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的反对关系
选词填空的空缺处表达了什么含意,填什么样的词汇是需要结合前后句子的提示来判断的,而反对关系是指上下文前后句间呈现的相法相对的关系,即含意相反。通过几个例子感受一下。
爆裂的火山却能孕育出宁静的湖泊。爆裂与宁静含意相反。
古人有闻过则喜直说,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讳疾忌医。闻过则喜与讳疾忌医含意相反。
我们可以通过转折词来判断的空缺处与提示信息是相反相对的关系,进而寻找与提示信息相发的词来确定答案。例如:但是、却、然而、可是、其实、事实上。
【例题1】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__________,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________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冷漠 无孔不入
B . 疏离 前所未有
C . 隔绝 迫不得已
D . 封闭 始料未及
【答案】B
【解析】通过虽然,但是这个转折词可知,转折之后说明每个人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而第一空表达的是人与人在空间和情感上联系的不紧密,符合含意的有疏离,侧重关系比较远,以及封闭,侧重与外界无联系,均与后文呼应。同时,所填词语需要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A选项“冷漠”,常用“态度冷漠”,无法与“空间”搭配,排除;C选项“隔绝”,可与“空间”搭配,常用“与世隔绝”,无法与“情感”搭配,排除;第二空,B选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常用作褒义,在此用来形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且与前文“在这个时代”的时间状语构成对应,符合语义;而D选项“始料未及”指没有想到,在意料之外,而文段并没有之前有所设想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例题2】尽管自学术角度观之,在整体设计和具体材料运用等方面,此书并未有太多超越之处,但仍有不少值得中国研究者______的地方。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______微观描述与宏观叙述的可能性。就笔者______,目前做茶的相关研究的人类学学者并不多。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审视 连接 学养所囿
B.重视 穿透 视野之内
C.借鉴 贯穿 目力所及
D.追寻 结合 耳闻目睹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此书并未有太多超越之处,但仍有不少值得”横线处词汇在转折之后,即这里要体现的是没有太多超越之处,但其实还是有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审视指仔细地看,词义与语境不符,不能体现我们去学习的意思,排除A。追寻侧重跟踪寻找,词汇针对的是以学术角度观看的书,词义与语境不符,排除D。横线处词汇修饰“微观描述与宏观叙述”,要体现两者的关系,根据“提供更多”和结合选项可知,这里体现的是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将微观描述与宏观叙述衔接或结合理解起来的可能。穿透侧重贯通,不能搭配微观描述和宏观叙述”,且与上述要体现的语境不符,排除B。填入贯穿表示将微观描述和宏观叙述连通起来,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
2022国考行测备考:学会科学分析自己的成长空间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发展空间。我把考生的错题分值定义为发展空间。基于此,得出一个基本公式:发展空间=总分—得分。
这个发展空间浅显易懂,尽管如此,很少有人去进一步分析发展空间的决定因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发展空间由两个基本因素共同组成,分别是同化空间和顺应空间。在此,我直接给出了这两个因素的公式:
1.同化空间=单位分数·N。
2.顺应空间=发展空间-同化空间。
简单来说,同化空间指的是题目所应用的解题知识在做题者的掌握范围内,但是做题者不能灵活处理而导致失掉的分值。从公式来看,“N。”指的是做题者在所做错的若干道题目中,通过对照正确答案,再次独立可以理解的题目数量,比如,通过对照答案(没有解析),做题者理解了错题目中的五道题,那么“N。”=5;而单位分数是指每道题的分数。也就是说,同化空间越大,说明做题者越是没有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这些题目是可以通过自己再次独立思考可以解决的。同化空间越小,说明做题者的掌握程度越高。
顺应空间反映了做题者的知识空白,简单来说,就是做题者完全没有接触的知识点。顺应空间越大,说明做题者的知识量储备不足,需要查缺补漏。
这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就可以综合评估考生做题的动态情况。举个例子,当他的发展空间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多次的做题发现,他的同化空间在增大,自然,他的顺应空间也就在减小,这说明他在知识掌握上一直没有进步吗?还不能够断然,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性,由于他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加,使得顺应空间减少。但在较短时间内,尽管知识都能明白,但还不能够自如应用,不能有效解题,使得他的同化空间增大。这个过程就是顺应空间向同化空间的转化,这是一个自然过程。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顺应空间不断减小,同化空间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促使整个发展空间减小,那么成绩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至此,我已经把能力发展空间模型给大家介绍完了。但是,怎么去应用呢?我们不难看出,关键在于同化空间的减少,也就是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
