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灵魂砍价
【背景事件】
买菜砍价,这场景再熟悉不过。不过,你见过专家为药品砍价吗?
一款治疗糖尿病新药,国际价7-8元,为进入中国医保,药企第一轮报价5.62元。经过专家5次砍价,最后降到了4.36元。
不得不说,这操作简直是“灵魂砍价”:先发了一个“好药卡”,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还搬出谐音问题再降4分钱。
网友表示:“头一次见到砍价还这么理直气壮的。”“受益的是人民群众,给你点赞!”
其实,这个“灵魂砍价”的背后,是医保谈判制度在“撑腰”。
沸腾君想说,这波砍价真心实惠!当然,作为人民的“砍价员”,医保部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报道,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通过发挥医保部门“战略购买者”作用,以量换价推动药费大幅下降,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砍掉”的每一分钱,都给患者们带来更多的希望。沸腾君要给努力砍价的医保局专家点一个赞。“为人民砍价、为人民让价”,这番操作不失风度,更有温度。
【聚焦观点】
@学者:从医疗保险谈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背后潜藏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民生既是发展的落脚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要保基本,也要促优质。正因如此,无论医保谈判的“灵魂砍价”多么让药企“肉痛”,他们还是“极度清醒”,想方设法要进入医保名单。只因中国市场潜力无穷,只因医保药品一头连着百姓,是大民生;另一头连着企业,是大产业。
@《北京日报》:全新的医保谈判成果落地政策释放了更多积极信号,鼓励医疗机构对适于门诊治疗、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谈判药品进行灵活设计,充分运用门诊特殊病种保障、单病种付费等创新手段。未来,医疗机构的总额控制、目录数量限制以及药占比考核等因素对于医保药品的使用的影响将不断降低,合理用药,有效治疗将是大势所趋。
【试题模拟】
医保专家的灵魂砍价在网上引发热议,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确实,生活中买菜砍价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专家为药品砍价的确鲜有耳闻,对于这段火遍网络的“医保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我想我可以用六个字来谈谈我对此事看法。
首先,面对这波“灵魂砍价”我有感动。一方面,我为千千万万个患者和家庭而感动,此次医保谈判,专家们所砍掉的每一分钱,都会给患者们带来希望,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让许多曾经“贵族药”变成了今天普通家庭都能吃得起的“廉价药”;另一方面我会药企的让步而感动,对药企而言,逐利无可厚非,但是金山银山背后也是责任如山,对药企而言,加入医保既是扩大市场,以量取胜,更是在旅行社会责任,值得我们点赞。
其次,这波“灵魂砍价”也让我十分兴奋。我兴奋是因为我看到了大国崛起,无数国际药企瞄准中国市场,看好中国市场,在争先恐后的进入中国市场,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经济的发展;我兴奋是因为我看到了医保制度的完善与进步,在专家“灵魂砍价”的背后,其实是完善的医保谈判制度在撑腰,法治优于人治的精神在医保谈判领域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我兴奋是因为“灵魂砍价”背后折射的是民生的发展与进步,民生既是发展的落脚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医保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保谈判一头牵着企业,一头牵着百姓,一头牵着生产,一头牵着生活,如何平衡两者,答好民生这张时代考卷确实考验专家能力。
当然,在感动和兴奋之余,这波“灵魂砍价”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从网友们对专家这波“灵魂砍价”的赞誉,到《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火爆,其实热议背后折射的是民众的一种焦虑,也是一种向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存在,大病医保覆盖范围还不够全面,民生工程还任重而道远……要想答好这张时代的民生考卷,还需多方共治、久久为功。
一是抓好民生建设,抓民生就是抓生产,民生才是发展的落脚点;二是扶持药企发展,要想有更多更好更廉价的特效药纳入医保范围首先就要有更多的药企参与谈判,这必然需要扶持药企发展。
正如一部分民众所说,上一轮发展,主要是满足衣食住行,这一轮发展主要是满足健康快乐,当我们真正瞄准民生痛点谋篇布局,撬动、释放14人的潜力和能量时,伟大复兴必然实现。
备考分析:“蹭课”制度化
【事件概况】
再也不用纠结上清华还是北大了?近日,北大清华均发布通告,两校教务部门达成共识,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互认学分,其中北大开放27门课,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包括《汉书》导读、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美术史等。清华开放12门课程,以理工科为主,其中包括工业系统概论、制造工程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等知名课程。
【主流观点】
@中青报:一些大学城集聚了几所甚至十多所高校,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课程互不开放,形成了一道道无形的壁垒。加强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打破高校间的无形壁垒,有序合理开放部分课程、互认学分,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共享,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既是大学生之福,也是构建良好高等教育生态的必要之举。
@红网:我国大部分大学都是以大学城的形式建设,大学与大学间距离近,也不乏好大学的存在,那么是否能够效仿这种形式,让教学资源共享,更多的学生能到更优质的平台,接受更好的教育呢?众所周知,大学的门槛是通过高考设立的,但并不意味着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没有资格去好的大学“蹭课”,大学本就是学术氛围最浓厚的时期,让学生们利用这个时间拥有更多选择权,学习到更多知识,岂不妙哉?更何况还会有许多对其他学科也感兴趣的同学,往往在自己专业“选课无门”,开放选课也能让多种知识融合,完善自己知识体系,打破思维壁垒,对待问题也能采取全新的视角,这才是育人之本。
【深度分析】
(一)关注点一:实质上是反映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是打破教育思维壁垒的创新举措。
(二)关注点二:1.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2.打破教育思维壁垒,教育资源共享,促进高校资源更广泛的交流流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3.能够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开阔视野,全面发展
【试题模拟】
