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技巧
借你一双“慧眼”,辨清主谓关系
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考查词语构成的类比推理题目,部分考生看到语法就头疼,提到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等,更是愁眉不展,其实,国省考中考查的言语知识,都是初高中时期学习的基础语法。那到底怎么辨析呢?今天,政华教育就带领各位考生了解一下类比推理中关于主谓关系的考查,帮助大家克服畏难情绪,提升正确率。
主谓短语由两个成分组成,前一个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题,称为主语;后一个成分对主题加以陈述,称为谓语。主语常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而谓语常由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充当。如:粮食丰收;阳光明媚。试题中大部分是考查两个词语构成主谓结构的短语,也有少部分题目考查词语本身构成为主谓结构。
【例1】湖水:荡漾
A.春雨:连绵B.蝴蝶:花丛
C.水草:小溪D.闪耀:群星
【答案】A
【政华解析】本题考查两个词语构成主谓结构的短语。湖水是名词,荡漾是动词,湖水与荡漾形成主谓关系。A项,春雨是名词,连绵是动词,春雨与连绵形成主谓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B项,蝴蝶与花丛都是名词,为并列关系,排除;C项,水草与小溪都是名词,为并列关系,排除;D项,闪耀是动词,群星是名词,群星与闪耀形成主谓关系,但前后位置反了,排除。故答案选A。
【例2】政通:人和
A.浪奔:豕突B.国富:民强
C.阳奉:阴违D.门当:户对
【答案】B
【政华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本身的构成包含主谓关系。
“政”“人”都是名词,“通”“和”都是形容词,均构成主谓关系,且政通人和表示积极意义。A项,“狼”“豕”为名词,“奔”“突”为动词,均构成主谓关系,但狼奔豕突非积极意义,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国”“民”都是名词,“富”“强”都是形容词,且国富民强表示积极意义,保留;C项中的阳奉阴违与D项中的门当户对均非表现积极意义,排除,故答案选B。
通过上面两道的题目解析,想必各位考生对于主谓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常见的一些成语都包含主谓关系,各位考生可以积累相关的词汇,提升自己对主谓关系的敏感度。
单主谓式成语:成语字面由一个主谓关系构成的成语。如:螳螂捕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声名狼藉、本末倒置、茅塞顿开、爱憎分明、寿比南山、东施效颦、愚公移山、衣衫褴褛、头发斑白等。
双主谓式成语:成语由两个(或多个)主谓关系构成的成语。如:人杰地灵、仁至义尽、鸟尽弓藏、莺飞草长、山清水秀、人去楼空、鸡鸣狗盗、天崩地裂、人寿年丰等。
各位考生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下意识去分析词语构成,比如看到“男默女泪”,第一时间就分析词语构成,通过对以上例题与解析的学习,各位考生能分析出“男默女泪”的词语结构吗?
解决判断意图题,千万别忽略了两种词
一直以来,行测片段阅读中的判断意图类题目都以占比高,难度大著称,影响着广大考生的做题正确率,让大家苦不堪言。对于这种题目,到底如何提升做题速度与正确率?今天政华教育通过一些关键词的讲解,帮助大家形成对关键词的敏感性,进一步提升大家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关键词的作用:通过把握关键词,快速定位文段论述对象,或帮助我们划分出文段的结构,进而判断出作者的态度倾向。
常考的两类关键词:强调词、态度词。
一、强调词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常用一些强调行动的紧迫性、措施的必要性、事情的重要性的词语。如:应该、必须、亟待(须)、关键、特别是、重要的是、问题在于等等。因此文段中这些词语对理解文段的主旨也具有提示作用,尤其当这类词语出现在文段尾句时,尾句很有可能是文段的主旨句。
【例题1】与发达国家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同的是,中国的很多城市仍然醉心于打造“花园城市”。如果将“花园城市”理解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这本身并不错。问题在于,很多地方将“花园城市”理解成了低密度和宽马路,特别是在新城建设中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和大的绿化带,这就错了。
以下说法最可能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花园城市”已经是一个过时的城市发展理念
B.“花园城市”并不单单指花团锦簇和绿树成荫
C.“花园城市”建设不应一味追求低密度和宽马路
D.中国对“花园城市”的理念存在误解
【政华解析】文段谈论的是对“花园城市”理念的理解问题。其中出现了两个强调词“问题在于”“特别是”。其后是文段的重点,指出“很多城市将‘花园城市’理解成了低密度和宽马路”,并且作者给出了明确的观点,“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和大的绿化带,这就错了”,即不应一味追求低密度和宽马路。与此最相符的为C。A项的“过时的”无法推出;D项的“中国”扩大了范围,文段说的是“中国的很多城市”“很多地方”;B项未指出“花园城市”的误区所在,不如C项恰当。故本题选C。
二、态度词
既然属于判断意图题,那么作者就会借助一些句子传递出作者的态度倾向。通过关注这些含倾向性的词语,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如遗憾、可惜、谨慎、吃惊、高兴、欣慰、片面等。
【例题2】我的阅读经验告诉我,对经济学不见得要学到特别精深的程度,但是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无疑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我们读一点经济学,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就可以把自己从那种日常直觉中拯救出来,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纠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错觉
B.学习经济学,第一步应该掌握它的基本思维方法
C.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
D.对于经济学,非专业人士懂一点它的皮毛就可以