首先应该是不断缩小自己的顺应空间,考试可以通过学习国省考所考查的知识,弥补自己的知识空白,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涉猎与考试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和文章,提升自己理解能力、储备常识,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这个目标的完成首先要求我们先感知考题,然后将知识点分门别类,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解答技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选择很多,可以啃书,也可以通过辅导班快速高效掌握。
另外,就是要不断缩小自己的同化空间,也就是要把学到的东西灵活掌握。怎么把会的题做对呢?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我看来,应当是对于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和掌握。拿判断推理中的假言命题来举例说明,很多考生,都知道它的推理规则,但是一遇到多个命题的综合应用,就慌了阵脚,不知道怎么解题了,那么平时可以大量练习复言命题的综合应用的题目,养成相应题型的解题思维,培养对题目的敏感性。每个知识的了解到掌握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适度的变式训练,举一反三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能通过专门的训练才可以提升,这就像脱敏训练一样,按照有序的步骤、由易到难的过程踏实、长期进行训练方能达到效果。
考生可以利用做模拟卷的得分状况和“能力发展空间模型”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备考的不同阶段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何时弥补知识空白,何时进行综合训练,通过以上介绍,相信考生可以做到“利剑在手、所向披靡”。
2022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十字交叉法巧解混合增长问题
一、方法介绍
十字交叉法比较常见的应用是用来解决数学运算中溶液混合问题,即如果有A、B两种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和b,则A、B混合在一起的混合溶液的浓度r肯定介于混合前的两个部分浓度a和b之间。对于资料分析里面的混合增长问题,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十字交叉的思想,即混合增长率介于混合前的两个部分增长率之间。
二、例题展示
例题1. 2013 年上半年,全国上半年汽车生产 1075.17 万辆,同比增长 12.83%,同比增幅提高 8.75 个百分点。1、2 季度汽车销量分别为 542.42 万辆和 535.73 万辆,1 季度同比增长 13.11%,2 季度同比增长 11.55%。
问题:与去年同期相比,2013 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百分之几?
A.19.1% B.14.5% C.12.3% D.10.4%
【解析】C。 2013 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可以由2013年1季度汽车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和2季度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混合得到,即2013 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应该介于1季度同比增长率和2季度同比增长率之间。而根据材料“1、2 季度汽车销量分别为 542.42 万辆和 535.73 万辆,1 季度同比增长 13.11%,2 季度同比增长 11.55%。”可知,2013 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的范围为11.55%~13.1%,由此排除A、B、D,选择C项。
例题2. 2015 年上半年,福建工业产值增幅加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5208.86 亿元,同比增长 9.4%。其中,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 970.19 亿元,同比增长 10.0%,增速比去年上升 2.1 个百分点。
问题:2015 年 1-5 月,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约为:
A.9.3% B.9.4% C.9.5% D.9.7%
【解析】A。2015 年上半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率可以由1-5月的增长率和6月增长率混合而来,即上半年增长率应该介于1-5月增长率和6月增长率之间,而根据材料已知2015 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 9.4% ,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 10.0%,所以1-5月的增长率应该小于9.4%,观察选项,排除B、C、D,只有A项满足。