近日,北大清华均发布通告,两校教务部门达成共识,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互认学分,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北大清华开放课程互认学分,这是打破教育思维壁垒,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探索新方式,值得我们点赞。
第一,该举措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优质课程资源更大范围的开放共享。目前我国教育资源较为封闭,各高校在建立自己的优势学科时都存在闭门造车或者生搬硬套的现象,整个教育大环境流通性不高,各高校人才培养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以形成相互交流的良好教育生态。此举措畅通了目前相对闭塞的教育大环境,为各高校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带来新出路。
第二,该举措给各高校带来教育新思路,打破各高校之间的教育壁垒。我国各区域存在大大小小众多的大学城,这些大学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教育资源互不开放,各自钻研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在无形中形成一道壁垒,不利于我国教育大环境的良好发展。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推出开放课程互认学分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够促进各高校之间的碰撞交流,有利于各高校优势专业特色学科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其他高校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其他高校开放自己的优质课程,有利于各高校积极主动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第三,该举措能够真正促进各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虽然目前在线教育打破了优质课程资源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也可以学习很多优质课程,但是线上线下的学习体验仍有很大的差距,且线上教育互动交流效果不佳,学生在线学习自律性不高,真正学到手的知识可谓微乎其微,线下学习仍然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和优势。该举措能够倒逼学生之间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真正的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自身的良好发展。
综上,高校开放课程互认学分能够带来诸多好处,当然,我们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将这项良好举措践行下去。
首先,“蹭课”应当制度化,教育部门对于“蹭课”这种新方式,应当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消除学生对于“蹭课”学分是否能被认可,社会中对于“蹭课”是否认可等的疑虑,切实保障“蹭课”制度化,保障高校、学生等各方主体的权益,满足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其次,各高校应积极响应,互通协作,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有序合理开放部分课程、互认学分,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共享,高校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人才培养责任,积极探索新方式,在打造自己的优势学科的同时多承担自己在社会中的教育责任,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选择学习各高校的优势学科。最后,学生应当自律,参与到这场有益探索中,努力提高自我意识。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受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活放飞自我,自律性较差,主动性学习较少,存在跟风式迷茫,大学生应当提高自己的主动性,根据自身的能力及兴趣爱好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参与到大学课堂中,汲取知识。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方努力,这场创新的人才培养探索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备考分析:一码通行
【背景事件】
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2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春运期间,要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保障群众必要的出行需求。对于老年人等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做出了特别说明,可以采取试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等方式进行。
【试题模拟】
近日,卫健委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对于老年人等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做出了特别说明,可以采取试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等方式进行。对此,你怎么看?
【聚焦观点】
春运期间,国家发改委表示要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对于这一政策,不少网友点赞,称其“合理,方便!”可见,“一码通行”符合民之所需,是民心所向。“一码通行”的出台,减少了群众春运期间的出行壁垒,便利了老百姓的“回家路”。
健康码保健康,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考验下,健康码的出现为我们安全保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为经济复苏做出极大贡献。作为互联网+医疗的表现形式,健康码的出现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暖心之举。
然而伴随着健康码的使用,一些问题也频频发生,如老人不会使用无法出行、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自己的健康码等,这既影响了民众的正常出行,也不利于人力流动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卫健委发布该通知,顺应了民心,响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
数据信息安全是前提。“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涉及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位置、行程、健康等大量个人信息。在拓展“健康码”应用时,必须做好法律评估、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工作,合理界定个人信息使用边界,严防数据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