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面试综合分析题目如何灵活表态
2025-03-28 17:35
来源:政华公考

面试综合分析题目如何灵活表态

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类是重点考察题型,常以第一题的形式出现。而此类题型特点比较明显,主要针对某热点事件、人物故事、政策法规、名言警句等核心话题谈认知,并在题干结尾出现“请谈谈你的看法”、“你怎么理解”、“你怎么看”等字样。考官通过此类题目的考察,就是要全面了解考生价值观、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判断考生是否符合公职人员的任用标准。

【例题展示】

近年来,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全国人大调研组报告,仅城市商业餐饮及公共食堂每年造成的食物浪费高达340亿斤。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你怎么看

【存在问题】

1.不明确,没有表态,缺乏价值判断,开篇直接引入分析。例如:“各位考官,之所以出现餐饮浪费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消费者缺乏节约意识第二,餐饮行业缺乏规范约束第三,宴请宾客时“讲排场、好面子”的社会风气。

2.不新颖,表态套路化,词汇积累不足,内容单调。例如:“我认为餐饮浪费现象是不好的”“我不认可餐饮浪费现象”“我不支持餐食浪费现象”等

3.不生动,对于贴近生活的话题,表态只有理性判断,难以打动考官。例如:“餐饮浪费影响社会方方面面,对于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破解之策。”

【表态要灵活切入,明确表态】

1.结合背景表态:可以结合话题的当下时代背景展开表态。如: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劳动力流动受限和货物运输受阻,中国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冲击,粮食安全问题又再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餐饮浪费现象却依然没有收敛之势。因此,为了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各地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尽快打消这种势头。

2.换位思考表态:从自身经历入手,可以显现出对话题表态的深刻性。如:说到餐饮浪费其实深感惭愧,因为我们从小就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品尝过食不果腹的辛酸,所以对珍惜粮食的认识远不如各位考官深刻。但即便如此,从小的教育、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也都告诉我们: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3.借古喻今表态:可从过去时代社会发生的事件切入。如:各位考官,谈到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一部电影《1942》,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42年那个动荡的年代,河南发生了大规模饥荒,超过300万河南同胞在逃荒中饿死。如今距离那场残酷的饥荒仅仅时隔八十年,餐饮浪费现象却如此严重,不免有些讽刺和悲哀,如果这些逝去的300万先辈们泉下有知,我想他们一定会指着鼻子骂我们:不懂珍惜

4.根据专业表态:考生可从所学专业或特长出发,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如:各位考官,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此事,就不难发现:将购买后的商品浪费,实际上是把消费者手中的钱浪费了如果将这些钱整合起来,足以助推一个新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和产出。因此,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必须及时遏制这种餐饮浪费现象。

 

综合分析题多样化开头语言表述更灵活

【题目简介】

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是考官测查考生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出现在第一题的位置。此类题型的问法比较直接,例如:“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这就要求考生本着“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清晰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个好的开头表态,不仅能清晰地阐述个人的观点,也能给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觉,加深对考生的考场印象。

【例题展示】

现在,一些年轻干部工作比较机械教条,缺乏灵活性,领导怎么说他就怎么干,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被称为“工具化干部”。对于“工具化干部”,你怎么看?

【存在问题】

一、语言匮乏,内容干瘪。开篇表态是很多考生答题的难点,“很好”、“值得点赞”、“不好”、“不对”等表述是很多考生常用的语言,此种表述说明考生语言不够丰富,缺少对核心话题的深刻认知,此种“朴素”的表述难以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内容过多,逻辑混乱。和第一种情况截然相反,很多考生由于过于重视开头,会出现“什么都想说一点”、“面面俱到”式表态,加入了过多地分析,不仅影响对核心话题的清晰表述,也会出现与后面分析部分重复的情况。

三、缺乏情感,套路破题。很多考生出现“为了开头而开头”的表态,语言过于机械,缺乏真情实感,此类套路化表述,难以引起情感共鸣。

【如何开好头自然破题】

一、结合题目背景、社会现状表态。

以背景引入表态不仅可以体现出考生对当前时代背景的认知,还能够增强答题的深度,是表态常用的方式之一。考生可结合与题目相关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分析。例如: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党和国家需要广大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然而,“干部工具化”无疑不符合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亟需提醒和纠正。

二、挖掘题目本质表态。

挖掘题目本质来表态,意在强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这种表态方式不仅可以向考官展示出自身获取核心考点的能力,还能体现出考生对核心话题的深刻思考。考生在挖掘本质时要始终围绕核心话题去分析,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例如:“工具化干部”看似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实质是干部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不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表现。激发干部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发挥“店小二”精神为群众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三、结合个人感受表态。

以个人感受引入表态是考生容易掌握的方式之一,考生在谈感受时可以结合自身发生的、身边人发生的事引入,直接表明自身对核心话题的感受。表述时要流露出真情实感,切勿出现机械作答。例如:最近,我们经常能听到“工具化干部”这种称呼,在我们歌颂干部们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工具化干部”反映了部分干部对工作的错误认知,是对共产党干部定位和要求的严重误读,我觉得作为群众来说,只有做好监督工作,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综合分析题目开头表态的几种方法,希望各位考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特点进行模拟练习,丰富我们的答题。

 

综合分析题目如何灵活表态

面试备考周期短,题型复杂多样,在结构化面试中,经常会涉及社会现象的考查,如何作答得有逻辑层次,是考场得高分的重中之重。今天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一、层面分析法:找到与话题相关的不同层面,再根据这些层面逐个分析相关的原因、对策、影响等。常见层面有主观层面、客观层面思想理论层面、操作实践层面、制度层面国内层面、国际层面等。

【例】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更加便捷,网络谣言也充斥其中。如房价涨跌、食品安全、疫情不实信息等方面的谣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请你谈谈对网络谣言的看法。

1.影响分析可以用到层面分析微观个体层面,社会、政府等中观层面,国家等宏观层面

①歪曲事实,误导个人行为,引起群众恐慌②加重信任危机,增加社会运行成本,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众利益③破坏政府公信力,损害政府形象④污染网络环境。

2.原因分析可以找到多个层面——造谣者传谣者信谣者思想层面、政府制度层面、制度操作层面

二、内外因分析法:分析核心话题相关的内因、外因,再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找到的信息,分析相关影响、对策等。常见内因有思想、能力、特点、价值观、心态等常见外因有环境、制度、特殊情况等。

【例】有人说:“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在家开网店,一个月赚一两千元不用受约来,不用打考勤,这一代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有隐患的。对于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1.内因:年轻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追求,更加热爱自由年轻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拘泥于上班形式。

2.外因:企业不遵守劳动法,对年轻人要求苛刻古板的打卡工作方式不适用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理念社会经济发展好,可选择的工作机会很多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独生子女时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注重独立人格的养成等。

各位同学,以上方法的运用不是割裂的,在题目中可以同时运用、灵活运用,希望能对大家的答题有所帮助。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