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技巧汇总
打破套路,让面试更有温度
2020各省公务员面试题目的测查要素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考官的评分标准有了质的变化,今年各省的答题分数严格地限制了模板化分数,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去模板去套路化的问题,但很多考生还是陷入这样的“误区”,本篇文章在此为大家全方位解读“套路化”。
一、什么是套路化
总体来说,考生的套路化即表现在外在形式上,也表现在答题内容上。外在形式的套路就是黑压压的西服套装,流水线式的入退场,如标准的一长两短式敲门,30°鞠躬,机械式入座,一动不动的双手摆放等,这些如果全考场60%以上的考生都整体一样,那么这样严谨的礼仪动作、没有一丝真情实感的流露和机器人有何差别。而内容方面的模板化更让考官无奈,如:“考生思考完毕,开始答题”、。“考生答题完毕,开始思考下一道题目”,综合分析里面的“我觉得这个现象好,我认为积极影响有以下几点,原因有以下几点,我提出以下对策... ...”计划组织协调类题目里千篇一律“领导交给我这项工作是对我的信任,要成立工作小组”、“前期、中期、后期... ...”等等一系列模板化的语言抹杀了考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一直强调面试其实是在与考官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过程传递自己的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者做法,而面对面交流最核心的也是情感的传递与交流,我们答完题目让考官感觉到的不仅仅是“说的有道理”这么简单,更应该是“我也觉得是这样”和考官达到思想上的共鸣,那么我们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二、如何打破套路
下面我们就一道综合分析题目,看看如何在答题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答题更有温度。
【例题】一位老人到超市买东西,等到排队交款时,被收银员告知不收现金,只能用手机支付,老人表示自己不会用,之后与超市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此事引发了社会热议。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审题是关键
拿到题目先要进行审题把握关键词:超市 只能手机支付 拒收现金 老人 不会用 争执 热议
由审题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观点例如超市这一做法是违法行为,行为本身是特殊群体不会使用新的支付方式,本质上是高科技与人文情怀的矛盾,值得我们关注。
2.分析是重点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源自我们的分析,我们的分析可以从多维度,一方面超市拒收现金带来的影响:
(1)给老年人带来不便,也让老年人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
(2)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
(3)在信息安全没有绝对保障的情况下,手机损坏或丢失、程序出错或崩溃,都会对支付产生极大的威胁。
(4)“数字弃民”,“这样的理念和做法,都与国家大力倡导的普惠金融的精神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分析超市拒绝现金原因:
(1)市场定位。超市作为商业服务主体,推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电子支付方式本身无可厚非。
(2)与现金支付相比较。电子支付不用收钱、找零,减少了很多繁杂的工作,甚至可以减少收银人员。
(3)意识层面。缺乏对消费者应有的尊重。
(4)社会背景。无现金支付成为趋势但是并不能代替现金支付。
与此同时抓住关键点我们也可以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1)弱势群体不会使用现代支付手手段。
(2)超市收银人员太过于死板,缺乏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
分析原因之后我们肯定要解决问题多维度解决:
(1)超市可以发展更加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比如:超市可以同时设置传统的现金收银通道和电子自助支付通道,挂起明显的指示牌,方便消费者自助选择;可以安排工作人员收取老人现金,并代为手机支付。
(2)超市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疏导,提前引导消费者到比较适合的付款通道;
(3)建立长效机制。宣传、服务 、引导、细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支持整治拒收现金工作。一方面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服务水平,督促零售企业尤其是新零售行业规范现金支付,纠正拒收现金的违法行为,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利的现金服务;另一方面,让更多公众了解各种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的特点及优点,充分尊重各种人群的支付习惯,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促进商品经济及“互联网+消费”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电子支付应该成为多种支付方式的一种,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而不能使消费者支付的便利性打折。
3.知识储备是基础
知识就像香水,如果有就可以随时散发出香味,所以知识储备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上述题目要能知道本质问题一些必要的文件规定还是要清楚。
(1)2003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二号)第1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
(2)2018年7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亦表示,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
“经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协商一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方式、无人销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且不具备收取现金条件的,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此外,公告明确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期限届满后仍然存在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面试技巧:从答题内容了解面试评分标准
考试标准到底是什么?
【例】目前全国已有16地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相关制度,但是由于标准不一,导致有假难休。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统一推行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让护理假真正能落实到位。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单从内容上来进行推敲思考,考生很容易围绕“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本身来进行多角度分析和阐释,但仔细审题指导之下,有两个核心内容应该成为考试的评分标准:第一,此题的核心在于制度本身的现状是“标准不一,仅有16地出台”,所以核心破题点在于结合背景实际的分析来谈谈如何推行统一的制度标准;第二,当前护理假难以落到实处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各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还应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以及现实情况分析到制度落实难还有更加现实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自身生活压力大,即使有假未必敢休;用人单位面临经营压力,增加经营成本等,并能针对一系列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些都源自于考试的命题意图和考试标准。
题目内容凸显什么评分标准?
