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论考试中的评价型综合分析题如何“评价”
众所周知,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也是申论五大题型中的基本题型,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政治素养。然而,随着考试的不断举行,综合分析的考情也在悄然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分享综合分析这一题型中评价型综合分析的基本作答思路。
一、出题形式
结合给定资料X,对“XXX”作简要评析/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2018江苏省考B卷——评价型综合分析
请对“给定资料7”中执法部门对火车站广场晒谷一事的处理进行评析。
要求:全面准确,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二、评价对象
常见评价对象有:政府举措、社会观点、社会现象等
【示例】2017江苏省考——评价型综合分析
“给定资料5”中J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所开展的春联春贴专项整治活动,遭到网民质疑和民间舆论的抵制,请你对这一事件做出评析。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三、作答要求
准确:准确的内在“潜台词”即为紧扣给定资料,不论是对问题的概括,亦或是对原因的提炼,都要符合材料内容,符合命题人的观点倾向,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材料的原词原句作答。
全面:综合分析的评分方式为采点给分,这也就意味着要尽可能多的去撰写核心关键词,将材料中的答案要点全部提炼出来,以期得高分。与此同时,由于不倒扣分,在撰写时对于不明确的要点也要尽可能的写上,做到“宁滥勿缺”,这就对同学们的精简概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节约字数。
分析透彻:要求考生对与给定的话题能够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材料中提及的与之相关的背景、原因、影响、对策等角度都要能够准确说明。
观点正确:综合分析的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对于给定资料的理解,从而作出合理的推断和评价。这就要求考生的推断评价要能够契合出题人的观点倾向,从而保障思想与理念层面的一致。
【示例】2018江苏省考B卷——评价型综合分析
请对“给定资料7”中执法部门对火车站广场晒谷一事的处理进行评析。(2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四、作答思路
评价型综合分析题多以总分总的思路进行作答。
第一步总:需要我们简要概括评价对象,交代评价的核心依据,继而给出评价。
第二步分:紧扣评价对象进行原因、背景、问题、作用等多角度的分析,常见为分析作用和问题两个维度。
第三步总:结合对评价对象的分析,得出适当结论或提出对策,点明核心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江苏省考中,这一步骤往往需要结合作文的考察主题。
【题目示例】
2020江苏省考A卷——评价型综合分析
“给定资料2”中的张先生与小胡通过自身在互联网世界的经历,总结出各自的职业观,请对他们的职业观分别进行评析。(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篇幅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张先生的职业观为有价值的就是正业,重网络而忽略现实责任;小胡的职业观为年轻人要抓风口博财富,过于功利。两者均有失偏颇。张先生热心网络公益,为自己收获成就感,但沉溺网络中,耽误本职工作,影响同事关系,是不务正业的体现;小胡频繁跳槽抓风口,虽换来了职业晋升,但盲从风口,追求财富,太过功利,且不利于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最终助推社会浮躁之风。因此,互联网时代要积极担当网络正能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有限的时间将自己的时间最大化,丰富自己,回馈他人和社会;面对互联网风口的职业选择,要理性审视,不盲从,不急功近利。
“综合分析评价类”答题思路
【审题思路】
(一)题型
谈谈对观点的看法或者进行现象的评论——评价型分析
(二)任务
根据题型不同会有所区分,最常见的是反驳错误观点或者论证一个道理。
【圈画材料的方法】
(一)评价型分析的总说部分——观点
1.如果被评价的是一个社会现象:直接表达观点
例:谈谈你对美剧盛行国内的看法。
2.如果被评价的是一个名词概念:解释+观点
例:谈谈你对“价值”的看法。
3.观点表达
(1)对:支持、肯定、理解、推崇和学习的、价值意义。
(2)错:问题、存在不足、存在缺点遗憾、需要我们解决。
(3)辨证:理性全面分析看待;其一方面XXX,但是存在着XXX问题。
(二)评价型分析的总说部分——理由
1.与主题有关的好的表现:做法+结果
2.与主题有关的坏的表现:问题、原因、危害
3.写作时要求要满足有条理有逻辑:分条
(三)评价型分析的分说总结——总结
1.对策表述为主:概括对策一要/应该;问题推导——解决
2.意义重申总结:观点解释再说一遍
【组织答案】
答案组织模板:看法+多角度的分析+总结或者推断
(一)逻辑加工
1.总说:态度观点的书写
2.理由:分条分部分书写
3.总结:对策或者结论的书写
(二)内容加工
此部分为抄材料形式!
考生不用过多添加自己的思维!或者语言!
注:如果材料中没有解释和对策的部分,考生可以考虑自己添加!
三步秒解评论型综合分析!
众所周知,综合分析题是申论中考频颇高的一个题型,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频频在考场上出现,而评论型综合分析在其中虽然考频不高,但一旦考察却很难得到高分。今天,咱们就一举将其拿下吧!
明确题型:综合分析题的题干中一般会以谈谈、分析的形式出现,注意与归纳概括题进行区分(谈谈或者分析后的内容限定,具体到某一明确对象时,是归纳概括,比如,分析原因,谈谈做法等;内容不限定,较为抽象时为综合分析,比如谈理解、谈看法等)。评论型综合分析关键在于“评论”,也就是对作答对象进行价值观点的明确,因此,题干一般以“谈内容、观点、问题、词、句子、案例、社会现象的看法、认识、价值判断”的形式出现。
理清作答逻辑
大家都知道评论型综合分析的作答逻辑为总分总逻辑,但是为什么如此呢,其实,与大纲描述息息相关。大纲中对于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了详细描述,指的是“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从能力描述中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对材料的内容、观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其实就是进行多角度分析,从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不同方面展开对于作答对象的看法,也就是“分”;除了分还需要对其进行归纳,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者评价,也就是最终的总结或者结论,也就是“总”。而要对一个句子、词汇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往往会直接亮明观点,在要求中通常以“观点明确”来体现,现在,大家对于综合分析的作答逻辑都清楚了吗,接下来,咱们就按照总分总的作答逻辑开始做题啦!
作答方法“三步走”
第一步:总
提出观点:亮明价值判断:正确错误、支持反对、辩证看待、正确看待;基本解释+价值判断。(注意:观点基于材料得出,不可主观臆断哦)
第二步:分
分析观点:结合需要亮明价值判断的观点内容,结合材料的论证,通常从背景,现状(问题成绩)、原因影响,对策等展开多角度分析(梳理过程中一般除了内容过多的部分需要标注序号,提炼关键词外可直接按照递进逻辑进行整合)
第三步:总
落实观点:总结或提出对策/结论(根据材料内容,一般以对策、结论居多,有时也可结合时政进行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