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综合分析题型答题方法
2021-01-12 07:45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综合分析需要具备多角度分析能力

一、如何使用综合概括

多角度分析含义:针对材料中的某个事件,从多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说:从现状层面、原因层面、从影响层面等等,而不是单一的只看到原因或是只看到影响。国考在2019年市地有道非常典型的题目,题干是:“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这道题大家在分析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掉影响,会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遮蔽”的具体表现上,导致分析过于单一,过于简短,而对策却异常冗长,根源在于未认识到综合分析的核心就在于多角度分析,而非是提出对策,因此,重心要放在分析上。

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在遇到综合分析时不需畏难,而是从他的抓住综合分析的核心,以多角度的眼光看待材料,这样才能真正找全要点,拿到高分。

二、归纳概括演示

【2019年市地】第四题

1.“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某地市委宣传部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基层采风,体验生活。在活动结束的座谈会上,大家交流了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心得体会。以下是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记录:

甲:我创作历史剧的目的是,用艺术的手法对历史进行重新包装,通过故事唤起人们认识历史的兴趣。可是,【转折】有些作品为迎合当下的“娱乐精神”,将现代元素掺杂进历史,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肆意发挥。虽然, 让观众看着新鲜稀奇、招人眼目,收到了娱乐效果,但是,这种混淆现实与历史的做法,牵强附会、哗众取宠,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遮蔽:混淆现实与历史——作品

——结果:对历史不尊重

——对策:作品要具有历史感——才能创作出时代作品

我正在创作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的作品。如何真实反映时代,塑造时代典型,通过人物命运变迁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图景,是我常思考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是时代里的人,都有他的时代性,而追究时代性,就不能没有历史感,正是因为历史才造就了时代。岁月能滋养人的心性与才华。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到了这个年龄,有了一定的能力,有责任创作出富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来。

乙:我是乡村出来的80后。我的文字大多从儿童、女性视角入手,展现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普通人家的人生故事。我自己曾以一个乡村媳妇的身份在认真地生活,和乡村里那些小媳妇一样流汗流泪、上山下田、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后来我进了城,但幼小多病的儿子只能暂时寄养在婆婆家里,成为“留守儿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注意“留守儿童”,每当看到他们胆怯而忧郁的目光,我心里就有一种疼痛在撕扯。从此,我有空就往附近村庄跑,了解情况,搜寻故事,捕捉细节。我的写作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乙创作方式:跑村庄、了解、搜寻、捕捉

——遮蔽:只停留私人性经验,仅仅满足于自我倾述——作品只表达自己

——结果:难以回应时代提问,体现百姓真情实感

——对策:不仅要表达自己,还要书写他人

我认为,创作不仅要表达自己,还要善于书写他人。如果我们的创作只停留在私人性的经验上,仅仅满足于自我倾述的需要,那么作品就难以回应时代的提问,体现老百姓的真情实感。

丙:我写网络小说快十年了,在网上发表了不少作品。我们这一代人,在互联网的影响中建立和重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创作时我总是喜欢把自己投射到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在一个自我编织的虚幻氛围里,想象故事的情节然后记录下来,写成文字。有时需要写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背景情节,只要坐在家里,上网搜索素材,我就能继续写。

——创作方式:想象+上网搜索素材

这几年,我在网上写连载赚到了钱,但是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感到现在的创作动力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认真想来,手机、网络这些现代技术方便了创作,加上经济刺激【高产原因】,造就了我的“高产”。但是技术和金钱,在更深的层面上给创作造成了某种“遮蔽”,让我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忘记了创作的初心。

——遮蔽:技术和金钱

——影响:忘记创作初心,丧失创作动力

——对策:坚守初心

丁:我的新作是脱贫致富的故事。上个月,我走进大山深处的一处村落,才感到生活的落差太大了。城市经济发达、生活便利,很难想象为了供一个孩子上学,偏远地区的贫穷家庭要经历什么样的苦难。我感到,只有继续深入下去,进一步了解农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对政策在基层执行有更多角度的观察,才能明白国家精准扶贫是多么伟大而艰巨的任务。现在我要把以前想象的人物情节全部推翻,重新创作。

