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2025行政执法类申论写作甄选范文
2024-11-01 22:13
来源:政华公考

2025行政执法类申论写作甄选范文

打造法治政务环境

法治政务环境是一种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努力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积极探索政府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府改革转型、建设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务环境,能够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障。有人认为,搞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治政务环境,会影响行政效率、拖改革发展后腿。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真正拖后腿、留后遗症、影响长远发展的,是不依法办事。缺乏法律约束,就容易出现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

新形势下,我们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打造法治政务环境。建设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务环境,按照法律规则和程序办事,尽管有时看似慢一些,但有利于形成共识、避免失误、减少工作中的矛盾纠纷,从而有效推进改革发展。法治水平、法治政务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目标导向要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治理者具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理国家的能力,善于运用法治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各方面事务。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目标就是使行政机构依法设立、行政权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确定、行政行为依法作出、行政责任依法承担,让一切行政行为在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下进行,保证行政权力运用符合法治精神,防止行政权力盲目扩张和滥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法治思维要强化。新形势下,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有没有法治思维、具不具备法治能力、能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是否做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法治轨道上履职尽责。领导干部应用法治思维想问题,使法治思维成为基本思维方式,说话办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用法治思维作决策,使决策的权限、程序、手段合法。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把法治思维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才能建设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务环境。强化法治思维,需要建立经常性的学法制度,邀请法学专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新任领导干部和新录用公务员应经过法律知识考试和相关培训。强化法治思维,需要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对政府工作中涉及相关法律的研究,为政府重大决策、制定规范性文件等提供法律意见。

重点任务要突出。打造法治政务环境,要突出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对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行政法规、规章,要及时推动修改和废止。要突出行政执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积极探索和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突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责任分工要落实。打造法治政务环境,要完成的任务很多,需要啃的硬骨头也很多要明确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的主攻方向,拓展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的实践平台,丰富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的抓手,集中力量、逐个破解,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蹄疾步稳,善作善成。应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与年度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抓具体、具体抓,细化任务分解,制定落实路线,明确进度要求,做到每一件工作都有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积小胜为大胜。

 

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和道德是现代国家治理不可缺少的两种重要手段。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结合起来,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规范体系。法治重在他律,具有强制性、威慑性,可稳定人们的预期,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重在自律,具有调节性、劝导性,滋润社会成员的心灵。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的践行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运行得好需要有内容完备、有效实施的法律。德治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优势和优良传统,德治发挥作用需要道德的教化与践行。在一些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对于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可以给予引导和惩戒。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治和德治两手都要抓。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大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法律制度承载着相应的道德理念,彰显一定社会的道德追求。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可以将一些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再通过法律实施来体现价值观和道德要求,并通过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在推进道德建设时,也可以借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对于较为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等,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助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实现良法善治,离不开道德作用的发挥。道德是制定法律的重要依据,为法律创制提供思想基础,为法律正当性提供评判标准,为法律实施提供道义支持。因此,道德教育要突出法治内涵,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认同和信仰法律,明是非、知荣辱,以道德伦理滋养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法律实施的文化氛围。

 

推进法治保障民生“新航标”

法律是天下之公器,处理实际事务、追求整体社会全局的合理和公平。法律由人民而立,保护人民利益。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和实施,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法治的建设也将开启保障民生的“新航标”。

法治力量护航民生,能够维护公民合法权益。马克思曾说过“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当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伸张正义。这就是彰显法律权威性的具体体现。法律就是我们公民权利的护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再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就是要以立法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护航民生发展建设的“每一寸土地”保障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利。法律应该温暖人心也必须考虑社会后果,让法律的阳光洒满大地,就能彰显出法律护航民生的力量。

法治力量护航民生,能够实现政府责任落实。改善民生,需要挺起法律的脊梁。如今,我国出现了一些社会民生问题,不完全是因为无法可依,从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政府主管部门职能重叠或是将法律视为“一纸空文”不能依法行政所导致的不良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有法律撑腰,就要做到依法行政。“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政府责任落实拿出强有力的执行才能让“织密法网”净化社会风气、回应民生关切。

