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提出对策题技巧和方法
作答申论提出对策题要掌握这些技巧!
提出对策题目作为国考和省考申论中的常客,是考试中需要掌握和着重把握的题目,就近几年考试趋势来看,提出对策题目的出题频率越来越高,分值范围基本维持在10—20分的区间内,在申论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接下来带大家看看提出对策题目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一、审题是答题的基础
根据作答原则问什么、答什么的基本思路,提出对策题目尤其需要审清题干中的要求。一般审题时需要明确:问数、身份、要求、作答对象。具体命题总会如何设置难度,以下是逐一分析:
问题一:身份对于答题究竟有什么影响?若身份为工作人员,判断其有无影响主要看是否需要身份来执行,若执行则只改变表达方式,比如:申请、请示、合作等。
问题二:提出对策究竟有几问?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一问只提对策,其特点表现为2种情况,未涉及问题--Eg:请就更好搭建诚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或问题具体且针对--Eg:请针对A村垃圾分类围村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种两问,概括原因/问题/现象/特点/成效+对策的形式,其特点表现为3种情况,出现“并”,要求中出现“问题表达清晰”等以及问题不具体:Eg:材料中提到的问题,请提出建议/材料中体现小黄和小李工作中的种种/某种困惑,就困惑提出建议。
二、找点是做题的关键。
得分率和准确率大部分是在此过程中寻找和完成的,找点时需要大家随时保持对于作答对象的敏感,对于要求的谨记,才能有效获取要点,保证答题。具体方法如下:
1.直接对策(摘抄)--专家讲话、政策文件、民众希望、中心句
【例】根据给定资料,对当前我国该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2.间接对策(推导)--原因、问题
【例】苏颖说还有一个小区6年多两度筹备成立业委会均失败,后来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监督下,历时四个多月终于选出业委会。业委会受到外部压力导致成立难,而成立后履职难则多半来自业主内部问题。一方面,业委会委员是否秉持公心,是否具备组织带领业主自治的品德、能力、公信力和责任心(标准高),是业委会成立并良序运转的重要条件。多数居民“不愿管事、不想管事”的心理较重(居民不愿参与),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另一方面,有的业委会委员并不能代表广大业主的利益。“业主群体的共识很重要。”毕文强认为,业委会顺利运作需要全体业主的信任与支持。
两度筹备失败==问题:业委会筹备难、最终成功==对策: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监督
外部压力成立难总结上文:履职难--居民不愿、不想管事心理较重/居民自治意识薄弱,难以形成治理合力;不能代表广大业主的利益,能力素质难保证;
对策:需要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监督,需要全体业主的信任与支持,增强业主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3.常见对策--(自创)
【例】记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正六街、丰产路、南七路、南九路等路段的人行道,有些地方被大树挡道,而且树木根系发达,裸露在外,行人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南七路人行道两侧的杨树最碍事,人行道只有两米多宽,大树就占了一半。”市民李先生说。
W1.绿化占道,树木挤占人行道、盲道,人行道窄。
D1.修整绿化带/占道树木/砍掉占道树木,合理扩宽人行道,重新规划设置盲道、人行道。
加工是提升答案标准化的有利条件。不规则分布在材料中零散信息通过整合和校准成为具有标准化的答案,提高得分率。加工方式在三个方面需要注意。逻辑加工,对策可能呈现并列、总分、递进等逻辑关系,需要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列。语言加工,符合材料题干和身份的要求。
书写是得分的第一关卡。阅卷中书写的情况将是决定得分的关键情况,书写中注意分段、分条。每个要点尽量呈现要旨句+具体展开的方式进行书写。书写公式:主体+对象+手段+内容+目的,比如:A市智慧城市建设+对策+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检测,在全市范围搭建智慧信息网络+实现全域检测。
提出对策题目需要在做题环节中保持细心、日常中保持积累,结合训练,提升答题能力!
申论提出对策题的六大技巧!
一、针对问题提对策
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观点。也就是结合材料中的问题一一反过来就是对策。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而且一个问题可能需要两条或者更多的措施来解决。打好“组合拳”,标本兼治,长短结合。
二、根据原因提对策
一些材料会揭示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原因,得出对策。
三、巧用材料提对策
1.正面挖掘。对材料中提出的对策思路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充实完善,强化可操作性,有条理表述使之成为完整的对策。
2.反向引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材料反映的错误做法和观点中反推,另一种是从不正确、不全面的观点推出相反的正确观点。
3.合理设想。依据自己多年以来的理论学习或工作经验,大胆设想对策。从根本上说,发现、提炼、制定对策能力的养成,依靠平时的思维锻炼。要养成随时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随时关注社会现实,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有的材料直接谈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思路、办法。例如“某某人建议”、“某某专家提出”、“某某负责人指出”,或者“一要……,二要……”、“应该……”、“必须……”,这些词语之后提出的观点、意见,都是材料直接提出对策的关键信息。
4.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给定资料中一般会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考生可以从中总结对策。
四、万能措施提对策
1.坚定信念,一心向党。
2.着眼长远,科学规划。
3.领导重视,转变观念。
4.完善制度,优化政策。
5.组织协调,齐抓共管。
6.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7.学习教育,提升能力。
8.转变作风,务实重行。
11.强化监管,考核监察。
10.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1.多方融资,加大投入。
12.人才第一,团结协作。
五、结合领导提对策
结合领导的最新提法来提对策。这就是说新话、增亮点。
六、融合实际提对策
这样就会有个性、有神采、有新意、接地气。
如何高分拿下申论提出对策题?
在申论考试大纲中,作答提出对策题目所对应的能力通常表述为“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或“解决问题能力”。很多参加过各类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仍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提出对策时能否直接抄资料?对策在资料中出现的标志有哪些?其实,提出对策题是以给定资料为根本,在充分把握给定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构思整合,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策制定的最终目的是执行,因此,其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行效果的好坏。故而,在作答提出对策题目时,大家必须谨记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就是要针对“给定资料”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策要针对“给定资料”中的主要问题;二是指对策要针对“给定资料”中反映出的倾向性内容。
针对“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事件或现象提出对策,这是作答这类试题时所遵循的宗旨,主要测查考生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给定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及取舍,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合理性建议。
针对特定内容提出对策,申论“给定资料”反映的大都是具有某种社会性、现实性及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在资料中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对这类问题解决的基本倾向。但又因为是选拔性考试,从试题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在某些方面还具有其特殊性甚至是典型性。因此,考生所提出的对策就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显示的基本倾向,同时还要针对问题的特殊性或典型性以及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来提出对策。
二、合情合理合法原则
合情,对策的提出要合乎国情、合乎民情;合理,对策的提出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合法,对策的提出要充分体现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提出对策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申论试题,都是具有社会性和现实性、关乎民生大计的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考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关心,对社会热点、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话题也应有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试题不管涉及哪方面的问题、事件、现象及观点,这些问题本身都是明确的,是非标准是清楚的,是已经过实践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提出对策时,要根据给定资料的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墨守成规;既要体现创新意识,又要有针对性。考生必须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之上,确定自己提出的对策的基本内容。
三、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是指可以“做什么”,即理论如何指导实践,提出的对策能否实施。一般来说,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应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考虑。经济可行性是指对策的提出要关注成本的投入,即注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政治可行性是指对策的提出要符合国家当下的大政方针,不能超越政府的权力范围。
把握以上三个原则,作答出高质量的申论提出对策题,小伙伴们的日常备考中赶紧应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