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解析
把“短暂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
预测押题:
此前,关于“消失的课间10分钟”“安静的课间10分钟”等话题就已经引起广泛讨论。据报道,有一些学校推行所谓“文明休息”,即课间十分钟只准喝水、上厕所等没有特殊情况不出教室。有孩子表示,自己的朋友都是上厕所结识而来,只有上厕所时能放松聊会儿天。请谈谈对把“短暂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做法的认识。
参考答案:
课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孩子们课间走出教室、接触阳光,做适当活动和放松,不仅有益生长发育,也是紧张课堂之间的“加油站”。另一方面,课间也是孩子们彼此沟通交流、自我规划时间、合理安排作息的重要时段,充分运用好这段时间,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倘若认为课间活动可有可无,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对孩子成长不利,也是无视教育规律之举
当然,也要看到学校确实有苦衷。孩子多老师少,完全放开,孩子们的安全谁负责?尤其是当前社会对学生安全关注度高,极少数家长对校园管理的容错度过低,给学校造成巨大压力。面对管理成本高校园空间和设施有限、安全风险提升、家长诉求多元等现实原因,部分学校只好通过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来规避潜在问题。虽情有可原,但仍不能成为限制孩子自由活动的理由。
把课间充分利用好,说到底,就是要在安全有序和充满活力之间找到平衡,更好统筹校园管理成本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美好的课间,一定是各方携手的结果。学校管理要精细化,统筹好活动场地,优化时间安排,排查安全隐患,同时避免将学生课间情况与班级评优、教师评优等简单挂钩。有条件的可以增加指导老师人手,购买相关保险,免除后顾之忧。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通过编写课间游戏手册、制定学校活动公约、丰富活动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安全有序参与课间活动。家长也不能袖手旁观应配合学校加强孩子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同时给予学校更多理解和信任,在出现问题时积极沟通,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课间虽然短暂,却十分珍贵,是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孩子身心成长的黄金时间。家校社回归教育本原,广泛凝聚共识,携手努力,必能为孩子们茁壮成长打造更优质的环境和空间。
哀乐不显于朋友圈
预测押题:
古人讲求“喜怒不形于色”,今天亦有“哀乐不显于朋友圈”。微信在2021年曾披露过一组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软件高达7.8亿人进入朋友圈,但只有1.2亿人会选择发表内容。换言之,有超过9亿的用户已经不发朋友圈了请谈谈对“哀乐不显于朋友圈”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个人社交媒体动态,究竟是“随心所欲”的自留地,还是“如履薄冰”的公共场?有人认为,当然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一笔一划的朋友圈就像人生的笔记本,每条动态都是努力生活的证明;有人则现身说法,“年轻人不要太气盛”,从运动步数到分组可见再到只言片语,每个细节都埋着意想不到的“雷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管你是i人还是e人,倾吐欲、表达欲、分享欲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打开热闹的社交媒体动态,总有打动你的内容。有最新的影评,告诉你刹那的心情:有偶遇的宝藏餐厅,记录下味蕾片刻的欢愉;有好看的云、奇怪的树、美丽的倩影,提醒你美好或许就在身边。透过一句句精心的文字、一张张精修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朋友圈搭建了一个人为的“镜像世界”,塑造出一个自我设计的“公共形象”。闲来无事随便翻翻,过往记忆涌上心头;萍水相逢不妨一看,陌生形象顷刻饱满。悦人又悦己,何乐而不为?于是“留言达人”丛生,“点赞狂魔”出没,一起绘就大千世界的斑斓。
只不过,伴随着朋友圈的延伸与扩大,社交动态的边际效应也在不断发生递减。原本可以表达“率性”的地方,在亲属、同事、领导、客户的撕扯下不可避免地滑向“失真”的边缘。比起展现“真实的自我”,许多人不得不花大气力扮演“想象的自己”。加班已经够辛苦,分享出去会不会被领导认为在“含沙射影”?孩子考得比上一次好太多,晒一晒有没有可能被同学家长理解在“耀武扬威”?越来越多人感觉“朋友圈已经不再纯粹”,正在失去对自己朋友圈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司强制发朋友圈”会成为争议焦点,为什么“离线休息权”会成为热议话题。当顾虑越来越多,包袱越来越重,索性一了百了,“我不乱说”,自然也就“不会出错”。
古人讲求“喜怒不形于色”,今天亦有“哀乐不显于朋友圈”事实上,从“使人上瘾”到“令人倦怠”,社交媒体的信息场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微信在2021年曾披露过一组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软件,高达7.8亿人进入朋友圈,但只有1.2亿人会选择发表内容。换言之,有超过9亿的用户已经不发朋友圈了。不再大大方方展示情绪,而是小心翼翼经营隐忍;不再想做社交平台上“最靓的崽”,而是把自己隐藏在“momo”大军里拒绝被凝视。甚至有人为了兼顾“人设”与“人社”,在大号之外养起小号,不得不“双线作战”。结果就是,一边厌倦着社交媒体的信息过载,一边又努力扮着精美妆容、打起万分精神,努力维系台前的社交角色,
正因如此,有人把“不发朋友圈”当做一种成熟的表现,是善于“审时度势”的结果。其实也不尽然,把真实的思绪藏在心里,字斟句酌、守口如瓶,不管是幸福与欢乐还是坎坷与悲痛都努力进行自我消化,这是一种自立而自足的活法。把丰富的内在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直抒胸臆、大方得体,并不过分在意别人的脸色和眼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在而自治的方式?人类的悲喜或许并不相通,但成熟大抵是没有什么统一标准的。发不发朋友圈,与为人老不老练、性格深不深沉、办事低不低调没有必要强行勾连。在社交媒体的“个人领地”上,“怡然自得”可能比“皆大欢喜”更重要也更值得,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发不发社交动态,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说到底,复杂的或许从来都不是朋友圈,而是那些自知或不自知的想象
让大学生不再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
预测押题