【例】疫情发生以来,多地为刺激消费推出了电子消费券,在限定时间内,实际消费金额满足规定额度就可以进行金额抵扣,很多人为之叫好,认为拉动了新增消费;但也有人认为,消费券有使用限制,对困难群体应该给予更直接的经济补贴。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消费券的推出是为了缓解疫情过后内需缺失的压力,直接的经济补贴可以帮助困难群众保障基本生活,体现社会公平,二者都是促发展、保稳定的积极举措,应配合运用,共同帮助我国渡过疫情难关。
一方面,发放消费券具有积极意义。
1.消费券不易转化为储蓄,可以拉动消费增长,有效提高了受疫情影响的消费信心,促进人气回升、市场回暖,增强消费动力;
2.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些地区面向困难家庭和低收入群体定向发放消费券,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3.帮扶了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发展,促进了就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客流量,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4.可以做针对性设计,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消费券往往限定了餐饮、旅游、购物等行业,限定了消费时间,“指哪花哪”。
另一方面,直接的经济补贴是一种有益补充。
1.消费券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消费券覆盖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指定使用商家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圈,且部分消费券门槛过高难以惠及村镇人口及贫困人口;二是对电子支付不熟悉的人难以领取和使用消费券;
2.发放消费券是一种刺激消费的做法,而对难以受惠于消费券的群体给予直接的经济补贴,可以彰显社会公平,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发放消费券,侧重点在企业,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经营。而发放直接补贴,侧重点在群众,帮助其摆脱困境,二者都是助力渡过疫情难关的有利举措。还需进一步落实:
第一,扩大消费券覆盖面。除了大城市,也要发挥消费券在农村的作用,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在乡镇布点,推动供应链下沉,抓好电商和产业扶贫。
第二,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结合实际,给予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生活补贴、水费补贴、房租补贴等直接现金补贴,确保群众度过疫情难关。
第三,除了消费券外,提出提振消费的其他措施。
1.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恢复、扩大服务消费,实施餐饮业、旅游、家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振兴计划;
2.培育发展新兴消费,鼓励实体零售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和应用。
分析上述题目我们总结出此题当中包含的几个重要得分点:
一、对于消费券和发放经济补贴都能够给予全面的分析;
二、从题目给定信息来看,消费券和经济补贴皆是有利有弊,应该两个观点分别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推出消费券和经济补贴的现实背景;四、能够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和落实措施。
综上所述,小志认为题目凸显出的内容层面的评分标准对考生的要求是:
第一,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背景,并能够结合题目进行运用;
第二,能够通过日常学习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对新问题新话题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
第三,能够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题目内容进行流畅自然的表达。
面试技巧:答出针对性,拒绝套路化
有些考生在面试答题时喜欢背套路、说套话,导致考生面试分数偏低、成绩不理想。而要做到答题内容不套路,我们就需答出针对性。如何答出针对性呢?这就要求我们从题干出发,充分分析利用题干信息作答。接下来,本篇文章通过例题让大家掌握。
【例题一】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考生在答这道题的践行道理部分时,往往会谈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本身并没错,但缺乏针对性。要谈出针对性,我们要充分分析利用题干信息。我们可以这样谈践行道理,比如:第一,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第二,要倾听人民心声,了解人民的需求与不满,针对人民的诉求去为人民服务;第三,要汲取人民智慧,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人民群众做人做事的方法,学习人民群众的优良品质等;第三,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去开展和结束工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例题二】当前,我国正处于防汛关键期。就在全国多地干群以战时状态全身心投入防汛救灾一线的时候,有少数党员干部关键时刻“掉链子”,有的工作人员围观钓鱼、回家办私事,有的干部志记录不全,有的乡镇干部转移群众不到位、虚报漏报数据。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道题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往往会说是干部自身缺乏责任意识、自身缺乏担当精神、自身纪律意识不强等。这样分析针对性不够,我们应该充分分析利用题干信息来分析原因,比如:防汛人员在哨所内“带彩”打花牌、有的工作人员围观钓鱼、回家办私事可能是因为其自身缺乏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担当精神,也可能是因为上级监管不严;有的干部违规饮酒可能是因为其工作压力太大;日志记录不全、有的乡镇干部转移群众不到位可能是因为其能力不足;虚报漏报数据可能是因为干部工作量太大导致的。
以上就是小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充分分析利用题干信息答题的技巧,可以让考生在考场上答出针对性,答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