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结构化面试答题思路】人际关系题
2025-03-08 06:29
来源:政华公考

结构化面试答题思路人际关系题

面试人际关系题目的核心技巧

在公务员面试当中,一提到有关人际的题目,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好简单,但是只要答题,就会发现自己怎么都答不好,不管是内容还是语言组织上,都差点意思,因此,就会丢了很多分。今天就来谈一下人际类题目的核心技巧都有哪些,了解清楚以后,就方便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从而拿到高分。

1.要找准问题。很多同学在答人际类题目的时候非常套路化,记忆了模板,无论题目场景和问题如何变化,答案总是大同小异。这种做法不可取。我们必须从题干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是良策。这里的找准问题指的是要明确主要问题、次要问题。举个例子:“同事老陈和你共用一个电话接待群众的外来咨询,老陈总是在午休时间将电话线拔掉,下午上班却忘记接通,有群众来电抱怨电话打好多次才通,老陈不以为意,你有些不安。对此,你会怎么办”这道题目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老陈拔电话线,次要问题也就是自己的内心不安。因此,在作答的时候主要解决老陈的问题,也就是你与老陈的沟通内容,再加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即在后面工作中加强锻炼。要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解决掉,才能体现思考的全面性。

2.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坚持五大原则。

1主动性。就是我们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即自觉、自主、积极出色地完成工作的特性。

2沟通性。就是我们把信息、想法和情感通过合理加工,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过程。在工作中,同事、领导、服务对象之间避免不了沟通,所以沟通非常重要。

3适应性。就是遇到任何问题,我们不断调整心态去适应周围环境,不逃避。不抱怨。但是适应不等于随波逐流,在工作中依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个人见解,能坚持原则。

4服务性。我们必须服从领导依法做出的决定。对待领导我们要有权威意识、辅助意识在工作中,我们也要积极执行、请示汇报,听取领导的意见和想法,不能贸然行事。

5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性指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守工作中的规范和原则,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矩、规定。但是遇到问题我们也要讲究灵活性,尽可能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解决问题时要体现高情商。大家都知道,人际类题目考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问题,尤其是沟通说服类的题目里,我们更应该有一些高情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沟通内容高效便捷。比如,要想说服一个人,我们如果直接就指出问题给予批评,反而会引起沟通对象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因此,我们要适当理解对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给他分析利害关系,这样就更容易得到他的认可,我们的说服才会更加有效。

掌握了以上的核心技巧,我们在作答人际类题目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因此,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多加练习,运用答题技巧,展现自己的高情商和人际处理的超能力。

 

人际关系题如何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

在结构化面试中,人际关系的作答往往让大家比较苦恼,因为会考虑到单位中的人情世故,在面对有些问题时,特别是在面对老同事做得不对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跟同事沟通合适。但是往往在人情在原则面前,我们要牢固原则性的底线,灵活地处理。比如说这道题目:

同事老陈和你共用一个电话接待群众的外来咨询,老陈总是在午休时间将电话线拔掉,下午上班却忘记接通,有群众来电抱怨电话打好多次才通,老陈不以为意,你有些不安。对此,你会怎么办

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老陈做得很不对,我一定要指出他这个问题,但是毕竟是老同事,我直接说他一顿又不合适。那选择什么方法说,又能体现自己的思考,兼顾原则与灵活呢

第一,全程要和善、有礼貌,真诚。发自内心地理解。因为老陈毕竟是老同事,对于我们单位是付出了很多的。同时理解老陈确实有休息的诉求。因为只有休息好了,下午才更加有精神活力去做事。

第二,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和老陈沟通问题的严重性正是给考官展现我们对于这种原则性问题的分析。跟老陈说明这种行为一是违反规定的,二是群众打不进电话咨询,就无法办事,群众利益受损,三是久而久之群众会认识我们单位电话形同虚设,对我们单位形象也所损失。老陈作为老同事也能够理解我们的出发点

第三,要灵活处理。因为这项工作是我和老陈一起做的,不能全篇地指责他,我们需要思考,未来工作如何开展,现在电话线不会再拔了,后期采用AB轮岗值班的形式保证电话的畅通,自己作为年轻人会多承担,让老陈多休息。

