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答题技巧
2021-01-18 07:40
来源:政华教育

关于比较型综合分析作答的思考角度

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系列考试,申论都是重点考察的科目,因此,学好申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综合分析题是五大基础题型之一,其中比较型综合分析又是常考的一大类型。我们都知道,针对比较型综合分析是对某几个对象的比较,但是如何进行深入思考很多考生却不太熟悉,因此,政华教育老师特讲解其答题方法。

一、核心理念

第一步:提出观点(简单点明分析对象,提出比较观点——A做了啥,B做了啥,A和B谁好谁坏)

1)一好一坏2)都好3)都不好

技巧:一好一坏:借助两者间的核心矛盾冲突点来进行判断

第二步:论证观点(对A进行综合性分析;对B进行综合性分析)

分析内容依然为:案例(主体+处境+做法+结果)、问题、原因、影响

第三步:落实观点(坏的提出对策改正或引以为戒;好的继续贯彻或学习===通常与核心矛盾点相关)

二、试题展示

(一)题干:

请“给定资料2”中的M妈妈与“给定资料3”中的N教授在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5分)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250字左右。

(二)给定资料:

2.前不久,一位网友发布的“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的微博引发热议。该网友在等候幼儿园报名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雷倒”:“M妈妈:‘待会儿老师问你妈妈在哪上班,你要怎么回答?’孩子:‘教育局。’M妈妈:‘爸爸在哪儿上班呢?’孩子:‘公安局。’M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

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议论:

网友A:非常理解这位妈妈,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能进个好的幼儿园,在这个拼爹拼妈的年代,实属无奈之举。

网友B:这位妈妈真是糊涂!这样冠冕堂皇地说谎,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很重要。

网友C:上学要给老师送卡,看病要给医生送红包,打官司要给法官送礼……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排挤,你的病可能就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就会输……在这样的世风面前,只有傻子才会坚持做人做事的底线,除非你不想办成事。

网友D:我们教孩子不要闯红灯,但我们为了赶时间,经常闯红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们教孩子谦让、诚实,但现实社会总让老实人吃亏……让孩子不受伤害地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早点让孩子了解、适应这个社会未必是坏事。大道理有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3.“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这两年除夕夜守岁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看春晚,一个是抢红包。去年用“摇一摇”的方式抢,今年又多了“咻咻咻”。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6年2月8日零时,共有79.14万名支付宝用户共同分享了总值2.1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红包。平均下来,每人271.6元。对于口袋逐渐鼓起来的中国人来说,两三百元抵不上一顿饭钱,但是为何会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抢红包?有网友调侃道:“自从有了红包以后,抢红包已经完全摧毁了我的‘价值观’。以前地上掉一毛钱我连看都不看,现在抢到1元我就觉得是一笔巨款,超过5元我就窒息了,超过10元眼眶就湿了……”红包的风头俨然盖过了压岁钱。传统的压岁钱多是长辈给晚辈,而红包,平辈、晚辈、长辈之间都可以给,也不局限于春节期间。如此富有弹性,难怪会大受欢迎。

某大学的N教授是红包热中的“老古板”,从不参与微信圈中的抢红包。这主要源于2015年中秋节期间的一次教训,一个熟悉的学生家长定向给他发了一个红包,点开一看竟有1000元之多,这严重触及了N教授的师德底线,后来费了很多周折才退了回去。从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所有收到的红包一律不打开,任其自行退回;朋友圈中的红包只看不抢。但他的学生深受网络影响,“抢红包”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为了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N教授后来又对自己的规矩进行了调整,红包可以发,但绝不收。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期间,N教授给所在课堂上的学生发放了200元的“大红包”让学生抢,学生们纷纷表示“好”,就连曾受过他严厉批评的两个学生也留言道:“谢谢教授财神!一定好好努力!”

