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2025热点人物素材,申论大作文一定用得到
2025-03-04 02:29
来源:政华公考

2025热点人物素材,申论大作文一定用

1.黄旭华

甘于无名、至诚报国

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隐姓埋名30年,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为我国核潜艇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六十多岁的黄旭华曾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成为全球首位随艇下潜至极限深度的总设计师。他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核潜艇事业,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他常用“三面镜子”来勉励年轻人:一是放大镜——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看清内容和实质性;三是照妖镜——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2.饺子(杨宇)

匠心热爱、青年动漫导演

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却因对动画的热爱,毅然投身于动画行业。在创作初期,他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独自闭关三年半,完成了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该短片获得国内外30多个奖项。此后,他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成功将中国动画推向新高度,展现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哪吒2》影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效结合,天兵天将场景耗时一年半制作,单帧画面打磨到极致,被赞“每一秒都是匠心”。

3.晓华

“真诚用心、专注技艺”的人民理发师

晓华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人民理发师”,她以真诚和专注赢得了无数顾客的喜爱。她自学成才,凭借扎实的理发技术和对顾客需求的精准理解,让每一位顾客都能带着满意的发型离开。晓华的理发店没有华丽的装潢,也没有复杂的推销,她只是用心倾听顾客的需求,按照要求剪出顾客满意的发型。

她认为,理发师的职责就是剪好每一根头发,让顾客开心。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用心和专注技艺是赢得信任与尊重的“必杀技”,也是把平凡事业做出不凡成就的“助力器”。

4.陆生梅

“扎根黄土、奉献为民”的人民医护工作者

路生梅是一位扎根陕北的“人民医护工作者”,她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响应号召来到偏远的陕西佳县,一待就是50多年。她自学多科知识,成为全科医生,创办儿科并培养专业医护人员,推动医院发展。退休后,她拒绝高薪聘请,继续为当地群众义诊,践行“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诺言。

202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23年央视专题报道其事迹,称其为“用一生诠释医者仁心的当代愚公”。面对荣誉,她淡然道:“这里的百姓需要我,这就是我留下的理由。”

5.梁文锋

“卓越创新、敢于突破”的青年科技创业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梁文锋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体现了新一代科技青年敢于突破的精神。2023年,梁文锋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创立DeepSeek。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AI模型,如DeepSeek-V3,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远低于同行。

此外,他还热心公益,以“一只平凡的小猪”的名义捐赠1.38亿元,支持教育扶贫、医疗援助等。他不仅诠释了创新精神,也用行动担当起社会责任。

6.王兴兴

“小镇学渣”到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物

1990年,王兴兴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王兴兴从小就显得特别内向,几乎不和同学们说话。他的初中班主任曾对他说:“在整个班级里,感觉不到你的存在。”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也许正是这种不存在感,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世界。

初中三年里,他尝试手工制作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虽然最终成品的性能不得而知,但这已经是他探索机械世界的重要一步。

2006年,16岁的王兴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关卡一一中考。英语的短板让他险些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最终以倒数第一或倒数第二的成绩进入了高中。在高中的几百场英语考试中,他的成绩惨不忍睹,大概只及格过3次。但令人惊叹的是,即便英语成绩不佳,王兴兴凭借着在数理化领域的卓越表现,每次考试的总分依然能够排在年级前列。

高中阶段,王兴兴对动手制作的热爱愈发炽热。他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电池的原理,制作出了可以充电的电池,还在家中进行电解水试验。这些看似简单的实验,却为他日后的科研之路埋下了种子。

2009年,19岁的王兴兴凭借扎实的数理化基础,考入了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进入大学后,王兴兴就像一只找到了方向的飞鸟,目标明确,充满斗志。他极少参与娱乐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

同年冬天,大一的王兴兴初次接触单片机(MCU),便被这个小小的芯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深深吸引。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零花钱,购置了一块儿十元的Arduino板,开启了他在电子世界的探索之旅。

2015年,25岁的王兴兴面临硕士毕业,但他的机器狗项目才完成一半,一旦毕业,意味着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为了能让项目达到理想的状态,他毅然主动申请延期毕业,全身心投入到机器狗的研发中。在此期间,王兴兴还公布了XDog的电驱动方案。要知道,波士顿动力直到2016年才公布电驱动方案,此前一直采用液压方案,王兴兴却比他们早公开了近一年。

7.罗福莉

从农村普娃到AI天才少女

罗福莉不是那种天生就成绩优异的天才型选手。小学时,罗福莉的成绩很普通,文化水平并不高的老爸,和她一起制定了改进的目标,比如每个学期进步多少名之类的。到小学毕业时,她的成绩追上来了,在班上能排到第2名一一这个时候距离顶级宗门北大还是相隔很远。

初中时,罗福莉进入市里一所排名很靠前的学校。那里竞争激烈,她的成绩只能排在中下。但有了小学的成功经验,罗福莉的方案和以前一样:初一定个目标,初二定个目标,初三定个目标。每次都能超额完成,形成了很好的正向反馈。

她的父亲也会定期和她一起回顾目标,调整计划。罗福莉越来越自信,她内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甚至超过目标。就这样,她考中了宜宾最好的高中。