所以在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体现对问题的认识和老同事的尊重,处理时要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遇到原则性问题时,要分析出此问题的严重性,但同时语言要和善,谦逊,有礼貌,作答时要充分站在对方的感受上去思考。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脱得干干净净,应该是和老同事沟通时也要体现出自己对问题的反思和检讨,一起商讨未来工作做得更好。

 

人际类题目如何抓住“问题性”进行有效作答

结构化面试中,经常涉及人际类题目的考察,而如何做到抓准核心问题进行作答,向考官展现自身对于工作情境中出现的各类人际矛盾的解决之道、工作瓶颈的突破方法,则是考察的重点。此类型题目辨识度较高,一般题目中会出现“我”与上级领导、同事、下属或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会出现因矛盾导致的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内容大多会涉及因人际矛盾导致的工作难以推进、服务无法继续开展等工作方面的阻碍。考官就是想通过此类题目的考察,来了解考生是否具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所需的情商,以及对于后续核心问题的把控与解决。

【例题展示】

为了促进地方发展、锻炼员工能力,领导派你到基层挂职一年。到基层一段时间后,你发现只让你参与调研和开会,并不安排重要的工作给你。一次,你和同事小王一起开展调研,小王认为你只是来镀金的,不认可你,基层单位领导也认为你在工作中没起到什么作用。请问你怎么办

【存在问题】

1.核心问题难把握。考生初读题目,对于题干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对于问题梳理出如下几点:1仅参与调研和开会,不给我安排重要的工作;(2同事小王对我有误会;(3领导认为我在工作中不起作用。但在梳理后却没有从深层次找到三个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抓不准核心问题,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我”觉得开会调研的工作不重要,所以导致了同事和领导对我有负面评价,这三个问题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2.沟通内容假大空。沟通内容空洞乏力,无法真正有效解决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矛盾。例如:向小王致歉,对自己之前的不良行为表示歉意,并承诺一定改正向领导表明自己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希望领导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等类似无意义的解决措施。

3.处理工作套路化。谈具体落实时大部分同学能够想到做好基层工作,但给出的措施大部分都是概括性作答,对策不接地气,没有实质性内容。例如:做好基层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如何展开论述并给出具体对策】

1.审问题,抓核心。表面上看是“我在挂职基层的过程中不受重视,只安排我做调研开会等不重要的工作、同事对我有误解、领导对我不满意”这三个问题待解决,在深入分析之后则会发现核心问题其实是“我对于基层工作有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调研开会不重要”,也正是由于我对基层工作认知有偏差,可能会导致在行为上表现出对调研开会等工作的不重视,甚至是轻视,由此才引发了同事、领导对我的各种不满。所以需要首先解决核心问题,即正确认识到调研可以了解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开会则是科学决策的必经之路。在纠偏自身认知之后,解决其余的两个问题

2.提对策,有营养。结合题干中给出的背景即挂职基层过程中,将开展的此次调研工作以及题干中给出的沟通对象即同事小王和领导有效提出沟通对策。例如:一方面,放低姿态,多向基层经验丰富的小王请教,弥补自己经验不足的短板,配合小王更好地开展调研工作另一方面,向基层领导汇报调研结果,表示已经认识到自己之前的不足,自己也会从调研和开会工作做起,稳扎稳打,服务基层。注意,由于同事和领导对自己的误解并不是核心问题,所以只要表现出积极主动化解矛盾即可,表述切忌过于拖沓,造成详略不当。

3.个性化处理工作。后续对于基层挂职工作如何开展也需要结合基层工作本身的实际内容进行作答,不仅要体现出考生处理人际矛盾的情商,更多的要结合本题的核心问题进行作答,向考官展现自己对基层工作的理解。例如保持谦虚低调的工作态度,多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向领导做好工作汇报。做群众工作时要确保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增进了解、获取信任,对于群众的所求所盼,换位思考,在开会过程中提出有效建议,实现基层挂职的价值。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人际类题目如何抓住“问题性”进行有效作答,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