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模拟题如何入情入境
现场模拟类题型是指要求考生以第一人称视角,将考官当成沟通对象进行模拟的题目,题干往往会给定情境,或是同事由于家庭、工作等各种原因情绪不佳;或是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工作;或是公开场合——如会议现场、募捐活动等——发言等。此类题目在国考各专项面试中出现几率较大。它看似简单,但考生往往把握不住题干情境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陷入套路的局面。这次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现场模拟类题型当中入情入境、破除套路。
一、充分获取题干信息是前提
在面试考场上,我们能够借助的唯一工具就是题干信息。是否充分的获取了题干信息,决定了我们答题的方向和重点是否会发生偏差。因此充分获取题干信息有利于帮助我们入情入境的劝说对象、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就像“一位老奶奶要给孙女儿带几十瓶指甲油在火车站过安检”这个题干信息当中,我们就得充分获取老奶奶是给自己的孙女带指甲油以及带的指甲油数量是几十瓶这两个题干信息,这样我们就能直接反应出来,老奶奶对孙女的关爱之情、几十瓶指甲油超过了火车站携带数量规定这两个劝说内容。
除此之外,充分获取题干信息还要求我们在听到或看到题干信息之后,能够迅速抓住重点信息,并理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找到劝说的目标和方向。
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是基础
现场模拟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我们在思考的和表达的时候,必须要站在沟通对象的角度想一想“我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劝说。如在“一位民警,和妻子长期分居,多次向单位递交调职申请,但均没有被同意,他因此情绪非常的低落,要求你去劝说他”这道题目当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站在民警的角度上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情绪如此的低落”。除了题干当中告诉我们的“和妻子长期分居”之外,还应该深入思考一下“他几次递交调职申请均被拒绝”,这对于一位长期在岗位上辛苦工作的民警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可能会产生一种组织不体谅他的负面想法,这也可能是他情绪低落的直接来源之一。
只有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我们的劝说才会真正的能够达到效果。而考生在这里出现的常见问题,就是不能够换位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想一想当事人真实的想法、处境和行为动机,这直接导致我们的劝说内容浮于表面,套路化。
三、回归现实个性表达是重点
回归现实个性表达是希望考生能够在给定情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身份,利用现实中交流和沟通的口吻,根据自身的表达习惯来进行劝说。而不是在劝说一个工作不积极的同事时均以“哎,小刘,走去吃饭呀,我看你情绪都低落两天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呀?”等这样的套路化的问句方式开头。由于每个考生的表达习惯以及每道题目的劝说内容和劝说对象均不相同,这就需要各位考生结合各个题目和自身情况自行把握。但不管怎样,只有当我们回归现实,实现个性表达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给考官真正展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特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痕迹。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现场模拟入情入境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有所收获。
人际关系问题审题要点浅析
人际关系题可以说是全国各种结构化面试中的常客,因为无论你报考的是什么岗位,处理好人际矛盾,维护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人际关系题最大的易错点就是审题出现失误,今天就来重点解析一下人际关系题的审题要点。
在审题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的如下几种关键词:
(1)身份。审清楚身份能够帮助我们辨析清楚自己的权限,合理调动需要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部门和人员,让我们可以在答题过程中合理调配资源。
(2)情景。能够让我们答题的时候快速进入场景中去,体现出紧迫感,帮助我们更好的入情入景。解决一道人际关系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身处地的把自己代入到题干中的场景之中,揣测题目中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所以通过审题构建出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3)问题。能够找到题干当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在人际关系题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单纯只有人际关系问题,很多时候还会涉及到工作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审题的时候把问题找全。
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通过一道例题展示一下,如何进行审题提取关键信息。
【例题】科长去外地出差,科室的管理工作暂时由业务骨干老孙来负责。老孙的管理经验不足,同时对你负责的技术小组的工作指导过细,有时还和你的意见不一致,导致小组成员不知道该听谁的,影响了工作进度。科长知道后批评了老孙,老孙认为是你在背后打小报告,对你不满,你怎么办?
