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至关重要的归纳概括题怎么答
作答要素
2024国考即将来临,充分备考是成“公”的关键,细致规划学习,将每个知识点,答题方法,学明白,学透彻,灵活运用到做题当中去。今天重点介绍国考当中最重要的一类题型——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是所有申论考试的重点,也是所有题型的基础,因此,学好归纳概括至关重要。
1.审题干。归纳概括审题由题干中归纳、概括、概述、分析、总结等类似词汇确定题型判断;由根据、结合给定资料后所承接的数字确定材料范围,若给定资料后无对应数字,则默认材料范围为全篇;由题干中是否存在“并及和”等表示并列的连词确定问数,需要注意标点符号,比如顿号、分号也可能将问数划分为两问;审题中最重要为确定作答对象,作答对象常见为问题、原因、影响、经验、做法等内容的概括,除关注根本的作答对象以外,作答对象前的修饰词也是我们寻找要点的重要抓手。
2.审要求。要求主要分为三大类别:较为常见,但并不影响作答的全面、准确、客观、简洁、有条理,这类要求更告诉我们答题时踩点给分、宁滥勿缺、表达时尽量使用关键词、不要过于啰嗦;概括准确、有概括性等则要求我们书写小标题,所谓小标题即为要点的概括性表达,多为简短的动宾结构;字数要求是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掉的内容,但是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字数判断要点密集程度,作答字数较多,可适当补充细节、完善补充小标题书写,作答字数较少则需概括程度强,删除要点的细枝末节。
3.审材料。围绕材料完善审题得到的答题思路,重点梳理材料中的题干关键词寻找要点。对于数据型材料,其本身不是往往要点,需要寻找数据材料所支撑的观点;对于案例型材料,当案例前后有总结性内容时,无需抄案例作为答案,案例前后无总结时,则按照主体、处境、做法、结果这几个要素概括案例;对于观点型材料,其中的总结性话术就会较为重要了。
4.加工要点。逻辑加工:保证答案的总分逻辑;内容加工:进行要点的同类合并,常见为同意义、同范围、同主体三类。
5.书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字迹工整即可。
申论归纳概括底层逻辑之阅读理解能力
归纳概括是申论考试中的基础题型,其背后所测查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申论的基本功。掌握常见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是做好归纳概括题的重中之重。在此为大家进行讲解。
一、高频表述概括
所谓高频表述,即材料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表述,往往能指向材料的主题,助力找点事半功倍。
例如:结合给定资料,阐述上海在全方位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节选】
文化品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依托。2018年上海制定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大重点任务——全面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对标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高标准,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快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着力构筑上海文化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可见,上述节选材料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反复出现,为高频表述,结合作答对象,可得出措施要点: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对标国际标准,学习兄弟省市经验,打造知名品牌。
二、首尾概括
首尾部分的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总括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位置。就整篇材料而言,重点关注首尾则;一则材料,重点关注首尾段;一段材料,重点关注首尾句。
例如:根据“资料”的内容,概括“斗争”的类型。
【材料节选】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明显优势。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三大通讯社几乎占据全世界国际新闻发稿量的80%,全世界国际新闻供稿量90%以上由西方媒体提供。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强大的西方媒体还搞强强联合,在重大国际问题与全球议题上,特别是在对付非西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议题上,协同配合,常常保持一个语气、一个声音、一个腔调。正因如此,非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场上很难发声,发出声来往往也没人关注。
可见,上述材料首句直截了当的提及“国际舆论斗争”,后面内容为对其的具体描述。站在要点角度,不难得出斗争类型为“国际舆论斗争”。
三、核心人物观点概括
核心人物观点概括,要求在阅读材料时,重点关注人物观点部分,往往指向材料的核心。一方面,关注领导、专家等权威表述;另一方面,关注材料主人公、群众的观点、诉求。
例如:结合“给定资料”,分析目前社会上一些年轻人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
【材料节选】
主播最直接的收入来源就是“粉丝”送的礼物。而粉丝也分三六九等,那些动辄送千元、万元礼物的“土豪”粉丝就被称为“大号”。为了吸引“大号”们持续给自己刷礼物,多数主播尽力维护与他们的关系。为了投合观众的需要,一些主播不惜突破道德底线,通过色情、暴力内容吸引观众掏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吴教授表示,直播行业的乱象涉及心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利益关系成为主导。“有的人通过花钱来购买存在感,满足虚荣心;有的人则借此成名,为自己牟利创造条件。”
可见,上述节选材料中,出现了社会学教授的权威分析,重点强调了利益关系。同时通过并列将年轻人分为两类“有的人”。结合作答任务,可得出要点:1.利益至上,主播为投合观众需要,不惜突破道德底线,表演色情、暴力内容,借此成名,为牟利创造条件。2.虚荣,粉丝为成为“大号”,花钱购买存在感。
四、数据提炼概括
面对数据型材料,申论作答中,往往无需过度关注具体数据,重点在于找到数据背后的本质信息,有时可从数据型材料中文字集中的部分得出,有时需综合提炼概括。