——丁创作方式:想象

——遮蔽:生活背景不用造成城乡隔阂深,不了解农村具体状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

——影响:加剧城乡隔阂;难以理解国家扶贫政策

——对策: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观察政策执行情况

这次采风让我感到,多走多看多聊实在太有用处了。“行走”要成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生活常

态,既要行走在书本中,更要行走在现实生活里,依靠“行走”才有可能打破乡间田野和城市高楼之间的隔阂。

……

主持人:我们组织这次采风活动,就是希望【对策词】大家能够更多地深入基层,到老百姓中间去走一走,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反映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今天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也谈到了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丙使用的“遮蔽”这个词很形象。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创作的力量只可能来自于我们脚下的大地和身边的人民。我们只有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创作出那些有时代精神、有思想深度、有生活温度的故事。

要点梳理:

这句话是指:如果不能解决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

遮蔽的表现:4个

甲→迎合娱乐精神,现代元素掺杂历史,剥离历史语境肆意发挥;

乙→停留在私人性的经验上,满足自我倾述;

丙→技术和金钱

丁→生活背景环境的不同造成理解的隔阂,乡村田野与城市高楼的隔阂;

危害:4个

甲→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对历史不尊重;

乙→难以回应时代的提问,体现老百姓的真情实感;

丙→创作动力不强;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忘记初心;

丁→人们难以相互理解,不能准确反映生活的真实情况;

对策:5个

甲→追究时代性,具有历史感;

乙→深入基层,书写他人;

丙→深入生活(基层、百姓),保持初心;

丁→“行走”,走入基层,百姓;不仅要多读书,更要从现实中,从身边发现素材;

主持人→深入基层到百姓当中去;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答案参考:

这句话指:如果不能解决文艺创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就拿不出有优秀作品。遮蔽有:迎合娱乐,现代掺杂历史,剥离历史语境;停留私人经验,满足自我倾述;技术和金钱;生活背景不同造成理解的隔阂。危害是:混淆现实与历史,不尊重历史;无法回应时代提问,体现百姓真情;创作动力不强,忘记初心;人们互不理解,不能准确反映生活;对策:具有历史感;多走入基层,深入百姓,书写他人,保持初心;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启示分析身份转化

近几年申论考察的综合分析题型中,比较常见的是评价分析和解释分析,综合考察中,评价分析是重中之重。因此,会有很多学生对于另外一个题型—启示分析的关注度就比较低。

以往的启示分析相对而言,分析对象是比较宏观的,找取答案要点相对比较简单一点。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比较特殊,是从乡村治理的做法中提取对于综合执法的启示,相对而言就会容易出错。因此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题目。

请结合“给定材料,谈谈沈书记的“三怕”对做好执法工作的启示。(15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楚。篇幅250字左右。

(一)审题

1.启示:核心启发+具体启发(提取经验教训)

2.启示来源:沈书记三怕

3.提示信息:紧扣执法工作开始

4.基本思路:答案要围绕三怕去写,紧扣执法工作,同时,结合前面材料,将三怕的具体内容写清楚

理解准确:围绕分析对象,联系材料,准确理解

分析透彻: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

条理清楚:分条书写

字数:不超过300字

(二)找点

段一:引出老沈的三十年的工作总结。

段二:

原因:村庄太穷

做法:1、善于求助能人;2、促使努力脱贫——请人出谋划策、办厂发展村办企业。

段三:

问题:村民的骂声,群众不仅关注收入,也关注环境,需求不断变化。

段四:

原因:经济起来了,但是环境脏乱差、治安问题严重。

做法:1、不满足于经济好起来,继续往前走;2、创新管理——发动群众参与,成立管理团队,参与村务管理。

段五:

原因:欺负外地人,不让跨门经营。

做法:耐心沟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结果:生意好了,感觉像一家人。

段六:

做法:完善基础设施,工作做在前面。

段七:

点出三怕。

(三)加工

“三怕”:1、怕听不到骂声

2、怕思想和能力跟不上发展

3、怕发展跟不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做法:

1、主动听取群众“骂声”。(核心做法)执法者应深入一线,紧密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敬畏民意、采纳民意;

2、转变执法“思想”(核心做法)。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执法要耐心,真诚、要真正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坚持公平公正执法理念,让群众感受到公平社会环境;

3、提升执法“能力”,创新执法方式(核心做法)。执法过程中善于求助“能人”,集思广益;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发动群众参与执法工作,提升执法效率。

4、执法效果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核心做法)。要提升执法标准,要以执法结果为导向,不仅满足群众的物质诉求,也要满足精神文化和社会环境诉求。

(四)参考答案

沈书记的“三怕”是指:怕听不到骂声,怕思想和能力跟不上发展,怕发展跟不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主动听取群众“骂声”。执法者应深入一线,紧密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敬畏民意、采纳民意;

二.转变执法“思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执法要耐心,真诚、要真正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坚持公平公正执法理念,让群众感受到公平社会环境;

三.提升执法“能力”,创新执法方式。执法过程中善于求助“能人”,集思广益;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发动群众参与执法工作,提升执法效率。

四.执法效果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要提升执法标准,要以执法结果为导向,不仅满足群众的物质诉求,也要满足精神文化和社会环境诉求。

启示分析本质是找对策,但是要重点看清分析对象即对谁的启示,以免搞错对象而出现答案出错的现象。

 

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如何找点

一、解释型综合分析

基本思路就是首先根据题干找到核心关键词,然后联系上下文直接解释/自行破解抽象词汇或修辞手法解释,同时围绕原因、影响、举例(表现)进行多角度找点,结合题干找文段的重要观点,最后寻找相关对策或深远意义进行总结或提出对策。

【试题在线】

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在其著作中提到:“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是罗曼•罗兰早期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而提出的观点,他主张以“爱”和“英雄主义”来抗衡这个世界的堕落和沦陷,在世风日下的当时,他的英雄主义存在一定的积极性。在1911年以前,罗曼•罗兰的创作还属于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主要以戏剧和小说为主。

【答案解析】

此篇材料的主题是对“作为精神资源的英雄主义”进行理解。首先通过罗曼罗兰这个权威人士的观点找到核心关键词“英雄主义”,并且通过“那就是”直接对“英雄主义”进行了解释说明,所以这句短语的总体大意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其次,通过对大意的分析,再结合后半段的表述,能够清楚“爱”和“英雄主义”能抗衡世界的堕落和沦陷,在特殊时代具有积极性是对这句话的意义分析,所以也可以直接罗列作为我们多角度分析的答案要点。

二、启示型综合分析

要做好启示型综合分析,首先需要了解启示的来源可以是做事经验、人物品质、问题教训等,对于大部分的启示型综合分析,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可以参考归纳概括题型中概括经验类的写法,作答方法:分条作答:1、启示A:具体理由;2、启示B:具体理由。

【试题在线】

德国、西班牙都是《欧洲自然保护框架》的成员国,该框架始于1979年签署的欧盟“鸟类法令”。1992年签署的欧盟《动物植物栖息地法令》与《鸟类法令》组成了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Natura2000网络”,其成员国需根据标准确认和保护相关区域,两国境内的重要湿地几乎全部属于保护范围。《欧洲水资源框架法令》要求成员国在2015年前使各类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对违反欧盟法令规定的行为,欧洲法院可强制执行处罚。

【答案解析】

此篇材料的主题是对德国和西班牙两国在保护湿地方面采取的一些经验做法从中获得启示。很明显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归纳概括题型中概括经验的题型,答案呈现时要具有普适性。材料中讲到德国和西班牙主要是通过出台了相关法令对湿地进行保护,同时进行严格的落实,对不法的行为进行强制处罚。所以这段材料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即为“依法保护湿地资源。完善湿地保护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制处罚不法行为。”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