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的对策从哪儿来?
2025-01-11 01:31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的对策从哪儿来?

对策的来源

提出对策题型是公务员考试申论学习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察学员解决问题能力,它要求学员在阅读限定材料之后,能够准确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内容,并且迅速掌握材料中的问题及对策,并且将问题分析加工为对策,和材料中概括出的对策一起归纳成相应的要点。针对这一题型,同学们常常觉得困惑的是,对策从哪儿来,写不出对策,今天咱们就来论一论对策的来源。

1.材料分析。深入分析给定资料,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表现、现状等,这是提出对策的基础。如: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C类试卷中提出对策题型的限定材料中提及:“由于村中没有快递站点,我给他们买的东西经常无法及时送达”,“由于”二字体现出快递无法及时送达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快递站点。

2.问题识别。明确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识别问题的核心所在。如: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C类试卷中提出对策题型的限定材料中提及:“我们周边20多个村组,只有一两个村设有快递站点”,“只有”二字体现出快递站点少这个问题。

3.原因分析。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C类试卷中提出对策题型的限定材料中提及:“由于村中没有快递站点,我给他们买的东西经常无法及时送达”,“由于”二字体现出快递无法及时送达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快递站点,所以根据原因反推出的对策,就是“增设快递站点/新建快递站点/增加快递站点数量”。

4.经验借鉴。参考历史案例、国内外成功经验、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借鉴已有的有效做法。如: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C类试卷中提出对策题型的限定材料中提及:“我娘家在R县,因为乡村客运班线发达,县里就和客运班线开展合作,利用客运班车捎带快递进村”,由此,我们可以借鉴R县的成功经验,得出我们的对策“与客运班线开展合作,利用客运班车捎带快递进村”。

5.可行性评估。考虑对策的实施条件,可能的阻力和风险,确保对策是在材料及现实场景中可以实行落实的。如: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C类试卷中提出对策题型的限定材料中提及:“希望政府广泛宣传,让更多农民群众了解和使用快递”,由此可以获取直接对策“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群众了解和使用快递”,但是从实际场景出发,缺乏对策落实的具体方式手段,即政府的宣传手段是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将对策优化拓展为“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通过定期在周末举办农民培训班,集中普及使用快递的常用知识,让更多农民群众了解和使用快递”。

6.练习积累。通过学习理论技巧+练习申论试题+刷题训练+积累热点,经过科学的学习流程和反复的练习来提高做题效率和质量,同时不断查漏补缺,收集一些常用对策,还能达到能力上的提升。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模考,模拟考场环境和时间分配,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材料和准确归纳分析要点。

申论中提出对策的提出,要确保对策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考虑对策的合法性、伦理性和可持续性。综上所述,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申论提出对策题的来源有哪些?

这几年,提出对策题型的考察频率是越来越高了,但如何去提对策成为了很多同学的一个痛点,本篇文章就针对申论提出对策题中对策的来源进行阐述:

直接对策

1.依据对策词找寻:通过寻找如“应该、需要、必须、建议、要”等常见对策词,确定相应的对策语句;也可以寻找动宾结构语句,动宾结构的句子往往表达了具体的做法,可作为对策。

1:“政府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扶持环保产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2:建设文化广场”“开展技能培训

▶建设文化广场,开展技能培训

2.从材料中的表述获取:材料里的政策文件内容、专家建议、领导讲话等通常会包含明确的对策性表述,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点;材料中还会出现一些群众的诉求,一般需要适当加工优化转化为书面表达后作为答案要点。

1: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及配套设施,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建立心理咨询室及配套设施,配备心理咨询师。

2:村民老吴说:‘你们看看别的村子,不是种葡萄就是种草莓,再看我们村子什么都没有,要是我们也能像别的村子一样有自己的东西就好了’”

▶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

3.借鉴经验启示:其他地区或类似事件的成功经验可借鉴,需要注意要做好经验启示的普适化加工

例:A村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当地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实现了脱贫致富

▶结合乡村实际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间接对策

1.由问题推导对策: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简陋,导致垃圾随意堆放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回收站等设施,加强垃圾收集与转运

2.从原因分析推对策: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例:“部分地区农产品滞销,归根到底是因为销售渠道单一”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销售。

自创对策

1.结合生活常识和知识积累:当材料中直接和间接对策不足时,需依据自身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来补充。

例:题目要求就“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对策

▶可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提出:1.实施错峰上下班制度,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如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等;2.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拓宽狭窄路段,增加高架桥、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

2.根据常见问题及通用对策补充:针对一些常见问题,如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意识淡薄等,可运用相应的通用对策。

如:资金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招商引资、众筹等方式筹集资金

人才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

 

如何从问题推导对策?

在历年申论考试中,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的题目出现的频次较高,需要引起考生重视。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极易辨认,一般为:请根据材料中关于XX现象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的举措等类似的表述。

方法详解

在做此类题目之前,各位考生需厘清情况,掌握基本的做题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直接反推

第一种情况较为简单,在围绕主题找到存在的问题之后,只需要将问题的核心关键词保留,在问题前面加上动词即可。

示例

请根据以下资料,就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出建议。

【本题要求对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出建议,即当前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不太完善,存在问题,需要考生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材料中既有可能给出了对策,此时可以直接摘抄;也有可能没有给出对策,需要考生找到问题后根据问题进行反推。】

材料:曾女士:我不习惯骑车,主要是由于很多街道都没有设非机动车道。〖出现负面信息且与主题公共自行车服务有关,所以可找到问题:没有非机动车道,即缺少非机动车道。保留核心词汇“非机动车道”,在前面加上相应的动词即可推出对策:增设非机动车道。〗

(二)化虚为实

刚刚给大家介绍了可以直接进行反推的情况,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掌握,但是否所有的对策推导都如此简单呢?也不尽然。有些时候,保留核心关键词直接推导出的对策,会显得不够切实可行,有些喊口号的意味,并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大家根据问题,给出更加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有很多种,并不唯一,只要大家给出的对策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并切实可行即可。

示例

根据以下资料内容,针对当前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题围绕的主题是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通过字面含义,应是在互联网上发生的,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协同完成的一种消费模式。要求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材料中可能会给出一些对策,直接摘抄即可,也可能需要我们根据材料描述的问题,推导出相应的对策。】

材料:如今,我们消费时常扫二维码,授权第三方进行支付,但是第三方支付其实都绑定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在扫码过程中,就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本段主要介绍了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使得我们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扫码进行支付,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商家、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主体,所以属于互联网协同消费,并且出现了负面信息,是在讲问题。简单概括问题为: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此时,我们需要由问题推导出对策,如果采用保留核心关键词,在前面直接加一个对策的方式进行推导,得到的要点为: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或者避免信息泄露。不难发现,这样的对策非常的“虚”,不够落地,缺少可操作性,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问题提出更加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对策。经过分析可知,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更多在于平台技术的漏洞给了黑客可之机,所以我们可以推出对策:共享平台加强技术防范,抵御信息盗窃。〗

特别注意

1.由问题推导对策时,千万不能“跑偏”,一定要紧紧围绕着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对策,不能脱离问题自己肆意发挥,不能过度推导。

2.很多同学只会直接反推,而需要自己给出更加具体可行的对策时,则无话可说,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对策,做好对策的积累,比如:立法、监管、教育、宣传、技术创新等等。

3.有些同学在考试过程中,难以把握对策推导的度,不知道是直接反推即可,还是需要给出更加具体的做法。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大家可以先保留核心关键词,直接反推,然后在反推的基础上再去补充一些更加具体的对策。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