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面试技巧
综合分析题的对策到底应该如何提?
综合分析题是一类能直接测查考生的时政敏感性、知识涉猎面和三观契合度的题目,话题主要包含社会现象、政策理解、名言警句、观点题等分类,该题型几乎都是必选项目。在作答时,我们一般遵循“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先对目标话题进行总体的评价表态,进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最后再落实到践行层面加以总结收尾。但是大家在明确答题思路之余,还是在答题表现中经常暴露出一个薄弱项——谈对策。今天就来探讨一下综合分析题目对策提出的问题以及优化建议。
对策提出的常见问题
1.言之无物,隔靴搔痒
有一些缺乏面试经验或者工作阅历的考生,可能会简化甚至省略谈对策这一步骤。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对社会或者哲理问题的认知与分析只是综合分析类题目考察要素的一部分,而落实和践行层面的思考才是真正体现我们主人翁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以一味逃避或者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般地谈对策会给人一种为了提而提,缺乏深入探究的隔靴搔痒之感,会直接影响到对考生表现和工作潜力的判断。
2.冗长失焦,无针对性
考生也要避免陷入另外一种极端,那就是大谈特谈对策建议。当我们对综合分析测查话题比较生疏或者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丰富的角度加以论证的时候,就容易简单粗暴地表明态度之后匆忙进入“怎么做”的环节。但是除了少数拥有工作经历或者政治理论储备的考生之外,更多的应试者都是初出茅庐年轻生涩的“职场潜力股”,他们人微言轻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很难提出多么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所以在对策层面加以赘述犹如搭建了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混淆了综合分析重在精准表态和多角度分析的重点,丧失了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给考官的印象也不容易太好。
对策提出的优化建议
1.篇幅适中,详略得当
要想提出得体的对策建议,首先要清晰认识到:将综合表态与分析论证延展到践行落实层面,才更有助于积极品质的弘扬、负面问题的解决以及矛盾多方协调,从而充分体现出我们的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所以要在明确题型作答思路之余,规划好答题篇幅,将对策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中去。尽量避免过于简单的段旨句堆叠或者长篇大论赘述,挖掘好想要谈及的2-3个要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扩充即可。
2.活用技巧,多维分析
在提出对策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实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维度,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组织语言和内容。比如“主体分析法”,就是从涉及话题的利益相关方去展开分析,去形成问题解决的合力。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是治理直播带货的乱象,那就要从主播、平台、网监部门、消费者这几个相关方去提对策。再比如层面分析法,在解决时政类问题的时候就尤为好用,从宣传教育、补足资金、吸引人才、优化管理、严格法律、规范监督、技术创新等层面选取最贴合话题的几个维度,会很容易将答案组织起来。
3.注重积累,丰富储备
除了注重答题篇幅形式的改善和方法技巧的运用,更为关键的是在于提出的对策是否具备建设性和可行性。那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平时多关注时政热点新闻、国家大政方针、领导人会议讲话、主流媒体的权威评论等,做到相关面试话题心中有数、肚中有货,能够自如应对;另一方面,可以将目光向下向内投放,挖掘自身的生活感悟、职业选择、工作经验等,以实应虚、以小见大地去谈对策,会更加言之有物一些。
总而言之,提出对策是综合分析应答中的重要环节,希望考生能够重视这一部分在答题中的常见问题,尝试运用以上的建议方法,多多优化自己的答题表现。
备考重中之重:综合分析能力
面试环节测查的能力主要集中在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的意识与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中综合分析能力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就带大家来看一下,综合分析题目长什么样,该如何作答。
【经典例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中指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题干】首先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中指出的,我们来想一下五四运动是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面向的群体主要是青年人,知道对谁说的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说了什么内容,“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主要说的是“立志想要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想要成为贤才就可以成为贤才”,强调的是“立志”或者说“志向”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再想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重要场合讲话,仅仅是为了重复一些我们都知道的比较重要的信息么,肯定不是的,而是想要激励青年人要向100年前的先辈学习,敢立志、立大志,并且朝着自己的立志方向努力拼搏,这样整个题目分析就比较全面了。答题时我们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表达即可。
【答题要点】
1.解释含义,揭示道理。能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并点明远大理想的本质。如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等。
2.分析青年立志的重要性。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有了远大的志向,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有奋斗的动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才能有所成就。结合事例或实际,对青年立志展开分析。如陈胜的“鸿鹄之志”、岳飞“还我河山”的壮志、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等。
3.践行落实。一是立大志。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二是立长志。树立坚定的信念,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三是立正确的志向。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面试备考:让“人际关系”变简单
人际关系类题目是很多初次接触面试同学的难点,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开场。其实让面试题答充实最核心的还是要就题论题,在此基础上再去优化语言表达。接下来用具体例题给大家分析遇到人际类题目如何分析题干,如何破题表态。
例题
你是单位的新人,工作热情很高,对工作很有想法,在参与工作组讨论中,你提出的意见总是不被采纳,结果却证明你的意见很有用,领导也总是安排你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为此你感觉很苦恼,对此,你该怎么办?
审题
1.身份:单位的新人(对单位、同事以及工作内容不熟悉)
2.涉及主体:同事、领导
3.矛盾点:你的意见不被采纳;领导安排的事情你觉得无关紧要,比较苦恼
破题表态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开头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情感表态;原则表态;身份表态;影响表态;以工作为切入点。
一、情感表态
作为新进单位的员工,工作积极,但是我的意见得不到工作组采纳,领导给我安排的也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从内心来说还是比较难受的。
二、原则表态
作为新进单位的员工,对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必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坚持主动的原则,主动与同事、领导沟通,主动提升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开展工作。
三、身份表态
作为新进单位的员工,对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必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同事不采纳我的观点,领导给我安排基础性的工作我可以理解,我的首要任务是端正心态,积极与同事、领导沟通学习,获得他们的认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四、影响表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新进单位的工作人员,我应该积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这样对我未来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五、工作为切入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没有重要、好坏之分,任何平凡、简单的工作都是机关单位中各项事务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面对领导安排的基础性工作我要保质保量完成,对于同事不采纳我的意见也应该正确看待。
以上就是关于人际题最核心的审题以及破题表态涉及的方法,各位同学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练习,多思考、多说,让面试答题开场简单化。
综合分析题举例论证素材积累
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型往往是同学们作答的难点,而其中最为犯难的部分就是,如何有逻辑的去论证观点。其实论证的方式,主要可以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相较于道理论证较为简单,但需要考生们有一定积累,今天就围绕着面试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提供论证的素材以供积累。
一、淡泊名利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年轻时求学报国,面对留在美国的种种诱惑,毅然决然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国内,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妻子表示支持。从此,从此隐姓埋名,为中国开创了核物理研究的新局面。
二、不忘初心
时代楷模李延年
作为军人参加过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边境防卫作战等大小战斗20多次,抗美援朝中在伤亡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协同作战,毙伤敌军600多人。荣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三级国旗勋章,作为军人一直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坚持不忘保家卫国的初心,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是现代军人的楷模。
三、尊师重道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是要指点,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由此便传出来这个曾子避席的典故,通常就是指尊师重道。
2、程门立雪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