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行测判断推理
我哪知你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无论是在国考还是省考,真假话的题目始终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像一个善变的人给你承诺了许多,但是你却不清楚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接下来带着大家,专门炼一双火眼金睛,识别真假话。
例: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解析】C。题干中给出四句话,且告知我们,其中只有一句为真,三句为假。这样的题型我们称之为真假话问题。题干中只说了有一句真话,哪句为真呢?暂不清楚,也不能乱猜。我们虽不能确定具体哪句为真,但在矛盾关系里必有一真一假,找出四句话中的矛盾关系,我们就可以找出真话的范围。哪两句呢?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即为“所有非”。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并非所有非”即为“有些是”。甲和丙所说的话互为矛盾关系。真话就在甲和丙所说的两句话中。但具体哪句,还是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乙和丁两人所说必为假。我们绕开矛盾来看乙和丁所说。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利用矛盾关系修改正确为:陈老板纳了税。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利用矛盾关系修改正确为:所有个体户纳税了。而通过“所有个体户都纳税了”可知,丙说的对,而甲说错了。
这就是我们做真假话题目的方法步骤:一找二绕三回
一找:找到矛盾,确定真假所在范围
二绕:绕开矛盾,确定其他命题真假
三回:返回矛盾,确定真假
真假话问题是行测考试中常考题型,题目难度并不大,其做题关键是找准方法,快速解题。比如,底下这道题应该选什么选项,各位考生,看出来了吗?
例: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 “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解析】D。题干中给出四句话,且告知我们,其中只有一句为真,三句为假。真假话问题。题干中只说了有一句真话,哪句为真呢?暂不清楚,也不能乱猜。先找矛盾,矛盾关系里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干,第一块和第三块的话互为矛盾关系。真话就在第一块和第三块所说的两句话中。但具体哪句,还是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第二块和第四块两句话所说必为假。我们绕开矛盾来看。第二块:该草屋中没有猎枪。利用矛盾关系修改正确为:该草屋有猎枪。丁:该草屋中有草药。利用矛盾关系修改正确为:该草屋中没有草药。至于有没有食物,都不清楚。选择D。
对于这种真假话问题,各位考生方可方通过六子口诀“一找二绕三回”迅速解题。
行测直言命题推出关系解题有“道”
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中的一个命题,在直言命题中考试中主要考查两大关系,矛盾关系和推出关系。在此主要为大家分析一下直言命题间的推出关系。
一.含义
推出关系指的是由一个已知事实必然得到未知结论的过程。
二.直言命题的两种推出关系
根据直言命题的量项和联项,直言命题一共有六种句式分别是: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看一下之间的推出关系如何呈现:
例如:实验班所有人都(没)考上了重点大学;小明是实验班的学生,一定能推出小明(没)考上重点大学;实验班小明考上重点大学,说明实验班至少一个人(没)考上重点大学,至少一个在逻辑中称之为有些。即直言命题的两组组推出关系如下:
注意:在直言命题推出关系中,只能顺推不能倒推。即某个是(非)不能推出所有是(非);有些是(非)不能推出某个是(非)和所有是(非)。不能交叉去推,例如有些是不能推出有些非。为什么某个不能推有些?为什么交叉去推?因为在逻辑当中有些这个词有三种情况:某个;部分;整体。
三.例题展示
例题:北京市某公司发现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断定真假?
I.北京市某公司所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都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II.北京市某公司所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都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III.北京市某公司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IV. 北京市某公司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小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A.I II III和IV
B.I III IV
C.I和III
D.I和IV
解析:B。分析题干可知,题干归结于直言命题六中句式中有些非。所以Ⅰ简写为所有非,根据推出关系有的不能推出所有,不能确定的;Ⅱ所有都申报,简写为所有是,与题干有些非是一组矛盾关系,一定为假;Ⅲ有的申报,简写为有些是,有些非不能推出有些是,是不确定的;Ⅳ简写为某个是,有些非不能推出某个是。所以不能确定真假的是I III IV。
行测半真半假题目的解题关键——“唯一元素”
众所周知,朴素逻辑一直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见题目,尤其在公务员考试当中,更是不乏这类题目的身影。朴素逻辑主要分为元素对应问题和真假话问题,其中让大家较为头疼的还是真假话问题。在真假话问题中,又经常出现半真半假的题目,今天我们就主要说说这一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找“唯一元素”来假设。也就是当题干中出现一些唯一的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设这个信息为真或者为假,来帮助我们快速的锁定答案。并且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唯一的信息都是一个正确的假设。具体情况可以通过两个题目一起来看一看。
【例1】幼儿园马老师和三个小朋友情情、可可和安安一起玩“猜一猜,我最棒”游戏,马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我把手中的红球、黄球和蓝球分别放在这个柜子的三个抽屉里,请你们猜一猜每只抽屉里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猜对了奖励小红花!”然后,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把三只球分别放在三个抽屉里,小朋友猜的情况如下:
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层的抽屉。”
可可说:“红球在中间层的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安安说:“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老师告诉她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 请问:红球、黄球和蓝球各在哪一层抽屉里?