【审题要点】
关键信息1:“科长出差、骨干老孙负责、管理经验不足”,这句话说明老孙的身份是临时负责人,同时也说明了老孙是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经验的,但是管理能力不足,可能管理的方法有问题。
关键信息2:“对你负责的技术小组",这句话说明了你的身份,也是一名负责人,但是老孙是你的领导,属于合作关系,也属于从属关系。在科长不在的这段时间,我需要认可老孙的领导地位,配合他的工作。
关键信息3:“指导过细、意见不一致、不知道听谁的”,这句话指出了合作中所产生的问题,合作不愉快。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是老孙的问题,也有我们自身的问题,毕竟我们两者是一种合作关系。同时如果联系上文我们会发现,老孙能力是很强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说老孙的意见可能有问题明显不太合适,而同样的道理,我作为技术小组的负责人,我的意见有问题在答题的过程中也不是一个很合适的理由,因此,意见不一致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大家都有道理只是工作侧重的角度不完全一样,不分谁对谁错。
关键信息4:“影响了工作进度”,这句话说明了当下急迫的形式,因为合作有问题,所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作为合作伙伴要共同承担。
关键信息5:“科长批评老孙,老孙认为我打小报告,对我不满”,这句话说明了我和老孙之间有误会,所以应该积极的化解矛盾,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就已经把整道题的要点找到了,同时也基本构建出了这道题的场景,接下来只需要把自己带入的角色中,思考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即可。
综合分析如何个性化表态
面试中综合分析题属于必考题,而其中的社会现象题、政策理解题由于密切联系社会事实热点,情况复杂,成了考生答题的难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此类题目如何正确、精准、有水平的表态则成为了把握答题方向的重要一环。但是很多同学破题僵硬,套路化。只会说这好与不好,支持不支持,同意不同意,表达比较干瘪。怎么破题让考官愿意听?怎么一开口就让人觉得你适合该岗位?考生需要掌握表态的常见办法,了解表态的具体要求。
题目展示
基层减负年开展一年来成效显著。但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持续向好的同时,部分地方也出现“新的形式主义”,比如“填表抗疫”“盖章复工”。对“新形式主义”你怎么看?
个性示范
1. 情感表态。可以概括话题后,谈谈个人感受或者整体观点。
如: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要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来给基层增加负担、消耗基层干部的抗疫精力。只有帮基层干部切实卸下“担子”,基层干部才能迈开步子。
2. 关键词表态。选取题干中的关键词展开联想,切题自然,由点及面,较强的交流感,便于吸引考官。
(1)自己比较熟悉的词。如“基层减负”。为了破除基层文山会海现象,给基层干部减。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其问题。2020年我们也要持续解决新的形式主义问题。
(2)别人不太了解的词。如“填表抗疫”“盖章复工”。推进复工复产,仅一盖了之,或者陷入”循环证明“,其实质而言,都是脱离实际、远离实践。解决”新形式主义“更要在“务实”上下功夫,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
(3)题目核心话题词。本题核心话题词是“形式主义”,可由此展开。如:反对形式主义,既要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也要坚决防止新的形式主义。把问题是不是得到解决和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衡量标准来考核,我们才能让各种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4)抓核心影响/原因/对策。如抓核心意义:破除“新形式主义”有利于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3.现状表态。
(1)个人/他人经历。很多基层干部表示,重复制作台账、在app上打卡、拍照录视频等各种过度“留痕”工作,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令人烦不胜烦。破除“新形式主义”就是要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社会新闻。19年基层减负在”精文减会”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有的地方发文件红头改白头、正式改便笺,实际发文数量不降反增;有的虽然推行“无会月”,但只是简单地把这个月的会议移到下个月。落实基层减负,既要减数量,还要增质量。
(3)时代背景。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必须绷紧弦再加把劲。越是面对严峻形势,越来不得半点虚的,越需要坚持实事求是。
表态要求
