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论提出对策题的作答技巧
作答思路汇总
在申论考试中,对策题时常出现,在此为大家总结作答此类题型的各种思路,方便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能力要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身经验=》常用对策(需要自身储备:对策展开部分可能用到)
2.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忠于材料
3.找问题=》评估权衡=》提对策
二、考情分析
1.频率:选择性考查
2.分值:25分左右
3.字数:250-350字左右。
4.考察趋势:侧重工作实务性(强调岗位匹配)
三、出题方式
①请提出解决乡村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A.环境问题B.建议
②请找到材料中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A.环境问题B.建议
③请针对借高利贷的现象,提出建议?==直接提出建议
④请制定专项整治活动,制定工作的流程/思路==直接提出建议—逻辑顺序型:第一步-准备工作、第二步-实施工作、第三步-总结
四、对策来源
1.直接对策:材料中提及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内容补充对策(40-60字即可)。
eg:把好监督关=监督
2.间接对策:依据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反推对策,但核心对策内容需自行拓展(40-60字即可)。
Eg:由于监管缺位导致不作为=监管
3.常规对策:
①违法违纪问题===加大惩处力度:执法部门对曝光的违法违规行为(具体)进行依法查处,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不法行为打击力度、提高行政处罚成本,倒逼【主体】遵纪守法。
②思想落后===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三微一端等线上与【城市:展板、led显示屏】/【社区:张贴通知、入户走访】/【乡村:村广播、拉横幅】等线下宣传方式联动,普及xx知识、宣传xx危害,提高百姓意识。
③监管缺位===完善监督机制:监察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部门内部加强自查自纠、严肃整顿内部作风问题;发挥群众自治精神,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检举不法行为。
④缺钱===完善资金补贴:向上级部门申领财政专项资金补贴的同时;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吸纳社会扶持帮助;与银行合作,降低贷款利率、提供惠民无息贷款,缓解资金紧张难题。
⑤缺人===扩充人才队伍:【建立高新开发区】:提升就业地福利待遇和薪资补贴,完善人才晋升渠道和社会保障机制,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优化人才工作及生活环境,建立完备的后勤保障机制。【穷山恶水又没钱】:加大社会招考力度、扩大现有岗位人才编制;增加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实绩与绩效考核挂钩,以奖惩制度激发工作效能。
难点及应对
提出对策一直以来都是申论考试中的重难点,近年来在国省考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提升,其分值高但难度逐年增加,在题干问数范围上存在陷阱,在要求中也常常挖坑,例如“所提建议与问题相对应”等,加上题目的融合创新,诸如“建议书”“工作建议”等应用文写作实质上考察的依旧是提出对策能力,因此明确其难点和解决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出对策的难点与易错点
1.思考太片面,找不准问题
2022国考地市级材料中有这样一句话:面对调研组的询问,村东头的老王诧异地说“公路管养不是乡政府的事吗?跟我们有啥子关系嘛”
大多数同学会第一时间根据过往做题经验想到群众意识问题,但如果转变身份从政府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忽视了“政策的宣传介绍不力,村民参与度低”这样的关键因素。
2.不梳理逻辑,找不准原因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策从造成问题的原因出发才能真正治本,但很多同学在找问题的时候只是单纯找问题词,忽略了问题之间的联系,提出的对策自然不准确。
例如2022四川省考县乡卷第二题:
龙先生:实不相瞒,这是肯定的。我这店铺还是当年按着销售汽车配件设计的,卖配件够用,但是搞汽修就显得拥挤了。我也不想占用过道,可来修的车没地方停,不停过道,那我还怎么做生意?
调研组: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龙先生:办法倒是有,把现有的店面重新改造,做成专门供汽车修理使用的场地,只是改造的成本太高,我们承担不起。
很多同学会找到“占道经营”和“成本太高”两个问题,然后一一对应提解决措施,却没有思考占道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成本高没法进行店铺改造,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3.不注重积累,没办法表达
有一些同学脑子里有想法,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写不出关键性的词汇,于是乱七八糟写了一大堆,却没有切中采分点。
二、怎么让对策有话说
1.从材料中提炼对策
材料中的专家讲话和建议大多数同学一般都能写对,但不要忽略材料中的经验和教训,一般稍加转化就可以直接化用。
例:近几年,具有公众教育功能的博物馆,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资源。国家文物局会同教育部也将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列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多地博物馆为配合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加强资源整合,推出了一批研学旅行实践项目和精品课程。
材料介绍的就是成功的经验措施,咱们提取出来,适当转化一下就可以用:将博物馆及相关机构作为全国中国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加强资源整合并推出实践项目和精品课程。
2.从原因中推导对策
把握清楚造成问题的原因,就能有效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提出对策时一定要厘清材料的逻辑。
例:调研组:我们发现汽配城内部道路交通也处于无序状态,比如“僵尸车”占道。
物业主管:我们也想清理啊!可是根据规定,我们物管没有清理“僵尸车”和占道车的权力,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我们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调研组:那怎么不督促业主整改呢?
