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21国考面试热点
2021-01-14 01:52
来源:政华教育

21国考面试热点

脱贫,“清零”不是奋斗的休止符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该省最后9个贫困县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条件,同意该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该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1986年第一次确定国家重点扶贫县确定贫困县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1986年,中国第一次确定了331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此后分别在1994年、2001年、2011年进行过三次调整,到2012年,中国共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在2020年以前有序退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17年2月26日,革命摇篮井冈山在全国率先宣布脱贫,成为中国贫困县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截至今年3月,中国还剩52个贫困县未摘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这52个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村实施挂牌督战。

截至目前,中国今年剩余52个贫困县集中的新疆、云南、四川、宁夏、广西、甘肃、贵州7省(区)先后宣布贫困县清零。

贵州经验:

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全省有188万人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城镇,搬迁规模占全国近五分之一,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副局长徐敏接受采访时说:“通过配套产业园区、强化培训和就业等措施,保障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发展产业是贵州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目前已发展蔬菜、食用菌、茶叶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通过一系列脱贫举措,贵州现行标准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模拟试题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清零”。对此,你怎么看?

公考解析

一、表明观点:

当前,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11月23日我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意味着我国彻底解决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不仅对我国构建持续减贫长效机制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二、积极意义:

1.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贫困地区群众在出行、用电、上学、看病、通信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大幅度提升广大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最有力的诠释和最有效的宣介,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其领导下的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中国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干精神,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的扶贫经验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减贫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推动全球化继续行稳致远。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脱贫减贫的曙光,促进了全球进步。

三、成功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2.坚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指导各地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用准招数。坚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3.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党和国家坚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制度体系,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推动精准到人的学生资助体系,积极探索定点扶贫路径等。

四、存在问题:脱贫成果还需巩固与夯实。一方面,脱贫群众可能未“站稳脚跟”,新的返贫致贫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需严肃对待,相对贫困问题仍要着力攻坚。

五、弘扬落实:

1.确保脱贫摘帽经得起检验。各地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有关政策稳定,确保稳定脱贫。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用以监测脱贫后是否又返贫、是否有新增贫困人口等情况。

2.盘活用好扶贫资产。深化产业扶贫,找准地方特色和定位,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经营中不断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3.要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扶上马、送一程,最终还得自己走。这需要村两委将本土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工人培养起来,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4.不断消除精神贫困顽疾。在已脱贫群众中,仍有部分内生动力不足。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长远来看,仍要靠教育。提升人口素质、改变思想观念,人们才有动力、也有能力,真正远离贫困的困扰。

5.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准确理解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在牢牢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热点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美丽中国的动人图景:“十四五”时期将达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35年将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部署,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今日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亿万人民心中。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视察长江,走访运河,调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关切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鲜明指出: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对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公考解析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年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神州大地被越来越多的绿色点染,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全球首位。各地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腾出空间。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经济社会全方位绿色转型的步伐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公共交通出行,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等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最终也会伤及人类自身。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能再忽视大自然的一次又一次警告,不能再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何继续走下去?在2020年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绿色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是要用绿色倒逼升级,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紧紧扭住“全面”这个关键词。“全面”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入手,综合施策,系统治理。一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治理城乡生活环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三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河湖长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四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中国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