1.观点正确、观点鲜明
(1)正确,就是观点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与国家、行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吻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从而展现自己良好的价值观、品行、看问题的格局。
(2)鲜明,不是简单的说支持或反对,而是有体现自己价值判断的态度,有一定倾向性。并且该判断对后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较好的概括。
2.表态简单明确。基于以上两个特点,表态语言不能过长,建议控制在30秒之内,太多容易喧宾夺主,影响整个答题重点。
3.表态的注意事项:
(1)要从公务员视角出发,不能简单从学生、群众角度考虑。如对于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不能过于批判,要站在出台的现实必要性、现实如何完善的角度考虑问题。
(2)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现象如“垃圾分类”之前不可行,现在是可行的;“大操大办”出台规定约束目前看群众配合度不高,不代表未来移风易俗不可能;
(3)详略得当。不要大段重复题干。对于简单的事件不要具体描述细节和举例。结合背景、现状的表态时要快速切题。
按以上几个方法,结合自身理解,让自己的答题更进一步,面试现场取得高分不是梦。
面试综合分析题如何脱颖而出
综合分析能力是国家公职人员必备的素质,也是面试试题中必考的内容。无论是在国家公务员面试和省公务员面试中都是重中之重。综合分析能力在所有题目的第一道出现,一旦综合分析能力出现答题不佳的情况,势必会影响考官的后续评价和考生的答题状态。攻克综合分析能力的难关一定是考生的第一任务。
综合指的是对事物的总体态度和评价,要求我们对事物能够进行整体把握;分析指的是要针对事物发生的多方面、多要素进行抽丝剥茧的论证,以此支撑综合,例如事物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产生的原因等。要真正地打动考官,要做到综合部分用词精准、描述清晰,让考官在短时间留下深刻印象。分析部分要逐条逐点深入分析。
在答题时,我们常说:综合分析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既要引起考官情感的共鸣,也要有强烈的政府思维。到底应该如何体现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核心话题。我们需要抓住题干中描述篇幅较多或侧重的话题,不能被其中的背景或某一部分条件所限制,仅仅围绕着核心话题与考官进行沟通。
(2)做到切入灵活。切入话题的角度和方式会决定整道题目的方向和感官,切入精准且富有特色能够让回答更上一层楼。
在答题时,常见的切入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结合题目话题描述的身份和角色作为切入点。②从个人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个人的情感进行切入。③充分考虑当前话题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的大政方针等,作为切题的要点。当然,在整个切入过程中,合理选择以上方式即可,切忌太多太杂。
(3)在答题时一定要条理清晰,体现出内容的层次感。一般可采用第1、第2、第3;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等方式,让考官能够听得清晰明白。
(4)注意取舍,对于构思的答题内容,切忌贪多。对于内容中重要的、主要的内容一定要花费篇幅进行详细描述,对于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选择不说或简单说。
综合分析能力是面试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各位同学在备考时找准方法和规律,真正地实现融会贯通。
活动策划如何有新意
活动组织与策划、人际关系以及现场模拟等题型是公务员面试当中的常考题型。其中的活动策划问题设问方式上比较灵活,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第一种简称创意类活动,要求拟2-3个主题,选择其一具体开展,且对于活动主题有特别要求,如有创意、有成效、有趣味性等。另一种简称问题类活动,是在题干中给出了活动参与者对以往活动的一些意见或诉求,要求考生根据诉求进行活动设计。问题类活动相对而言考生上手有抓手,但是创意活动类很多同学觉得难度较大,难点主要在于主要在于创新到底应该如何创新,我们以两道题目为例谈谈创意类活动到底应该如何创新。
【题目展示】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要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某社区准备开展"幸福家庭,和谐社区"活动。你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请想出两个富有创意的活动方案,并就其中一个展开谈谈。
2.为了激发偏远山区新录用公务员的活力,单位团委准备到偏远山区举办一次青年联谊活动,请你策划两个富有成效、活泼有趣的主题活动,并就其中一个具体谈谈如何展开。
