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技巧:答好解决问题类面试题的“法宝”
如何把问题解决得更加有效
在国考省考等结构化面试中,经常会有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尤其是一些基层岗位,频率很高。此类题型特点是,一般会给定一个身份,然后描述一个或多个问题场景,要求考生解决。这类题目需要考生根据题干描绘的实际情况,妥善有效地解决问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题】
村里农家书屋建成后,使用率不高,有村民反馈说:图书没用,而且去农家书屋还不如看手机方便,手机上信息看得快、看得多。再说了,书屋的书籍不齐全,没有我想看的内容。也有村民说,我也想去书屋看看书,可是每次去都是关门的。作为村干部,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存在问题】
1.问题找不全。审题容易遗漏问题,只是简略阅读题干,缺少对于题干的分析。例如,作答时可能只发现了“书籍没用”、“去农家书屋嫌麻烦”的问题,对于村民话语中透露出的农家书屋服务管理不到位,村民看书不方便问题忽略了,导致无法全面有效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不符合实际。解决问题时候想当然,没有结合题干给定的信息思考,例如,本题中面对图书没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增加书籍种类,添加科技类、时政类图书,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没有考虑到书籍和村民的实际生活是否贴近,导致图书依然没用,解决问题不够切合实际。
3.解决问题不够细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给出大致的方向,没有具体解决问题的细节,比如,只是简单表达“完善农家书屋的建设”、“加强和村民的沟通”等,这种表述比较泛泛,让考官无法判断考生的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何提高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性】
1.加强题干问题的分析。审题时进行分析,农家书屋使用效率不高,可能是农家书屋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村民的问题,接下来审题时就带着“找图书馆和村民在哪方面有问题”的思维去阅读题干,再将题干表述进行转化。在本题中,书籍没用反映的问题是图书种类不符合村民需求;村民觉得去图书馆不如看手机方便,一方面反映的是村民对阅读不重视,嫌麻烦;另一方面是农家书屋服务不到位,让村民看书不方便。
2.结合题干实际场景。题干中农家书屋的建设是在乡村,因此,解决问题时候要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例如:作答时可以表明“村民平时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在增加书目时,我们可以增加一些预防病虫害、农作物栽培指导等相关类型书籍,让书籍更符合村民的需求”。
3.解决措施要具体细化。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有具体细节,才能向考官展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例如:“加强和村民的沟通。了解村民情况,包括所需的图书种类、希望农家书屋提供哪些服务,为之后图书馆建设提供方向”、“完善农家书屋建设,一方面增添自助查询机器,方便居民查找是否有需要的图书;另一方面增加专人进行服务,引导村民借书还书,提高村民满意度。”
解决问题如何实现由“虚”到“实”
面试考试越来越注重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设置,测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很多考生能找到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却稍显薄弱,解决的手段单一,内容空泛。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如何将问题解决由“虚”到“实”。
一、巧用解决问题的“公式”
要解决一个问题,应该思考谁去解决,用什么方法解决,解决什么内容,实现什么效果,总结起来,公式就是“主体+方式+内容+结果”。同样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比对一下“虚”和“实”的说法。比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虚”的说法是:“开展宣传,通过宣传不断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实”的说法是:开展宣传,采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开展小区指导宣传等方式,讲解垃圾分类的操作方法,通过宣传不断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二、抓住不同层面,有效解决问题
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按照层面的角度来看,包括“思想、制度、管理、监督、服务、技术、资金、人才”等,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不同层面分析,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解决流动人员在城市生活不适应的问题。从思想层面来说,可以开展讲座活动,引导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从制度层面来说,可以出台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低价优质的住房,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从管理层面来说,可以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监督层面来说,可以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和劳动用工市场的监管,防止涉及流动人员的违法行为。