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找准突破口 巧解朴素逻辑
公考行测中,不少考生感觉朴素逻辑题目比较头疼,根本原因就是没掌握方法,今天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朴素逻辑中常用的方法:突破口法、排除法、假设法。
(一)突破口法:
“关注出现次数比较多的元素”是经常用到的一个突破口,我们通过一个题目来感受一下。
【例】某机关接待科一日迎来三位访客:老赵、老钱和老孙。会谈后,该科三位同志发现,本科的科长、副科长和科员三人的姓恰好与这三位访客的姓一样。另外,还存在下列情况:
(1)访客老钱的家在无锡。
(2)访客老赵是位老工人,有28年工龄。
(3)副科长家住在南京与无锡之间的某地。
(4)科员与孙姓同志竟然是小学同学。
(5)访客之一是副科长的邻居,他也是一位老工人,工龄按年头算恰好是科长任职时间的3倍。
(6)与副科长同姓的访客家住南京。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下列哪项判断为真?( )
A.科长姓赵,副科长姓钱,科员姓孙
B.科长姓钱,副科长姓孙,科员姓赵
C.科长姓孙,副科长姓赵,科员姓钱
D.科长姓孙,副科长姓钱,科员姓赵
【解析】根据题干已有信息,出现频率较高的为副科长,因此从副科长入手,由(6)和(1)确定,副科长不姓钱。由(1)、(2)、(5)可知,副科长的邻居非老赵和老钱,所以副科长的邻居是老孙。故副科长不姓孙,副科长姓赵,对应选项,选择C项。
(二)排除法:
当选项信息较为全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四个选项逐个带入题干条件中进行验证,就能快速锁定答案。
【例】甲、乙、丙均为某大学的知名教授,三人分别研究音韵学、文献学、敦煌学。并且研究音韵学的比甲的学术成果多,乙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敦煌学的学术成果相当,研究敦煌学的学术成果比丙的研究成果少。
由此可以推出三人的研究方向是:( )
A.甲研究敦煌学,乙研究文献学,丙研究音韵学
B.甲研究音韵学,乙研究文献学,丙研究敦煌学
C.甲研究音韵学,乙研究敦煌学,丙研究文献学
D.甲研究文献学,乙研究敦煌学,丙研究音韵学
【解析】观察题干“乙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敦煌学的学术成果相当”可知乙不研究敦煌学,由此可以排除C和D;根据“研究敦煌学的学术成果比丙的研究成果少”可知丙不研究敦煌学,由此可以排除B。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三)假设法:
常适用于真假话问题。
【例】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解析】假设乙说的是实话,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说明乙说的是假话,乙的车不是红色的、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进而根据丙的话为假可知丁的车是蓝色的。又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所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对照选项,可知C项符合。
(四)抓住关联信息
一、存在关联信息的题目特征
朴素逻辑的题干会给出解题条件,有时条件多但彼此之间并不重复关联,有时给出的多个条件中会重复出现某个子条件且存在逻辑关联,相较于单一无关条件,我们从高频出现、紧密关联的条件中可以读取更多信息,即:解题的关键点。
二、关联信息的运用
当题目中出现高频、有关联的信息时,优先梳理这些有关信息间的逻辑,将能确定的内容列出,再从题干其他条件中寻找与刚才这些信息有关的内容,层层递进,最终将题目解出。
三、实战演练
【例1】张、王、李三人,一个是广州人,一个是北京人,一个是天津人,李的年龄比天津人大,张和北京人不同岁,北京人比王的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出:( )
A.张——天津人,王——北京人,李——广州人
B.张——天津人,王——广州人,李——北京人
C.张——广州人,王——天津人,李——北京人
D.张——北京人,王——广州人,李——天津人
【解析】根据题目我们发现没有出现人物与城市可直接匹配的确定信息,但存在高频次出现的信息——“北京人”,可以先梳理与其有关内容,可得张、王均非北京人,故李为北京人。再根据这一确定了的信息与题干另外条件找关联:李比天津人大,北京人(李)比王小,得出王不是天津人,故王为广州人,最后梳理得到张是天津人。故本题选择B。
【例2】在地图上,有一字相逢地排列着的五个小国。已知:
①A国既不临着B国,也不临着C国;
②D国既不临着E国,也不临着C国;
③E国既不临着B国也不临着C国;
④A国没有内流河;
⑤有内流河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国。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国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解析】根据题目发现没有可以直接对应国家和排列顺序的确定信息,但能发现①②③为各国周围不相邻的条件,有一定关联,且C国出现频率最高,可以先梳理与其有关内容:ADE三国均不与C相邻,故只有B与其相邻,要保证此结果成立,BC两国应分别排列为C1 B2或者B4 C5。不论从顺序还是倒叙,下一步我们应该找B国旁边的国家为哪个,依旧利用前三个条件中与B的关联性发现:AE不临B,故只能是D3。再同理找D的邻国为A,可得A2或A4,最后只剩下E为1或5。此时发现有两种排列方式,分别为:CBDAE或EADBC。接下来利用④⑤的关联性得到A不能排在第一和第四,故第一种顺序错误,得知答案为A。
通过上述题目可以发现,尽管题目本身没有直接可以利用的确定信息,仍旧可以利用高频、有关联的信息解决题目,只要大家遵循严谨的逻辑进行分析,此类题目可以顺利解决。
(五)列表法
那么什么时候用列表法呢?当题干条件为两类元素对应,且不涉及先后顺序时,就可以优先考虑用列表法。(两类元素对应:题干说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做老师、律师、工程师、公务员。涉及人物、职业的对应关系,这就属于两类元素对应。)做题过程中,列表格会让题干的信息变得更加清晰明朗,能帮助我们“快准狠”地把握题干中的暗含信息,快速破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下“列表法”如何带我们“走捷径”。
【例】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已知:
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
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
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 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
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 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
【答案】C【解析】由条件①②④⑤列表如下:
故答案选C。
找准方法,事半功倍。转换思维,巧妙解题,建议大家,解朴素逻辑的题目如果发现给定题目有出现次数比较多的元素,可以使用突破口法;如果发现给定题目的选项较为全面,可以使用排除法;如果发现是真假话问题,可以使用假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