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备考资料-言语理解
2021-01-19 06:21
来源:政华教育

行测备考资料-言语理解

选词填空之契合度强的选项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非常多,其中选词填空题考察题量比较大,每年都会考察15或20道题,词语考察量大,考生正确率低,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能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加节省时间,提高做题效率呢?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选项与题干的契合度”吧。

【例题1】如今社会上“厌读”的情绪严重。由于不读书,导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读者厌读固然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作者是不是也该_______:为什么读者不爱书?是读者不赞成作者的观点吗?未必!既然赞成作者的观点就该同声相应,可读者为什么不来“应”呢?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个文风问题。再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读者__________。奔走相告。而我们的文章读者却___________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风确有问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扪心自问 爱不释手 不足挂齿             B.自我反省 奉为至宝 嗤之以鼻

C.反躬自问 手不释卷 不屑一顾             D.不耻下问 爱不释手 鄙夷不屑

【解析】选C。第一空应表达自我反省,可以排除D项的不耻下问,第二空从词义上讲剩余选项都符合语义,不好排除,第三空表达不愿意看的意思,A项不足挂齿指不值一提,排除,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都表示轻蔑,但是“不屑一顾”的“顾”表示看的意思,和文段读书,看书的语境更为契合,并且,“手不释卷”的“卷”也能和书对应上,所以选C。

【例题2】图书出版人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然后才是一个生意人。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求得一种________的平衡,才能在这个日益萎缩的图书市场中生存下去。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有些出版人就不太合格:要么过于看重文化的附加值,对市场化的道路________;要么把图书看作一单单生意,只顾着炮制各种________的畅销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微妙 不屑一顾 粗制滥造              B.精妙 置若罔闻 差强人意

C.精确 嗤之以鼻 眼花缭乱              D.巧妙 退避三舍 名不副实

【解析】选A。本题常规来看的话,第一空表达的是文化人和生意人之间有一个度的把握,精确一词一般修饰可量化的事物,不可能是精确的平衡,排除C,第二空说的是对市场化道路不看重,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均不符合不看重的意思,故排除B和D,所以选A项。

若从选项和题干的契合度直接判断,也可寻得蛛丝马迹,题干第二空表达的意思应该和前半句看重相反,表达不看重,四个选项中只有“不屑一顾”的“顾”这个语素表达的是看的意思,与题干的契合度最强,再验证其他两个空也符合题意。

选词填空题量大,但是主要围绕着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考察,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多钻研各类题目的特点,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许就能选出那个“契合的选项”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欲知后事如何——如何解行测承接叙述题

承接叙述题题是各省行测考试的常考题型,许多同学对此类题目还是不太熟悉。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这类题目是如何解决的。

在我们做片段阅读题时,如果遇到“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上述文段是一篇文章的引言,那么正文会叙述”这一类的问法,就可以确定这是承接叙述题。从问法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既然想知道接下来会谈论什么,那么后续的内容必然和尾句相关,关注尾句的话题就能明确后文的内容了。

比如,文段中首先介绍了共享单车的便利之处,在最后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该看到共享单车还存在乱停乱放的问题影响市容市貌。那么紧接着作者可能会论述什么呢?可能会告诉我们出现乱停乱放问题的原因,也可能会告诉我们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所以,当尾句主要在描述问题的时候,后文可能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可能会提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项中同时有对策和原因,大家要优先选原因。

【例题精讲】

近年来,众筹商业模式快速兴起,股权众筹、奖励型众筹、捐赠性众筹等不同形式的众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是,2016年一些中小众筹平台却没有挺过“年关”,众筹联盟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平台下线或众筹业务下架的平台数量达89家,占正常运营众筹平台数量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A、众筹平台怎样做到“曲不断,人不散”      B、火热上线的众筹平台缘何遇冷下架

C、众筹市场的未来为什么不容乐观            D、众筹市场如何应对新的严峻挑

【解析】B。文段首先介绍了众筹模式蓬勃发展,在转折后又指出,当前众多众筹平台出现了下架倒闭的问题。所以后文可能会解释众筹平台为何倒闭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注选项,A项,众筹平台怎样做到“曲不断,人不散。”D项 众筹平台如何应对新的市场挑战。都是针对尾句的问题提的对策。B项 火热上线的众筹平台缘何遇冷下架是分析问题的原因,都有可能在后文论述,先保留。C项 众筹市场的未来为什么不容乐观与尾句的问题无关,排除。再比较A B D三项,原因会在前边论述,故选B。

