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最新范文分享
“赶考”路上 风雨携行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毛主席在胜利前夕的清醒头脑,战胜利,“赶考”还没结束,不学西楚霸王;“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是毛主席在建国前夕的真知灼见,国家建立,只是“赶考”开始,不学闯王李自成;毛主席说;“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一步。”告诉我们,我们依旧在“赶考路上”。今天,习总书记号召全党要“不忘初心”。七一讲话强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全党要保持最初出发时的“赶考”心态,接受人民审阅,接受时代的出题,以“赶考”心态,答好每一个“试卷”。
坚持“赶考”精神,要保持党员初心,未应墨染是初心。“若是初心未改,须知此意需同。”坚守初心,才能让“赶考”的路上坚定信念,不变本色,永葆青春。“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正如党员张桂梅,坚定为山区女孩办教育的初心,用尽心血办女子高中,把一个个本来要过早嫁人的女孩送去了大学,纵是身患重疾,纵是一天吃十几种药,不忘教育初心,坚守岗位,筑起保护乡村女孩的堡垒;纵是美名远扬,纵是荣誉万千,不忘教师本色,谦虚谨慎,打造滋养乡村女孩的源泉。这就是初心,这就是坚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走的远了,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坚持“赶考”精神,要永远心怀人民,常听民间疾苦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己心。要想保持“赶考”心态,就必须保持最初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境界,正如党员干部黄文秀,作为扶贫战线的第一书记,永远把自己放在后面,把贫困群众放在前面,达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态度,她把自己的私家车作为公车来用,她带领村民种植砂糖橘,她带着村民搞直播带货,奋斗一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挂念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黄文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唯有牵挂人民,赶考才能考及格!
坚持“赶考”精神,要不断与时俱进,天行健自强不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道恒变,人理应顺应,正所谓“通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赶考路上,时代在变化,新机遇,新挑战并行,“试题”在变,“赶考”的方法也要变,正如过去我们在面对百姓出的医疗卫生“考题”,只是单纯地增加医疗资源,但是新时代,我们应用了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的服务,适应新的时代,才能让医疗卫生交出满意答卷。再比如“互联网+政务”,智慧城市建设,地下管廊建设,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转变为“服务型政府”,都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唯有如此,才能让江山代有人才出!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赶考路上,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魄力,要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境界,永葆初心,永葆青春!
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 “乘风破浪”走在前列
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次商业飞行,第七个“全国科技者工作日”点亮精神火炬活动开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国科技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乘风破浪”走在前列。
科技创新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顶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祝融”探火、“嫦娥”揽月、“天和”遨游星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不是一蹴而就、一举成功的,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怀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去试、去闯,才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要勇闯“无人区”“涉险滩”,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抢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材料基因组、前沿生物技术等方向的制高点,向上捅破天,争取做出更多高尖端颠覆式原创性研究。
科技创新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我国面临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要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向下扎到根,争取实现更多原创理论和系统突破,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科技创新要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破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精神的力量,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创新征程,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勇闯“无人区”的探索者、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者、“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者,都在各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深耕不辍,心中依靠的就是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要心怀“国之大者”,以科技报国的远大抱负,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披荆斩棘、踏浪前行,把科研成果真正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雄关漫道,任重道远,奋战正酣,踌躇满怀。以“顶天立地”之姿、“乘风破浪”之势,锐意进取、踔厉奋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定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劈浪向前、行稳致远。
传统现代互补 彰显文化自信
巍巍华夏五千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大浪淘沙,如今世界风云莫测,我们航行在这波谲云诡的环境中,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对于命运道口该航向何方?继承传统,守正创新,我们需要将历史优秀文化转化为现代精神力量,传统与现代互补,让古老的智慧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把握我们的根脉,抓牢我们的风帆,用好我们的指南,如此这般,才可树立大国自信,从容面对风浪,继而乘风破浪,驶向复兴彼岸。现代让传统更新且鲜活。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挖掘传统文化的新生。从乐山大佛到云冈石窟,从后羿射日到精卫填海,无数神话传说秘藏瑰宝流于现代,这不仅是历史遗留的瑰宝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更是中华文化力量的源泉,但是有很多文物及故事或被束之高阁,或被藏于一隅,沉睡在博物馆,纸质图书中。
如今,我们利用APP和3D传感、AR等技术,推陈出新,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便可直观感受历史的魅力;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成熟让故宫及各大博物馆有了二创产品的传播点,通过历史文物元素与日常用品的结合,使历史走进了千家万户;深挖神话故事,让我们的大荧幕有了《大圣归来》《哪吒》等票房传奇,走出了中国特色文创产业之路。现代科技的力量使我们个体感受到了文化传统的魅力。传统让现代更丰富厚重。淬取传统文化的力量,重塑现代精神底蕴。传秀的传统文化,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人民物质需要得以满足,国力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对文化的需求加大,可惜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接受着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在拜金主义,玩乐至上的冲击下,我们逐渐失掉了“根”,丧失了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