三、技巧点拨

在这道题中,我们能够发现M妈妈与N教授的确存在不同之处,而如果深入思考,其本质区别可从做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M妈妈教子顺应潮流说谎为无奈之举,N教授不管是之前的面对红包不发不收还是后来的只发不收,都做到了不收,并且材料从恰恰提示一个词语“底线”,因此核心矛盾即为是否坚守底线问题,分析部分按照案例型材料描述即可。如参考答案如下:

M妈妈面对世俗习惯完全顺从,N教授面对社会潮流坚守底线且适时调整,相比之下,N教授的做法更可取。一方面,M妈妈为让孩子顺利接受良好教育教子说谎实属无奈之举,顺应世俗习惯有时会解决现实问题,利于尽早了解和适应社会,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突破做人做事底线。另一方面,N教授从面对红包热潮从不参与,任其退回,只看不抢,到适时调整规矩,只发不收,既坚守师德底线,又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缩小师生距离感、隔阂感。因此,面对世俗习惯和社会潮流,既不能完全顺从,也不能完全逃避,而是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之上,积极适应和融入。

各位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需要准确把握比较型综合分析的作答方法,在申论考试中再创佳绩!

攻克“综合分析能力”分析难点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根据给定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给定资料,作出合理的评价或判断。顾名思义,要求考生对材料所提到的社会现象、观点、事件能准确分析,保证分析全面深刻,即围绕该现象、观点及事件找出所有“要素”,那所有要素包括什么呢?接下来,政华教育老师通过一道经典例题让大家来感受一下!

【资料4节选】

最近,网上一则新闻引人关注。记者在H省某地进行扶贫调研时发现,当地挂在村委会和贫困户家中的“扶贫公示牌”上,除了帮扶责任人姓名、单位、电话以及他们的证件照外,还印有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对这样的“公示牌”,一些困难群众表示,公示信息无所顾忌,这等于是“示众”,让人臊得慌、羞得很。对此,推行这项措施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将被帮扶人员的姓名、照片、电话、致贫原因,以及帮扶人员的帮扶措施印制在公示牌上,公开悬挂,是我们实施精准扶贫的创新举措。这样做,方便了贫困户与结对帮扶党员干部的精准联系,进一步夯实了扶贫责任,推进了扶贫工作进度。”有关职能部门也做出了回应,“公示牌挂出之后,极大地方便了贫困户,让他们在碰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快速、简便地联系上帮扶干部。”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4”中展示了帮扶对象信息公示问题产生的不同观点。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准确全面,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作答思路】

通过审题会发现,这道题主要围绕“帮扶对象信息公示问题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那既然围绕“不同观点”,那先从材料中定位指的是什么?显然材料说道两类观点,一类是以困难群众为代表的人认为“公示信息无所顾忌”,另一类以扶贫负责人及干部为代表的人认为:“扶贫公示牌是我们实施精准扶贫的创新举措”;接下来围绕这两种观点来找所有“要素”,这时候要先从两方面看待,首先以困难群众为代表提出的观点,以他们为代表的人认为这样做法会带来影响,即“示众让人臊得慌、羞得很”这是分析“影响”要素;而以干部为代表的人认为这样做有理由,即“方便了贫困户与结对帮扶党员干部的精准联系,进一步夯实了扶贫责任,推进了扶贫工作进度。”、 “公示牌挂出之后,极大地方便了贫困户,让他们在碰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快速、简便地联系上帮扶干部。”这是分析“原因”要素,将以上的“要素”整理书写下来即为踩分点。

 

 

把握综合概括是申论小题得分的关键

综合各年的申论考试来看,申论分数比较不理想的考生在申论作答时往往会陷入是否抄与盲目抄两种误区。陷入“是否抄”的考生申论基础比较薄弱,还处在不知申论为何种考试的阶段。错以为申论与普通语文测试一样,考的是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敢抄答案。但其在作答时,又频频会觉得很多答案要点应该是来自于原材料,所以便在彷徨中一边改写一边抄,导致该抄的没抄到,或抄到的改错了,分数自然非常低。陷入“盲目抄”的考生,是已经部分了解申论理论和技巧,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尚未抓住申论不同题型的本质。具体问题会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找点的时候都标注了,但是书写的时候抄错了要点;其二是点找准了,答案中也呈现了,但就是没得分,或得分不理想。考生总会发问“为什么我理想中的分数和实际的呈现总是有一段鸿沟?”这一问题是政华教育老师今天重点讨论的部分。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申论的特性和作答原则。申论作为模拟机关工作的一门考试,具备时效性、教育性和公平性。时效性也就是每年的考试主题和相关案例会紧扣当下国家的时政热点;教育性主要体现为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申论的得分要点主要来源于申论试卷,在作答原则上体现为立足题干和立足材料,这一特性是所有考生尤其需要注意的部分,关乎着考生是否能拿分。

