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技巧
行测定义判断中的“小心机”
在行测中,定义判断是很多同学觉得花费时间长,但是正确率又不高的一类题型,那么这部分到底应该怎么做更好呢?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个定义判断中的“小心机”。
在定义中有的时候题干当中会给我们多个定义,问的一般是其中某一个定义的情况,大家看完选项之后会发现好像有几个选项都是对的,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掰开揉碎了看所问定义和选项到底有什么一致的地方,或者对比几个选项看谁更好,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跳出所问定义,不要被它局限,去看一看其他的定义,说不定就有很好的收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例题1】
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可以分为两类:普通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没有固定的同时使用的比例;完全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必须按照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薯条和汉堡属于普通互补品
B.眼镜框和眼镜片属于完全互补品
C.毛笔和墨汁属于完全互补品
D.数码相码机和胶卷属于普通互补品
【答案】B。解析:题干给定三个定义,一个是总定义:互补品,它可以分为两类:普通互补品和完全互补品,选项问的是一些商品和定义的对应。辨析选项之后发现,A、D两项好像确实符合普通互补品的定义,B项属于完全互补品,先保留,C项毛笔和墨汁没有固定不变的使用比例,不符合完全互补品,排除。三个选项都符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跳出所问的普通互补品和完全互补品,而是去看一下没有问到的互补品。我们发现,互补品是指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而A项的薯条和汉堡不需要必须配套消费,D项的数码相机和胶卷也不需要必须配套消费,这两个选项违背了总定义,就可以轻松排除,眼镜框和眼镜片是必须配套消费的,正确答案就是B了。
大家看这样跳出原本的定义要点,是不是就可以很快的解题了呢,那就自己来试一下吧。
【例题2】
农业干旱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土壤水分不足而造成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水文干旱是指由于降水的长期短缺而造成某段时间内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出现水分短缺,使江河流量、湖泊水位、水库蓄水等减少的现象。社会经济干旱是指由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如果需大于供,就会发生社会经济干旱。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社会经济干旱范畴的是:
A.一月未雨,某著名河流流域出现大规模的河床裸露现象
B.地铁建设施工队不慎挖破水管,导致几个小区停水一天
C.常年少雨致使某工业区推行按时段浮动征收水费的办法
D.半月不曾下雨,某地水稻出现穗长缩短、穗粒减少现象
【答案】C。解析:题干给了三个定义: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问的是属于社会经济干旱范畴的,可以先看社会经济干旱:是指由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要涉及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可以看到A选项没有涉及人类社会经济系统,B选项没有涉及自然系统,可以排除A、B两项,再看C和D不好区分,也可以跳出社会经济系统,可以看到D选项和农业干旱的定义更契合,所以D属于农业干旱,能选的只有C。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看到做定义也不用那么纠结了,这样的“小心机”你爱了么?
行测的这些考点,你还在错吗
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虽然知识面比较广,但是每年考查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固定的,都是成体系的,因此当我们全面掌握了知识系统,做题就相对简单。可是我们发现,每次做题总是会有一些考点每次做每次错,那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易错考点。
一、评价型题目
评价型题目一般会让我们选择与题干推理结构、论证方式类似的选项,这种题目有些同学经常错,因为会涉及到一些细节点,如果不关注就会做错。例:
数学系的学生也学了不少文科课程,王颖是数学系的学生,所以她也学了不少文科课程。
以下哪项论证展示的推理错误与上述论证中的最相似?()
A.数学系的学生都学《哲学原理》这门课程,小马是数学系的一名学生,所以她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
B.哲学系的教师写了许多哲学方面的论文,老张是哲学系的一名教师,所以他也写过许多哲学方面的论文
C.所有的旧房子需要经常维修,这套房子是新的,所以不需要经常维修
这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多数是女学生,王颖是这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所以她也是女学生