法治力量护航民生,能够推动社会风气转变。建党100周年之际,老百姓物质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精神文化层面还有所欠缺。促进型立法的形成就是合理有效的完善法律的空缺,提倡和促进某项事业的发展。从“常回家看看”立法到规定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再到设立“离婚冷静期30天”的纳入程序。法律正是对一些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可贵的立法思想和意识就是法律引导社会风气转变的体现。法律应当注重民生导向,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促进型立法释放着法治善意,也会让社会更有人情味。

“国计民生”国家大事的谋略和民生相辅相成,法律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法律的民生价值也有助于找到民生发展的有利途径,每一部法律的审议制定,都应该以民众的诉求和社会的关切为出发点,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每一项立法都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干群携手绘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同心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就要形成全民尊法、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遇事找法、办事靠法、解决问题信法成为一种常态,才能更好地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加快法治强国的步伐。坚定法治信仰是推动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当好宣传员、服务员、护法员、裁判员,让宪法精神飞进“寻常百姓家”让法治理念沁入每一个群众的心中。

干群同学习,用冒热气的案例,让干部群众知法。要推动法治建设,最强大的法治基础在群众。这就需要做好普法工作,能够主动到群众的身边去普法,用冒热气的案例,讲群众身边的事情,吸引群众的关注,能够在普法中,让干部群众对法律有全新的认识。在北京,北京普法联盟各领域的普法宣传服务队将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宪法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讲关系干部工作的法律,更容易让干部群众接受,也能够让干部群众把法律知识记在心中。

干群同释疑,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干部群众懂法。要让干部群众成为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就要让他们懂法。这就需要做好法治的服务工作,当他们在法律的知识上有疑问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们解疑答惑,让法律知识能够从纸上走向生活,与干部群众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才能够让干部群众真正地懂法,更好地抓好法治宣传工作的贯彻落实。

干群同护法,树立起法治权威,让干部群众守法。高级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要抓好“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能够主动维护法治的权威,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用法律的标尺约束自己,增强干部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才能用法治的方式管理群众,让群众更好地守法,让干部群众共同守护法律,让法治理念铭刻在大家的心中。

干群同尊法,维护好公平正义,让干部群众用法。发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让“法”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遵循,尤其需要干部群众尊崇法律,用法律的武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需要执法部门始终代表人民利益,才能让大家受到法律的“庇护”能够让更多的人相信法律、使用法律,画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同心圆”实现良法善治,推动经济社会良序运转。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法治精神强调对法治的尊崇和敬畏,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的精神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大力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需要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道德是法治精神的重要滋养。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社会规范,都能发挥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但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不同。法律更注重以国家的外在强制力保障规则实施,主要是一种他律。道德虽然也通过社会评价等方式产生外部约束作用,但更强调自律,通过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来感染人心、凝聚共识,实现个体对于道德规范的自愿遵从。现代法治强调良法善治,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道德作用的发挥。道德为法律创制提供伦理基础,为法律的正当性提供评判标准,也为法律实施提供道义支持,对于法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道德能够通过价值认同,引导个体自觉尊崇良法善治,增强个体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等,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信仰。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自觉,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道德资源。比如,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我国古人讲“爱人利物之谓仁”,其中蕴含的爱护生命、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有利于滋养尊重他人权利的法治精神。又如,古人讲的“重然诺”,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契约意识,滋养守诚信、讲信用的法治精神。这些道德观念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供文化滋养。

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是中华传统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法治文明强调“为政以德”,反对“不教而诛”,在法典创制中“引礼入法”,在司法实践中实行“尚德缓刑”,注重以道德加强内心引导、以法律进行行为约束。今天,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仍须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既重视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也注重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是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就是要使法律法规更好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通过立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形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良好局面。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