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如何快速破题名言警句类综合分析之观点题型
基本原则
在结构化面试中,名言警句题目不仅是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们作答的难点,部分名言警句题目需要结合个人经历和报考岗位进行作答,背后测查的是考生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审好题
名言警句题目要想答好,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精准的审清题目意思,这是理解准、答得深的核心。
1.是谁说的。名言警句在考查时通常都会交代是哪位知名人物说的,比如孔子、苏轼、梁启超等,更多的是总书记的讲话。不同的人物会传递不同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把握答题的方向。
2.在哪说的。在什么地点发表的讲话,往往都是很重要的背景,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部崛起座谈会上强调”等。确定背景后,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快速锁定答题范围。
3.对谁说的。特别是在总书记的讲话中,通常会对两类人提要求,一个是“党员干部”,另一个是“青年人”。我们明确了要求对象,也就站准了答题的角度。
4.说了什么。需要我们概括提炼的核心话题,即整个作答中的“论点”部分。我们明确了论点,也就画龙点睛,找到了答题的牛鼻子,顺着这个点往外牵线就可以了。
(二)答好题
1.知其理。
①提炼核心观点。一般题目中蕴含一个或者多个道理,需要考生对整句话的意思进行提炼核心观点,找到整个题目的“题眼”。有些题目会通过最后提问明确“题眼”,防止考生泛泛而谈。
②抓住关键词句。通常关键词一般会围绕职业素养,特别是总书记讲话对青年往往予以期待,希望青年人具备“有志”“奉献”“担当”,希望党员干部则是要求“忠诚”“服务”“廉洁”等。
2.论其理
①结合群体。道理本身作为名词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可以将道理结合到具体的群体上,比如青年人或者党员干部,这样当群体具备这种属性后,就会凸显道理的重要意义。
②结合个人。题目中有明确要求结合个人经历论述的时候,则需要考生通过简洁的言语、真实的事例,论述自己做过的、看过的、听过的,围绕“题眼”阐述道理。
③结合岗位。特别是在基层岗位的题目中,要紧密围绕基层实际,用基层的小事例反映时代大变化,通过身边事实论证理论,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论证理论。
3.践其理。
①熟知岗位特点。包括岗位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在落实中能够从工作的实际出发,更有岗位针对性。比如同是基层岗,公安岗要学习行政执法原则,街道岗要学习群众工作技巧。
②具体措施可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展示的是以后工作中会怎么做,所以不能只是口头保证,要真的做到在什么时候,我会做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到什么程度。
常见题型一:单观点题
例题: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思路:
提炼观点,提出要求,具体去做,观点→要求→措施(地位、利益、智慧)
1.提炼观点,人民群众重要性。
2.提出要求,把握工作方向性。
3.明确措施,地位、利益、智慧。
示范作答:
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这句话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求我们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此我有下面几点理解。
一是,认识群众主体地位。实践证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疫情防控期间,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大局,是打赢疫情防控战役的基础性力量、决定性力量。
二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我们要保持躬身向下“接地气”的姿态,站在群众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三是,集中群众更大智慧。我们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完善群众参与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同群众一道推动任务目标落地落实。
你的心,我的心,万众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钧之力。在今后工作中,我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植根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用实际行动造福群众,在群众的帮助下战胜困难、攻克难关。
亮点分析:
1.首先找到道理。无论名言题目,还是观点题目,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释意义,说明这个名言或者观点阐述了什么道理,然后围绕道理开展论述。比如这个题目,就是讲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这个道理。
2.其次提出要求。找到道理后,要思考这个道理要求我们干什么,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比如这个题目人民群众很重要的道理要求我们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
3.中间落实要求。明确了指导意义后,我们要细化认识,落实到行动上。比如这个题目就是从认识群众主体地位、维护群众根本利益、集中群众更大智慧三个方面落实这个要求。
4.最后呼应题目。一般是结合今后的工作实际,落实到自己身上,强调这个观点蕴含的道理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指导意义。比如这个题目就是最后回归到自己岗位,扎实服务群众。
常见题型二:双观点题
例题:有人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有用。请问你怎么看?
答题思路:
分别解释,说明道理;单独阐述,综合论证,各自道理→相互联系→分开阐述→统一到自身
1.领导重要,成员重要。
2.论证领导重要。
3.论证成员重要。
4.领导成员配合。示范作答:
示范作答: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强调了领导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用,强调了作为团队成员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其实都各有理,它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对此我有下面的观点。
一是领导作用非常重要。群雁高飞头雁领。在集体中。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头雁效应。
二是个体作用不可忽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开展工作必须要把身子沉下去,拜群众为师,依靠群众力量,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集体智慧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
三是领导个体相互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又要依靠个体的集思广益,领导要团结身边同事拧成一股绳,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一条心一起干事业、一起谋发展。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如果来到单位,自己会服从领导安排,当好领导火车头后面的一节普通车厢,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应急战线上一枚真正有用的螺丝钉。
亮点分析:
1.开头提炼道理。双观点题目和单观点题目一样,上来需要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因为双观点题目是两个,所以阐述道理要精练,不要拖泥带水,想说的话留到下面解析再说。
2.接着说明关系。双观点题目两个观点一般来说都是辩证的关系,也有一些是并列的关系,我们在提炼道理后,要紧接着说明,这两种道理是有联系的。
3.中间单独阐述。答案主体部分要对两种观点分开阐述,讲明各自观点的重要性,应该怎样落实这种观点。可以结合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各自观点的重要指导意义。
4.后续综合阐述。单独解析完各自观点后,要把这两种观点统一到工作中去,说明在工作中两种观点都很重要,我们要相互借鉴融合,不能出现偏颇。
5.最后结合自身。观点题的最后,一般要落实到自己身上来,不能只当旁观者,评头论足头头是道,更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说明自己在具体工作中是怎样践行两种观点的,实现二者和谐统一到自己工作中的。
常见题型三:多观点题
例题:近年来机器人做菜快速出圈。有人说机器人做菜是科技创新的表现;有人说传统做菜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做菜不如直接点外卖。请问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题思路:
说明支持观点后进行论证,最后做一下呼应,说明观点→说明意义→分开阐述→不忽视其他
1.说明观点,点明意义。
2.提高效率。
3.保障健康。
4.擦亮品牌。
5.不忘其他观点。
示范作答:
我支持“机器人做菜是科技创新的表现”这一观点。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中餐模式也在经历自我革命,机器人做菜快速出圈,让中餐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品牌,越来越潮,吸引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眼球。
首先,提高了效率。传统的中餐模式中,受从业人员经验、技术等因素限制,机器人做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模式,在保障数量的同时保障了质量,用高效率做菜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其次,保障了健康。机器人做菜不仅出菜快,而且更健康,机器人会严格依据科学的比例来搭配,让菜品主动适应食客口味的同时,还非常符合我们现代人健康饮食的需要。
再次,擦亮了品牌。中餐作为一张靓丽品牌,特别是在北京冬奥会上机器人做菜的出圈,展示中国的科技实力,也赋予了中餐健康、安全、时尚的新标签,扩大了中华文化软实力、影响力。
但是,我们在支持发展机器人做菜的同时,也要吸取传统做菜的优势,发挥外卖送餐的便捷,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跟上时代发展,不断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亮点分析:
1.亮明支持观点。多观点题目观点较多,不会要求对所有观点都进行论证,一般只要求我们对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详细论证,所以我们要开门见山,直接说明自己支持的观点。
2.兼顾其他观点。我们支持一个观点,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观点的全盘否定,所以一般在最后一部分,做好统筹,说明其他观点配合我们支持的观点,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