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言语:解主旨观点题简单有效的好方法
2024-06-04 06:35
来源:政华公考

行测言语:解主旨观点题简单有效的好方法

巧用对策词解行测主旨观点题

主旨观点题一直是行测言语片段阅读中考查的重点,而主旨题中判断意图题占比较大。然而大家在做判断意图题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1.题干太长不想读,读也读不进去,读进去也读不懂

2.感觉是某个选项,但是看到其他选项就想改,一改就错

3.选项看起来都差不多,越看越懵,无所适从

4.上课学了一堆理论,陷入了理论无用的大误区

那么做这类题如何快速准确抓住文段主旨,筛选出符合作者意图的答案呢今天给大家一个做题抓手,巧用对策词来解主旨题。我们可以点关注文段中的对策词,如:“要”、“应该”、“必须”等。尤其是在尾句中出现对策词时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文段会通过对策句引导的句子来体现作者意图。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1】

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活态的社会习俗。如果说传统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新时代汉服则是以传统汉服为基本规范,吸收其他民族服饰元素,适合当代人着装需要,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象征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符号的服饰。当前,汉服穿戴还属于在特定文化空间展示艺术美的范畴。要加强汉服研究阐释工作,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汉服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将汉服作为礼服向国家、社会、人生仪式,以及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推广,最后推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当前应加强汉服理论研究和推广

B.新时代汉服设计应体现时代精神

C.汉服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

D.汉服理论研究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答案A解析文段先指出汉服是活态的社会习俗,新时代汉服是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象征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符号然后说明当前汉服穿戴仅是在特定文化空间展示美,范畴比较狭窄最后通过“要”引出对策,其中“要加强汉服研究阐释工作……话语体系”强调的是加强汉服理论研究,“将汉服……方面推广,最后推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居”强调的是加强汉服推广。因此,文段意在强调需要对汉服加强研究和推广。A项是对末句对策的同义转述,正确。B项“新时代汉服设计应体现时代精神”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对应文段第二句,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对应文段尾句“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汉服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概括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A。

通过这道题目可以看出,对于判断意图题,文中如果出现“应,应该,需要,必须”类似这样的词语,统称为对策词。对策词引导的句子直接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对于文段对策词的敏感性,更快速地锁定文段想表达的重点,从而选出答案。

 

巧抓假设句,轻松拿下主旨题

我们在做主旨题时,若文段中出现假设句时,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那什么是假设句呢

顾名思义,假设句就是假定一种情况,陈述在这种假定情况下所产生的后果或提出问题。往往就是体现作者意图的关键句。

假设句的假定情况一般由“假设、假如、假定、如果、比如、比方说”等词语引出。

所以我们在做主旨观点题时,要抓住这些敏感词,从而找出体现作者意图的句子。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感受下:

【例题】外科手术和放、化疗对癌症治疗的效果可以肯定,但不满意。由于存在对自身的损伤,加剧了正不胜邪的矛盾,给癌细胞复活繁殖以可乘之机,一旦复活,卷土重来,而自身正气削弱殆尽,无力抵挡,导致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结果。若能与中医在理、法、方、药实际内涵上切实融合,杜绝形式上的凑合,定能弥补这种不满意,使正不胜邪转化为邪不胜正,则可望获得圆满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癌症有着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特点

B.中医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外科手术等西医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

D.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能会从根本上治愈癌症

答案D解析文段第一句指出外科手术治疗癌症虽有效果但不满意,第二句紧接着第一句的话题具体讲不满意的原因,第三句通过若来假设外科和中医结合能弥补不满意,获得圆满结果,这里的不满意就是指上文说的外科手术效果。因此,文段重点就是在最后一句,即外科手术和中医结合对于治疗癌症能够有更好的效果,获得圆满结果。

A项指出癌症的具体特点,文段第二句有提到,但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

B项指出中医对治疗癌症有效果,但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中西结合之后的效果,并没有单独说中医的治疗效果,因此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

C项指出西医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从文段第一二句中可以得到此信息,但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

D项中西医结合会从根本上治愈癌症,实际就是文段最后一句的同义转述,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所在,当选。

故本题答案选D。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会发现,抓住了文段中的假设句,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广大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对文段中出现的假设句敏感,这句话往往就是文段主旨所在。

 

抓住作者的“隐性主旨”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片段阅读板块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题目:作者在文段中指出了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缺陷或错误,但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往下说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文段让人有些拿不定主意,作者说了这么一大堆,难道主旨就是想说我们现在存在这些问题吗选项里倒是有问题本身的表述,但一选了之总让人觉得心有不甘。选项中也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可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还能选吗

