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答题思路
2025-03-29 09:37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答题思路

申论提出对策一直都是让人头痛的难题,需不需要概括问题原因,哪些对策能直接抄写,对策字数占比是多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攻克难关,让提出对策不再成为难题。接下来我们一同学习:

一、审题

审清题目是提出对策的关键,通过题干可以确定究竟有几问,字数如何分配,是否需要概括原因或问题。例如:

题干:“给定资料3”中提到小李感觉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请你分析小李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并提出走出这种境地的对策。(15分)

要求:分析全面,对策得当,逻辑清晰。不超过350字。

第一步:审清问数

分析心态产生的原因,提出走出境地的对策——2问

第二步:确定要点类型

原因:缘故、元素、与……相关

对策:经验、建议、意见、教训等

第三步:材料范围

“给定资料3”中提到-材料3并结合上下文

第四步:确定字数和要求

350字,分析全面,对策得当,逻辑清晰薪资

二、对策要点的寻找

材料:

和小李这种纠结不同,小王并没有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而感到焦虑。2013年硕士毕业的小王曾有机会进整车企业,但因为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内燃机专业不对口,最终他选择就职于某外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年的工作从未脱离过内燃机。“也曾羡慕人家整车企业的薪资待遇,可我还是觉得搞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有价值。”小王说。对于当前的形势,他有自己的判断:“从整个行业的趋势来看,内燃机并不会在这5年或者10年之内就完全消失。而且,尽管内燃机和电动机是两种不同的动力形式,但是其中很多理念和技术还是相通的。如果能够在现在这家公司把相关的技术吃透,对于之后的择业百利而无一害。”

对策1:明确职业选择。选择感兴趣的工作,体现自我价值。

对策2:把握行业趋势。对行业趋势要有自己的判断,很多理念和技术是相通的,要吃透相关技术,多维度分析行业发现其独特价值。

总结:从案例入手,通过案例讲述人物做法,成功的可以直接抄写【经验】;失败的需要反推【教训】,同时要注意将个性化内容剔除换成普适性内容,如开发制作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可以书写为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多元产品、延长产业链等。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缺思想

——》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普及...知识/提升...意识,形成...的社会氛围。

2.缺人才

——》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建立培训机制,提升专业技能(育才);出台倾斜政策(积分落户)让人才愿意来;配套保障机制(薪酬、医疗、教育、保险),让人才留得住;提供晋升空间和发展平台,让人才用得好。

3.缺资金

——》创新投入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

4.缺硬件

——》完善基础设施/补齐设施短板,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公开招投标流程,提高建设标准,配套...体系建设

5.缺制度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搭建法律平台,出台....措施,对...问题做到明确界定和规范,力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普法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巡回法庭、法制文艺)强化宣传效果,提高法治意识

6.缺监管

——》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执法水平/强化打击力度: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责,定期开展整治行动,形成长效机制;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积极性,设置举报信箱、市长热线,广泛收集问题,曝光违规行为。

7.缺管理

——》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社会化参与,运用智能化手段,统一标准化依据,提升治理效能

8.缺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全球引入先进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扶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跟着官网学提出对策

提出对策是除了作文以外最难的题型,同时也是除了作文外需要结合自身积累作答的题型,以往我们学了很多技巧,但是做题时总是感觉语言捉襟见肘,那有什么应对之策吗?大家可以尝试从官方网站或官方文件中找寻灵感。

一、关注哪些网站或文件:说到官网,大家往往从媒体中找寻灵感,这也是大多数人所推荐的,殊不知它们都是发布新闻和表达观点的阵地,而非学习对策的恰当场所。所以推荐的是政府官方网站或官方发布的文件:如国务院网站中往往发布的是指导意见,可以了解顶层设计;而地方性或部门性的网站如XX局/XX街道/XX社区的内容可以了解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关注哪些内容或措施:

1.从话题上来讲:最近几年从国考到一线省市考试再到联考,对策往往关注的微小话题,而微小话题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大方面来出,但是不同考试侧重有所不同:如国考比较关注的民生话题(菜市场、人行道、乡村公路、退休人员再就业...)而一线省市关注治理话题(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联考省份较多,大家可以结合本省市的情况来关注。

2.从文件上来讲:往往文件中包含《...计划》《...方案》《...指导意见》《...调研报告》的内容值得关注,这些文件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好措施和好的对策语言。

例子:XX街道2024年三举措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文件中,从小标题到具体对策都值得借鉴学习