用好标志词,速解2022国考行测言语排序题
一、判定题型
语句排序题的题目是非常好判定的,选项给出几个数字顺序,让我们来判定哪个顺序是正确的,这种就是语句排序题。
二、解题方法
识别好题型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解题了,排序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但解题时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注意,不能将ABCD四个选项都带着去读,如果我们每个选项都带着读的时候,就会感觉每个选项都很对,这样会干扰我们的思路。
接着我们来解题,我们经常说要看选项的首尾句,利用首尾句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选项,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只看首尾句可能并不能够帮助我们选出正确选项,所以我们来学习下另外一种方法-抓标志词语。
标志词有很多种,每一种对应的技巧也稍微有些不同,所以看到不同的标志词,要灵活的变换方法。
1.关联词
如果、那么;若、则;不但、而且等都是关联词
当我们看见关联词出现,尤其是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出现在两个句子中时,我们可以优先看这两句话的关系,比如说“不但,而且”分别出现在两句话中时,我们可以看下这两句话是否是转折关系,如果是转折关系,就能够确定这两句话的顺序,能够排除一些选项了。
2.指代词
这、那、这种、那种等词语都是指代词。
当一句话中出现指代词时,我们可以分析这句话,再去其他句子中找这个指代词指代的对象是谁,如果能够明确对应并且其他句子中没有提到,那么这两句话往往是挨在一起的。
3.重复词
当几句话都涉及一个重复性的词语,那么就意味着这几句话讨论的话题是一致的,它们也往往挨在一起。
4.顺序词
当题干出现明显的时间词,并且几句话是围绕事情的发展来的,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去给这几句话排序,判断几句话的先后关系。
5.总结词
可见、综上、由此等词语都是总结词。
当有些句子出现总结词时,这些句子是不适合当首句的,并且我们也可以看这句话主要是在讲什么,看总结了什么,那么与之相关的分析阐述的句子则往往在这句话之前。
当选出答案之后也别忘了要带着读一遍,去验证一下。
接下来我们练习几道题目,掌握下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吧!
三、例题练习
【例1】①在辽阔的关东大地,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个大烟袋,旧时老一些的女人都是略有一支两支的
②另外,一支烟袋往出一伸,往往把家里上下或祖上的繁华气派也一并展览
③大烟袋中间为柄,柄须中空,一头上装烟的锅子,这锅子比铜钱大得多,另一头是烟嘴
④这烟袋还有一用,就是用来打小孩,小孩不听话,即使那祖母本来坐得有几尺远,也能伸出烟袋打到
⑤在上一个年代里生活的女人,也未必是人人都爱烟袋,也许只是风气使然
⑥此地烟袋特指装了烟的长柄器具,而非男人们随身携烟之口袋,有一尺或者两尺多长,拇指头粗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⑥④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①⑥③⑤②④
D.③⑥⑤④②①
【答案】C。
【解析】首先看四个选项的首句,分别是⑤④①③,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判断这四个句子能否做首句,发现④句以指代词开头,并且在这句话中指代的对象不明,故排除B。接下来找到这6个小句子中的一些标志词,比如⑥里面有个指代词“此地”,很显然指代的是①里面的关东大地,先出现关东大地,然后出现此地,因此这两句话的顺序应该是①⑥,符合该顺序的只有C选项,再带着C读一遍,符合写作思路,故答案选C。
【例2】①再比如财产公开不需要保护隐私,但香港把保护隐私作为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基本原则,保护申报人隐私也是一项国际惯例
②但在如何公开,何时公开,怎样公开等问题上还远没达到共识的程度
③有人分析称,各界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认为所有公务员都要公开,但香港就并非如此
④从现实情况看,就官员财产要不要公开的问题,早有基本共识
⑤这就需要我们静下来研究问题,而不是流于情绪的宣泄
⑥这样的冷静分析不是没有道理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③②①⑤⑥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④②③①⑥⑤
D. ③②④①⑥⑤
【答案】C。
【解析】先分析首句,而③④两句话都可以作为首句,排不掉,接着抓标志词,合并同类句。②出现转折词“但”,转折前后话题相反,②说如何公开等问题还没达到共识,则转折前应表明有共识。结合剩余选项,④②转折前后话题相反,可承接,排除A、D。③①用的比如、再比如,两句话句式相似,根据“再”可以排出③在①之前,再看⑤⑥两句话,这两句话都有指代词,但⑤是做法,⑥说这样的分析有道理,所以⑤不能在⑥之前,并且③①是别人的分析,⑥指代的就是这个分析,也就是③①⑥⑤,排除B,再带着C读一遍,符合写作思路,因此答案选 C。
这道题提醒大家,当一道题中有多个标志词时,那么在写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标志词来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