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
不遗余力共促文化繁荣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积淀,也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中走来,从延续民族命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因此,我们只有保持文化活力,展现文化魅力,传承文化精髓,方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中国力量,走向全面现代化。
保持文化活力,完善基建势在必行。当前,各地区各行业纷纷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有效举措,特别是广大乡村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基建投资及消费需求潜力。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乡村发展滞后,对文化建设有着广泛的需求。文化设施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一项长期任务,其前景不可估量,而我国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文化发展的短板所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下,各种文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我国各地的乡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文化馆拔地而起、乡村娱乐广场遍布各地、文化惠民设施层出不穷,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因此,只有软件硬件双驱动,文化发展才能迸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才能激发出更加旺盛的文化活力。
展现文化魅力,丰富媒介至关重要。新媒介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能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的传承。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成新的文化因子。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比如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尝试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选择100件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物,用100个5分钟,梳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讲述动听的中国故事,吸引人们聚焦文物,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召唤,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璀璨魅力。新媒介的介入,让传统文化不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化遗产,而是“活”起来、“动”起来的文化生命,助推传统文化实现当代转化和发展,激发生命力,使其成为引导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承文化精髓,人才培养不可忽视。人才兴文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根本战略之一。近年来,国家、地方、行业三个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陆续出台,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度骤然提高。文化产业历史性地承担起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国在21世纪的“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等重大使命。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文化产业各个门类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人才资源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文化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实践证明,唯有人才,才能成为塑造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不竭动力,才能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文化高质量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走出去,筑牢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文化自信的树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只有不断完善文化基础建设,以人才促发展,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更好地展现文化魅力,方能筑牢传统文化之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守望,是一种责任
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到仁者爱人、以德立人……这些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亿万儿女的心田,也让人们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历久而弥新,为此,我们要守护好、发展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守望传统文化,要守护其精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保住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就是留住中华民族的根。从文化遗产的传承,到自然遗产的保护;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因此,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保护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守望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生产、储存、表现方式以及文化的传承、体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守望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技术和创意含量高的载体与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让人们在形象化、互动化感知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坚持古为今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转化,将其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其与节日庆典、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相结合。
守望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应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式,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唐宫夜宴》之所以能“霸屏”多日,是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正是文艺创新带来的效果,既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也收获了观众的“芳心”,可谓一举两得。文艺创新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书写出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传统文化记录着我们的过去,承载着我们的现在,如果不能茁壮成长,中华民族将无法拥有光明的未来。传统文化是民族成长的根苗,华夏儿女应履行自己的守望之责,不负祖先期许,助力子孙承载。
执文化之笔写强国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并不单单指科技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立体的现代化中国的展现,其中文化繁荣必不可少,唯有文化谱系越来越完整才能铸就更高层次的国家。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民族,必然有辉煌的文化,必然对自身的文化充满信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透露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气质,优秀的文化基因就好比文人志士身上散发出来的书香气,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浸润人心。
兴文化,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谱系,五千年来,兼容并包,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从四大名著魑魅魍魉到五行八卦道法自然,从上古神话的想象到现代化舞台的传承,中华文化可以说在不断发展继承中更新,从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流行文创,到各地文旅依托文化底蕴创新的引流手段,大唐不夜城,淄博小烧烤,紫禁城里过大年……体现出的是文化的兴盛,更是现代化气息赋予传统文化以新魅力的现实写照。事实证明,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强国建设填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兴文化,需立破并举、激浊扬清。“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意识形态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行合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不断发展的文化进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科学、不务实的思想文化,小到“婚丧嫁娶”大到“形式主义”亦或是“哈日哈韩”等崇洋媚外思想的大行其道,在中华文化主流进程中有很多扭曲的文化也在阻碍着我们正确的道路,而想要实现文化兴盛进而推动强国建设必须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尤其要从青少年入手,牢牢把握“少年强则国强”的思路,从起跑线上做好最正确的引导。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蔓延,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调的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的甚嚣尘上,迫切需要激发出中国文化活力、构建好中国话语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价值观念、讲清楚中华民族特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中国文化以更加强健且丰满的姿态,参与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乡村振兴回应群众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措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不容一丝一毫的退却,这场战役的胜利,关乎国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与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古以来,人民都被摆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这一理念,在现如今的中国,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乡村振兴正是为保障人民利益,使之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而提出的重要论断,提出需践行,践行必落实。为落实乡村振兴,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部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的任务有多艰巨,我们的努力就有多长久,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人民,为的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让人民共享新时代的繁荣美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依靠人民,人民是主力军。“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这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说过的一句话,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国家层面是顶层设计师,基层人员是“穿针引线”之人,而人民才是真正的践行者。我们如今取得的成就,都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勤勤恳恳干出来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要众志成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本地的发展水平,用头脑和智慧助力乡村发展,摆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自发式”。
号角早已吹响,胜利近在眼前。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最后一步,我们更要迈得稳健、迈得踏实,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从未被打倒,依旧是往日昂扬的姿态、抖擞的精神、屹立的从容,是我们面临“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最自信的面容。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之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进乡村振兴,为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懈奋斗!
科技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创新项目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实施、人才流失严重致使关键技术领域缺乏专业人才、激励政策不够使得创新动力不足。踏上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
科技创新为提高国家实力提供支撑。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彰显中国制造力度再到神威·太湖之光横空出世,彰显中国创造速度。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永葆国家发展活力,成就民族复兴伟业。英国率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成为“日不落帝国”;正是因为美国、德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对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在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当下,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培养发展新动能,推动国家软硬实力齐头并进。
科技创新为丰富群众生活提供条件。要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说走就走、路不再长照进了现实;聊天软件的应用让人们通过手机即可实现“面对面”交流,让远方的亲人不再“遥远”;购物软件的开发,使全国各地的商品通过线上即可实现交易,送货上门,满足了人们的购物需求。科技的创新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科技创新使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学习成长等,科技创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平等、安全与幸福。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在生活中实现广泛应用。
科技创新为优化政府服务注入动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直接体现,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为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政府可以使用互联网平台向公众提供服务和政策信息,以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近年来科技创新让“互联网+政府服务”成为可能,各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一网式”办结,提升了工作效率、改进了服务质量,政府可以使用互联网平台为居民提供在线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相信有了科技的“加持”能让政府服务之路更加顺畅。
从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到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再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到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中国要发展出路在创新,中国要复兴关键在科技。只要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一定能实现强国、富民、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