高中毕业后,罗福莉的父亲希望她读四川大学,但她选择去北京,最终她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电子专业。进入北师大后,罗福莉发现自己对电子专业并不感兴趣,她常常在课堂上走神,课后也提不起兴趣去复习。她的成绩一度下滑,甚至在班级里排在三十名开外。

于是她决定转专业,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虽然这个决定让她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她没有退缩。她用上了死记硬背的笨办法,遇到题解不出来的时候,就去操场跑两圈,回来继续死磕。就这样,她的成绩逐渐提升,最终进入了班级前五名。

在研究生阶段,罗福莉共发表一作论文五到六篇,非一作论文十余篇。她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从早到晚,甚至周末也不休息。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论文在国际顶会上多次发表,让她在学术界逐渐崭露头角。

2022年,罗福莉跳槽到知名私募公司幻方量化,从事深度学习相关策略建模和算法研究。这和她在达摩院时的工作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她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继续在AI领域发光发热。她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比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更加复杂,但也更有挑战性。她用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认可。

不久后,罗福莉又跳槽到创新型科技公司DeepSeek担任深度学习研究员,成为公司门面产品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

8.“麦子阿姨”•“带货车长”•“外卖诗人”

普通人也精彩

央视《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春晚聚焦奉献拼搏的普通人,邀其登台或现场观演,“麦子阿姨”带货车长外卖诗人等受邀者引发网络热议。

“麦子阿姨”秦士芳2024年因“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走红。她曾梦想前半生劳动,后半生旅游,却因操持家庭搁置。2024年11月,在热心人帮助下,她前往西双版纳,如今打工换宿,乐观态度感染众多网友。

“带货车长”胡贵川常年驾驶绿皮火车穿梭贵州苗岭大山,串联100多个村寨。他义务帮沿线乡亲打听农产品收购信息、对接销路,其列车被称为“卖菜专列

“外卖诗人”王计兵当过建筑工人、开过超市,2018年起边送外卖边写诗。他用文字书写烟火人生,引发大众共鸣,出版诗集《赶时间的人》后,作品为人们熟知。

时评:

人人都有自己的“麦田”,也许是未处理完的工作,也许是照料父母孩子的担子;人人都有自己的南方,可能是少时滚烫的梦想、尚未抵达的远方⋯⋯“麦子”要好好种,也不妨偶尔给自己放放假、让心灵透透气。(来源:人民日报)

胡贵川:这么多年过去,自己也会老去,在我老的时候,我能回忆一下当年我工作的时候,去了什么地方、帮助过哪个老乡,帮他们想过办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好处,可能就是最好的回忆。(来源:央视新闻)

诗人王计兵是浪漫和感性的,外卖员王计兵都冷静而清醒。他说以后还要继续做那个随时放飞思绪的外卖员,从劳动中汲取无尽的灵感,将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诗意地奔跑在接单送单的路上。如果人是一株的植物,诗歌就是竖起的棚架,为生命提供向上的力量。正如王计兵的一句诗: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春天。(来源:上观新闻)

9.佟洁琼

清华硕士失业后去蓝翔学厨

近日,“清华硕士失业后花6000元到蓝翔学厨”一事引发网友热议。佟洁琼2019年从清华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气候变化领域工作。

2024年工作变动,她重拾烹饪兴趣,到蓝翔学厨,每天学基础烹饪、研究两个新菜式,最拿手拔丝地瓜。但她表示因仍热爱气候变化研究,暂不将厨师作为职业。(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社)

在当下这个,内卷严重的时代,年轻人能拥有这份松弛感,显得尤为珍贵。如今社会愈发包容,成功的定义不再单一,年轻人自然可以更洒脱随性,多去追寻快乐。哪怕未来充满未知,他们也有勇气探索更多可能,感受别样的人生精彩。(来源:新京报时评)

佟洁琼:失业可能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但是失业之后做什么事我们完全有掌控力的。我想接地气一些,还是要活出真实的自我,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放弃真实的东西。(来源:中国青年报)

10.蔡磊

渐冻症抗争者借助Al完成演讲

41岁前,蔡磊是公认的成功人士,身兼多职,曾任京东副总裁。2019年10月,他确诊渐冻症,生命进入倒计时。患病后,蔡磊携团队联合各方力量攻坚渐冻症,仅2024年科研投入超4000万。

日前,他借助AI在央视完成演讲,传递抗争决心。新年首日,蔡磊发布公开信,称自己四肢瘫痪,靠眼控技术交流,身体机能衰退,但仍誓言抗争到底,攻克顽疾。(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疾病晚期时时刻刻的痛苦和折磨,然而更可怕的是未到绝境心已绝。几年前,几乎没人相信蔡磊能坚持到今天,并把他比作“堂吉诃德”。但站在2025年的起点,人们更希望“奇迹”越来越近。(来源:中国新闻网)

蔡磊清楚,自己的点滴付出,都可能为当下病友缓解痛苦,为后来者找到攻克渐冻症的希望。即便当前医学暂时无法治愈渐冻症,他也始终怀揣信念,从未放弃。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