看看无数企业成功的例子吧,哪个不是有着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如比亚迪厚积薄发,华为爱国自强,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具有永恒的价值追求。传统与文化创新结合。现代与传统经典相伴,在新时代下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不管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光的红船精神,还是命运与共,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我们党史是凝聚精神传统与现代最好的例子,无数红色精神,不仅立足当下,更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赓续红色的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丰厚我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又在不断树立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孔子学院、文化武馆,我们的文化不断焕发着新形式。漂洋过海,在世界上展示着我们的文化魅力。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软实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筑牢中国文化精神根基。在守正创新中扶稳船舵,面对未来。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日前,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底前,司法部将牵头组织有关地方和部门对各地区专项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监督。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同基层和百姓联系最紧密,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仍时有发生。要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行政执法要“有力度”,让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从城市管理到劳动权益保障,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守护“绿水青山”,在这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里,如果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对此,执法监管既要重拳出击,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也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让铤而走险者没有空子可以钻。针对近年来网上出现的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新“套路”,落实严格执法就要聚焦数字时代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让相关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让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行政执法要“添温度”,不能与群众实际感受之间有“温差”。涉及群众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近年来无论是网民点赞的那些“教科书式执法”,还是一些地方交管部门采取的“轻微不罚”,人性化执法在法律尺度中彰显了法治温度。群众的感受往往与执法效果紧密相关,从着力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问题,到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执法扰民问题的发生,最大程度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群众关心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聚焦什么、解决什么,才是真正解民忧、暖民心。
行政执法更需“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随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的推行,任性执法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适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等措施,让人民群众给行政执法“打分”,用监督倒逼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群众监督的过程,也是普法的过程。当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看得越真切,内心对法治的信仰就越真诚。行政执法机关要把每一次执法当作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使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行为自觉。
生于虑 成于务 失于傲——成就伟大事业的三个法宝
无论是乡村振兴中以科学规划指明脱贫致富方向,还是企业转型中以产业升级实现美丽蝶变,抑或是城市治理中积极拥抱互联网带来了智能化便利……都体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时加上务实行动方能取得成功,但面对成绩我们也要戒骄戒躁,正所谓“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成就伟大事业就要有深谋远虑的眼光、真抓实干的行动和自我警醒的意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成大事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领导也曾引用清代陈澹然的名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说明谋划布局,才能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然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认清当下正面临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科学规划设计,增强未来压力和挑战的预见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大事要脚踏实地、务实担当。领导强调,再好的蓝图、再好的规划,不狠抓落实也是镜中花、水中月。谋划只是基础和前提,务实担当才是关键。从果蔬产业的产业后整理,到化纤领域的精耕细作,无不体现出创业者们的顺应实际,应时而动;从“委任制”到“揭榜制”的转变,从实验室到产研院的科技成果转化,这都展示出谋事者们的务实实干,脚踏实地……正因此,我们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成绩属于过去,未来需要我们继续脚踏实地,用汗水不断浇灌出新的天地。
“忠信得之,骄泰失之”成大事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满招损,谦受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谦虚使人进步”……古人之言强调的无不是骄兵必败的道理,骄傲自满难成大事,戒骄戒躁时刻警醒才能不断成长。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自满失街亭……三国的故事家喻户晓,英雄人物个性鲜明,有英雄豪杰,更有悲壮故事,但悲壮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多少少都是人物自身认不清自身优缺点,过于自负导致。反观我们党,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再到一个又一次的主题教育,我们始终保持赶考姿态,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也正因此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时代将我们推向了第二个百年征程的新起点。在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诸多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各种矛盾挑战和风险考验。唯有承继前辈的赶考精神,以“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政治智慧引领发展,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赓续百年初心,实现伟大复兴,打造属于我们的盛世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