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答题技巧
2021-01-18 07:38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综合分析题备考之“一二三”

省考难,综合分析难,得分难上加难……很多同学在备考综合分析这一题型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有的同学越挫越勇却找不到做题的门路,有的同学心态积极却把握不住材料的重点,有的同学干脆放弃尝试不再为它花费时间精力。但综合分析确实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而且学好这一题型对申发论述大作文、贯彻执行也都有影响。与其一头雾水,不如跟随政华教育拿下备考路上这只拦路虎!

一明:明确历年考情。

往年怎么考?考什么题型?哪种考的最多?如果我们搞明白了这个问题,那我们的备考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常考的是比较分析,比较A与B的不同之处,那我们大多是根据题干和材料,围绕主体、对象、对策、思想、影响、惩罚等方面展开;其次频率比较高的还有解释含义类型的题,我们先要用1到3句话解释它的含义,然后从背景、成绩、问题、原因、影响入手去展开阐述,末尾用对策来表达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思维的僵化,充分尊重材料,比如材料分析背景的时候我们就概括书写,没有分析的时候我们要从问题成绩原因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巧:进行充分审题。

综合分析没有思路,很大程度上是审题太单薄,没有把题干关键词与材料内容建立联系。比如题干上给的分析对象是“新的方式”,那我们就需要对这个词进行充分的理解:新来源于旧,没有旧就无所谓新,可知我们在材料中主要看新旧如何对比;方式一词更接近于对策,比如宣传的方式是采用村内广播,其实是对策,可知我们要去材料中找找与过去不相同的做法或措施。有了这两个思路,我们在材料中选取要点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更接近出题人对答案的设置,更有效的做题。

三思:及时进行总结。

综合分析难就难在虽然思路无差异,但每道题都有不同的分析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做题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及时的慢下来,把5道题拿到一起做对比,对比每道题的思路和方向,对比每则材料的重点难点,对比题与题之间的相似之处。静下心来做这个工作,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思路理解的更清晰,做题技巧得到了提升,思维也更加活泛。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牢记“学而不思则罔”的古训,及时总结,充分消化,达到理解、掌握、会用的更高境界。

前路越难越斗志昂扬,综合分析越难越迎面而上。同学们,在笔试成绩很难拉开大距离的趋势下,学好综合分析题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一招,2021河南省考,让我们奋起吧!

 

 

申论归纳概括题实用“小妙招”

申论归纳概括题属于常考题目,故而它有一个别称—万题之母。对于各位同学而言,难点在于材料范围不限定,一则材料转化为多则材料,在情绪上就会让大家很烦躁,大家似乎没办法静下心把材料读完,最终落得失分的下场。今天政华教育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下吧。

其实如果大家掌握归纳概括的特点和规律,无论再多的材料,寻找答案要点也会变得简单,概括起来分为两步:

第一步,通过题干中的作答对象的限定表述排除无关材料快速锁定答案范围,节省阅读时间。例如,作答对象为“做法”,作答范围不限定,但是可以通过限定表述“在社区服务圈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排除无关材料,大大减轻找点压力,回归材料找点直接通过限定表述排除材料二—生活圈的概念同时还涉及国外;材料九—关于社区满意度调查研究。这种方式最直观,回归申论本质—问什么答什么。

第二步,锁定范围之后,需要具体提炼答案要点。申论归纳概括题有这样一个特点,可以用“则”确定答案要点个数,基本上符合,有几则与作答对象相关的材料,就有几个答案要点分类,除非有非常明显的要点合并,基本上符合这样的规律。

通过简单的两步,缩小范围,明确要点个数,再结合具体的阅读方法提炼答案要点即可,这样大家还会觉得归纳概括的材料太多吗?因此,掌握规律最重要,利用方法技巧统统可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回归题目进行夯实巩固。

 

 

申论提出对策题型作答的三个层面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中,提出对策题一般与贯彻执行交替考察,都考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政华教育老师带领各位同学从几个层面认识该题型并学习相关技巧:

一、题型的认知

一般我们所常见的提出对策题都会在材料中表述较为明确,例如:提出解决xxxx的对策建议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一些新型的问法:如2018年出现提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的工作思路等。

所以由此,了解一些隐含性问法是必要的,例如:1.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你认为应该重点关注活动的哪些环节,提出你的建议。在隐含性问法当中,有时也会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的把控。

二、题型的作答方法

在作答中,一般采取的还是常规四步走作答方法: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在此,政华老师对于这四步方法给各位同学进行一定强调。

1.审题:重点关注问数以及身份即可。(1)当题干阐述问题时,只需提出对策即可。答案呈现为:对策:1.核心对策+具体展开。(2)当题干没有阐述问题时,①没有要求概括问题,则一句话概括+提对策。答案呈现为:给定材料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对策如下:1.核心对策+具体展开。②如果要求概括问题,则按照两问分开作答即可。

例: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类似于这种题目我们需要一句话概述问题,再提出对策即可。而在身份层面,决定权限,如果没有给定身份,一律按照政府角度作答即可。