物业主管:这个也难,很多店铺产权都归业主所有,我们以前也多次督促业主整改,但业主不配合,租赁店铺的商户既不愿自行整改,更不愿意承担成本。
材料反映的问题看似是僵尸车占道,但其实核心是:物业没有权限,商户不愿整改,
那我们就可以针对性提出:1.部门联合整治。成立专项整治办公室,多部门合理分工清理僵尸车辆。2.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商户成立业委会,形成自主管理意识,提高整改积极性。
3.从生活中学习对策
很多题目的考察实际上非常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材料中没有相应解决方式时同学们也要结合生活常识和自己平时的积累来想对策。
比如:请就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
基于生活常识,我们可以大胆去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1.制作展板、横幅,加强对垃圾分类必要性的宣传;
2.组织宣讲会,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3.树立榜样,奖励纸巾、洗衣粉等实用的生活物品,激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如何答好提出对策题
一、审题:审清6要素——3+“3”。对于提出对策题而言,需要重点关注题干中常见的6个要素,分别为作答范围、题型判断、主题方向、问数、身份限定、具体情境。对于前三者相对较为容易。作答范围:有时比较广,但一定有用;题型判断:“提出”+建议/举措/措施。主题方向:例如--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而后三者较为特殊,需要大家着重关注。第一,问数:1问要求仅仅提出对策即可;2问要求先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再提出对策,注意详略,问题简写,对策为主。第二,身份限定:例如假如你是政府某工作人员,领导派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你的工作思路,或是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请你就这一问题提出解决建议,这两者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亲力亲为”。再如“请你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和“请你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这二者在于前者有限定对策主体,后者则没有。第三,具体情境:例如举办一个活动,处理一件具体事情,则需要按照办事环节流程进行排序,如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二、找点:包括直接对策和间接对策。寻找直接对策,可以关注“对策词”应该、需要、必须;或者倡议、建议、呼吁,之后跟动宾结构。寻找间接对策,则需关注问题原因,由此进行倒推对策,进行补充。
三、加工:形式上往往需要标序,以及表达成“短句+具体展开”的形式;内容上建议考生可以稍稍先合并相同的话题,在针对性由问题倒推对策,以及写直接对策。
四、书写:在小题作答时,若是字数有限,无需分段书写,还是尽可能多写要点。
明晰题干要求把握对策问数
很多考生在遇到申论提出对策题的时候,对于问数的把握不是很精准,是否需要写出材料中关于问题或原因的描述,今天就来谈谈如何通过对题干和要求的审题,准确把握提出对策题的问数。
一、明确题干问法
1.题干明确提到要描述问题或原因的,在作答时需回答问题或原因,此种问法为两问。
例如: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古城民警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要求:(1)内容全面;(2)条理清晰;(3)针对性强;(4)不超过350字。
2.题干中出现并列关联词的,如“并”、“并且”、“同时”等,此种问法为两问。
例如:请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材料中描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要求:(1)紧扣材料,内容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晰;(2)不超过400字。
二、明确答题要求
在要求中明确提到了“问题概括全面”、“问题定位精准”、“问题表述清楚”等有关问题的要求时,在作答时为两问。
例如:请根据给定资料1-3,谈谈如何更好地做好基层工作。
要求:问题概括全面、对策定位精准;不超过450字。
三、特殊情况
当在审题的过程中题干和要求表述不够清晰或者以上方式都拿捏不准的时候,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当题干中提到有问题,且材料中有对于问题的相关描述,在字数较多的情况下,遵循尽量多答不同关键词的原则,尽量将问题进行简写即可。
例如:请根据给定资料1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要求:(1)条理清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2)不超过500字
2.当作答字数较少的时候,优先保证对策,问题可不写。
例如:请根据给定资料中问题的描述,提出做好人才建设工作的建议。
要求:(1)全面准确、条理清晰;(2)针对性强;(3)不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