同学在思考活动创新时,往往想创新出一个形式非常新颖的活动,这样的方式的确可行,但是到底如何能够创新出形式呢。其实创新活动形式除了需要一定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求同学们学会挖掘题干,从活动目的出发。以第二题为例,很多考生拿到这个题目能够想到的大多是篝火晚会,游戏等形式的活动。那么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先从目的出发,题目当中所想达到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激发偏远山区公务员的活力,也就是希望公务员能够主动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这项目的发挥主动性,前提就是激发大家对这片地区的热爱与认同,由此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活动当中可以让青年发现山区的美,而偏远山区风景相对比较秀丽,我们就可以举办诸如最美景点打卡,定向越野等形式的活动。这样的活动相对而言比较有新意。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题干,激发新录用公务员的活力是最直接的目的,而题目中的主体是公务员,这个主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公务员去山区本身是为了给本地人才队伍注入活力,帮助乡村发展。所以由此我们的目的剖析更加深入:其最直接目的是为了激发活力,更进一步是为了促进乡村发展。因此在活动当中我们可以从帮助乡村发展这一角度思考,结合2016年题目的情景,我们会联想到脱贫攻坚这一主题以及乡村最常见的产业脱贫,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将活动形式定为让我们公务员走进村民家中参观当地特色产业,甚至可以结合比较流行的直播带货形式举办新进公务员扶贫直播带货比赛。所以同学们在思考形式如何能够创新时,就需要结合题干当中主体的身份等特殊信息细化深入剖析目的,从而创新形式。
但是很多同学会有疑问,有时候就是想不到形式的创新怎么办。其实创新形式是一种方式,但是在没有思路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环节的方式以达到活动新颖的目的。在思考创新之前同学们需要理清一个概念,就是活动为什么要创新?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新意其实是因为活动缺乏新意,缺乏新意就缺乏吸引力,以至于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思考创新时就需要从如何更好地达到效果出发。我们以第一题为例,社区活动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主题就是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例如举办家庭联谊,亲子关系情景剧等。我们以亲子关系情景剧为例思考如何创新。亲子关系情景剧是为了让父母孩子相互理解,而同学们在答这种题型时,往往把重点放在演上,却没有能够设身处地思考理解对方,其实我们应该让他们互换身份角色站在对方角度思考,所以我们的活动就由原本的亲子情景剧变成亲子角色互换情景剧。
所以同学们以后在思考活动策划创新性时,一方面我们可以抓住题干特殊信息,剖析清楚活动目的,从而创新活动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效果出发创新活动环节。
面试综合分析有方法之二八定律
考生在拿到一道面试题目的时候,往往能快速想到2-3个点,但在继续深入推导/论述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空洞、乏力,思考3分钟也很难再想出其他新颖的点,往往导致了重复雷同的问题,由此可见二八定律在面试中同样有体现。基于这样的情况,发散思维进行个性化作答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辩证思维法。
(1)定义解释。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从对象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中,从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简单来说就是看待和分析问题要全面、多角度,不仅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问题的一面。
(2)举例表现。比如“对于大学生闪辞、裸辞现象,你怎么看?”,很多考生只看到问题的一面,比如不利于大学生个人长远的发展,加大企业流失率以及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怕苦怕累的刻板印象,因而过度批判和否定大学生的择业观,看待问题比较局限、片面。
(3)应用说明。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去分析大学生辞职背后的好处,比如通过辞职才能更好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才能全身心的将兴趣及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个人价值等,以此体现考生对一个社会问题的客观公正的分析,体现辩证思维。
二、主体分析法。
