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文章写作妙笔生花之开头篇
2024-09-06 08:40
来源:政华公考

文章写作妙笔生花之开头篇

申论文章写作开头这样写就能“妙笔生花”

对于广大考公考编的同学们来说,文章写作可谓是最令人头疼的题型,难度大、分值高、对考生要求高,往往让很多同学无从下手,因此,练好文章是一项重要工作。而对于文章写作而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就卡在开头难以下笔,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如何妙笔生花。

首先,文章写作是有基本的方法思路的,要想开头写得好,基本的写作方法是必然的,只有掌握基本的写作思路,才能做到应对不同的文章游刃有余、条理清晰。文章开头最核心的目标是引出核心总论点,也就是文章的核心观点话题,所以在开头部分,不管怎么写,只要最后能把观点引出来就可以,当然,开头不要写得太长,一般控制在100到150字即可,不要太过啰。那么,开头可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一、概括式:

对于有给定材料的题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给定材料的内容来进行写作,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后,组成开头,具体如下:

点题+概述材料现状、背景、成绩、问题、现象、案例、政策……分析过渡+亮明观点

1.点题:阐述“题干”

如:“题干”是说……/本质是……/表达了……

2.概述材料:

成绩:……不断发展,……得到提升,……得到有效改善

问题:……的问题,……的困境

3.分析:

积极影响:彰显了……

消极影响:阻碍了……

原因:这得益于……这背后是……

4.总论点:亮明观点

因此/因而/故此/由此可见,要……,方能……

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体来看,要实现……,必须……

二、灵活式:

对于题目未给定材料或者材料较少,无法直接引用的情况,就需要我们能够自己构建内容,这时候就比较适用灵活的写法,具体如下:

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分析+引出观点

1.时代背景/政策背景:

新时代,是……的时代,也是……的时代伴随着……,新时代展现出了……的新气象,也提出了……新问题……》指出……党中央指出……,对……做出总体部署/擘画……宏伟蓝图/吹响了……时代号角/描绘……远景目标

2.分析:

凡此种种,都在考验着……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这一/这些政策明确了……时代的考卷常出常新,新时代为我们出了……的难题……历史与现实向我们揭示了亘古不变的道理:……

3.引出总论点:

……的背景下,……立足/身处新时代我们要……面对……的时代问题,我们要……时代催人奋进,我们要……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

此外,文章写作还需要一定的亮点,尤其是在文章的开头,如果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将收获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同学们适当积累一些好的表述方法,让考官眼前一亮,具体如下:

1.时代变化型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世事变迁,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的情况,我们只有拿出因势利导的智慧和勇气,做到……,方能……,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中始终保持发展势头,勇往直前。

2.思辨型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与……是紧密联系的,若说……为高阁,……则为地基。若无……支持,……不过是空中楼阁。我们既不可只顾求……,也不可一味守……。……相融,互为辉映,往往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美好。

3.启示型

“大道至简,大道相通”。越是深刻、普适的道理往往越是简单。“……”便是这样一个抽象简单而富有启发的哲。不论是……,还是……,这些成功经验中都蕴含着“……”的思想,都带来了同一个启示:……。

 

申论开头这样写,考官都叫好!

要让申论文章开头更出彩,就要在主题引出和观点表达上下功夫,学会主题引出多样化、观点表达灵活化。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

一、主题引出多样化

背景引出主题

通过背景引出主题作为文章开头,可以运用自身日常积累,也可以从材料中挖掘,依据材料时会更加贴切。

1)位置——主题体现在首尾两则材料。材料有很多字,找材料时需要学会筛选,背景是宏观情况介绍,建议背景从首尾材料中找,首尾处一般有贴合题目的背景。

2)内容——侧重于政府、社会、企业、群众的相关内容。例如当前政府做的事情,当前社会的形势,企业的形势,当前群众、老百姓是怎样的等,故只需从首尾处找大范围描述整体形势的内容,筛选出来当作背景使用。

3)表达——不建议用“随着”,可以用“当前、近年来、近日、今天、眼下、时下、现在、日下、当下”等;或者涉及大环境/政府时可以用:“在……精神的感召下/政策支持下(涉及政府)、在……的潮流下、在……的推动下(涉及企业、大趋势)”。