一是主动谋划、强化执法,促进整治高效落实。坚持领导主抓、部门联动、社区自治、合力攻坚的原则,又好又快落实这项惠民工程。通过加大巡查力度、巡查频次和整治力度,不定时开展整治非机动车、机动车乱停乱放、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外杂物、墙体乱涂乱画、小广告、破损门头广告。通过提升整治,不断改善背街小巷环境,增强居民获得感。

二是多点发力、全面管理,推进综合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深化“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周五卫生大扫除”的长效管理机制,为居民营造干净舒心的环境。以加大路面清扫力度、生活垃圾清运力度、清理杂物乱堆乱放为抓手,抓实抓好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是上下联动、精准提升,实现整治效果常态保持。依托网格化三级管理模式,及时处理巡查过程中发现或居民反映的问题。通过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先后对路面、下水道沟盖板、路灯、垃圾桶等进行修补修缮和更新,对坑洼的路面进行整体修复;对墙体外立面、电缆、水网等进行全面改造;设置公益宣传墙,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背街小巷。

 

提出对策题攻破之道!

一、审题抓住关键信息,看清问数。

此类题型的题干表述常常为:“针对材料中xx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式/工作思路”,题型判断较为清晰,值得注意的是要看清问数。如果题干表达为“请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为一问;如果题干表达为“请概括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即两问。重点关注是否出现“并且、同时、以及”之类的并列词汇。

二、要点寻找不能遗漏,所有问题都需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问题寻找材料中直接对策,此时作答方法与归纳对策的题型基本一致。但如果,材料中所给的对策并没有完全解决所提的问题,还需我们从产生问题的原因入手,根据生活经验自己进行补充。如:请针对“如何减少医生收红包现象”提出建议。这时,我们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联想到医生收红包可能是自身职业素养不高,也可能是由于没有严格的外在约束等原因,所以可以提出“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医院监管体系、开通患者举报通道等”,因为是材料外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三、要点加工,在形式和内容上满足需求。

形式上:总分结构,总括句加上分条罗列的要点;内容上:本题字数一般较多,需要填充的往往是间接对策的部分,以上题为例:针对减少医生收红包现象提出“加强教育”的建议,可以按照“主体+对象+做法+目的”的形式,将其扩充为:“医院方面应该通过职业素质培训、树立正面榜样、制作公益广告等形式,对于全体医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从业素养,引导其真心关爱患者,以杜绝收取红包现象”,此时,字数就大为扩充,且对策更加清晰有操作性。

四、书写整齐,卷面工整呈现。注意按照问数分段。出现两问时,各自一段。

总结:首先,找出材料中所有问题;其次,找出材料中所有问题的解决对策,最后,如果问题没有全部解决,再按照要求的字数自己进行扩充。

然而,提出对策题目中,对策总是无话可说一直以来是考生的痛点,因此,中公教育以案例形式为大家分享找寻对策的方法。

【直接对策】

在申论材料中经常会出现:专家建议、主管部门、人员建议、群众需求、上级政策、文件要求、领导指示和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等表述。大家如果看到以上的情况一定要注意这就是我们对策的直接来源,可以进行直接抄写作为答案。

案例:根据给定资料3,假设你是S镇政府负责人,就座谈会上农民、村干部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

材料原文:专家A: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增强农业农村活力,关键要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我们镇可以积极引进资本,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实现“科技+”“教育+”“健康+”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的附加值。

对策:要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引进资本,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实现“科技+”“教育+”“健康+”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的附加值。

【间接对策】

随着公务员考试难度的增加,提出对策题中直接对策的占比在下降,反而,更多的是材料中出现关于题干中的问题具体表现以及背后成因,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考生提高根据问题与原因反推对策的能力。当材料中问题特别具体、详细时我们可以通过反说问题来进行书写对策。但是,当材料中的问题比较宏观,只能确定对策提出的方向时,则需要大家根据自身的积累与经验,按照主体+手段+客体+内容+结果的形式详细反推对策。

案例:请对“给定资料3”中X村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建议。

材料原文:问题出在村庄环境上,村旁一处占地三四亩、一人多高的垃圾堆十分刺眼。这个垃圾堆是最近一年内形成的。最初村里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后因种种原因,没有获批。于是,这块闲置的空地就成了附近企业倾倒垃圾的场所,村委会个别成员未经村民会议讨论,派人在那里收钱。

分析:

问题:垃圾堆;

原因:空地闲置;村委会个人为收钱;让企业随意倾倒垃圾

对策1: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村委会组织村民对当前村庄里的垃圾堆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并大力改造人居环境。

对策2:加强空地建设。重新商量空地规划,例如规划农贸市场等,加速审批利用。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