(1)定义解释。主体分析法是指按社会问题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入手进行的分析。比如分析网络直播带货问题时常见的主体有平台&主播、个人/受众、媒体、政府部门;又比如分析大学生网贷的原因时常见的主体有大学生本人、学校&家庭、app&平台、政府部门等。
(2)举例表现。比如“对于各地纷纷组建医疗队、组织捐款捐物驰援武汉,谈谈你的看法”,很多考生往往只能想到此举能够帮助武汉人民共度难过,共同抗疫取得抗疫胜利,要点发散不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话题深度不够。
(3)应用说明。采用主体分析法,我们可以从湖北人民、社会大众、国家进行分析。具体可以表达为:对湖北人民而言,使他们感受善举与人间真情,强化抗疫信心;对社会大众而言,传递社会温暖,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也是积极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友善的具体要求;对整个国家而言,能及时补充医疗资源、救灾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负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层面分析法。
(1)定义解释。层面分析法也即在分析问题/目标/决策时,将相关因素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通过整理归类,概括出精简的分析维度、层次。常见的层面比如有思想-行动,主观-客观,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
(2)举例表现。比如分析地摊儿经济的积极意义时,很多考生往往局限在提高经济收入,刺激经济回暖,维护国家的平稳运行等,不深入展不开,且很容易造成考生撞车重复的问题。
(3)应用说明。如果采用层面分析法,就能从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方面深入分析。比如在经济方面,保障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就业问题,保障居民收入,促进买卖交易活动,刺激经济回暖;在文化方面,通过地摊儿活动所承载的城市特殊魅力,例如吆喝、讨价还价,提升城市生活气息,塑造城市文化内涵;在政治方面,颠覆了城管对小商小贩追、赶、驱逐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引导、鼓励、支持,极大地拉近干群关系,创新政府职能。
当然,考生在实际分析一道综合分析题时,还应该结合题干信息及要求、联系社会实际来针对性地解题。方法只是一种解题手段,同学们切忌机械地套用,否则就会出现套路化的问题。相信通过多次练习,反复打磨,一定会拿下综合分析第一道关卡的!面试,加油!
现场模拟类题如何理解沟通对象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结构化面试非常重要的测评要素之一,在具体的考试中又以现场模拟类题型最为常见,现场模拟类型的题目是重点必测要素。现场模拟类型的题目,看似简单,但许多同学往往作答得不尽如人意,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理解问题不到位。今天,跟着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理解好沟通对象。
以题目“小王和小宋是同一单位不同科室的同事,相约一起去旅游,已经订好了酒店和机票。小宋去请假,科长没有批准,说现在人手不够;但是前两天其他同事去请假,科长却批准了。小宋觉得科长对他有成见,心里很郁闷。如果你是小王,你怎么劝导小宋?请现场模拟。”为例,很多同学在答题开始就会说“我非常理解你难过的心情,我也跟你一样难过,但是要以工作为重……”这样的理解,显得随意、套路且得不到高分。想要在理解沟通对象这部分得到高分,必须提升针对性,具体来说,需要做到:
1.审清题目信息。明确在这道题目里,你的身份、目前遇到的问题、背景情境等,全面掌握信息。在这道题中,你与小宋是“是同一单位不同科室的同事”,问题是“小宋郁闷,觉得领导对他有成见”,背景情境是“小宋请假科长不同意,但同意了其他同事的请假”“你们已经买好了机票去旅游”。
2.分析题目信息。通过分析题目,理清核心关键。你和小宋能相约一起旅游,说明你们关系不错;当前已经订好酒店和机票,涉及费用、退订操作问题;科长同意其他同事请假,不同意小宋,存在对比情况,容易产生误解。
3.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提升理解针对性非常重要的思维和情感支撑。假设是你,在此背景之下,你为什么会郁闷?在于“爽约”“费用问题”“和同事对比产生的委屈”。所以我们理解的维度就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1)同事请假通过但你没有通过,难免会产生对比,换作是我也会觉得郁闷;(2)已经订好了酒店和机票,忽然去不成,不但会有退订费用,操作起来也很麻烦;(3)更重要的是,咱俩已经约好了,突然不能一起去了,你内心觉得愧疚。
4.融入情感表达。理解时候的语气亲切、感情充沛能够让作答更具情境感,让考官更加“入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可以设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在和好朋友沟通,最大程度提升了作答的自然感,自然而然会让考官“入戏”,从而答好现场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