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关键考点
2023-12-01 01:42
来源:政华公考

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关键考点

冲刺!言语理解的10个关键问题盘点

考前超全大盘点!言语理解十大关键问题梳理清楚,考场遇到再也不怕了,考前多看几遍了!

一、关联词语

1.转折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其实、实际上、事实上、但是、可是、然而、当然、却、不过。

2.递进关联词——递进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而且、也、还、更、甚至、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3.因果关联词——主旨句通常在结果,倒装因果强调产生结果的原因

标志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故而、因此、可见、总而言之、导致、造成、致使、使得。

4.条件关联词——必要条件是重点

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唯有、必须、应当、应该、需要、亟须。

5.并列关联词——正向并列全面概括、反向并列重点在肯定的一方

标志词:此外、另外、同时、再说、并且、加上、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不是…而是…、是…不是…。

二、行文脉络

1.总-分-总:

标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观点

用法:观点句/对策句解决问题是重点

2.总-分:

标志: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提出观点—举例论证

用法:观点句是重点,通常在首句

3.分-总:

标志:列举现象—提出观点/列举现象—解决问题

用法:观点句/对策句解决问题是重点,通常在尾句

4.分-总-分:

标志:背景/援引等—观点/对策—举例/反面论证/原因等

用法:观点句/对策句解决问题是重点,通常在中间

5.分-分:

标志:并列关联词/句式、标点符号分号

用法:提炼共性或全面概括

 

三、意图判断

1.言外之意类:提出问题找对策;把握观点引申义;故事寓言寻启示。

2.言内之意类:主旨化的意图判断题:匹配观点/对策句。

四、标题选择

1.新闻简讯类:精简压缩导语。

2.说明文类: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范围。

3.议论文类:把握文段论点(观点或对策)。

4.散文游记类:重概括总结,兼顾趣味性。

五、态度理解

1.明确观点:抓观点引导词:我认为、我觉得、依我看、笔者认为。

2.隐含观点:抓表达倾向:褒贬词汇、标点符号、反面论证、援引观点等。

3.没有观点:客观陈述现象,多引用别人观点,无主观性评价,选择无观点选项。

六、细节理解

1.细节对比:注意选项中数量、概念、语气、逻辑、时态的描述。

2.细节查找:原因查找/目的查找等。

七、语句理解

1.代词指代:指代就近原则;话题一致原则。

2.词语理解:定位原文,结合语境,瞻前顾后,借助标志,匹配选项。

3.语句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把握语句含义。

八、语句排序

1.看选项,定首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首句原则

2.看关联,排顺序:时空顺序、重复话题、逻辑关系、代词指代、关联词等。

九、语句填空

1.居首类:归纳概括全文,推断首句观点。

2.居中类:前后兼顾,承上启下。

3.居末类:归纳概括全文或衔接就近语句。

十、下文推断

1.话题一致:下文与文段尾句话题或最后一个话题保持一致。

2.倾向一致:下文与尾句或文段感情倾向保持一致。

3.行文脉络:下文与尾句或文段保持一致的行文脉络。

  

言语理解的快速解题技巧

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的重点题型依然是主旨理解和细节理解两大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的能力。

快速解题技巧

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

2.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对照原文,判断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3.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

4.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5.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6.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7.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12.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不要纠缠不清,得不偿失。

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主要以实词和成语的辨析为主,也少有虚词或者错词的辨析。

快速解题技巧

1.组词辨不同

有相同字,容易组词:分别组词辨析不同的侧重。

有相同字,难组词:一般有不同的适用对象

2.善用排除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能每个选项都仔细的辨析,这时就需要善用巧用排除法。一般可从语境、标点、修辞、关联词或者感情色彩等方面寻找提示信息。

3.灵活运用秒杀技巧

技巧一:当文段只有一个空格,并且四个选项中出现近义词的时候,近义词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技巧二:要有搭配意识。

技巧三:当文段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线时,并且选项中出现近义词时,答案一定在有近义词的选项中。

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有语句排序、语句衔接、下文推断三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辨别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承接的能力,做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句子前后的逻辑和语境关系。

快速解题技巧

1.抓核心话题词:一段文字总是围绕这一个核心话题展开,在文段中集中找到这些核心话题词语就能够快速的筛选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2.抓关联词:在一段话语中往往存在句间话语的关联,通过关联词可以快速的锁定文段的重点,例如转折的关联词,句间转折之后,那转折后必然是重点,作者意在强调的也必然在转折之后。

3.抓中心句子:在文章生成的来看,为了表达一定的观点。行文结构上必定沿着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一般行文顺序:

①首句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或者道理论证/具体分析阐述,那么观点句必然在首句,此时只要关注首句即可;

②具体事实介绍+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对策,这种结构中观点句必然出现在尾句中,此时只要关注尾句就可以把握文段主旨。正确选项就是对重点的同义转述。

 

中心理解题——如何精准选择对策

“对策”这一考点是中心理解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考点,且出题形式较多、难度较高,在学习中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帮助大家拿下对策,接下来从几个角度对这一考点进行剖析。

(一)对策要有针对性

如果文段的重点是“对策”,则正确答案应该是该对策的同义替换。如果文段的重点是“问题”,选项出现对策表述,则需对选项给出的对策进行甄别。正确选项一定要针对问题本身提对策,即正确选项的对策要有针对性。