这样的题型,我们将它称之为“隐性主旨题”。顾名思义,作者并没有把想表达的主旨直接包含在原文的某句话中,而是通过“拐弯抹角”的暗示手段,间接表达了文段的主旨。这样的文段通篇找不到所谓“主旨句”,但作者已经把想要表达的意思隐晦地传达出来了。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在现实中,我们如果郑重其事地讲出当下存在某些问题,往往并不是单纯地指出问题本身,而是想强调问题需要解决。

拿一个生活中的场景举例。小张放假后每天瘫在家里吃喝玩乐,学习的事情被完全抛之脑后。小张的母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道:“学如逆水行舟,你一天天这样荒废学业,以后肯定要后悔的呀”我们代入小张的角色揣摩这番话的用意,母亲的意思当然不是强调荒废学业是一件不好的事,而是在希望小张能够尽快改正这一问题。

为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基本思路,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例题】空气、水、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然而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雾霾来了我们能看到,河水变臭我们能闻到,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种出来的,含有什么不该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如果今年这片地里种出的庄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带毒,若想恢复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土壤污染与其他生态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众应重视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识

C.土壤污染危害的发现为何具有滞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应舍得投入时间和财力

答案B解析文段作者在第一句“然而”之后便指出我们当下存在的问题: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后文进行了原因的分析以及危害的阐明。因此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B选项对应问题的解决,当选。A选项强调土壤污染的不同之处,非重点。C选项解释滞后性的原因,无中生有。D选项给出的对策并非对应文段重点内容。

总之,今后遇到此类文段,可以概括文段所提到的问题,并结合选项选择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便是隐性主旨题作者的核心观点。

 

片段阅读主旨观点题尾句之中有惊喜

在行测备考中,有些小伙伴苦水甚多:“主旨题,时间这么短,文字这么长,太难了。”谁说不是呢,特别理解大家的感受。今天就来聊一聊如何快速地找到主旨句的重点。分享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关注文章的尾句,你会有惊喜。

其实很多同学都知道。做言语理解主旨题尾句非常重要,往往就是总结或者是对策。但是大家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时候尾句才重要。下面来说几个套路。

套路一、条件句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条件句在尾句中的价值。因为作者可以通过条件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只有帅,才能解决单身的问题。这个句子就突出了帅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举个例子。

【例1】城乡历史文化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情况尤为复杂。不同的传统建筑、旧城街巷等物质遗存,相异的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传承,构成了各个城市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这也决定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方法不能完全相同。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面临着历史古都型如何保护、传承,传统风貌型如何延续、更新,地域特色型如何保持、创新等问题。只有精准施策,才能把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因地制宜

B.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着复杂局面

C.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应保留城市的物质遗存

D.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需要关注城市的文化气质

答案A【解析】本题在前文大篇幅地在强调进行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在结尾通过关联词“只有……才……”强调精准施策的重要性。所以尾句突出了作者的观点,对策。那么在四个选项中能有精准施策含义的,只有选项A的“因地制宜”。所以这题就选A。

以上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我们想突出的是如果尾句中涉及了一些条件句比如“只要……就……”“只有……才……”,那么请务必注意,这很可能就是作者的观点体现。

套路二、假设句

有的同学可能非常奇怪。假设句怎么也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呢我给你举个例子,听好了。比如你特别爱玩手机,那么你对象非常不耐烦。然后冲你吼道,如果你再玩手机,我就和你分手,让你成为单身狗。那么她通过这个假设句表达的观点就是,你不要玩手机了。

你应该get到这个点了,我们来看个具体的案例。

【例2】外科手术和放、化疗对癌症治疗的效果可以肯定,但不满意。由于存在对自身的损伤,加剧了正不胜邪的矛盾,给癌细胞复活繁殖以可乘之机,一旦复活,卷土重来,而自身正气削弱殆尽,无力抵挡,导致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结果。若能与中医在理、法、方、药实际内涵上切实融合,杜绝形式上的凑合,定能弥补这种不满意,使正不胜邪转化为邪不胜正,则可望获得圆满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癌症有着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特点

B.中医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外科手术等西医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

D.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能会从根本上治愈癌症

答案D【解析】亲爱的同学们,这题挺简单的。开头告诉我们外科手术放化疗效果我们不满意。最后通过假设句提出,如果能与中医结合则能获得圆满的结果,也就是能彻底地治愈癌症。所以作者通过尾句当中的假设句中西结合的重要性。我们看四个选项能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只有D这个选项。

好的,稍微总结一下,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做题思路和技巧。也就是说,如果今后碰到尾句是一种假设句,并且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那么请务必注意,这很可能就是你要找的主旨。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