从服务层面来说,可以建立健全的服务网络,提供便捷的服务通道,包括线上平台、一站式服务中心等,方便流动人员获取所需的服务。从技术层面来说,可以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供移动支付、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教育等智慧城市服务。从资金层面来说,可以加大对流动人员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确保其可持续运行和发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流动人员居住条件、促进就业创业、提供培训和教育。从人才层面来说,可以建立培训机制,加强流动人员服务意识、跨文化沟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公共服务人员对流动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度。
答好解决问题面试题只需三步
第一步:找准问题
只有准确把握问题才是解决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认真审题找准题目中的问题,比如可以通过问题词,题干逻辑结构转折等。例如:某老旧小区空间紧张,停车位少,因此居民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在路边,占用了机动车道,妨碍了居民出行。如果你是社区负责人,请问你会如何解决。此题重点解决两个方面乱停和没地方停问题。
第二步:分析问题
结合题干信息和现实实际情况对题干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分析问题解决的轻重缓急和发生问题的原因。比如上题乱停和没地方停的问题,先解决乱停,再解决没地方停的问题更现实一些;然后乱停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没地方停的原因是车多、停车位少。
第三步:提出办法
第一、进行疏导整治。一是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出倡议书和通知,并在现场进行劝导,让居民自觉停到车位中。二是联合物业、业委会,对长久停放的车子转移到车位中,并在微信群中告知。
第二、拓展停车空间。一是对楼前楼后进行再规划,尽量再腾退出一些可利用的空地,作为停车点;同时,在小区外围寻找合适的位置建立共享车位,并广而告之。二是在现有停车位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建造立体停车位。
第三、持续跟进完善。一是组织退休大爷大妈建立志愿服务队,随时对乱停车行为进行劝导,引导他们停到车位里去。二是持续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后续对停车位的设置不断进行完善。
【例题展示】
你单位接到群众举报,某小区附近有工地进行施工,噪音大,影响居民休息,还存在污染问题,群众投诉也无人理会。该施工场地处于辖区交界处,假如你是城管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处理?
第一步:找出问题
针对解决问题这种题型,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审题,找出并找全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逐一解决问题不拉漏。本题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噪音扰民;二是污染问题;三是投诉无人理会;此外,该施工场地处于辖区交界处,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阻碍。
第二步:分析问题
首先,噪音扰民问题,往往建筑施工单位的噪音在午间和夜间是高发时段,主要是打桩、搅拌、运输等;其次,污染问题往往是施工单位常见污染为扬尘、渣土、带泥上路等;再次,投诉无人理会说明对群众困扰不够重视,也与交界处有关;此外,该施工场地处于辖区交界处,很可能是投诉无人理会的原因。如,存在九龙治水问题,权责不明晰等。
除此之外,还要明确身份。给定身份为城管工作人员,在处理上述问题时需关注身份的特殊性,城管要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综上,明确工作目标。要高度重视群众的诉求,在处理时需要协同相邻辖区兄弟单位联合执法,明确权责,给予迅速、满意的答复。
第三步:解决问题
第一,针对投诉无人理会及时回应。限期解决,并向居民详细了解施工队噪音和污染细节,之前向哪些部门进行投诉,以便更快速解决问题。
第二,针对辖区交界处问题,开展联动执法。联合相邻辖区及本辖区有关部门如环保、住建等兄弟单位组织联席会议,厘清职责权限,深入工地现场巡查,开展设卡盯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掌握工地噪音和污染问题。
第三,最重要的是针对投诉的噪音和污染问题,依法处理严格检查。
针对噪音问题,约谈施工方负责人,说明其违反了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使用降噪施工工艺和设备,如隔声屏,隔音玻璃,强化重点时段噪声管控,做好消音、减震、降噪等措施;工地错峰施工,禁止夜间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施工。
针对污染问题,说明施工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要求各工地务必尽快修复现场环境,同时,采取喷淋洒水、砧布覆盖、渣土及时清运、专人清扫等措施,还居民一个干净的环境。
最后,反馈结果。及时向群众公示处理的过程及结果;并鼓励居民通过热线、留言板等渠道来反映问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作为一名城管工作人员,要担起责任,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为避免“运动式执法”,一方面,通过常态化普法宣传,督促工地依法施工;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接诉即办”,并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厘清权责。
把握以上解决问题的三步方法,希望广大考生要根据题目特点进行灵活运用,祝愿广大考生在面试考试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