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最新面试预测题解析
2024-04-07 01:59
来源:政华公考

最新面试预测题解析

谈谈年轻干部应如何守好“廉洁关”

【题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4月3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决定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重点任务抓好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年轻干部应如何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守牢守好“廉洁关”

【解析】

扣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是年轻干部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施展才干、在新征程的大道上实现梦想的前提和保障,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特别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防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立身做事、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铸牢坚定的政治信仰,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涵养健康的情趣境界,时时处处守好“廉洁关”。

一是铸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年轻干部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观念活跃,政治定力不强,党性历练缺乏,理论根基薄弱,很容易受到消极思想、错误观念的影响和侵蚀。只有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铸牢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乱云飞渡仍从容”。年轻干部铸牢政治信仰,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经过长期反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而成。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心一意、一以贯之、表里如一,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是树立“一心为民谋公事”的价值追求。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年轻干部处于事业、生活的起步期,工作经历相对简单、社会阅历相对缺乏、宗旨意识相对薄弱,对各种“围猎”与诱惑警惕性不高。一旦对于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权、资金支配权、事务管理权,以及具有强制力的司法权等不能正确看待、正确行使,就会使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受损,也断送了自身的大好前程。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年轻干部要牢记自己肩负着组织重托和人民期望,坚守大目标、大方向、大原则,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一心为公。始终将“想明白当干部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走好从政第一步”作为根本性的问题加以审视、思考和谋划,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清醒认识到无论职位高低、手中权力大小,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面对诱惑,要拎得清什么是真福、什么是大祸,小事不可小视、小节不可失节,不弃微末、防微杜渐,建“防火墙”、设“隔离带”坚决把“小火苗”挡在门外,始终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三是涵养“幽兰自芳志高洁”的情趣境界。年轻干部正值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成长期,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缺乏正确的判断与坚强的定力。如果选择错误或自我管理不当,很容易被爱好所误、为玩乐所累,为了一时的享乐、低级的欲望,迷失了自我、丢掉了原则、丧失了底线,最终在不良嗜好中沉沦,在声色犬马中堕落。年轻干部正处在人生的大好时期,有权利去追求丰富的生活与美好的事物,但一定要分清兴趣的低级与高级,认清爱好的低俗与高雅,辨别享受与享乐的区别,自觉提高思想境界、培养健康情趣、端正人生追求,塑造阳光性格、正面人格,涵养浩然正气、蓬勃朝气,通过不断充实精神世界,为更好地工作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为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定最扎实的基础。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年轻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浩然正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更强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答题框架】

铸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信仰。

树立“一心为民谋公事”的价值追求。

涵养“幽兰自芳志高洁”的情趣境界。

【好句积累】

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

“风雨不动安如山”“乱云飞渡仍从容”。

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小事不可小视、小节不可失节。


“坚持人民至上”

【题目】

谈谈纪委干部该如何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把“人民至上”注入血脉融入灵魂

【解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6次重要讲话,贯穿始终的主题主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深情大爱,也是对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之心的谆谆教诲。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4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在上饶市婺源县他对当地老百姓这样说:“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年轻干部要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把“人民至上”注入血脉融入灵魂。

一是始终保持“我本百姓、根在百姓”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来自人民群众,加入党的组织、成为党的干部,并不是说能力变强了、水平变高了,而是意味着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因为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民服务。江西省浮梁县古县衙有一副对联写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写清了当官与做人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也必须“权为民所用”。当官就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公权力为民服务,除此之外,我们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与老百姓没有任何性质、地位、人格上的不同。党员干部应该牢记,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不能当了干部,身上就只有“官味”没有“人味”。年轻干部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要的就是把人民二字刻在心中。

二是自觉涵养“同心同向、共情共鸣”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清代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有没有宗旨意识、人民情怀,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与人民群众共情的能力,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待久了,对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是否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只有在情感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才能把市井烟火看在眼里,把民间苦乐装在心中。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不只是体现在大政方针上维护人民利益,也并非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立足于职责、发力于平常,在细微处见精神,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在与人民群众的每一次接触中都倾注情感。

三是不断强化“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新时代新征程,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必须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民之所急、民之所难、民之所盼。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以什么为旨归决不能在所谓的个人仕途和人民福祉之间犹豫徘徊,更不能损公肥私、因私废公,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旨归,这才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正确政绩观。当前,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仍然存在一定偏差,不担当、不作为,甘于“躺平”“佛系”的有之;盲目举债、大干快上,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也有之。这些畸形的政绩观,有时候比腐败带来的影响更坏、损失更大,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也是民心工作,同样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我们既紧盯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也紧盯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对影响基层群众观感。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人和事,做到严查快处,并推动解决入学难、就医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答题框架】