通过以上题目的分析,希望广大考生对于如何更好解决承接叙述题有充分的认识,以便于今后能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

 

让隐性主旨“无处遁形

隐性主旨文段是行测言语理解题主旨观点类题目的重点,这部分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很多考生往往“我行我素”,只凭主观感觉筛选选项,一不小心就掉进出题人设下的坑,正如网络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种文段真的毫无好一点的做题办法了吗?接下来带领大家学习怎么让隐性主旨“无处遁形”。

隐性主旨顾名思义,就是主旨被“藏”起来了,不似分总文段一样可直接定位关键句,而是需要考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文段,推断作者隐含的意图。如:女朋友对你说:人家手上缺个装口红的东西——买包(隐性主旨)。

该种文段有三种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一、问题+危害

在文段中首先引出一个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所带来的危害,言外之意在于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如:小明你也太懒了,你这样肯定考不上好大学——小明需要勤快一点(隐性主旨)。

例: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解析】答案:C。题干先引出一个问题,流动人口未真正融入社会。紧接着分析了该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加剧社会分化,新二元结构出现、激发社会矛盾、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所以作者意在提出对策解决该问题。A项只是客观描述流动人口不能融入城市的问题,并非针对问题给对策,非重点,排除;B项表达的是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之一,非对策,且表述片面;C项为针对问题给的具体对策,当选;D项家庭成员分离是问题危害之一,非针对关键问题给出对策,排除。故本题选C项。

二、问题+原因

当文段中的内容重点说的是出现一个问题,同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那么此时作者的意图是针对这些原因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在选择答案时同样倾向于选择对策。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解析】答案:C。文段先提出问题,蓝藻上浮会形成水华,接着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危害,最后给出问题的原因——人们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作者意在呼吁号召大家针对原因提对策。A项,“谨防”二字说明确实是对策,但是未针对原因“对症下药”,且“阻隔氧气进入水体”为危害一方面,表述也片面,排除;B项描述的是蓝藻爆发的危害,非对策,排除;C项,“治理水体污染”为针对原因所提的具体对策,当选;D项,非针对问题的对策,排除;故本题选C项。

三、重要事物+缺陷

在文段中先强调一个事物的重要性,紧接着分析事物所存在的问题缺陷,作者此时的言外之意为解决该问题,保护重要事物,因此在选择选项时倾向解决问题的对策。如:你这么美,就是话有点多——你可以话少一点(隐性主旨)。

例: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解析】答案:A。题干先描述“科学素质”这一重要事物,紧接着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够高”,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最后通过列举研究数据进行论证。所以作者意在解决该问题,A项保留;B项,“应关注”确实为对策,但如果选择B项,说明原文的问题应该是大家目前对其关注度不高或根本没关注,这显然并非题干的问题;C项和D项均是围绕着问题表述展开,非对策,排除。故本题选A项。

词语理解题 “就近”看一看

词语理解题在近几年考试中频频出现,所以大家对词语理解题重视起来。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巧做言语理解与表达当中的词语理解题。

词语理解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题目呢?不妨让我们先从它的考查形式来分析一下。词语理解题,往往它的问法是“划线句子中的“这”指的是?”,“文段当中“XX”指的是?”等等。它的问法当中会出现文段当中的一些词语,问这个词语在句子当中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一般会有“指代词、概念类词语、修辞类词语”。所以这类题目考察的就是这个词在句子当中的意思,故叫做“词语理解题”。要想知道问法当中词语的意思,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就近原则”,从词语的前句或后句中进行归纳概括,就可以明确词语在句子当中的意思。例如:1949年10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新中国正式宣布正式成立。句子当中的“这”指的是?显然就近原则,看前一句,就是1949年10月1日。

VR技术是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缩写。近年来,我国的VR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医疗、教育、智能制造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5G网络大大提升虚拟现实体验的伤真度、沉浸感和交互性,这将促进虚拟现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这”指的是:(   )

A.中国ⅤR技术的不断发展                B.ⅤR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

C.5G网络所带来的更完美感受             D.5G网络的商用范围扩大

【解析】答案:C。词语理解题,明确文段当中考察词语的位置后,根据就近原则,“这”,指代词往前看,指的是前一句“5G网络大大提升虚拟现实体验的伤真度、沉浸感和交互性,”,也就是C项中的“5G网络所带来的更完美感受”。而A项和B项都没有提到“5G网络”,不是“这”的意思,故排除;D项“商用范围”文段当中没有提到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