2.找点:按照直接对策(理论性材料、动宾结构、对策词等)和间接对策(问题原因经验教训反推)找点。与此同时,积累一些对策的常见标书:如政府常见5大手段:(1)行政命令: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处罚力度、多部门联合执法、突击检查、重点检查…(2)经济手段:资金扶持、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专项补贴、税收优惠、银行贷款…(3)监督手段:①内部监督:加大监管力度、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明确权责划分②外部监督: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设立监督举报奖励机制;媒体曝光…(4)教育手段:宣传、教育、培训、引导…(5)自律手段:自我约束、教育、反思提升等。

3.加工以及书写:还是按照常规的内容和逻辑加工以及书写整洁清晰即可,但对策一般为4-6条,各位同学可以作为参考。

三、题型的作答技巧

如果同类问题比较多。大家可以界定同类问题的核心问题,由核心问题反推核心对策,同类问题反推+适当补充得到具体对策。

例如:材料中:共享单车计费不准、计时不准、定位不准。那么核心问题为软件存在漏洞。从而得到核心对策为更新软件/修复软件漏洞/改良软件。再进行一定展开,具体对策为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解决计费不准、计时不准、定位不准等问题,给消费者更好体验。

最终答案呈现可以是:一、修复软件漏洞。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解决计费不准、计时不准、定位不准等问题,给消费者更好体验。

以上就是政华教育老师对于提出对策题,从三个层面给各位同学进行了一定的讲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清“工作目标” 拿下“贯彻执行”

贯彻执行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是省考中的常客,文种多样、出题灵活等成为了大趋势,但类型多样使很多考生望而生畏,而其根源在于没有真正弄懂工作目标,致使做题没有方向。对此,政华教育老师通过几类不常见的文种给各位考生做出审“工作目标”的示范,以帮助各位考生能够真正认识贯彻执行题的真面目。

例一:根据给定资料,有网友对“女性优先车厢”的设置提出了质疑。有关职能部门准备对网友的质疑进行回应。请你以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回应的稿件。

本题文种是一份回应稿件,身份是部门工作人员,该回应稿件的主要目的是回应对设置“女性优先车厢”提出的质疑,那么该题的发文事由就需要介绍写此回应稿件的目的,主要内容就需要针对网友的各种质疑找出合理的理由进行解释,所以找点就把握住了基本方向。

例二: 某报社于近期准备开辟一个“走进现代农业”专栏,假如你是该报社的记者,领导指派你前往P县进行实地调研,请结合全部“给定资料”,撰写一则记者手记。

本题文种是记者手记,看到文种很陌生,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身份是记者,任务是在p县实地调研之后写一个“走近现代农业”专栏,为此,发文事由可以是p县的成绩或者写该专栏的目的促进本地的发展等等,主要内容是p县如何走近现代农业的,通过题干分析就能了解该题的重点以及要找寻的要点。

例三: 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青少年应该远离网络”。假设你是参赛的反方辩手,请结合给定材料,写一份辩词。

本题文种是辩词,文种新颖,但是通过审题发现题目很简单,首先要明白作为反方辩手的观点是“青少年不应该远离网络”。显然,辩词的主要内容是为什么青少年不应该远离网络或者是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作用等等,通过审题发现本题作答方向也就很明确。

政华教育老师提醒各位考生,贯彻执行是省考申论中的高频考点,希望引起各位考生的重视,但方法握在手,难题不再有,贯彻执行题就如同纸老虎,经不起打磨,只要考生能够认真审题,提取题干有效信息,把握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服务于题目的作答。那么,贯彻执行就不再是申论高分的绊脚石。

 

 

申论写作之名言警句使用“大招”

在备考申论时,如何让自己的申论文章妙笔生花,吸引阅卷人的眼球成为了大家的痛点。而名言成为大家首先想到的“亮点”,但是,你真的会用么?跟着政华教育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直接使用——增强文章说服力

议论文的根本在于提出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自圆其说。在写申论文章的过程中,大家也是乐于想要讲清楚道理,但是很多时候语言总是苍白无力,不足以表达思想,论证观点,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句名言,那无异于“久旱逢甘霖”。因此,名言可以作为论据论证观点的正确性。例如,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们生活更舒适。这个观点的核心有两个:一是保护环境很重要。可以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论证其正确性。二是保障民生很重要。可以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我们最大的期盼”来论证。再例如:基层干部的底气来自于刚正不阿,为百姓幸福而敢作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板桥借竹喻己;“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以竹喻人。

二、间接引用——画龙点睛

议论文“干瘪”“枯燥”“无聊”是很多人的认知,但是把好农村留得住的“方向盘”,找准消除“乡愁”的方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曾经是陶渊明的追求。读起来这样的句子是否就会消解这种感觉?那么这样的句子该如何写出来?一是转变观念。我们日常中习惯说直白的话,写出来的语言不妨委婉一点。例如,我们会说工作中需要务实。转化思路,我们能不能想到一句名言修饰务实?我们日常工作中要具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务实;我们要深入落实“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的教导。二是替代转化应用。我们习惯使用坚持以人为本,那么在写作过程中能不能使用其他语言替代?比如用深刻领悟“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

希望这些分享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政华教育老师祝大家:芝麻开花——节节高,申论“更上一层楼”。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