。而有的题目中由于没有特意强调的内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题干进行归纳概括或者提炼话题的共性。而有一类题目本身难度过大,需要我们谨慎应对,那就是隐形主旨题目,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隐形主旨的特点以及如何做题。

首先给大家出一道题目,请各位同学给出答案:

小明和老师说在考试的过程他存在做不完的题的问题,如果老师这时你会说:

A.好的,知道了

B.帮助小明解决

可能很多同学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B选项。而这个例子就是想跟大家说明隐形主旨的内在逻辑。题干当中出现了问题,我们肯定不是只是对问题进行阐述,一定要对问题进行解决。那我们先来看第一种题型。

问题+危害

例题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出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一现状,然后从制度隔离导致的新的二元结构、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的矛盾、流动人口与家庭成员分离三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说明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一现状对社会安定的不良影响。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只有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C项与之相符,为正确答案。

 

接下来再带大家看一道题目:

小李发现自己做题时间比其他同学都要长,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发现是因为自己读题时常常走神。此时你是小李请问你会怎么办

A.努力改正走神的坏习惯

B.多做题练习

相信各位同学都会选择B选项,因为题干给出原因,核心还是要针对原因解答。

问题+原因

例题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暴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暴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对生态的严重危害,然后分析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由此可推知,要避免蓝藻暴发的危害,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体污染。A项,“阻隔氧气进入水体”是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之一,概括不全面B项因果倒置,蓝藻暴发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D项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C。

 

行测言语理解题:对策句帮忙找主旨

行测片段阅读中的主旨观点题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主旨观点题题干往往较长,但考试时间有限,如何快速分析抓到作者的主旨观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对一些词句有一定的敏感度,比如对策句。对策句通常作者会用“应该”“必须”“需要”“亟待”等类似的词语来表述,接下来通过例题给大家讲解。

例题传统的统计方法主要使用抽样和小样本分析得出的小数据。近些年,由于大规模传感器和超强运算能力计算机的产生,使得相应的数据采集能力显著增强,因此大数据方法也越来越被广泛运用。在研发各类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运用大数据的科学方法获取总体性数据,也要兼顾具体领域指标和小样本分析得来的小数据,使得大数据和小数据优势互补,得出更为科学的测试成果,同时也推动大数据等科技创新成果同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深度融合。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技术是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推手

B.抽样方法和数据规模是科学分析的重要因素

C.大数据方法较传统统计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D.应结合大、小数据的优势保证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答案D【解析】文段前两句说传统的统计方法主要使用抽样和小样本分析得出的小数据。对比传统的,大数据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三句告诉我们,我们应兼顾大、小数据,使得大小数据优势互补,让测试成果更为科学,同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深度融合。所以文段意在说明的重点应该在第三句话,项目研发过程中应兼顾大小数据的优势互补,让测试成果更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各类社会项目建设相融合。

接下来看一下选项,A选项从文段第三句可以理解出来,但文段意在说明研发各类项目应兼顾大小数据,排除。B选项说的是抽样方法和数据规模对科学分析的重要性,这个点从文段是可以理解出来的,但同样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C选项强调的是大数据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C选项排除。D文段意在说明的就是研发各类项目应兼顾大小数据,优势互补,D选项大体符合文段意在说明,保留。综上,选D。

通过这道题目,相信各位同学会发现,题目中重点内容就是最后一句的对策句,当小伙伴们平时练习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对对策句有敏感度,高效理解文段,就会有所突破。

 

巧解行测主旨观点题——主题词筛选法

行测考试中,大家都知道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的题目正确率不是很高,但是其中的片段阅读分值系数却比较高。而在片段阅读中,主旨观点题所占的题量又是非常大的。所以,片段阅读题要想多拿分,就必须解决主旨观点题这一拦路虎。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一下解决主旨观点题的一种新方法——主题词筛选法:

什么是主题词呢主题词其实就是一个文段的中心论述对象,就好像我们在日常聊天的过程中,核心的话题。在做主旨观点题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文段的中心论述对象,那么我们就可以迅速地与选项做比对,选项中包含这一主题词的保留,不包含的即可排除。

怎么找主题词呢一般来说,在行测考试中,常常充当主题词的有两类信息,一类是高频词,即在一个文段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语,另一类就是中心句中的论述对象,也就是关键句中的主语和宾语。我们来看两道例题:

例题1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看胡乱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存在区别

【答案】A【解析】题干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即高频词,就是“茶花女”。整篇文段都在解释,中国人喜欢《茶花女》并不只是出于对文学的喜爱,而是有更多的政治背景在其中,所以,A选项体现了我们的中心话题:《茶花女》。B项是文段否定的观点。C项,原文的重点并非是在谈论怎么评价文学作品,而是在谈论中国人喜欢《茶花女》的缘由。D项并非文段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题答案选A项。

例题2在圆明园被烧毁之前,气势最为恢宏的是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园因为此二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但与欧洲石式建筑不同,此二园中古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火烧后主体部分就荡然无存,只剩下台基及夯土层。如今,原来并不如前二园出名的大水法因为采用石材而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成了园中最盛之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

B.砖木结构建筑不宜完整保存的原因

C.圆明园遗址保护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D.“大水法”成为圆明园胜景的原因

【答案】D【解析】本文先是谈论了圆明园被烧毁之前最有气势的建筑是长春园和绮春园。后又解释了这两个园林的原材料都是砖木结构,易燃。接下来谈到了现在的情况,即:大水法成了园中的最盛之景。说明本文先前谈到的长春园和绮春园是为了给后文的“大水法”做铺垫,为了强调在今天真正存留下来的是大水法。因此,本文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话,“大水法”是本文的主题词。据此,答案应该选择D项。

通过上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主题词筛选法的妙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种方法的局限性,那就是当选项中部分选项含有主题词,其余选项不含主题词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试想,如果四个选项都含有主题词,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分析行文脉络,找到文段重点。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