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因果倒置解决行测削弱性题目
行测可能性推理的削弱性题目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类题目:两个现象同时发生,于是推断二者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在这一类题目中经常会设置两类选项:“另有他因”与“因果倒置”。那么这两类哪种更可以削弱呢?答案是“因果倒置”。
比如说,小敏吃完药结果肚子疼,则小明肚子疼就有可能是因为吃药。
如果补充一个信息说明小明除了药之外,还吃了水果,则小明肚子疼也有可能是因为吃了水果,而有可能不是因为吃药,这就是“另有他因”。如果补充一个信息说明小明是因为肚子经常不舒服所以才吃药,则可以说明吃药不是肚子疼的原因,即“因果倒置”。另有他因说明“可能不是因为吃药”,而“因果倒置”则可以说明,一定不是因为吃药。故而“因果倒置”削弱力度更强。
例题:某社区近期举行了一项关于家庭饲养宠物与家庭生活幸福感关系的调查。此次调查走访了100户家庭,调查的内容包括宠物的种类、饲养宠物的时间、家庭成员的学历和职业等诸多方面,调查结果表明,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普遍高于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这说明,家庭饲养宠物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该调查所采集的样本数量不足
B.该社区饲养宠物的通常是那些居住条件较好的居民
C.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通常是工作较为繁忙的在岗职工
D.家庭饲养宠物通常是因为其成员有充裕的时间并具有较高的家庭生活幸福感
答案:D。解析:题干是在讨论饲养宠物和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一项调查发现,饲养宠物的家庭幸福感比较高,所以得出结论:因为饲养了宠物,所以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感,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我们要削弱,即找一个选项去说明家庭饲养宠物是无助于提升家庭幸福感,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可。
接下来分析选项:
A选项“该调查所采集的样本数量不足”,样本数量不足意味着实验不具有普适性,则结论有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可以起到一定的削弱的作用,保留;
B选项“该社区饲养宠物的通常是那些居住条件较好的居民”,告诉我们养宠物的人居住条件比较好,也就意味着很可能是因为居住条件比较好,所以他的幸福感比较高,则有可能不是因为饲养了宠物使得他的幸福感比较高,可以削弱,保留。
C选项“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通常是工作较为繁忙的在岗职工”,告诉我们没有养宠物的家庭工作比较繁忙,也就是说,没有养宠物的家庭,幸福感不高很可能是工作本身比较繁忙导致的,而不是没有养宠物导致的,可以削弱,保留。
D选项“家庭饲养宠物通常是因为其成员有充裕的时间并具有较高的家庭生活幸福感”,告诉我们,是因为这些家庭其成员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有较高的幸福感,所以才饲养宠物。而题干结论是:由于饲养宠物导致家庭幸福感的提升。
D直接告诉虽然我们两件事同一时期发生,但不是饲养宠物使得幸福感提升的,而是因为幸福感本来就高,所以才饲养宠物直接否定了题干的结论,故而可以削弱,保留。
ABCD都可以削弱,那么哪一个更能削弱呢?回头再来比较,ABC只能说明题干结论有可能不正确,但是D可以说明题干结论一定不正确,故而本题答案为D。
通过上述的例题讲解,大家对于可能性推理的削弱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平时还是要用各种方法来多加练习,方能在考试中更得心应手。
当逻辑题目遇到数学问题如何是好
在逻辑题目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好多同学看到这种题目之后就已经被数字带到另外一种领域,从而对这种数字游戏失去信心,着实让人头大。不过没关系,当逻辑遇上数量,我们该如何应对。
说个简单的题目:一个池塘中有荷花,荷花每天都在长,第一天一片,第二天两片,第三天四片,到第30天长满池塘,问哪一天是一半?
