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写作方法技巧
2021-01-12 07:47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写作七大技巧

在申论备考中,写作是一大难点,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公务员考试,大家该如何攻克这个难关呢,在此为大家提供七大技巧。

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卷面整洁、字迹美观、分段合理的试卷容易让考官产生眼前一亮的愉悦感,因而先不管考生作答情况如何,卷面的印象分很重要。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字要尽量写得漂亮一点,如果觉得自己的字没法漂亮的话,写得工整一点。段理,语言要自然流畅,切忌字迹潦草、用词不当、结构紊乱等。另外,申论答题不允许使用改正纸或改正液,这是需要考生特别注意的地方,以免被认定为作弊而导致低分。

2、联系材料,加工材料

申论所有作答都要紧紧围绕材料,依托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材料就是考生掌握的全部信息和内容,考生务必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作答,避免自我发挥,不要将申论写成杂文、散文等不符合考试要求的文体。对于材料,要有些考生大段大段地照抄材料原文,是不妥的。

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材料,考生可以运用材料中给出的数字、提到的人物,引用他们的言论、观点或行为、事迹等等。退一步讲,即使考生觉得材料哪一块写得好,想引用也不能照抄原文,要学会适当地改动,体现出对材料的思考和加工。

3、仔细审题,问啥答啥

题目怎么问考生就怎么答。在作答之前想一下这个题目要测查什么?为什么出这个题?出题者需要怎么答这个题?多想一会,多从公务员实际工作角度考虑一下,然后再答,不要匆忙下笔。

比如说,如果第一题要求概括材料的内容,考生可能会把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原因以及影响等统统写出来,但是第二题又要求概括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如此,不仅答题内容重复,而且浪费时间。如果改正的话,也容易造成卷面不整洁的后果。

4、龙头凤尾,借助网络

对于最后的申论作文,开头与结尾尤其重要。最好能为它们打个草稿,经反复斟酌、修改、润色以后再写上去。在考前两天,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近期的申论热点及各方看法。因为临近考试时网上会有一些辅导专家对申论热点进行总结和预测,考生要做的就是拷贝下来熟识和复习。

5、字数限制,时时警惕

申论答题有字数限制,答题纸上面有字数显示。所有空格、标点全部都算,不需要自己计算。答题切忌重复罗嗦,要简单扼要、言简意赅,准确完整。第一题一般要求200字左右、后面逐次递增。

一般情况下,除了时间不够,很少有人少写,大多数人都抱有一种想法,答得越多采分点越多,其实不然,应该避免字数太多的情况。有的考生为了表述的完整,字数范围以内概括不完,或者已经到了最后的格子,句子还没有写完,于是另起一行再写,这样就给阅卷老拖沓,容易失分。

6、心理调适,克服紧张

感觉试卷很难时,不要畏难,要告诫自己:我难,别人也难;感觉试卷容易时,不要轻视,要提醒自己:我易,别人也很易。“战略上藐视试题”,以增强自信;“战术上重视试题”,以减少失误。

考试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例,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之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考试这种情绪紧张的时刻尤为明显。对付“舌尖效应”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放松,或者先看看别的题再回过头来思考,也许会恍然大悟。

7、瞻前顾后,坚持到底

要重视申论前几道题目的发挥。很多考生将最多的精力放在最后一篇分值最高的大作文上,但事实上,考生拉开分值的往往是在前面几道题目上,因为这些题目评分更为客观可操作,而最后一题给分会相对集中,得分率也相对较低。无论上午的行测难度多大,答得多么不好,考生都要坚持继续考申论,每年的考试实践证明,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努力走完最后一步,就有可能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凡事贵在坚持,既然考生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走进了考场,就应该坚持到底。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精彩标题]

1.以传播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2.勇立潮头,推进全媒体时代“融合+”

3.媒体融合发展 要唱响主旋律

[精彩开头]

示例一

一位传播学者曾说:“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回溯历史,媒介变革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深深影响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从文字、印刷术、电信技术到互联网,历经四次传播革命,“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重组着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链条,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也渐行渐近。

示例二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肩负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关键在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精彩结尾]

示例一

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谁能顺应大势引领全媒体时代,谁就把握了战略主动。善于在浪潮中勇立潮头,勇于在变革中创新发展,以深化改革推进深度融合,以融合力壮大主流阵地影响力,我们就一定能展现新闻舆论新气象,赢得主流媒体新未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示例二

从“口与耳”“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每一次传播革命,都极大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历史学者麦考莱说过:“一个浪头也许很快会平息,然而潮流却永远不会停止。”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大潮已起,媒体必须起身应战,顺势而行。拥抱新技术,就是在拥抱未来的可能性;运用新技术,就可以创造出媒体融合的中国样本。

示例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是媒体的基因,也是传播的力量所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手笔正等待我们去创造。

 

申论学习名言佳句之为民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们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1.“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逢山开路之际,在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革故鼎新之时,时代的号角已经吹起,奋斗的歌声响遍神州大地。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将温度注入工作中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4.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有了永续不衰的力量源泉。

5.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原理效应丰富论证

文章写作一直是申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最令学生头疼的是分论点的论证部分。很多学生为了提升写作能力,记忆背诵了很多名言警句、案例、原理效应等素材,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不会用的情况,那么接下来就以原理效应为例,给大家介绍积累的素材如何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1.示例演示

【分论点】乡村振兴要美化生态环境。

【原理介绍】

蝴蝶效应:一只亚马逊森林里的蝴蝶震动一下翅膀,一周之后将会引发西太平沿岸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启示:一个再微小的坏机制,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带来巨大的隐患。

【写作思路】

这个效应的关键信息是“微小的坏机制”和“带来隐患”,“微小的坏机制”可以与很多话题的问题联系,“带来隐患”可以说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与该题的分论点进行联系,其中“微小的坏机制”对应“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来的隐患”指阻碍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写作示范】

乡村振兴要美化生态环境。(分论点)蝴蝶效应是指:一只亚马逊森林里的蝴蝶震动一下翅膀,将会引发一周之后西太平沿岸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原理介绍)这一效应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微小的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产生巨大的危害。这和中国古人所讲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异曲同工之意。(原理启示)对于农村的环境建设也是如此。(原理与分论点相联系)如今,“垃圾围村”成为常态;农药、化肥超量使用,污染土壤;秸秆焚烧,降低空气质量。这一系列微小的问题不仅仅使农村的“外在”环境上蒙上灰尘,也加剧了“内在”的生态系统的脆弱,成为乡村振兴的痼疾。(具体分析)因此,乡村振兴必须打造“外在”的生态之美,建设优美整洁、宜居健康的乡村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总结)

2.举一反三

【分论点】乡村振兴要助力产业兴旺。

【原理介绍】

木桶法则: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启示:要关注短板,要防范问题。

【写作思路】

该效应的关键信息是“短板”和“盛水多少”,“短板”代表的是问题,“盛水的多少”代表的是影响。与分论点进行呼应,农村产业对应“短板”,乡村振兴的发展相当于“盛水多少”。

【写作示范】

乡村振兴要助力产业兴旺。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新常态逐步显现,脱贫攻坚成果显著。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低、小、散”的传统耕作模式依然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资源的短缺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农民的文化素质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正如 “木桶法则”所说,决定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其最短的那块板决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产业便是这块“短板”。因此,要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乡村的物质基础,让乡村能“盛”更多的“水”。

原理效应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写作方法,可以充实丰富文章写作,也可以更有力的吸引考官的目光。因此,大家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积累一些原理效应,提升写作能力。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