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面试热点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接见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对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提出要求。请谈谈对弘扬公安英模精神的理解。
参考解析
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有利于激励广大党员民警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准确理解公安英模精神的深刻内涵
英雄模范是指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公安英模精神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来。一代又一代公安卫士忠勇坚毅,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铸就了公安英模精神。“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二,充分理解弘扬英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1、学习弘扬英模精神是践行公正司法的强大动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力所在,因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是法院工作的核心。当下全面依法治国正在纵深推进,法治道路的各项成果也逐步展现,公正在推进过程中不可或缺。学习弘扬他们的英模精神,就能更好地引领干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激励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定程序开展工作。
2、学习弘扬英模精神是筑牢思想阵地的有力支撑。英模的事迹具有普遍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学习弘扬英模精神则是对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推广和支持,通过了解英模的先进事迹,体悟英模的高尚品格,能够更好地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阵地。对于民警来说,学习并弘扬公安系统英模精神,能够进一步巩固干警思想认识,筑牢干警政治忠诚,以更加坚定的立场和信念,坚持做好法院各项工作。
3、学习弘扬英模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英模的优良品质来源于中华民族饱含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而英模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学习并弘扬他们的英模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干警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激励其以正确的态度权衡个人与集体、义与利、奉献与得失之间的重量,从而更好地将个人职业与民族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燃灯者”和“开拓者”。
第三,在新时代要以实际行动弘扬英模精神
1、忠诚铸魂,扣好从警报国“第一粒扣子”。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生命线,自觉将实现个人价值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紧密相连。引导激励民警将以身许党、从警报国的理想信念和雄心壮志根植于心。
2、砥砺作风,锻造绝对过硬的公安铁军。通过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令行禁止等日常作风养成,塑造人民警察职业精神,有力锻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公安铁军。
3、实战赋能,淬炼从警报国的能力本领。实战是检验公安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在火热的公安实战中得到教育、培养和锻炼,切实提升基础体能、警务技能、健康心能、职业战能、创新动能,成长为捍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精兵强将。
对于干警个人来说,要严格自我要求,提高思想站位。学会将自己与英模比照,寻找差距,及时补漏,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将自己作为建设法治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一块基石,勇于奉献。
二、近期,邯郸事件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校园霸凌屡见不鲜,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你怎么看?
作答参考
各位考官,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近年来,社会上屡屡爆出了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尤其是近期发生的邯郸事件,再度引起了社会对于这一话题的广泛讨论,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未成年犯罪影响十分恶劣。一方面,犯罪行为改写了多个家庭的命运。被害人的父母沉浸在悲痛中,而施暴者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另一方面,孩子虽然小,但知法犯法的行为,是对法律的践踏,有损法律的权威,如果不加以严惩,很可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效仿,不利于社会稳定。
深究其原因:
一是孩子认知存在偏差。网络的发展,使得青少年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很多孩子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做自己的挡箭牌,知法犯法,违背了法律设定的初衷。
二是宣传教育明显不足。对家长而言,始终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只要成绩好,似乎什么都是可以容忍的,进而忽视了孩子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而对学校来说,法律教育更像是一种形式,只是简单地介绍法条,生硬解读,并没有结合实际的案例深入讲解立法的本意。
三是法律适用存在惯性。刑法中,虽然对未成年人犯罪负责任有着除外规定,但出于对孩子人身的考量和社会舆论的考虑,现实中,很少真正地适用这一法律,导致发条更多地成了一纸空文。
邯郸事件的发生,是一次惨剧,也是一种提醒,我们的法律工作者、家长、社会都需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共同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要敢于落实法律。各地审判机关应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充分调研研讨,加强案例研究,互相借鉴学习,不断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另一方面,要做好教育宣传。学校和家长应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孩子的法律、道德观念,采取普法课堂,知识竞赛、案例展示等多种方式让法制教育深入孩子内心。
