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技巧(一)
2021-02-23 08:47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技巧(一)

申论备考如何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

2021省考已向我们招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离真正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聪明的人已开始备战。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是我们要突破的重要一环。要想做好一个申论题目,我们的重要抓手便是题干,好的审题是“成功的一半”。但申论每个题型在题干中应关注的内容略有偏差,下面将以三种题型为例,来说一说审题中我们应该着重把握的事项。

一、归纳概括——明确作答对象是核心

何谓“归纳概括”,便是根据题干的指示,将材料中的要点呈现于答案中。故此,在审题这一环节,我们务必要明确作答对象:如果是“做法”,我们就要在梳理材料时重点关注动词;如是“问题”,则应重点关注消极表述;若是“历程”,应关注时间点。审清作答对象,会让我们在材料中找点更有针对性,提升找点的速度。在审题时,我们还应了解这道题目应回归的材料范围、作答字数、特殊要求等。

二、提出对策——明了作答身份是关键

这个题型既然称之为“提出对策”,那作答对象便肯定有“对策”。虽以知道“对策”是作答对象,但不代表审题就不重要了。在提出对策这一题型的审题环节,我们重点要审以下几项内容:①问数。这个题目有几问,有时只让提“对策”;有时既让写“问题”,又要写“对策”。所以一定要审清有几问,切勿急于求快,审题丢掉一问,得不偿失。②身份。这个身份指的是提对策者或是被提对策一方的身份。举个例子,交通局给公交公司提建议和交通局给普通市民提建议,表述肯定不是一样的,所以在审题时我们应注意身份这一限定,所提出的对策也要符合题干所给的身份。

三、贯彻执行——了解任务目的是基础

贯彻执行,便是贯彻上级的命令、执行上级的指示、根据目标要求进行应用文写作,所以与其他题型的重要区别便是它具有格式要求。所以,在做一个贯彻执行题目时,审题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项:①文种。通过审题,要明白写的是何种文种,常考的有提纲、讲话稿、公开信、建议书、编者按等,所以我们应了解这几种常考的应用文的格式,这样我们在审题时便能明确知道格式,做到心中有数。②目的效果。既然是应用文写作,那我们在审题时应明白我们写这篇应用文的目的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从而合理调整我们的语言表达以及内容。如一封倡议书语言应该具有感染力,这便是通过审题了解写作目的从而帮助我们进行作答。

建议考生们认真备考,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申论备考:政治综合能力怎么考?

备考的你是否有感觉到愈来愈重的“压力重担”?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修成“金刚钻”才能揽好“瓷器活”。近年来,政治素养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的热门、主流。所以要想打好省考“战役”,带大家从近年的国省考当中摸清政治综合能力在省考中会怎么考。

一、话题紧跟时事,主题站位高远

2021国考市地卷以“治‘慧’”为话题,考察了基层治理;2021年国考副省卷则以“改革离不开务实精神与理性思考”为话题,考察了深化改革。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公务员考试的核心话题始终离不开时事热点,始终站在国家发展的前沿。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谈到基层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等话题,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把社会治理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政治综合能力未来在申论考试中的考察角度一定是紧扣国家时政热点的,考生如果连当下国内时政大事都不了解、一些理论专属名词都不知道、一些政治理论概念都不清楚,未来将会面临连题干都读不懂的“尴尬境地”。而省考的考察同样也会符合这个趋势,我们还要尤其重点关注的是国家大事中省息息相关的时政,才有可能摸到省考未来考察的话题。

二、案例内藏玄机,读懂才能致胜

政治综合能力的考察绝不是简单的“直来直去”,把要点摆在明面上等着考生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通过对2021年国考、2020年国考、2020年省考多次考试的考察来分析,政治综合能力的考察方式可以总结为“案例内藏玄机,读懂才能致胜”。

比如,2020年国考就以“莱康村”为例,测查了乡村治理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政治理论;以“窦家村”为例,考察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党政理论。2020年省考则以“一枚印章管审批”考察了简政放权、流程再造的热门考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既能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考察考生对党政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所以,未来的申论考试,能读懂“案例”才是关键,能从“案例”中读出“政治理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备考省考的过程中,务必要以理解为基础,在读懂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会用理论,能够在生活中读出理论、分析出理论。

三、有针对性备考,才能事半功倍

政治综合能力的提升绝非一夜能成,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和阅读才能积累起来的能力。所以各位考生要想在省考的考试中必须“对症下药”,备考的效果才能“立竿见影”。

一是要立足全国、着眼省情。一定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又符合省的省情实际,所以考生既要深入学习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还要摸透省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对于报考省份大力开展的重点工程要了如指掌。

二是要熟知理论、多背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等书籍可以成为我们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务必要熟读各个章节,弄通、读懂,理解了才能更好的用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作文的训练中更要多多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是要总结规律、专项突破。考生朋友们可以“案例”的阅读为方向,进行专项突破,多找一些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报道过的典型案例来阅读和积累,多找一些表达口语化、要点不直接的材料进行训练,学会剖析案例,总结出阅读案例的基本规律,把案例按照“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等部分进行拆解分析,如庖丁解牛一般才能提高案例的阅读能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因为不重视政治综合能力而在公考战场上折戟沉沙的考生数不胜数,尤其是在2021省考公告中特别强调出要测查政治素养之后,各位考生一定要汲取教训、学习经验,把“政治综合能力”摆在公务员考试备考的首要位置!只要我们准备充分,曙光必定属于我们!