其次,我们要知道申论不同题型的作答本质是可以追根溯源的。我们以小题部分为例,归纳概括本质:答点;提出对策本质:归纳概括+一点分析;综合分析本质:归纳概括+一点逻辑;贯彻执行本质:归纳概括+一点格式。由此,我们会发现,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这三种小题的本质均是立足于归纳概括之上,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其他解答过程或要求。也就是说,包含归纳概括,所有小题部分均含有一个共性:就是答点。什么叫答点,就是采到要点就得分。那要点来自于哪儿?刚刚强调了申论考试的特性:公平性,立足题干和材料,也就是说,答案从试卷中来。所以,考生要得高分,作答应该且必须要抄材料。可为什么有的考生“抄”得分数高,有的考生“抄” 得分数低呢?

由上述内容可看出,我们必须要把握归纳概括的答案要点来源有两类:直接抄和综合概括。可以说,直接抄的比例不如综合概括的比例高。直接抄写比较好理解,那综合概括又是指什么呢?简单点说,可以叫做概括的“肌底”发生了变化。直白一点也就是得出要点的过程增加了进一步加工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类:由微观表述适度提炼,恰当缩略得到答案要点;由个性案例转化为普遍现象得到答案要点;由口语化表述转化为规范化表述得到答案要点。

经典典型例题解析

例:【2020年A类】“给定资料1”勾勒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请归纳概括出我国互联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节选)

当时的网速给老网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纪90年代,“上网冲浪”是用“猫”拨号上网的,用户需要将调制解调器连接上电话线,通过拨打互联网服务商的接入号连接到互联网上【特点1:上网步骤繁琐】,全国平均网速只有每秒14.4~56K,换算成下载速度是每秒7K【特点2:网速慢】。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仅为62万人【特点3:用户少】。

从那条仅64K的网线起步【阶段1:起步阶段】,中国快速迈向了网络大国【阶段2:网络大国阶段】。到了2008年,我国创造了互联网发展的三项世界第一:网民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宽带网民数量居世界之首,CN域名成为全球注册量最大的国家顶级域名【特点4:直接抄】。

综上:我们会发现互联网起步阶段的特点“上网步骤繁琐”、“网速慢”、“用户少”原文表述比较微观口语化,需要压缩提炼转化,其后呈现的要点才是得分点。网络大国阶段的特点“网民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宽带网民数量居世界之首,CN域名全球注册量最大”原文表述已经非常专业规范,无需过多改动,直接抄写即可。而且,综合概括技巧在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这些小题方面同样适用。因此,把握综合概括是归纳概括高分关键,更是申论小题得分的关键。

 

 

2021省考申论归纳概括之要点加工方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看似简单,但如何概括、提炼、加工依然是多数考生反馈的高频问题。接下来,政华教育老师带着各位同学加工一道题,分享归纳概括材料的加工方法。

【题干示范】

请根据材料3,简要概括各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做法。

【材料节选】

不少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传统抵押、质押物,经营年限又比较短等,导致信用积累比较少,获得银行的融资很难。这时就需要用政府的信用来为企业增信,让企业达到银行放贷门槛的要求。

目前S市共有超过180万家中小微企业。该市针对近年来中小微企业普遍遭遇的融资门槛高、成本高的问题。设立了初始规模2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用于对银行业构为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的符合规定条件的不良贷款给予风险补偿。

该市设立的风险补偿金,首先是补偿对象广,包括辖区内设分行以上的商业和政策性银行:其次是覆盖行业广,只要发生不良贷款的中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相关放贷粮行就可以申请补偿。据估算,风险补偿政策实施后,可相应撬动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度250亿元以上,新增4000多户中小微企业受益。

【材料分析】

利用词、句、段等阅读方法,分析这三段材料:

第一段为“总”,引出需要用政府信用为企业增信,让企业达到银行放贷门槛要求。

第二段至第三段为“分”,具体对策。其中第二段主要介绍了做法,第三段体现了风险补偿金的补充表述,是对“风险补偿金”的补充说明。即可加工为:设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符合规定条件的不良贷款给予补偿,补偿对象广,覆盖行业广。

通过明确作答对象,得到关键要点,再梳理材料逻辑,明确为总分关系,2-3两段总体是并列,且为一个要点。

【作答小结】

在阅读做申论归纳概括题时,材料加工方法本质上是词句段的使用,充分利用关键词、关联词、关键句等,即可轻松拿下归纳概括的加工环节。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