名言引出主题

可以采用名人名言引出主题作为文章开头,如文学家、史学家、企业家、领导人等的讲话。运用时同样可以从材料外和材料内两种方式得出。

材料外的名人名言需要平时多积累,在看到名人名言时,需要标注出能说明的话题(可以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整理),而不是毫无目的地记。

比如平时看到高尔基的话“读的书越高、越清晰的认识世界,越明了生活的意义,就越觉得生活的重要”,那么以后看到与读书相关的话题时可以用上;比如西塞罗说“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以后看到与法律有关的话题、观点时可以用上;

再比如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以后看到教育的话题时可以用上这句话。如果没有积累、记不住或想不起来,运用材料内的名言也可以。

材料内的名人名言,一般来说,放在首尾处的更有代表性。所以,首尾则材料往往有典型的例子。但有时看到的名人名言比较多,需要筛选,在使用时为了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建议找短小精炼的表达,选择简练的名言,有明确身份(创始人、发明人)或人名的语言。

此外,在文段的表达上,可在一开始先亮明名言,便于引出主题:“于是……便应运而生;……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前面我们已经用首则材料外举例,运用上述方法(①看材料是否有名人名言、短小精炼的表述,②看是否有明确的身份和姓名),可以找到用于引出主题的名人名言表述有:“英语流利说”的创始人王先生表示“初创是令人迷恋的新事物”。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尾则材料。

事例引出主题

如果不想采用像背景那样俗套、像名言那么难的方法,想很自然地引出主题,可以采用事例引出主题。事例引出主题需要储备事例,跟之前两种的储备途径相同:材料外、材料内。

积累材料外事例时,需要思考事例所反映的道理。可以将例子进行分析后分领域积累,如共享单车乱停放是社会道德问题,共享单车的出现则是创新的经济模式等。

材料内的事例就非常多,不只是在首尾段出现,全文都有事例。材料中的事例,在频繁出现主题词的事例中摘抄,建议选择内容比较长的事例,但是不要照抄原文,按照主体、经过、结果的方式筛选。在表达上要注意加上主题词: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正是……的典型案例;这也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样,事例和主题词就串起来了。

二、观点表达灵活化

同样是文章开头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通常其表达比较客观,比如“促进文化发展”等。如果观点的表达不吸引眼球,看起来便索然无味。因此,要让开头更加出彩,除了简单罗列观点,在表达的时候也有方法,如在形式上可以善用小短句、关联语、设问句式等来灵活化的表达方式,让主题更突出,增强开头的气势。

善用小短句

小短句,或称四言八句。句式工整,即前面的动词和后面的名词组成了句式相同的语言,这即为小短句。其表现形式有:

1)动词+名词:满足群众意愿、回应群众诉求、迎合群众期待;耍官腔、拿官调、施官威;干大事、干实事、干真事、干好事、干百姓乐意的事、干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

2)名词+形容词:机会、梦想、平台;新思路,新模式,新视野,新业态……

善用关联语

引出主题之后,在亮明观点的时候可以善用关联语,让句子变得更有气势。其中,最直观、最有效、最有冲击力的当属排比,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常用的关联语有:

……是……还是……;是……是……更是……

……还有……更有……;必须……必须……必须……

关乎……关乎……关乎……;需要……需要……需要……

不仅要……还要……更要……;能看到……还能看到……更能看到……

影响了……影响了……影响了……;危及了……危及了……危及了……

……勿……(不要……不要……);是否能……是否能……

不是……而是……;不是……而是……;要……不要……;要……不要……

善用设问句

文章开头观点的表达还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事例和观点不变,表达的语气不同,表现出的气势也就不同了,起到增强语气的效果。如“众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这样的模式不值得我们欣赏吗?”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究竟/到底/归根结底……?

难道……?试问……?

还有……能像……这样……?

总结一下,开头是申论文章的重要部分,写作时要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观点。

开头需要有观点、需要为下文做好铺垫、需要凸显文采。

为亮明主题观点,经常采用的有阐述式、评论式和总结式三种方式,写出好开头。

为凸显文采,通过背景、名言和事例引出等多样化方式引出主题,与此同时,善用小短句、关联语和设问句等灵活化方法来表达观点,让申论文章开头更加“出彩”。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