其实很简单,每天的数量都乘以2,那第30天长满,第29天长的就是一半,对吧?所以在逻辑中出现的数量题目不会很难,大家思路清晰就可以。来我们看一道例题:
【例】在某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中,理科毕业的多于文科毕业的,女性多于男性。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机关公务员的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Ⅰ文科毕业的女性多于文科毕业的男性
Ⅱ理科毕业的男性多于文科毕业的男性
Ⅲ理科毕业的女性多于文科毕业的男性
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Ⅲ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和Ⅲ
【答案】B。解析:方法一:假设法。假设理科毕业的都是女性,文科毕业的都是男性,可排除Ⅰ和Ⅱ,只有Ⅲ正确。故答案选B。
方法二:用A1表示理科毕业的女性,A2表示理科毕业的男性;B1表示文科毕业的女性,B2表示文科毕业的男性。由题干可得,A1+A2>B1+B2;A1+B1>A2+B2。两式相加化简可得,A1>B2,即Ⅲ正确。故答案选B。
多同学看到这种题目之后就已经被数字带到另外一种领域,从而对这种数字游戏失去信心。当逻辑遇到数量的时候,大家要思路清晰,认真对有效信息进行梳理,经过简单计算即可。
主旨观点题中的“特殊词”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比较大,其中主旨观点题更是一个重点考查题型。解决这类题型时,一方面文段较长读起来吃力,另外一方面是囫囵吞枣读完文段却没能准确把握文段的重点,最终导致有些考生出现做题耗时,准确率不高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些特殊词语,在阅读文段时对这些特殊词培养一些敏感度,进而提高阅读速度,更快地找到文段的重点内容。
指代词(尾句)
例题1.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固然必须正视,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呢?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命
C.灾难降临时的及时而智慧的选择非常重要
D.教育可以在自然灾害中保护更多宝贵的生命
【答案】D。解析:文段围绕在自然灾害中如何自救、救人的话题展开论述。首句指出与自然灾害抗争仍需要很长的路。文段二、三、四句用三个并列的问句,共同发问普通公众如何进行自救、救人。尾句“这些问题”指代前问的三个问题并做出回答——可以通过教育来完成。通过文段分析,前文提出问题,后文做出回答,后文中的回答当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指代词在尾句起到了提示重点的作用。作者重点表达的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普通公众在自然灾害中自救、救人的问题,结合选项符合重点的是D项。A选项是原文内容,但并非重点,排除。B选项“首要任务”在原文未能体现,且并非文段重点要表达的。C选项是原文,但非重点。所以,该题答案是D。
例证词
例题2.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酷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相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B.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答案】C。解析:文段围绕“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写作手法”展开论述。文段首句指出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同年逝世。第二句指出两人是伟大剧作家。第三句话指出二人写作手法不同。接下来“比如”提示后文举例论证,后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两部作品的结局来论证二人写作手法不同这一话题。通过对文段行文的分析可知,该文段是提出问题-举例论证的总分文段,“比如”起到了提示前文重点的作用,重点应当是二人写作手法不同这一观点。符合这一话题的选项是C项。A项“伟大之处”并未具体展开阐述,排除。B选项是举例内容且只提到《牡丹亭》这一部作品,即不全面又非重点。D选项“中外古典戏曲”这一话题过于宽泛。综上,该题答案是C。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题分别给大家介绍了主旨观点题中的两个“特殊词”,一是尾句指代词,可能起到提示、总结重点的作用。二是例证词,可能提示被证明、被解释内容为重点。其实我们在做主旨观点题时还有很多敏感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文段重点信息,小伙伴们快去找一些题目试试手吧。
紧抓言语中主旨观点题的行文脉络
在做言语主旨观点题时,不乏有考生被一些问题困扰着,如题干太长读不完、文段复杂捋不清。有些善于总结的考生可能会发现,文段中的转折词、因果词、总结词等,往往会引导文段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些关键词便可以让我们在考试中少走些弯路。
可是,有些善于思考的考生提出了疑惑——如果文段中出现了多个关键词怎么办?现在带着你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你冲破主旨观点题的迷障。想要解决这类主旨观点题,需要抓住文段的行文脉络,那么,如何能够真正剖析出一段文字的行文脉络呢?
首先,要分析概括每个句子的意思。很多考生阅读文段时,常常出现读一遍题干什么也没记住或者题干重复读多次但是还是云里雾里,其实关键就在于每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并不知道,句子越读越长,越读越懵。所以,阅读文段时,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一边阅读,一边对句意进行客观分析概括,将句子读短。
其次,归类语句,划分层次,锁定重点。将围绕着同一内容、同一意思的语句归为一类,比如举例子的几句话可以归为一类,分析原因的几个句子归为一类,表达作者态度的句子归为一类等等。接着,对归类后的语句进行定性,明确各部分的作用,以此判断哪一部分是重点,对重点部分同义转述。
接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道例题。
①中华饮食文化一向善于吸收外来饮食文化,并把它们融入其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②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一方面看到西方人吃着半生不熟的牛排、手持杀气腾腾的刀叉时,蔑视的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上饮食本身的固有惯性,国人在对待西式饮食的态度上,表现出的是鄙视与排斥;另一方面,当看到西方人体格比我们强壮、身体比我们健康时,又不禁把它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强权政治联系起来。③因此,也有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强壮国人的体格、振奋国人的精神,以达到与西方人并驾齐驱的目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中国人接纳西方饮食文化的原因 B.中国人对西方饮食文化的复杂心理
C.中华饮食史是一部饮食文化的交流史 D.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有些同学看到尾句有“因此”,认为这句话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强调的是中国人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所以选了A项,但实际上不然。这个文段中出现了多个关键词,比如“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此”、“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行文脉络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句意。第①句话指出中华饮食文化善于吸收外来饮食文化;第②句含有两个并列的分句,分别讲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鄙视和中国人将西方饮食和其军事、政治的强大联系起来;第③承接②句的后半个分句,提出有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先进部分。
其次,对文段进行归类,判断重点所在。①句引出话题,②句说明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两种态度。③句中的“因此”其实是对②句后半分句的进一步说明,通过“也”词也能体现出第③句与第②句形成并列关系,而不是对全文的总结。故①句为一类,②③句为一类。②③句为文段重点,阐述中国人对待西方饮食或排斥或接受的不同看法,所以,正确答案为B。
这道题的行文脉络大家捋清了吗?希望大家在做主旨观点题时既能抓准关键词,提升阅读的速度,又能抓紧行文脉络,做到真正的脱颖而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