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面试素材】2024两会考点3:素材积累
2024-03-20 02:10
来源:政华公考

【面试素材】2024两会考点3:素材积累

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每年必考)

1.江苏代表团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2.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

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部长通道2

1.新型工业化显著加速形成独特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显著加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用四个字来表示就是“全、多、大、强”。

金壮龙介绍,全,就是体系全。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中41个大类、666个小类。

多,就是品种多。在全世界500种工业品种中,我国有4成以上的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大,就是规模大。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40万亿元,占GDP的31.7%;我国制造业规模在全球占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强,就是网络设施强。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通信网络设施,5G基站已经达到338万个,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我国工业还处于由大向强、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还有很多短板弱项要解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有信心立足基础、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2.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97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17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4%。

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这三个显著特征。

下一步民政部将着力健全以下几个体系:

一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解决养老资金来源问题;

二是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就是要解决由谁来提供养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问题;

三是要健全健康支撑体系,就是要解决老有所医、老年康养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方式。民政部门要顺应这一需求,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3.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铁网、高速网、快递网

这几年,建设交通强国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是基础设施更加强大。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还有邮政快递网、世界级的港口群。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包括川藏铁路、深中通道,“四好农村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部的建制村都直接通了邮。

第二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据统计平均每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1.6亿人次,每天全社会的货物运输量超过1.5亿吨,每天有3.6亿件的快件被揽收。

第三是绿色和智慧交通深入发展。智慧公路、智慧铁路、智慧港口加快建设,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运输服务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贴心,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装备加快使用,新能源汽车使用量在公交系统当中占比达到77.6%。

第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一部三局”大部制已经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球交通合作持续深化,多边、双边的交通合作不断加强,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代表与委员建议集锦(对策)

1.王芳委员:

用心用情用力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要倡导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年轻人树立健康的恋爱观、择偶观、生育观。

2.沈海斌代表: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及隐患整治

当前,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数量快速增长,这些电梯故障多、维修难、配置低、更新慢,使用管理涉及主体众多,存在“用者不管、管者不用”“只要勉强能用,不出大事就行”等现象,导致电梯投诉逐年增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1)研究制定和修订有关法规政策,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市场监管、住建、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标准,推动形成“属地政府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技术机构全程介入、整治资金多方筹措”的工作机制。

2)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全国层面推广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安全评估由使用单位或业主自主申请,由安全评估机构按照电梯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要求实施,由各地财政适当补贴,通过“精准把脉”给予老旧住宅电梯分类整治的技术建议,确保把群众的钱花在刀刃上。

3)对老旧住宅电梯开展“一梯一策”分类治理,对于建议一般修理的,由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限期整改;对于建议重大修理、改造和更新的,推动建立属地政府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及时消除电梯隐患。

4)在拓宽老旧住宅电梯治理资金保障渠道方面,由住建部门牵头,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绿色通道,对于危及房屋和人身安全的电梯,以安全评估报告作为应急维修通道申请依据,简化审批流程,尽快落实维修资金。同时,健全小区公共收益使用机制,将电梯产生的广告等收益优先用于电梯治理工作。

3.谢资清委员: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

尽管政策利好,但落地程度不足、发展经费短缺、人才培养路径相对狭窄以及社会力量办学参与度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度,也削弱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加强统筹协调,下大力气推动职业教育各项利好政策落地见效;

2)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全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

首份盲文版报告

【新闻热点】

一沓8K纸,环形装订,上面排列着凹凸的盲文……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现场,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了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据新华社报道,这是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与左右两侧拿笔在纸上勾画的代表不同,王永澄用双手的指尖仔细摩挲着盲人点字,并感叹道:“看得见的幸福,摸得着的民主。”

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法律为保障残障人士和失能人群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而立,并且明确“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

【基本表态】

盲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本身就是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让盲人代表参会时平等便利地阅读政府工作报告等,则关乎履职成效。

如果说几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在报告前设置二维码,是对新媒体时代的主动因应,那么这次的盲文版报告,则代表着对于一部分特殊需要人群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障。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简单的政策宣示,需要非常细节、常态化的公共治理努力。

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上,他们不只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既要与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还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声”。

【意义价值】

1.从盲文版答复到盲文版报告,是对残障代表层层递加的关爱,不断升级的服务,流淌着两会的人文温度。

2.虽然会场内看盲文报告的只有王永澄一人,但是他带来的,是全国1700万视障人士的心声;他参与讨论的,是8500万残疾群众的利益。无障碍阅读,既会让他加倍感受到大会的温暖,也能保障更高质量的履职。特殊的报告背后,是特殊的关怀和呵护,这份关怀和呵护保障的不只王永澄,还有整个残障群体。