(二)文段通过反面论证引出对策

文段除了由标志词引导对策外,也可能会通过反面论证的方式给出对策。

1.典型格式:如果/倘若……+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对策

2.行文脉络:提出问题+反面论证引出对策

若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提出问题+反面论证,那么该反面论证就是引出对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对前文的论证,那么此时的反面论证仅是在论证前面的观点或对策,而非提出对策。

(三)对策不万能

很多同学看到选项有对策表述,就秒选对策,这样容易掉进命题者的陷阱里。各位考生需始终牢记“对策并不是万能的”,要基于对文段重点的把握及选项的分析进行选择。若选项中的对策出现以下三种形式,则不能选择:

1.主题词错误

选项虽为对策的表述,但是该对策的主题词与文段强调的主题词不一致。

2.对策本身错误

对策本身描述错误,比如我要喝水,选项却变成我要吃饭。

3.无中生有

该对策在文段中并没有提及且也未针对文段重点问题解决。

中心理解题——如何突破复杂文段

在中心理解题中存在一些复杂文段,如多种关联关系先后出现,或由关联关系与解释说明内容杂糅构成。这种复杂结构使得分析文段重点难上加难,接下来将从常考的类型入手进行讲解,帮助考生将复杂文段化繁为简,快速准确判断文段重点所在。

(一)多种关联关系杂糅在一起的文段

1.因果+转折/转折+因果

正常情况下重点为后一组关联关系所强调的内容,若后一组关联关系处于解释说明的内容中,则重点在解释说明所论证的观点中。

2.转折/因果+并列

当转折、因果后出现并列关系,要对并列内容进行概括。

3.转折/因果+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即对策是文段重点。

(二)关联关系及解释说明内容杂糅在一起的文段

1.当解释说明内容在前,关联关系在后,此时重点多为关联关系所强调内容。

2.当关联关系在前,解释说明内容在后,此时重点为关联关系所强调内容。

3.当关联关系在解释说明内容中,关联关系不必关注,重点为解释说明内容所论证的观点。

中心理解题——正确及错误选项特征

在解答中心理解题时,对选项的分析也很重要。因为有些错误选项误导性极强,如果我们对这些错误选项特征做不到心中有数的话,就很容易掉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之中。下面我们就共同梳理一下中心理解题正确以及错误选项的特征。

(一)正确选项特征

1.主题词(核心话题)与文段保持一致

主题词指文段所围绕的核心话题,一般可以通过每句话都围绕的相同话题或文段中心句的核心话题确定。正确答案的主题词要与文段的主题词保持一致。同时,当文段的主题词为多个时,正确选项也要包含全部主题词。

2.正确选项为文段中心句的同义替换

我们通过对文段的阅读分析找到文段中心句,匹配正确选项时,不要求选项与文段表述一模一样,意思与中心句一致即可。

(二)错误选项的特征

1.无中生有

有些选项涉及的内容,在题干中无法找到对应信息,那就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

2.非重点内容有些选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在原文中属于非重点部分,这样的选项依然是错误选项。常见的非重点错误选项设置角度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关联关系中的非重点内容设置,二是围绕解释说明中的内容设置。

3.表述不明确

在设置选项时,命题人经常会设置一些表述不明确的选项。这类选项的特征主要有两种:

一是否定表述,二是表述较为笼统,其它选项可以对其解释。需要注意的是,选项的选择一定是建立在对比之上,当选项既出现表述明确的选项又出现表述不明确的选项时,我们要择优选择表述明确的选项。当文段选项中并未出现表述非常直接、明确的选项时,表述不明确的选项亦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语句排序必须搞定的“三大技巧”

语句排序题虽题量不大,但由于文字较多,选项带有迷惑性,就需要大家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从而节省做题时间,保证正确率。接下来将重点讲解三种解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场上从容应对语句排序题。

(一)非首句特征

对于语句排序题,首先要明确做题顺序是从选项入手。通过对比选项来确定首句,一些适合作为首句的句子一般会有一些形式上的特征,如背景引入、下定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适合作为首句的句子,我们可以掌握这类句子的特征,排除一些干扰选项。

1.指代词单独出现且指代不明

如果句子出现指代词且指代内容不明确,则不能作为首句。常考代词:他、她、它、这、那、此、该等。

2.关联词后半部分引导的句子

如果关联词配套出现作为首句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出现关联词后半部分单独出现,其引导的句子不能作为首句。常考的关联词后半部分:但/却/而且/同时/甚至等。

(二)指代词捆绑

在考试中,我们可以利用指代词确定捆绑集团,帮助我们建立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当句子中出现指代词时,我们要找到指代词究竟指代的是哪句话,进而把两个句子捆绑起来。

(三)关联词捆绑

1.关联词配套出现

当关联词配套出现时,我们可以略读配套关联词所在的两个句子,以判别能否捆绑,例如:不但…而且…,因为…所以…等。

2.关联词单独出现

当关联词单独出现时,需要分析句子的意思,找到可以与之形成关联关系的句子。如题干中出现转折关系的标志词时,可以通过前后语义相反来确定捆绑。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