例如:请概括“局区合一”改革的成效。
【材料节选】
目前,174项涉企市级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已全部下沉功能区办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由20天压减至0.5天,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从197天压减至60天。
可见,上述材料数据20天到0.5天,197天到60天,反映的是时间的缩短,效率的提升。因此,可得出要点:提升了审批效率,缩短办理时间。
归纳需要看时机
归纳往往包含分类和归纳两部分,是归纳概括类题的最后一步,是重点更是难点。要想学会分类归纳必须首先学会什么情况下要归纳,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归纳。如果题目需要归纳没归纳会导致丢分,如果题目没要求归纳,自己却去归纳,容易导致时间的浪费和逻辑的混乱。
因此,学会何时归纳很重要。在此,将归纳的时机进行了梳理,一般遇到以下三种情况需要分类归纳。
一、题目中有要求
当题干或者要求中明确要求或间接要求分类归纳时,我们应主动分类归纳。
例1: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简要归纳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例2:“给定资料1、2”中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智慧应用情况,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要求:全面准确,选准角度分类归纳;用数字序号分条表述,总字数不超过200字。
例1中的题干部分,例2中的题干和要求部分明确提到要分类归纳,因此必须分类归纳。
二、材料中有暗示
如果材料中有一句话明显可以把材料之中的要点分为不同类别时,我们可以基于这句话对要点进行分类。
例3: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
材料之中的这句话刚好可以把材料中的要点分为两类,治黄工程角度一类和其他方面一类,既暗示我们分类,也暗示了我们分类标准。
例4:人们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后,开始更加审慎地思考对河流水系的管理,并在不断实践及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之中的这句话刚好可以把材料中做法分为两类,分别为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经验。这句话不止告诉了我们该分类而且还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分类。
三、要点过多
如果要点数量过多应主动分类归纳。比如:
例5:请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背景材料,简要概括当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分)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1.习惯固化人们的思维,束缚创新思维。
2.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存在误区和壁垒。
3.过度追求市场营销,忽略产品重要性。
4.缺乏实用性与技术转化。
5.重量不重质,忽视核心技术创新。
6.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
7.仿冒产品泛滥,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
8.对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处罚轻。
9.维权困难,维权成本高、维权赔偿低。
10.个人创新过程中缺乏工匠精神,注重眼前利益。
11.整体教育存在系统性偏差。
12.应试教育扼杀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13.中国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14.教育忽略对学生创造意识的鼓励和培养。
15.急于求成的心态、雄败寇的价值观错误价值取向导致抄袭,阻碍性创新。
明显15个要点,要点过多,应分类归纳。但有很多人会好奇,到底多少要点才分类归纳呢,一般对于不同考试不太一样,对于国考而言一般超过7个就需要分类归纳,对于省考而言超过8个就需要分类归纳。
归纳概括题怎么答?
(一)审题注意事项
对于归纳概括题的审题而言,讲究简单明确,能够为从材料中寻找到答案要点提供方向是最根本也是最简单的目的。为此,我们着重判断归纳概括题目的作答对象,并对题目进行简单的分析理解(即适当加上自己的判断)为宜。现以一道题目为例:
例:“给定资料2”中,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通过对题目的阅读,我们可以明确本道题目的作答范围、分数、要求和字数。作答对象为概括s市“局区合一”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如果加上自己的理解“背景”即是改革之前所发生的内容或者是改革的原因,“措施”即改革的做法,“成效”即改革的影响。
(二)找点注意事项
归纳概括题目在材料中寻找要点时着重使用阅读理解方法。现将阅读理解方法进行讲解,即词句段阅读。
1.词的阅读
词的阅读包括原因词、问题词、影响词、对策词以及高频词。
(1)问题词是指消极、负面的词汇。示例:问题、坏现象、坏处、不足、困难、弱点、落后、薄弱、瓶颈、弊端、矛盾等。
(2)原因词是指发生在问题之前的内容。示例:原因、究其原因、因为、由于、由……导致的、根源、根本上、本质上、主要是等。
(3)影响词是指表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词汇。示例:积极影响:有利于、有益于、有助于、积极意义等。消极影响:不利于、导致、破坏了、负面、制约了、阻碍了、损害了、危害了、严重后果、损害了……的形象、破坏了……的关系等。
(4)对策词是指表示动词或表示方法的委婉性表述。示例:对策、可以、提出、应、锦囊妙计、金点子、奇思妙想、灵丹妙药、良方、从…着手、推动、促进、提高、加强、完善、建立、健全、倾斜、依托、搭建、借助、要、需要、应该、建议、提议、必须、把等
2.句的阅读
句的阅读包括三种句子,分别是:首句、尾句、中心句。
首句出现在段落的开头,起着概括段落大意的作用;尾句出现在段落的结尾,同样起着概括段落大意的作用;而中心句出现在段落的中间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在阅读材料时要通过句子的阅读更好梳理材料之间的逻辑。
3.段的阅读
一篇材料通常有多段材料,而正确梳理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理解整篇材料的逻辑和寻找要点非常重要。段落之间常见的逻辑关系包括:总分总、并列、转折、递进、因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