始终保持“我本百姓、根在百姓”的清醒。

自觉涵养“同心同向、共情共鸣”的情怀。

不断强化“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担当。

【知识拓展】

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答好“人民至上”实践题

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四下基层”中感悟“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走近群众、走进群众,切实了解基层冷暖,搭好“连心桥”密切党群鱼水情,提升人民满意度,给群众带来幸福感,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把真心贴近百姓,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百年历程中取得一个个胜利并愈发枝繁叶茂,就是在于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做到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向人民学习、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将“民生所忧、民之所盼”作为“行动所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入手,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乐群众所乐。“四下基层”下去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党员干部要用好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扑下身子、走进群众,常进地头、站墙头、坐炕头,与群众拉家常、问冷暖、听所需,积极从心底融入到群众中去,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与人民群众产生共情,以实际行动证明,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让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落地。

把脚印留在基层,践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虽然基层点多面广、工作纷繁复杂,每个地区,乃至每个村社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但正也是因为如此,更是学知识长本领练能力的广阔天地。广大党员干部应到基层一线磨砺、到风雨中历练、在泥土中扎根,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本领、锤炼一身的“钢筋铁骨”以冲锋之姿攻坚克难、战胜险阻。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好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项目一线等实践历练,真正躬身向下、脚上沾泥,全面收集掌握“一线资料”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摸全面、摸透彻。要聚焦聚力基层工作难点、民生关注热点、群众关系重点,从田间地头到民生保障,从产业发展到人居环境,时刻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获得新提升。

把实干融进血脉,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表明的是一种使命感,是一种事业心,彰显的是责任和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把“无我”的高尚情怀与“有我”的责任融进日常工作,把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力争“做一件、成一件”力求工作取得新进展、新质效。“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新时代实干兴邦的重要法宝,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理论政策“走到”群众身边、调查研究“下到”村里乡间、矛盾问题“化到”群众心头、办公会“搬到”基层一线。要拿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争做“排头兵”“领头雁”把本领亮出来,知重负重、职责尽责、聚焦问题、聚力攻坚,一个环节抓一个环节,一个步骤推一个步骤,确保每项工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扎扎实实落地见效。

 

“时时放心不下”

题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基层调研时、重要讲话中强调,“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你怎么理解

解析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基层调研时、重要讲话中强调,“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做好做实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向下思维”坚持脚步向下走,眼睛向下看,服务向下沉,真正将群众烦心事抓在手上,解决到位,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第一,脚步向下走,从“声边”到“身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当前,少数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宁愿与群众键对键、屏对屏,不愿面对面、心贴心,干群关系不够紧密。要主动迈开步子,俯下身问问教育、医疗等民生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效果如何,仔细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找准政策与需求结合点,避免“拍脑袋决策”。要养成“向下走”的行为习惯,像走亲戚一样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跟群众学经验讨方法,在走街串巷中厚植为民情怀。

第二,眼睛向下看,将“片面”换“全面”。“向下”过程大有讲究,是否能达到目的、收获成效,深度和广度都至关重要。要区分不同情况、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贴近群众深入调研,不能把眼光只聚焦到明星村、样板村,更要看到“知名度”不高,甚至是问题村、落后村。眼睛向下需掌握全情全貌,防止以偏概全,产生“视觉偏差”。要瞄准问题、抓住细节“台前”更观“幕后”全面分析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的主客观因素,善于从群众牢骚之语、难言之隐中抽丝剥茧,从巷砖屋瓦、炉灶锅台中掌握实情,从而开出务实管用的“祛病良方”。

第三,服务向下沉,让“找到”变“送到”。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既要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更要做好“送到家”的精准服务。要整合各类资源力量,用好机关党员“双报到”、驻村第一书记等多方力量,建立群众需求清单,通过“民生服务大集”“民生服务超市”等形式,推动暖心服务进村入户。持续加大资金保障,打造“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聚合辖区周边商超餐饮、邮政快递等生活服务资源,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不能“一沉了事”要完善群众评价反馈机制,将党员干部服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群众口碑好、实绩突出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营造“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浓厚氛围。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