3.此举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残疾人代表的关爱与尊重,也折射出国家扶残助残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的日益浓厚,呈现了扶残助残事业的显著成果,也点出了残疾人群体的力量源泉:一面要靠自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一面要靠社会伸出援手、关爱扶持。

4.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式民主作出了鲜活的注脚。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制作盲文报告,竭尽全力确保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代表“看得见”民主的落实、“摸得着”民主的成果,是题中应有之义。

5.从首位盲人人大代表,到首份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再到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细微贴心的变化,生动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6.作为一项国家责任,“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且需要全社会深层次的合力。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亮相两会,既是对去年9月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积极践行,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好文好句】

“我们看不见,就让更多人看到我们”,这是王永澄代表的感言,而这份盲文版报告也在用事实表明,让视障人群的权益保障和尊重被更多的人看到,让相关话题在更多公共场景被聚焦,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成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个行动指引。(结尾句)

细微之处见真谛。将一份份建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既是王永澄的心愿,也是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的具体要求。努力让民主的“触角”不断向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细节延伸,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更加可感可触。(结尾句)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范儿

【新闻热点】

“国潮”、非遗、文博考古、乡村文化振兴……今年全国两会,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关键词频频出圈。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提到:近年“唐装热”“汉服热”“新中式热”不断涌现,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以中华服饰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伍林则从家乡把特色民族文化融入文旅的经验出发,表示“非遗+文旅”不仅能增加村民收入,还能将过去面临失传的非遗文化重新盘活。

宋燕代表在博物馆行业深耕30余年,建议建设“儿童友好型博物馆”,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司富春代表聚焦推动中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加强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陈智林委员长年致力于弘扬川剧艺术,建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就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贡献智慧力量。

【基本表态】

文化是一个既“大”又“小”的概念。就宏观层面而言,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只有形成了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接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在微观层面上,文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身衣服、一件首饰、一种民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使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对文化生活不断升级的期待,也要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面貌,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意义价值】

传统文化不断迭代升级、与时俱进。从传统民乐、国风舞蹈等文艺作品,到全网热销的杭扇、蜀绣、苗族银饰等非遗制品,在“国潮涌动”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能看到自古以来的传承,也能看到灵光闪耀的创新。

【存在问题】

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就存在乡村文化设施不完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文化人才短缺、用于文化的资金不足、文化资源保护不够等情况。

【基本举措】

1.需要对文化传承有深刻理解,如此才能从中挖掘出最核心、最精华的元素,充分演绎中华美学精神;还需要非凡的视野和胆识,敢于让民族传统与当代潮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2.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仍需加强学科建设,突出文化遗产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推动开展跨学科、国际化的文化遗产研究。

3.兼具坚定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无疑大有可为。期待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为文脉传承与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成为第一线的“文化生力军”,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青春力量。

4.不忘本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更好呈现丰富样态、展现历史底蕴、传递中国智慧,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5.面向未来,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潜力。应用全息影像、虚拟触摸等还原历史场景,以科技手段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和力;以非遗技艺衍生文创“潮品”,以现代审美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力……坚持守正创新,采取多种方式,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让沉睡的文化资源重获新生。

6.吸收外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活力。近段时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陆续开展,海内外宾朋深化交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7.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谱写新征程的文化华章。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秉持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好文好句】

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拓宽传播渠道,也引起代表委员们热切关注。“要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转型,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上线上云,扩大文化消费群体的覆盖面。同时,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精准度,向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数字化文化产品。”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委员说。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

以文兴业,以文聚力。

【案例集锦】

“村晚”热闹红火,让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杨永代表感叹“文化味儿一年比一年浓”。

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古今交融,到内蒙古“十四冬”的文体旅同频共振;从“村BA”火爆出圈,到“尔滨”冰雪游热力四射……不断涌现的文化热点在全国两会上激起层层回响。

2024年1月29日,村民、游客在现场观赛(无人机照片)。当日,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2024宜宾首届和美乡村文化节暨首届和美乡村篮球决赛(村BA)举行,同时,现场还举行了非遗年货购物节、消费券发放等活动,以赛事经济激发乡村活力。

春节档电影票房破纪录,《长安三万里》等传统文化题材电影海外热映……电影市场更加繁荣,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