A.红球在中间层的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蓝球在最底层的抽屉
B.红球在中间层的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C.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中间层的抽屉
D.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层的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解析】答案D。根据题干要求可知,三个人每人说了两句话,并且每人对一半。则判断该题属于半真半假类的题型,可通过寻找“唯一元素”来进行假设。题干涉及球的颜色以及位置两个维度,从颜色上来说,蓝色只出现过一次,则为“唯一元素”,从位置来看,底层只出现过一次,也可判定为“唯一元素”,可对这两个信息任意选择一个进行假设。方案一:选择蓝色,则假设可可的后半句“蓝色在上层”为真,此时情情的前半句“红色在上层”和安安的后半句“黄球在上层”为假。则可知情情的后半句和安安的前半句为真。即篮球在最上层、黄球在中层、红球在最底层,满足题干每人只猜对一半的要求。方案二:选择底层,则假设安安的前半句“红球在最底层”为真设,同理可得情情的前半句和可可的前半句为假,所推结果与前面一致,因此假设“红球在最底层”依然可以推出正确答案。故正确选项为D。
【例2】去年,某镇把甲、乙、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分配到和丰村,团结村,杨梅村。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谁分配到哪个村工作,只是作了如下三种猜测:
①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②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③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后来证实,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由此可以推出( )。
A. 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B.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C.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D.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解析】答案D。根据题干要求可知,三个人每人说了两句话,并且每人对一半。则判断属于半真半假类的题型,可通过寻找“唯一元素”来进行假设。从人物而言,甲出现了三次;乙出现了两次;丙出现了一次。则丙判定为唯一元素,假设丙分配到丰村,那么第③句后半句为假,则前半句为真即甲分配到杨梅村;同时①的前半句为假,则后半句为真即乙分配到团结村。满足题干要求每种猜测只猜对一半,则正确答案为D。
通过上述两个题目的分析,也就提醒我们对于此类半真半假的题型,我们可利用寻找“唯一元素”进行假设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效率。相信大家通过一定的练习,一定可以熟练的运用此方法,真正掌握此类题目。
搭起“前后”桥,关注结论“新”
在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部分加强型题目中,有一种特殊题型叫前提型题目,而大部分的前提型题目都可以用“搭桥法”解决,“搭桥法”简而言之就是搭起“前后”桥,关注结论“新”。
当题干的论据是“A是B”,而结论是“A是C”时,我们会发现论据和结论间有跳跃概念“B”和“C”,结论之“新”在于“C”,所以直接建立B与C之间的联系即是题干所需的前提。下面给大家看看两道具体的题目。
经典例题
例1.有句俗话叫“要想身体好,天天吃核桃”,多年经验浓缩成的俗话一定有它的道理,最近,有研究证实,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因此对人类心脏有好处。
以下哪项可以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
A.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B.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的保护人类心脏健康
C.核桃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D.核桃还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答案】B。解析:题干中根据“多吃核桃的确有益于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得出结论“对人类心脏有好处”,不难发现结论之“新”在于“对心脏有好处”,作为此论证的前提,需要在有益肠道细菌和对心脏有好处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并未说明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B项,指出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核桃可以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而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因此对人类心脏有好处,在有益肠道细菌和对心脏的好处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C项,指出核桃可以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与心脏健康之间无关,并未说明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D项,指出核桃对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与心脏健康无关,并未说明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故本题选B。
例2. 足迹化石虽然不能像实体化石那样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态,但从足迹化石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特征。也就是说,当直接证据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反推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有没有复杂的动物行为等。因此,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结论的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
B.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
C.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
D.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
【答案】D。解析:题干论据:当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题干结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不难发现结论之“新”在于“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论据和结论在“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与“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之间存在跳跃。结论成立要补充的前提,需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但并没有说明这两类化石的具体数量,无法说明实体化石是否缺失,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B项,即使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没有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但是若没有实体化石,足迹化石还是很重要,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C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与题干论述的足迹化石是否重要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D项,指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即直接证据缺失,因此间接证据——足迹化石尤为重要,在题干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故本题选D。
综上所述,前提型的题目我们可以首先考虑“搭桥法”,如果发现题干结论“新”,题干论据和结论中存在跳跃概念,并且有建立跳跃概念间关系的选项,那我们就可以利用“搭桥法”较快地选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