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论时评精析
从春天出发,向未来奋进
风和日暖,春回大地,“两会时间”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日益临近。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呼之欲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春意渐浓,信心愈坚。这场万众期待的“春日盛会”必将凝聚民心、激励奋进,带来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力量。
山一程,水一程,全国两会年年踏春而来,在历史坐标中不断镌刻中国人民奋斗的足迹,传递中国发展的强劲声音。回首过往,改革发展一路向前,跨越诸多困难挑战,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万千气象。当DeepSeek突破技术壁垒掀起全球浪潮,当《哪吒2》引领东方神话走向世界,当嫦娥六号承载千年梦想逐梦星辰,当奥运健儿闪耀赛场为国争光,当就业“蓄水池”不断扩容托起稳稳的幸福,当“大金砖合作”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每一次黎明璀璨,总有人星夜来迎。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奋力拼搏,这些平凡的个体勾勒出非凡的中国,汇集成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即将启幕的全国两会串联着国家发展的“大图景”和人民群众的“小幸福”,那些在议案提案中跃动的关键词构筑起通向未来的“桥梁”,这座桥梁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也寄托着每个普通人的梦想追求,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画出中国梦的最大同心圆。通向未来的行程蕴藏着怎样的美好、酝酿着怎样的奇迹,每一个奋斗者都将是亲历者、见证者。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千千万万个平凡奋斗的你我,都将在两会之声的感召下携手同行,努力描绘出更加活力奔涌、繁荣美丽的中国。
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实干”二字跃然纸上。“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看今日,中国处处升腾着实干向上的澎湃活力: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春耕备耕有序展开,科研人员奋力攻关,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浓浓暖意催人奋进,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迎接春天、播撒希望,用不懈奋斗、担当作为回馈时代、不负梦想。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走向光明远大的未来,惟奋斗才能不负时间,惟实干才能把握主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积跬步至千里,不断把理想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领悟昨天、奋斗今天、迎接明天。新的发展篇章即将谱写,相信在这个万物勃发的春天,这场“春日盛会”将会带来新的希望,鼓舞我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昂首阔步、行稳致远。
春意之中见民意
和着春天的旋律,全国两会的脚步声渐行渐近,这是一场承载人民期望、汇聚各方智慧的盛会,彰显着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推动着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也充实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两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代表人民,具有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优势,是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基本单元与实际行动主体。他们中有一线产业工人、农民、民营企业家,也有知识分子和军人等,涵盖各个阶层、行业和各个民族,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将基层的真实情况、民众的所思所想带到两会,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最鲜活、最真实的依据。代表委员们架起了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征求民意,是两会筹备的关键环节。两会的热度,不仅在会议期间,更在会前的深入调研与广泛倾听之中。代表委员们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走进社区、乡村、企业。他们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问冷暖,倾听就业的艰难、教育的期盼、医疗的需求、养老的忧虑。在调研乡村振兴时,代表们详细了解农产品的销售困境、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为制定更精准的扶持政策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走访企业时,关注营商环境的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字时代,“我给两会捎句话”“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等网络栏目也成为民意征集的重要渠道,广泛收集网民的意见建议,让那些无法亲临现场的声音也能被听见。民意的汇聚,让两会的议题更贴近民生,更契合时代发展的脉搏。
真抓实干,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施政所向”。从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住得更舒心,到增加就业岗位,让百姓的钱包更鼓;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天更蓝、水更清,到推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2024年两会的“施工图”已经转变为“实景图”。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将会有更多贴近民生的议案提案,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将随之出台,更多的民生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让人民群众的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获得感更足。这是两会对民意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人民承诺的践行。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这个春天里,数千名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我们期待两会开出更加绚烂的民生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幸福之果,让民意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开启民意民盼“直通车”
2025年1月27日至2月28日,人民网开展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备受关注,位列前三。而“民生保障”位列榜首,凸显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迫切期待。“民生保障”的提升,必须主动倾听民意民盼,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期盼化为现实。
民生是“国之大者”。从陕西柞水的“小木耳”成为“大产业”,到山西大同的“黄花菜”开出“致富花”,再到陕西延安“小苹果”结出“幸福果”,“民生答卷”上绘就着幸福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很宏伟、又很朴素,与群众一件件具体的、细微的小事相连。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了解群众“想的事”,只有走向广阔的基层天地,把新变化看进眼中,把群众的声音听进耳中,既有细处的掌握,又有整体的把握,才能使履职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体现群众需求。
能不能把群众的“小”汇聚成“大”,体现出情怀、彰显着责任。要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真心贴近群众,用真诚感染群众,用真情打动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迈进群众门槛更迈进群众“心坎”。要愿下基层、真下基层、常下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厂房车间、农家大院,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原汁原味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期望要求,细致观察、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准确把握群众期盼什么、需要什么,做到社情民意了然于心,基层情况心中有数。
把准民意的“脉搏”,既要纳群言,亦要踱方步。对收集的群众意见,进行分类整理、科学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炼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找准症结根源。把群众的合理意见作为重要参考,把所获取的信息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确保所谋所为与群众的所期所盼水乳交融,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推动民生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春意渐浓,民生向暖。开启民意民盼“直通车”,代表委员们带着百姓所期,传递两会“好声音”,必将让更多“金点子”结出“金果子”,为推动民生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春天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春意之中听民意,春日盛会暖民心。202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置顶”,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论断,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实的思想基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前提,只有从思想深处认同并坚守这一理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将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在教育领域,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在医疗领域,从“看病难”转为“看好病”,健康守护网越织越密;在住房领域,从“忧其居”变为“优其居”,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党和国家在用真心为民谋利,用真情为民解忧。善治须达情,达情始近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走村串户时身入心至、排忧解难时不遗余力,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中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构建起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体的,守住人民的心也要务实笃行。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向好,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更高、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远大,种种变化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立足岗位实际,学通“必修课”、学精“专业课”、学好“选修课”,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等各领域,提升理论高度、培养前沿眼光,弥补知识空白、消除经验盲区,挖掘创新潜能、丰富业务技能,以扎实的履职本领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