“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近日,全国多所院校相继发出倡议书,动员2024届毕业生积极就业,倡议的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呼吁学生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要找准自我定位,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时机合适时就积极就业。请你谈谈当前大学生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背后的原因,
参考答案:
学校发出这样的倡议可以理解,如今有相当多的学生,把升学考研和考公考编看得过于重要,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且不说这二类选择的学业、职业前景单就过程本身而言,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此外,考研队伍臃肿,还会带来诸如学历通胀、教育时间过长、成本过高等社会问题,
考公考编也类似,甚至比考研更卷。这些考试难度不一,但都会占据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上岸率并不高,从投入和回报本身来看,未见得划算。当然,学生蜂拥而上考研考公考编,其实也是一种无奈,是就业形势倒逼的结果。比如社会招聘对学历的“一刀切”、学生渴望稳定的工作等此外,也不排除这当中有从众的原因,考研考公考编被视作一种理所当然的“好出路”,很多学生一入个性怎样、禀赋如何,一股脑地涌入狭窄的赛道。
如今高校集体发出呼吁,也说明高校确实意识到了问题。学生全部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对高校是不利的,这不仅有可能拉低高校就业率,也会导致高校的办学丧失方向。
高校呼吁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停留在一纸呼吁显然不够。这些道理相信学生也并不是不懂,关键是高校更应当由此做好就业服务,让学生看到及时就业的好处和收益,进而调整人生的职业选择。比如,高校应当做好学生和企业中间桥梁,积极走访企业,组织各类双选会,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而这种就业帮扶工作,除了在毕业季密集开展,更应当贯穿于学生全部的学习过程。学校应当对自己的培养机制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从学生入学之初开始,就进行充分的就业引导,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支撑。
过去,有些学校有意无意将自身定位为“考研工厂”“考研基地”,学生一入学即开始为考研准备,高校也成为了类似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般的存在。这种定位在考研回报率尚佳的年代,不失为一个现实的选择。但在考研愈加内卷的当下,高校也应当尽快调整,重新回归就业导向的办学思路。
高校的呼吁,社会也有必要聆听。大学生涌向升学考公考编,也不会只是大学本身的问题。公务员编制的容量终究有限,而研究生的快速膨胀,也造成公共资源的紧张。所以,希望学生不止盯着考公考编,社会也应当尽可能激活就业市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证充分就业机会。考虑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都是由民营经济提供,那么社会还是应当把引导学生流向企业作为中心工作,指望升学或是考公考编来容纳大学生就业,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企业单位还应当努力破除“唯学历论”,保证相对平等的就业环境。
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看似是一个观念问题,但在观念的深处,必然有一个坚硬的现实内核。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逐渐去拆解复杂问题的各个环节,保障学生在毕业时有充足的可选项,自由、灵活地去选择适配自己的人生方向
纠治“责任超载”
预测押题:
近期,《半月谈》发表的一篇文章谈到,一些干部正受“责任超载”的困扰。指挥不合理,落实的人担责;“埋雷”的不处理,接手的人担责……“请你谈谈如何纠治个别基层单位存在的“责任超载”问题
参考答案:
“责任超载”的原因正在于,追责问责的过程脱离了实际、实情,有失公平。其结果则是容易导致有的干部出力不讨好、无辜而受过,形成对正常激励约束机制的干扰。
追责问责是倒逼责任落实的利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已成常态。但必须防止问责的两种倾向,一是问责不严不力,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是问责泛化,扩大化,不该出手乱伸手。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一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彰显了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持续发力、为基层减负动真碰硬的坚定决心。
基层是落实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手里攥着千头万绪。越是任务繁重,越要轻松上阵。纠治“责任超载”,一个重要“药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精准问责,真正做到问得及时、问得准。
界定权责须以事实为依据。追责问责的起点,是明确权责。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制定权责清单等举措,规范属地管理责任,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这不但有利于问题发生后精准追责问责,更为基层干部办实事解难题腾出了时间。为基层减负,解决“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一方面要为“马”赋能赋权,强筋壮骨,做到权责匹配;一方面要真正做到层层负责,“众马”一起拉车,而不是把责任一甩到底。尤其是面对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上级部门应当提供有力指引和指导,助力提升基层抓落实的质效。
追责问责应立足实际、尊重实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介绍过一个案例,该追责的部门本已明确,但县领导觉得不足以体现问责决心,于是把本无直接关系的部门也列入问责名单。“指标式”“凑数式”问责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无益于解决问题,是形式主义的体现。问责要以党内法规为准绳,稳慎精准地界定对象、弄清重点、分清责任,才能把板子打准地方,真正起到警醒、教育的效果
追责问责不是目的,而是促使干部担当作为的手段。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才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