【解析】:这道题选择的答案是B项。题干的论证结构是A是B,C是A,所以C是B。A项的推理论证结构是A是B,C是A,所以C是B,可以保留;B项的论证结构是A是B,C是A,所以C是B,也保留;C项的论证结构是A是B,C非A,所以C非B,明显与题干不同,排除;D项强调的是多数,很明显是不完全的归纳推理,与题干不一致,排除;那么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容易选错的点了,A和B到底谁更好?大家可以关注一下A项有个字“都”,是全部的意思,肯定包含小马,所以A是一个正确的推理;题干只是说数学系的学生学了不少课程,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学了不少课程,不一定包括王颖,因此是一个错误的推理,B项跟题干一致,也是错误的推理,因此这道题选择的B项。
因此,以后我们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如果遇见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分析选项有没有“都”、“全部”等类似的词汇,再比对材料,选择与材料一致的推理即可。
二、类比推理题目
类比推理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原因是做题习惯的问题。例:
医生:医院
A.顾客:商场 B.教师:学校
就拿这道题来讲,很多同学会说“医生在医院里,顾客在商场里”,关系一致可选;实则答案是B项,为什么呢?这就是做题习惯,很多同学做这种题目习惯一上来就通过造句子锁定答案,并不是说这种方法不能用,而是不严谨,按照这个句式“教师在学校里”也是可以的,没法排除。因为考试中大部分的题目都是按照考点划分的,更多题目优先考查的词项间的关系,这道题考查的职业关系,所以我们也得选择职业关系。
因此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要优先考虑词项间的关系,再考虑造句排除,这样才能保证契合考点。
总之,每个考点都有考查的侧重,我们得了解每一种题目的考查侧重点,才能够应对自如。
百因必有果 你的原因就是我
在行测考试中,削弱加强型题目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看似很简单,但是实际准确率却不是很高的一类题目,其实大家可以发掘每道题目背后的论证方式,论证模型,能够提前掌握削弱和加强的角度,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做题速度以及准确率,那么今天和大家来看一下在考试当中非常常见的论证模型-求异论证。
求异论证它的论证过程根据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差距得出因果关系。
【示例】某村庄南北两块小麦地里,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北面的地则没有。收割完小麦测算后发现,南面的地亩产450千克,北面的地亩产200千克。由此可见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这道题就是通过求异论证的方式进行论证的,根据南北两块地施用生物复合肥情况的不同以及结果亩产产量的不同,得出复合肥和亩产之间因果关系的结论。
那么对于求异论证的论证模型我们可以如何进行削弱和加强呢,大家一起来判断一下下列选项:
(1)南北两块小麦地的土壤质量不同
选项(1)告诉我们这两块地除了施肥不同以外,还有土壤质量不同,而土壤质量也是影响亩产的原因之一,进而就想告诉我们可能是由于土壤不同导致的亩产差异,为土壤差异的原因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削弱了题干的论证,另有他因的削弱选项。
(2)往往都是原本产量高的土地才会施用生物复合肥
选项(2)告诉我们其实是因为原本产量就高所以去施用了生物复合肥,是因为产量高导致的施肥,而不是因为施肥导致产量高,颠倒了二者的因果关系,削弱了题干的论证,属于因果倒置的削弱选项。
(3)南北两块小麦地播种的小麦品种完全相同
选项(3)告诉我们两块地播种的小麦品种完全相同,而小麦品种的不同可能会影响产量,但是该选项就排除了因品种不同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进而也就想说明可能确实是施肥导致的,加强了题干的结论,排除他因的加强选项。
(4)南面的地使用的生物复合肥当中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而这些元素可以使产量提高
选项(4)通过告诉我们生物复合肥能够提高产量的原理解释了生物复合肥和产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加强了题干的结论,解释因果的加强选项。
通过上面这几个选项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求异论证的加强和削弱角度,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削弱:1、另有他因;2、因果倒置
加强:1、排除他因;2、解释因果
我们再来做一道题练习一下
【示例】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人只要在每餐饭前半小时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并坚持三个月,体重就能减轻2-4公斤。研究团队邀请了84位超重的成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1位被要求在餐前喝500毫升水,另外43位则照常生活。三个月后,团队发现三餐前喝水的人,平均体重下降了4.3公斤;而餐前没喝水的人,平均体重只下降了0.81公斤。研究人员说,没有喝水的那组人,“平均运动量”比餐前饮水的人更高,这说明餐前喝适当的水真能减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 餐气喝水的那组人同时也注意控制饮食
B. 餐前没喝水的人中有的体重减轻了4公斤
C. 除了餐前喝水,两组的其他情况都是一样的
D. 餐前没喝水的人就餐中会和更多的汤和饮料
【解析】C。题干通过对比试验得出“餐前喝适当的水能减肥”的结论。 C 项指出两组除餐前喝水不同外,其他情况都一样,说明了对比试验的可靠性,能够支 持题干结论;A、B 两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D 项餐中喝更多的汤和饮料不 代表体重一定会增加,不能支持结论。故答案选 C。
大家可以多做一些类似题目,能够判断求异论证的论证模型,通过阅读题干能够识别求异论证,并了解枚举归纳的削弱加强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