 

申论热点:“中国华服日” 国风IP助力传承传统文化

【热点背景】

“中国华服日”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多届,受到了全世界华服爱好者的瞩目,已经成为横跨“华服圈”和“国风音乐圈”的超级IP。今年“中国华服日”首次亮相古都南京,将以“溯梦金陵”为主题,于12月5日-6日在南京旅游集团国展中心重磅亮相。据统计,全世界的华服深度爱好者(日常穿着华服)约在400万人,对华服感兴趣、经常参与华服活动的青年人约1000万人。“跨圈”的国风音乐爱好者高达5000万人。

【综合分析】

“中国华服日”旨在鼓励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走上大街小巷、走进互联网空间、走进人们日常生活,让公众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展开分析】

1、“交领右衽”是中国华服日的活动标识,是华服的重要象征。华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华服文化的兴起,有利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能够我们的古典文化在以新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

2、《春秋左传正义》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并不仅只有穿着这一种功能,更能穿越几千年的时空,将中华民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面前,折射出在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的审美观念、思想潮流、精神信仰的特点。

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存在不足】

1、了解不足。对华服文化缺少深入了解,复刻出来的华服颜色大红大绿、饱和度极高,“影楼风”,和大众审美相差甚远。

2、争论难休。汉服款式杂乱,缺乏章法,各朝制式风格均有,于是有了“山正之争”、“仙汉分家”、“形制党”、“改良党”等等派系,对于要不要改良一直都争论不休。

3、流于表面。各家团队只是单纯的推广汉服本身,忽略了更重要的汉族文化汉服生活方式的推广,使得一部分人即使穿着汉服也不了解其背后的内涵,导致了汉服热也只是表面热而已。

【解决处理】

1、设计师方面。设计师需要在设计上注重传统元素的同时兼顾审美需求,并且贴近日常生活,让汉服更加实用,更容易走进人们生活,让华服变得常态化起来。

2、商家方面。商家要有更包容的心态,目标都是推广汉文化,要互相取长补短,以更兼容并蓄的心态接受合理的设计改造。

3、推广方面。注重推广文化内涵。要让人们因为爱上华服而喜爱中华文化,主流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利用传统民俗节日的时机,鼓励公众穿民族服饰传统节日。

 

申论热点:以基层干部之力 筑乡村振兴之堤

【热点背景】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农村改革的步伐正在稳健推进。这得益于新世纪以来,中央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小者大,慎微者著。只有完善好基层发展的力量,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落实好中央政策的重担,交付给基层干部的身上。这需要基层干部切实的将政策落实到基层实际中,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助建乡村振兴之堤。

【综合分析】

1、基层干部做好穿针引线,实现产业兴旺

“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带民富,不是好干部。”农村发展需要农业,农业发展需要基层干部。然而现在农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地方不愿意把工作精力和稀缺资源投入农业农村,还有一些产业园区,根本不愿意引进农业项目。这会导致农民利益受损,损害政府形象。其原因是基层干部没有切实落实中央政策。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基层干部转变政绩观,做好上传下达的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遇到重大项目时,积极向农业农村倾斜,真正做到为基层实际谋发展。引领百姓发家致富,实现产业兴旺。

2、基层干部做好穿针引线,实现治理有效

基层治理有效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一环,需要基层干部“听民声、知民意、察民情”,从而做到“解民忧、促发展”,否则乡村振兴谈的只能是一句空话。基层干部黄文秀同志在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一超”标准达标情况,一件件事情、一个个数据了如指掌,两个月时间就基本掌握了全村贫困概况和致贫原因。无独有偶,也有一些基层干部秉承“调研-推进”的工作方法,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后,调研农村工作重点,他们的工作为人民,将百姓放在第一位,解决的是百姓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迫切的利益问题,扭转一件,引领一片。正因为有这样的干部,实现治理有效,我们的乡村发展才能如此顺利。

3、基层干部做好穿针引线,实现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环境发展越来越好。但是风光的背后来之不易,曾经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被垃圾搞得邋里邋遢,一度被通报批评。在基层干部的引导下,乡村居民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启蒙群众环保意识。由基层干部的带头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农村环境,打造了美丽乡村。这一切都源于基层干部认真穿好千条线,贯彻国家政策,引好一根针,紧密联系群众,为建设美丽乡村发挥力量。因此,基层干部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构建好美丽乡村,促进生态宜居。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乡村振兴的工作就像是无数的基层干部将国家政策和基层实际的情况连接到一起,基层干部就是搭建桥梁的人。我们也要让更多人知道,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就是优秀的基层干部,我们要以这些优秀的基层干部为榜样,实现乡村振兴。

正所谓,丰功伟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只有踏实地落实好国家政策,真真切切地帮助百姓,认真回答百姓的每一个问题,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的长远发展。以基层干部之点点繁星,助乡村振兴之璀璨星河。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