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最新热点(社会类)
让新技术成为老年人的“守护人”
【热点背景】
“非常有安全感”,独居老人最怕“一旦有闪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智能水表根据用水量预警,既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又能及时发现险情,着实是“妙招”,更是贴心之举。据悉,这只是上海推行的智慧养老试点项目之一,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同样成为不少独居老人的“守护人”。
【模拟试题】
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养老问题也迎来了科技养老新模式,智能门卡、红外检测器等成为不少独居老人的“守护神”,对于这种智能养老新模式,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养老新业态是最近全社会正在寻求的新模式,从最开始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医养结合到现在的大数据、智能化养老。各种新形式的养老模式给老年人提供了更为温暖的老年生活。诸如用水警报器、红外线检测仪等智能化设备,既能及时的发现险情,也能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是贴心之举。但暖心的老年人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智能化科技养老能够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能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安全感和温情,还能大大简化了传统的养老模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而我觉得这种智慧化养老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老年人除了想要健健康康的生活以外,还希望身边有人陪伴;第二,这些智能设备虽然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但是人工智能也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操作而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因为系统更新不及时而出现一些错误。
为了能够让广大老年群众老年生活更加幸福健康安全,我们应该想办法强化当下的养老模式。第一,加强温情养老。老年人对于情感的需求要远大于物质需求,所以作为子女应该尽力抽出时间陪伴老人,陪老人说话聊天,关爱老人,让老人感受到亲人的陪伴和情感,会让他们增强幸福感,社会街道可以加强日常老年人的活动,增强老年人文体活动,保证老年人不再孤单。第二,优化智能养老设备,产品多元化。相关部门以及养老相关设备企业,根据老年人和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创新居家养老设备,优化养老设备的系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系统问题。第三,对于现在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尽可能创新,在智能化科技化养老的同时,也要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大力推进医养结合,从而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开心快乐的环境下,过好晚年生活。
奋斗永似少年时
【热点背景】
年逾92岁高龄,离休已29载,一颗为党为民的赤诚之心依然充满活力、澎湃如昨。周永开,一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倾情生态保护,传承红色文化,热心公益事业……为党和人民事业继续奋斗,是周永开的选择。
1991年6月离休。之后,他放弃安逸闲适的生活,来到四川省万源市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头植树1000余亩,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他以巴渠12所红色学校的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电视教育专题片,编纂系列丛书,到机关、学校义务上党课100余场。他还在母校巴中奇章小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先后奖励师生近400人。前不久,周永开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应当像周永开那样,一辈子保持专注、执着、笃定的态度,始终热情不减、信念不衰、本色不变,永远行进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途上。
【模拟试题】
年逾92岁高龄,离休已29载,周永开,一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离休后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头植树1000余亩,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到机关、学校义务上党课100余场,积极传承红色文化;还热心公益事业,在母校巴中奇章小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先后奖励师生近400人。周永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下“桑榆晚”的深沉之美,绘就“霞满天”的壮丽之观,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概括核心话题,并给予肯定评价。
在岗时兢兢业业,离岗时也不改本色。始终热情不减、信念不衰、本色不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永远保持年少的冲劲和勇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2.阐述任人物蕴含的精神、理念、品质、经验等。
(1)75年党龄,义务上党课100场,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退岗不褪色,一颗红心始终向党组织靠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积极参与到各项公益事业,宣传生态环保理念,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周边的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依然保有热情。
(3)年逾92岁高龄,离休已29载。倾尽一生都在努力拼搏和奋斗,从未停止,诠释了幸福是奋斗的真谛。
3.结合实际,阐述重要意义。
(1)给广大的党员干部做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党内掀起一股学习之风,有利于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
(2)以一己之力带动社会力量促成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变地方的生态环境和教育环境,推动地方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
(3)弘扬和传承了我党的优秀作风和先进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纪党史,坚定理想信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
4.结合实际谈践行(学习、弘扬)。
(1)加强宣传。一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老人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老人精神,向其看齐;另一方面在党内召开优秀人物事迹学习专题会,未来工作中坚守初心,不断奋斗,打造一支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