【政华解析】通过阅读,文段主要通过作者自身的阅读经验来说明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对自己世界观的作用。结合其中表示态度的词语“最好武器”“焕然一新”可知,作者认为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C项表述与此相符。A、D两项未提到“基本思维方法”,B项未提到“世界观”,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寻找与众不同的“等价关系”
假言命题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一个重点,很多考生对假言命题这部分知识点都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和了解,其中“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这个推理规则也大多都烂熟于心。那么今天政华教育就带着大家认识一组与众不同的等价关系——“假言命题二次矛盾”。
二次矛盾,顾名思义,就是矛盾的矛盾。通过一组简单的命题来看,例如:一个命题为P,它的一次矛盾应当是非P,那么它矛盾的矛盾就应当是非(非P),也就是P本身,从这里来看,二次矛盾和原命题应当是等价的关系。假言命题的二次矛盾和原命题同样也是等价的关系。它们的推导过程如下:
假言命题原命题:P→Q;假言命题一次矛盾:P且非Q;假言命题二次矛盾:非(P且非Q),即非P或Q。从上述推导结果来看,P→Q与非P或Q是一组等价关系。下面通过一道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例题1】
某县举行"文明乡镇"评比。4位评委对参评的青莲乡、夏荷乡和芙蓉镇获得"文明乡镇"称号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
评委甲说:"如果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那么夏荷乡和芙蓉镇也能获此称号。"
评委乙说:"如果青莲乡和夏荷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则芙蓉镇肯定不能获此称号。"
评委丙说"不管青莲乡能否获'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都能获此称号是不可能的。
评委丁说:"我看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但是,如果夏荷乡能获此称号.则芙蓉
不可能获此称号。"
评比结果揭晓后发现,4位评委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成立。
据此,可以推出()
A.三个乡镇都能获"文明乡镇"称号
B.三个乡镇都不能获"文明乡镇"称号
C.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不能获此称号
D.青莲乡不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能获此称号
【答案】A。
【政华解析】该题目为真假话题目,考虑“一找、二绕、三回”的解题思路。观察题干进行化简,甲:青推夏且芙;乙:青且夏推非芙;丙:非夏或非芙;丁:青且(夏推非芙)。观察前三个条件,均不能找出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丁所说可进行二次矛盾转换,其中“夏推芙”为假言命题推论,其二次矛盾为:非夏或非芙,则丁所述整体可以翻译为青且非夏或非芙,此时与甲所述构成一组矛盾关系。已知上述题干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乙和丙说的都是假话。乙为假,则其矛盾为真,即青且夏且芙为真。结合选项,该题答案为A项。
相信大家此时已经对这个知识点有所认知了,赶紧去找一些题目来练练手,巩固加强一下吧。
看破出题人的“小聪明”
行测中言语部分的题目难度较大,其实答案大部分都隐藏在题干中,只不过出题人会“玩弄”一些“小聪明”,而这些“小聪明”就会让大部分的考生六神无主,瞬间失去战斗力。怎样识破这些“小聪明”?比如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题目中呼应点不明显,选项看似都符合,针对这样的题目,该如何作选择?政华教育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例题1】在漫长的历史________中,公民社会作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一个范畴,可以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如同引领人类思想和社会进步的一把火炬,它从希腊城邦激辩的淬火中走出,经历了罗马深厚的法律文明、中世纪城市文明、宗教革命与政治变革的________,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民主共和的政治________,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冲突和演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程冲击磨炼
B.演进洗礼历练
C.演变影响磨砺
D.发展交替锤炼
【答案】B
【政华解析】题目全篇围绕“公民社会”展开论述。首句说明“公民社会”“走带时代的前面”,第二句具体说明“公民社会”的作用,以及发展过程。第一空所表达的意思应当为历史变化过程,选项给出的词语填回原文,均与语境吻合;第二空与第三空均是与“经历了……”相关,选项给出的词语也无法再原文中找到明显合适的呼应点。分析到此,许多同学开始依靠自己的语感选答案甚至直接放弃。
但是如果看到了出题人的“小聪明”,这道题可以轻松应对。全篇的中心其实是在描述“公民社会的”的“引领作用”,引领人类进步,因此所选词语也应当配合作者表达该中心。第一空,A项“进程”、C项“演变”只能表达变化,无法体现“引领”进步之意,而B项“演进”指演变发展,朝着更高级的层次变化,可以表达“引领”进步之意,可保留;D项“发展”指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符合“引领”进步的语境,保留;剩余两空可以考虑,“公民社会”“经历了……”才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而“走在时代的前面”?经历了“洗礼”、“历练”会变得进步,而经历了“交替”是否会变得进步?无法推测。因此B项给出的三个词语才是和作者的中心意思表达相吻合的,正确答案应当选B!
用常规的办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出题人的“小聪明”无非就是把有用信息“稀释”到文段中,只要能够明白这一点,选词填空无论如何“百变”,都最终会在“照妖镜”下“原形毕露”。
出题人的“小聪明”,你学会看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