三、某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推出“滴滴报警”功能,市民通过微信报警后,周边警力就能像网约车司机一样“抢单”接警,出警完成后,市民还可实时评价。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第一步:破题表态
“滴滴报警”平台推出是打造数字化、智慧化警务平台的有力举措,是执法的有力尝试与创新,值得点赞。
第二步:具体展开
积极意义:
(1)平台推出有利于报警人实时查看出警情况、实时位置,缓解等待焦虑,增加民众安全感;
(2)有利于提升出警质量与效率,倒逼警务人员规范出警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民众意识,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3)有利于彰显政府面对社会治理难题积极主动作为的正面现象,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分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存在不足:
出警完成后,市民还可实时评价,可能出现刻意好评与恶意差评,损害执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第三步:提出对策
为了进一步完善平台,满足群众需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官方抖音账号、微博账号加大对“滴滴报警”的宣传力度,简化优化使用流程,丰富报警功能,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第二,完善实时评价机制,明确民众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刻意好评和恶意差评。
第三,完善线下报警渠道,增加警力配备,多方位、多层级、多渠道满足群众诉求,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警民关系。
四、面对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本应畅通沟通渠道,上下一心干事,形成同向合力,然而在现实过程中却变形走样,出现上级“不信任”基层、基层对上级“不交底”的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作答参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无论是想方设法稳增长,还是千方百计促发展,归根结底要靠这根“针”去落实。然而,少数上级部门感情上不信任基层、工作上不了解基层,落实政策信不过、交办工作不放心,经常一竿子插到基层,使基层处于被检查、被问责、被整改的状态。这一倾向亟待扭转。
这种过度监管不仅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还可能挫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与此同时,基层“不交底”也不利于上级全面了解基层实情,进而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如何弥合上下级之间的“信任缺口”,成为广大基层干部忧之念之、盼之行之的关键议题。
首先,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一方面,上级各部门应切实转变作风,转变推动工作的方式方法,感情上相信基层,工作中尊重实际,多听取基层执行者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杜绝“添乱不帮忙”“帮倒忙”的指导帮扶。另一方面,适当减少一些政策执行的刚性,给基层留足干事创业的空间,不要事无巨细、求全责备,对基层少念“紧箍咒”,适当给基层松绑,让干部不再畏首畏尾。
其次,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包括提高基层干部的专业素质、法律意识和服务水平,确保他们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既能够依法依规办事,又能灵活处理地方事务,从而赢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
再者,完善双方沟通渠道。推动上下级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反馈机制,使得信息传递更为透明、及时、准确,消除误解,增强互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既可以减轻基层填报负担,又能让上级对基层工作状态有全面客观地认识。
最后,应当倡导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共同负责的新型上下级关系。将基层视为治理主体而非单纯的任务执行单元,赋予其应有的责任与荣誉感。通过法治化、民主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重塑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五、张女士打电话投诉,咨询处的热线总是打不通,网上预约的办理事项很着急,但是每次都要推到两周以后,作为工作人员,你怎么办?
参考解析
第一步:破题表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群众投诉如果处理不当,会损害政府公信力,为此,我会如下处理:
第二步:具体开展
1、安抚情绪,先给她办理业务,承诺他一定会调查这件事,并及时妥善处理。
2、调查,是否存在延期办理,是否是我们自身问题,定向发送问卷,走访大厅了解是否大家都遇到这一问题
3、①确实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恢复张女士确实存在服务短板,一定会加以整改②没有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或者材料准备不齐全,投诉是个误会,向她解释说明网上业务办理预约时间。
第三步:总结预防
4、整改方案,建议领导。一方面增加咨询热线、人员,避免电话占线;一方面完善限时办结制,提升办事效率。
六、近日,江西上饶陈女士在网上发视频称,她在玉山县租了一处自建房,退租时被房东拿着灯一点一点检查,最后列出清单要求赔偿一万余元。谈谈你对“提灯定损”的看法。
参考解析
第一步:破题表态
房东“提灯定损”事件,既不合情,也不合法,折射的是监管部门工作的缺位,令人深思。
第二步:具体开展
危害:
(1)严重损害了当事租客的合法权益,增加租客退房周期与退房经济成本;
(2)严重抹黑了当地地方形象,影响当地旅游、房屋租赁行业的发展;
(3)损害了地方政府公信力,网络舆论的发酵、地方政府的处理方法时刻受到网友的关注,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原因:
(1)部分房东刻薄无理,受到经济利益驱使,无视行业规范与法律法规,变相敲诈勒索;
(2)地方政府监管缺位,对于房屋租赁行业乱象关注与整治不到位,让各类问题层出不穷;
(3)部分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而且处于租赁弱势群体,进一步助长了“提灯定损”事件野蛮生长;
第三步:总结预防
(1)高举一个“法”字,政府立法部门要不断完善房屋租赁行业的标准、规范细化房屋租赁各类主体权利与义务,将“房、人、合同”纳入监管体系;
(2)突出一个“严”字,联合税务、住建、公安等部门加大房屋租赁行业乱象整治,提高乱象整治力度,提升违法处罚成本;
(3)聚焦一个“变”字,通过大力开展文明教育宣传,引导房东、租客转变思维,不断优化房屋租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