(2)加强自身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对于工作始终保持最初的热情,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把为人民谋幸福最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向优秀看齐。
“德”“法”齐下,以遏制食品浪费
【热点背景】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餐厅,墙上贴着的一副对联立刻映入眼帘。
小小对联,折射出社会文明新风尚。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这意味着,反食品浪费将从道德约束上升至法律层面。
【模拟试题】
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这意味着,反食品浪费将从道德约束上升至法律层面。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概括话题,表明主要态度。
我国餐饮浪费的问题一直存在,甚至成为了一个顽疾,遏制浪费食品乱象,立法是首选的有力武器,将反食品浪费从道德约束上升至法律层面是十分必要的,这部法律草案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法律力量,从各个环节避免食品浪费,捍卫粮食安全。
2.分析举措实行的目的、意义:
(1)背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年,全社会都在提倡“光盘”行动,近段时间,餐饮浪费现象得到明显遏制,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已经成为很多人在外餐饮消费的习惯,在全社会范围内,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日趋浓厚,“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说明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当前粮食浪费问题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仍不同程度存在,全社会节约意识仍较为薄弱,制止浪费相关约束机制还不健全,针对食品浪费中的突出问题,亟待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引领和规范作用。
(2)意义:
第一,反食品浪费法的制定,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将近年来中国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为遏制食品浪费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有利于发挥法律力量,从各个环节避免食品浪费,捍卫粮食安全。反食品浪费法的制定,强化了食品浪费行为刚性约束,从法规层面使饮食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双赢,有利于遏制食品浪费的势头,厉行节俭,把我们中华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第三,有利于在遏制食品浪费治理领域,形成“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的治理格局。制止“舌尖上的浪费”,践行“光盘行动”将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更是上升至法律层面,在双管齐下的治理格局之下,形成“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社会风气和法治思维,进一步彰显、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3.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但是反食品浪费法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仍存在一些难题,比如:(1)食品浪费的标准如何界定。如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明显浪费”,厨余垃圾处理费该按什么标准收等,如何找准法律的切入点,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着力解决突出的问题,以保证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2)在执法过程中还要面临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解释和适用法律的问题,例如,每个人食量不一,不宜用相同标准规定浪费的额度;倡议餐厅推出小份菜,但规格需要设定统一标准,这样才能作为监管处罚的依据;针对餐厅“诱导”消费者点餐的行为,要区分清楚服务员是在推荐优惠促销餐品还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诱导;(3)对于食品企业而言,如何处理“临过期”产品始终是困扰经营者的难题,由此产生的食品浪费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4.提出落实建议、措施
第一,进一步细化落实条款。接下来,政府部门应在法律基础之上,结合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饮食文化,制定具体的规定条款。要在明确立法目的、尊重法律文本的基础上,界定清楚食品浪费行为的标准和范围,形成合法正当的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同时,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如公共用餐、单位食堂、学校用餐、宴席用餐、餐饮外卖平台、超市商场等各类主体责任等等。
第二,强化各主体责任落实力度。一方面,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率先发挥示范作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细化完善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规范,加强管理。公务活动用餐应当推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用餐数量、形式。另外一方面,餐饮企业自觉落实责任。饭店需主动提醒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的选择。主体责任方细化用餐规范后,饭店一定会“适者生存”,遵循规范,细化服务。比如,推出不同规格的菜品,比如半份、少油、少盐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团体餐也可以进行“量大、量小”的选择,不同于以前仅仅是不同品类的搭配;在餐厅和餐桌醒目位置放置“适量点餐”等标语,使顾客既能享受美食,又不浪费粮食。
第三,加强执法监管。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类责任主体单位、企业的等监督力度,对于餐饮服务提供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如果消费者造成明显浪费,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对于各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平台中,存在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也应责令整改,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进行制度性探索,完善配套措施。如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捐赠尚在保质期内可安全食用的未售出食品;发起“共享粮仓”爱心行动。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单位,都可以把剩余的食材放入“共享粮仓”,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免费领取。这不但避免了浪费,而且通过共享余量食品的方式实现了“物尽其用”。